朱海燕;宋志一;宋星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生活事件量表(ASLEC)、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吉林省4所高校的9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健康适应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学生较多运用积极没想、容忍、积极调整和沉思默想等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生活事件对抑郁既有直接影响,同时,也通过积极、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影响大学生的抑郁.结论:生活事件、认知情绪调节和抑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情绪调节在大学生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作者:魏义梅;张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设计手部动作稳定性的纸笔测验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参照九洞仪的测量原理设计测量手部动作稳定性的纸笔测验.该测验主要由测验争用纸和笔组成.测验纸上印有9种宽度不同的条形线框,线框宽度的设置与九洞仪的洞的直径大小相对应,每种宽度的线框均有三个,共27个线框.笔为软头签字笔.用该测验对125名被试进行测量,其中以66名被试为对象进行重侧信度检验:以59名被试为对象与九洞仪测验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纸笔测验的重侧信度为0.70(P=0.000);纸笔测验分数与九洞仪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65(P=0.000).结论:新编动作稳定性纸笔测验与九洞仪测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手部动作稳定性的测量.
作者:张月娟;王进礼;董萍;于娟;李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在冠心病人和中老年正常人群中应用D型人格量表(DSl4)中文版,检验其信、效度及其在这两个样本中的适用性.探讨冠心病人D型人格的临床特点以及与生物学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187名冠心病病人和453名中老年正常人完成了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DS14.对冠心病病人进行有关临床情况的测查,包括冠心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心率、血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在正常组和冠心病组,DS14及其分量表消极情感(NA)和社交抑制(SI)的Cronbach α系数的范围在0.68~0.89,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的范嗣在0.28~0.52,NA和SI的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79和0.8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DS14的两因素结构在两个样本中其x2/df<5;CFI、IFI、GFI均大于0.90;RMSEA均小于等于0.08.D型人格中有冠心病家族史者显著高于非D型人格(x2=6.86.P<0.05),吸烟量、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非D型人格(P<0.05).D型人格的SI与血清总胆固醇的交互作用可增加对危险因素聚集性的预测(β=1.81,P<0.05),而SI与吸烟的交互作用町减少对危险因素聚集性的预测(β=-1.03,P<0.05).结论:DS14显示了满意的信、效度,可用来评价我国中老年正常人群和冠心病人的D型人格.D型人格和冠心病的生物学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生物学机制影响冠心病的预后.
作者:方建群;姚树桥;辛秀红;张学平;石鸿兰;黄彦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小学生的建设性思考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对有关研究资料的检索和分析基础上,确定量表的理论框架,建立条目库,经专家论证和小样本调查的结果,对条目进行修改,形成测试版本,并对302名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项目分析剔除了三道鉴别力较低的题目,剩余与总分之间的积距相关在0.41-0.66之间;②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8,五个分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0.66-0.75之间,重测信度为0.83;③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抽取出五个因素,分别命名为消极情绪应对、挫折应对、人际怀疑、二分法思考、迷信思考,涵盖23个条目,可解释53.13%的变异,各条目的负荷范围在0.36至0.75之间,效标关联效度良好.结论:小学生建设性思考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中国小学生建设性思考.
作者:刘俊升;周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编制一个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方法:采用理论与工作分析的方法编制问卷,并在323名大学生中进行测验,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问卷由羞愧、焦虑、气愤、兴趣、愉快、希望、失望、厌烦、自豪、放松10个分测验组成.信度检验结果α系数在0.641~0.887之间,重测信度在0.563~0.866之间.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0种情绪又分属于消极高唤醒(羞愧、焦虑、气愤)、积极高唤醒(兴趣、愉快、希望)、消极低唤醒(失望和厌烦)、积极低唤醒(自豪和放松)四个维度.各分测验之间的相关以及与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总分呈中度相关.结论: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足一个可以反映大学生的特点、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学业情绪评估问卷.
作者:马惠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编制父母惩罚方式问卷.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和访谈,先后共102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测量,158名学生一个月后进行了重测.结果: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问卷适合提取四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与测量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信度检验发现,父母亲总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均为0.91,分半信度分别为0.88和0.89,莺测信度分别为0.81和0.83;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较高.结论:父母惩罚方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学标准.
