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治疗秋季腹泻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36例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13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例和对照组名68例,对照组实施消化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感冒、呕吐及腹泻缓解,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感冒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泻缓解时间(26.72±1.62、12.1±0.35)、32.4±1.46)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快速缓解秋季腹泻患儿感冒、呕吐、腹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屠蓓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药辨治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例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感冒后咳嗽患者,以入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陈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咳嗽缓解时间以及总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症状计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缓解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77.3%,观察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8.6%;治疗中对照组出现13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5%;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感冒后咳嗽的治疗中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可迅速缓解患者咳嗽症状,且不会引发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较高,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建红;田海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儿科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诊疗。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所收治的80例小儿热性惊厥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40例,其中对照采用苯巴比妥来予以治疗,观察组则联合应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来予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患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明显要短,且病情复发情况也明显比较优,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0.05。结论:在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诊疗中,联合应用苯巴比妥和地西泮来予以治疗,所获成效良好,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王幼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女性生殖系统多发性原发肿瘤的发病率约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1-2%,其中子宫内膜、卵巢原发双癌占50-70%,它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II期卵巢癌或III期子宫内膜癌。随基因诊断的发展,双癌的诊断率可大幅提高,从而有效的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
作者:杨海艳;张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当前的发病率逐渐加大,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因此,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更好的确保整个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本文将围绕当前直肠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并为整个应用解剖提供详实的治疗数据,更好的形成整体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跃华;张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眼调节和近视眼的联系。方法:根据50例自愿接受此次研究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对其100只眼睛进行研究,通过屈光不正的情况还有检查的结果来对为患者的近视眼和眼调节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小20岁,大的30岁,屈光不正大为-10D ,为其进行了调节,幅度从6.25D至13.70D ,平均一分钟9.64周。结果显示患者的屈光度和调节幅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而调节敏捷度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屈光不正可以通过眼调节幅度来进行改变,较低的幅度则会产生较高的屈光度,相反亦然,临床中近视患者可以通过对调节幅度进行训练来减慢眼睛近视度数加深的情况。
作者:王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1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及按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误诊时间在1-15个月,其中45例误诊为支气管炎,27例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3例误诊为扁桃体炎,5例误诊为支原体肺炎,余者分别误诊为百日咳、原发性肺结核及支气管异物各1例。所有患者采用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措施,1-8周止咳。结论:导致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的原因有多种,医生要详细了解患儿的慢性咳嗽病史,掌握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要点,大程度上防止误诊。
作者:胡晓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病历资料如下:患者李某,男,75岁,于2012年07月2日以“右大隐静脉曲张术后3天”为主诉。入院3日前在上级医院因右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剥脱术,术后3日,病情稳定,坚决要求出院回我院治疗。既往冠心病心衰,慢支,高血压病史多年。入院查体:T、37℃,P、92次/分,BP、200/90mmHg,神清语明,抬入病房,查体合作,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粗,偶闻喘鸣音,心界叩之明显增大,心率绝对不齐。人院诊断:右大隐静脉术后、冠心病房颤,心衰II度,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炎、扩血管、降压、对症等治疗。因患者曾在我院多次住院,无头孢他啶及青霉素过敏史,在上级医院入院前一直使用头孢类抗菌素,临床医生未做试敏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2.0加入0.9%盐水100ml中静滴抗炎治疗输液时。用药5分钟左右,患者家属诉患者呼吸困难、皮肤瘙痒,值班医生和护士即刻到病房查看,见患者神志不清,颜面发绀,呼吸浅慢,双肺痰鸣音。即刻组织医护人员抢救,并立即停止头孢他啶输液,新建2个静脉通路,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注,给予肾上腺素0.7mg静注,纳洛酮0.8mg静注。同时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准备气管插管,血压显示60/30mmHg。1分钟后患者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患者瞳孔略大,即行吸痰后气管插管,行胸外按压抱球呼吸等心肺复苏。并给人心脏呼吸三联针,同时行抗过敏、抗休克等综合治疗。2分钟后出现室扑继而室颤,即刻床旁非同步电除颤200J1次,胸外按压与抱球呼吸比30∶2,5分钟左右患者心跳恢复46次/分,呼吸浅慢,颈动脉搏动可触及,散大瞳孔缩小,15分钟患者意识恢复,30分钟后患者呼吸平稳吸痰后拔出气管插管,经抗过敏、升压,强心、利尿,抗心律失常、血管活性药等综合治疗后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并无明显意识障碍,住院14天刀口甲级愈合出院。
