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爽;张进国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误诊率比较高,血钙是常规检查项目,并做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全段以及CT 等辅助检查,提高术前定位准确性。
作者:李荣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统计分析中医院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中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收的820例传染病患者,对其疫情存档资料、疾病报告卡、疫情管理记录等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中医院传染病发病共计820例,其中2011年280例(34.15%),2012年275例(33.54%),2013年265例(32.32%)。3年内我院传染病发病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丙肝、水痘。结论:对医院传染病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监控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情况,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赖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护理因素的相关性,以正确指导结核病患者的服药及增强其依从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结核病患者(300例),以全国结核病年龄段患病率为参照,在各年龄段中按比例随机抽取,并设计调查表调查被抽取患者,后分析护理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结果:300例被调查者中服药依从性良好者157例,构成比为52、33%,服药依从性较差者143例,构成比为47、67%。服药依从性良好组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及胃肠道等生理反应均低于服药依从性较差组;服药依从性良好组患者与亲戚同事沟通的次数及受到的关心略高于依从性差组;认知管理评分为3.38±0.56,与医生沟通评分为3.42±0.66,症状管理评分为7.51±1、23,疾病共性管理评分为7.62±1.12各项比较均高于依从性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自我管理、医护人员的关心及对疾病的认知可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李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齐拉西酮(思贝格)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4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和对照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思贝格)联合小剂量氯氮平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与利培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8.18%,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具有治疗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戴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生是医药事业的接班人,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然而医学生专业课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考试作弊原因包括对不及格的恐惧、对好成绩的渴望、从众心理和不平衡心理、举报者被孤立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作弊手段多样复杂,作弊行为对学生、学校、社会产生危害;学校应从加强医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评估制度、完善考试管理措施等方面着手改善作弊现象。
作者:朱必法;徐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患者的临床医学影像情况。方法:2011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接收36例胸部结节病患者,对他们使用C T 扫描诊断,对其影像特征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出现胸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其中对称性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22例。单侧与纵膈淋巴结肿大8例,纵膈淋巴结肿大6例。结论:胸部结节患者通过CT 扫描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给临床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孙化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IC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2014年02月进行PICC插管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全程、规范的临床护理。结果:58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56例,占96.6%;带管长82天,短为8天,平均留置时间为60天。发生静脉炎1例;过敏反应1例;导管堵塞4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对围置管期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护理,是PICC置管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屈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临床血液检验标本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针对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使用希森美康XS -800i血液分析仪、迈瑞800生化仪检验中的60例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标本,对其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血液检验误差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将出现血液检验误差的因素归结为四种:血液样本采集原因(18.33%)、患者自身原因(61.67%)、血液标本送检原因(13.33%)以及血液标本的检验原因(6.67%)。对血液标本检验中出现的误差进行原因分析,归结为四种原因,对这个四种原因产生进行分析,主要的因素是医务人员操作不合理造成的。结论:血液标本检验中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很多中,为了提高血液检测的质量和准确性,需要保证血液检测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提高医务人员血液检的意识,规范血液检验各项工作,降低血液检验误差。
作者:徐卫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观察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谷维素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治疗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依赖性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晓玲;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了120例肿瘤内科患者,将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对照组使用深部组织肿瘤热疗,观察组使用营养支持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仅为85%,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结论:肿瘤内科使用营养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营养情况获得了很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作者:李凯;韩荣晶;王凤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集束化护理模式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来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包括 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干预前后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 VAP发生率是11.1%,比对照组患者(31.1%)的低,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患者明显长于实验者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PO2比干预前显著提高,而PCO2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唐玲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肝胆外科护理投诉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68例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投诉的资料,分析患者投诉的主要原因,总结分析科室针对护理投诉制定的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68例护理投诉主要原因为:执行岗位职责不到位20例(28.41%)、护理技术23例(33.82%)、服务态度9例(13.24%)、法律意识浅薄8例(11.76%)、其他8例(11.76%)。结论: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正确对待并积极解决患者护理投诉,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浦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我院42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外周血及血液生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42例患者中外周血血红蛋白、血小板含量、白细胞均有显著变化,血生化方面,42例患者中血清铁低于正常者21例,叶酸低于正常者17例,维生素B低于正常者8例。结论:在贫血鉴别与诊断中,应采取多指标诊断,提高贫血的诊断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更好的提供依据。
作者:宣有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研究分析不同情况烧伤患者的护理方式,为临床中对烧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提供帮助。根据患者的烧伤情况以及人数来进行多种护理过程的介绍,研究分析这一整套的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提供的帮助进行探讨。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共收治甲状腺腺瘤患者110例,按门诊序号将患者平均分为 A、B两组。给予 A 组患者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给予B组患者小切口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 A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瘢痕大小均小于A 组患者两组对比,B组患者手术方式更具优越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相对于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小切口改良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更好,手术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短,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侯树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给予46例糖尿病患者以综合干预,根据患者的情况实现不同项目指标的评估,应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状等知识。结果:糖尿病患者在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合格率为21.74%;而在实施综合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合格率为69.56%,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经过综合干预,掌握更多相关知识,合理饮食、规范服药和科学运动等,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应碧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非细胞毒性病毒,宿主在 HBV 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在 HBV 清除及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乙型肝炎的转归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其中 T 淋巴细胞作为主要的效应细胞,与病毒清除和细胞损伤的发生直接相关。白细胞分化抗原(C D )是不同血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与 T 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有CD2、CD3、CD4、CD8、CD28、CD58、CD80、CD86等,深入了解各种CD分子在 HBV 感染中的功能及变化,将为理解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作者:吴敏;徐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口服西药、外用西药洗液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抗生素,采用中药洗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记录复诊以及复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阴道炎的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总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10-2013年,我科对37例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断裂患者采用锚钉修复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历资料:本组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20-70岁,左侧21例,右侧16例,其中 TossyⅢ型23例,TossyⅤ型1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天。1.2手术方法:采用臂丛麻醉,沿锁骨外端切口,长约8-10cm ,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将斜方肌和三角肌附着处切开分离,暴露肩锁关节及喙突,清理关节盘软骨及软组织,先将锚钉拧入喙突基底部,尾线与喙锁韧带断端缝合,留置,暂不打结,再将钢板尖钩置于肩峰下,复位肩锁关节,钢板体部紧贴锁骨外端并压住,逐一钻孔,测深,拧入螺钉,留置线拉紧打结,修复肩锁关节囊和肩锁韧带,再将斜方肌和三角肌重叠缝合,缝合切口,切口内置放灭菌硅胶引流条1根引流,24小时后拔除。
作者:杜岩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50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长时间的进行机械通气或让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因为患者的免疫力本来就很差,受到感染后,很容易发生肺炎,临床中经过良好的护理服务,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中对呼吸机相关肺炎进行预防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服务来实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情况。
作者:郝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