作者:李芳;贺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早期亲子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20名大学生被试,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和中文版依恋问卷(AAQ3.1)作为测量工具.结果:大学生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某些分量表(如:反社会型、分裂样型、被动攻击型、抑郁型)上的得分与依恋问卷某些因子(如:母爱缺失、父爱缺失)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格障碍筛查阳性组在依恋问卷的母爱缺失、父爱缺失等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阴性组.结论:不良的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可能是人格障碍形成的因素之一.
作者:周秋蓉;凌辉;张建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练习对7岁儿童信息加工速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的练习效应.方法:随机选取某普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90名.按被试的智力水平和性别分布,将其分为控制组和练习组,然后对其进行五个月的信息加工速度任务的干预练习.通过前,后测考察练习对不同智力水半儿童信息加工速度的影响.结果:练习对儿童信息加工速度的促进作用显著[F(77,1)=4.11,P<0.01].智力水平和组别[F(77,1)=4.91,P<0.05]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检验发现,智力较高水平儿童的作业成绩存练习组和控制组间差异显著,而且在任务的两个难度水平卜表现均一致(二维匹配:F(44,1)=19.70,P<0.01,三维匹配:F(44,1)=12.97,P<0.01);而智力较低儿童的作业成绩在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教育训练对儿童的信息加工速度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而言,同种教育训练或干预方法,他们从其中所受的获益不同.
作者:程黎;刘正奎;施建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编制IT员工工作成瘾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通过对9个IT企业704名(男446人,女258人)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处理数据.结果:IT企业员工工作成瘾结构包括四个维度:工作动力、工作投入、工作关系和工作支配;四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信度分析表明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25,各维度的α系数均在0.650以上.结论:所编问卷结构清晰,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可用于我国IT行业员工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临床诊断.
作者:王明辉;梁云芳;李宗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验证护士工作倦怠的付出—获得不平衡模型.方法:以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中文版和Mashlash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对16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以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为因变量进行2(高付出低获得、非高付出低获得)*2(过分负责、非过分负责)的多元方差分析,低成就感为因变量进行一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①高付出低获得和过分负责在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上主效应显著,过分负责在低成就感上有主效应.高付出低获得和过分负责对工作倦怠的三维度的交互作用不显著.②高付出低获得组的护士更容易情绪衰竭,去人格化;过分负责高水平组的护士更容易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结论:付出-获得不平衡模型能一定程度上解释工作倦怠.
作者:楚艳民;刘利;刘琴;杨益民;杨红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检验相似性与熟悉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方法:36名被试和72名被试分别参加2x2组间设计实验一和2×2×2组间设计实验二.实验一以熟悉性与相似性为自变量,考察他们对入际吸引的影响:实验二将相似性细化,分离为外部相似性和内部相似性两个变量,考察陌生人之间与熟悉的人之间人际吸引有何异同.结果:实验一中,熟悉性、相似性的主效应显著,熟悉性与相似性存在交互作用;相似性的贡献率要显著大于熟悉性的贡献率;实验二中,内部相似件、外部相似性主效应显著,熟悉性、外部相似性、内部相似性三项交互作用显著;在陌生的内部相似的情况下,外部相似性的简单简单效应显著;在熟悉的外部不相似的情况下,内部相似性简单简单效应显著.结论:相似性比熟悉件更能促进人际吸引;相似性有必要分为外部相似性与内部相似性:在陌生人之间,双方的外部相似性越高,越能提高人际吸引的水平;在熟悉的人之间,双方的内部相似性越高,越能提高人际吸引的水平.
作者:佐斌;高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Kessler10心理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某综合性大学整群随机抽取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Kessler10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复测结果Kappa指数为0.703(P<0.001).K10量表中文版的折半信度为0.7076(P<0.001).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011(P<0.001).经模型拟合,二阶舣因子模型很好,模型拟合可接受.结论:Kessler10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中国人群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成超;楚洁;王婷;彭倩倩;何江江;郑文贵;刘冬梅;王兴洲;马宏峰;徐凌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D型人格在生活事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生活事件量表、D型人格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了 35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所调查的被试中睡眠质量好的有40%.睡眠质量中等的有50%;睡眠质量差的有8.8%(不含缺失数据).D型人格比例为28.87%,D型人格在生活事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中的调节效应显著.结论:大学生总体睡眠质量中等,生活事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受到D型人格的调节.