作者:王汉民;赵维;颜景荣;马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与腹式子宫全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0名行阴式子宫全切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50名行腹式子宫全切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子宫质量、术中出血量。结果:对比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子宫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与腹式子宫全切是临床上的两种常用子宫切除方法,而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溫智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突发性、出血量大、病情凶险;临床尽快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有条件的医院也可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由于该病发展快、病死率高,护理工作要有预见性、科学性。同时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工作,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风险,确保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肾炎(AGN)伴心力衰竭患儿中的早期表达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GN患儿52例,其中,22例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作为心力衰竭组,30例无心力衰竭患儿作为单纯AGN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小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cTnⅠ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cTnⅠ为(1.023±0.254)ng/ml,单纯AGN组为(0.018±0.008)ng/ml,对照组为(0.011±0.006)ng/ml,心力衰竭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单纯AGN组(P<0.05),对照组以及单纯AGN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cTnⅠ对AGN患儿是否发生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早期和准确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指导临床准确诊断和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中烧伤患者的危险程度会因其烧伤程度而出现不同的变化,本文就不同情况下如何对烧伤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烧伤程度以及医院接收的烧伤患者数量等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为临床护理总结分析了一些有效的护理方法,让患者能够得到较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问题管理和危机管理的角度,医疗服务可能存在或者容易引发种种不满意的病人称为重点病人。但在重点病人临床医疗实践中出现很多不规范的医疗行为,这些行为将导致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法律风险增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联合用于儿科临床检验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8例患儿,根据患儿是否细菌感染标记,分别标记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 C 反应蛋白(CRP)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值为(7.56±2.06) mg/L ,在正常范围内;细菌组患儿C反应蛋白值为(28.59±8.52) mg/L ,远远超过儿童的正常范围;细菌感染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值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体内的C 反应蛋白值与细菌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利用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联合用于儿科临床检验分析,可以快速有效诊断出患儿为病毒性感染或细菌性感染,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为患儿争取有效的治疗术时机,有效提高了临床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项琼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社区,其中社区居民卫生服务更为社区居民解决了医疗就医等方面的难题。妇女保健的目的在于维护和促进妇女的健康,它是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社区妇女保健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社区妇女保健的个人看法。
作者:王雁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病房患者安全护理隐患,有效提升对病患的认知与临床安全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老年病患的安全护理隐患与相应护理措施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病患护理安全存在隐患包括病患生理性因素、心理因素、疾病性因素、药物性因素四个主要方面,应该针对存在的因素实施针对性防护措施。结论:护理工作中安全无疑是排在首要位置的,提升医护人员对老年病患护理安全存在隐患认知并准确依据病患病情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能够保障病患的安全,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唐颖;薛勤;彭英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了使孕妇了解孕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需要,通过孕期的卫生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改变孕妇的不良卫生习惯,及早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母婴疾病,保障母儿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生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确保整个孕期母子的安全,孕产期保健的健康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长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在课程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以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为主、相关功能为辅。对于刚接触医学知识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本门课程的知识点繁杂,涉及的组织微观结构过于抽象,难以理解。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活跃课堂气氛,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缺少主动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学时数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也是困扰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工作的一大难题。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首创“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 )”教学理念,在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医学院首次使用,指导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达到建构知识、获得经验的目的[1]。经过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核心是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树立整体的医学观。使学生投入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掌握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本文初步探讨 PBL 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赵文珍;何颖红;杨勇琴;王云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质增生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骨质增生临床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可达到理想效果,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苏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肝胆外科护理投诉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68例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投诉的资料,分析患者投诉的主要原因,总结分析科室针对护理投诉制定的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68例护理投诉主要原因为:执行岗位职责不到位20例(28.41%)、护理技术23例(33.82%)、服务态度9例(13.24%)、法律意识浅薄8例(11.76%)、其他8例(11.76%)。结论: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正确对待并积极解决患者护理投诉,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浦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