作者:陈玲丽;刘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编制中国白领心理健康量表.方法:以2236名中国白领为对象,在文献研究、咨询案例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展量表的仞步理论结构,对初测和二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证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结果:量表模型的检验拟和指标良好,RMSEA值小于0.08,NFI、NNFI、RFI、CFI值均大于0.95,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93-0.914之间.结论:初步研究表明,量表信、效度指标良好.
作者:邓丽芳;郑日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揭示初中生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压力现状及其应对方式.方法:从长沙市一所中学(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公立中学)随机抽取初一到初三年级农民工子女80人;随机抽取初一到初三年级城市居民子女70人.进行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测验.结果:初中农民工子女心理雎力与城市孩子心理压力在4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即学习压力(t=3.18,P<0.05)、家庭环境压力(t=3.43,P<0.05)、同学朋友压力(t=3.55,P<0.05)和社会文化压力(t=3.86,P<0.05);农民工子女在面对压力时,他们与城市孩子的应对方式在6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即问题解决(t=-2.67,P<0.05)、寻求支持(t=-3.79,P<0.01)、合理解释(t=-4.19,P<0.01)、忍耐(t=-4.46,P<0.01)、发泄情绪(t=-3.98,P<0.01)、和幻想否认(t=-2.92,P<0.05).结论:初中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比城市孩子大;在面对压力时,农民工子女倾向于较少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屈卫国;钟毅平;燕良轼;杨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点.方法:对湖南省长沙、益阳、娄底、郴州、水州、怀化六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共抽样9495名儿章.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凡符合诊断标准的ADHD儿章和正常对照组儿章由儿章本人填写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结果:①单纯ADHD组与对照组相比,母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7),父母亲的惩罚因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父亲拒绝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母亲拒绝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得分较高于对照组(P=0.028).②ADHD+ODD与对照组相比.父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母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父母亲的惩罚,拒绝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③ADHD+ODD与对照组相比.实际亲密度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理想亲密度因子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2).结论:伴或不伴对立违抗的ADHD患儿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均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作者:张跃兵;罗学荣;管冰清;袁秀洪;叶海森;宁志军;杨伟;韦臻;丁军;邓云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编制中学生羞耻感量表.方法: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发展量表的初步理论结构,再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以此为基础编制了中学生羞耻感量表,并对正式问卷测量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含4个因素,解释了总变异的69.56%;α系数、重测信度分别为0.71-0.93,0.57-0.90.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拟合指数x2/df,SRMR,GFI,AGFI,NNFI,CFI分别为3.63,0.047,0.91,0.90,0.93,0.94.结论:该表的信效度都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
作者:亓圣华;张彤;李繁荣;李志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工作状况、丧偶状况及社会支持对退休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及社会支持表对天津市389名55~85岁老年人进行测查.结果:退休老人的上作状况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丧偶状况对退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且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退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各变量间交互作用均小显著.
作者:李幼穗;赵莹;张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效果.方法:72名学习困难的小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用心理干预措施.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持续6个月,并使用有关量表在干预前后测定二组学生语文和数学技能.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数学、语文成绩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小学生学习困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幸福;程灶火;杨碧秀;唐步春;周小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结构维度.方法:通过深度访谈30名高校青年教师,初步编制53个压力源项目,对57名被试预测后保留了42个项目,对325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JF式施测.结果:①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由7个因子构成.分别是评价与考核、教学与管理、学术科研、晋升、个人发展、人际关系、社会影响.②验证性囚素分析表明一阶七因子模型拟合程度优于二阶一因子模型.③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是0.9160.0.8450.结论:信效度分析表明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源分成七个维度比较合理.
作者:黎光明;沈绮云;杨琳;张敏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