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陈爱霞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 护理
摘要:总结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主要包括术前访视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器械,物品准备及假体的熟悉;术中麻醉配合,安置体位,手术配合.认为手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熟练、默契的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胸部多排螺旋CT扫描在职业性尘肺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多排CT扫描对职业性尘肺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整理、收集我院诊断尘肺病壹期、二期、叁期患者胸部CT扫描影像资料共60例,分析该组病例CT影像表现.结果:胸部CT扫描应用于尘肺病诊断中对肺部原发尘肺病结节及其肺部伴发病变、肺部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良好诊断价值,但对诊断分期有一定因无标准片,而有一定限度.结论:胸部CT扫描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是对普通X线高千伏胸片的有力补充,是尘肺病及其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客观影像依据.

    作者:袁铭;蔡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不合理处方研究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以减少不安全用药的情况,提高医院的药物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600例处方进行审核,找出不合理处方,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一共发现68例不合理处方(11.3%),其中不合理处方中药物的类型占前三位的依次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以及肠道外营养用药;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前三位依次为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禁忌以及溶媒用量不当.结论:应严格规范用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靳灵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分析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止血效果明显,子宫收缩性好,质硬,出血逐渐停止,并且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尿量均恢复正常,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再出血、血液循环不良等症状,所有患者均保留子宫.结论:对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并且能够快速止血,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1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两组,156例(对照组)行微波治疗,156例(观察组)行利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21±3.75) min、(13.58±4.33)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1±2.03)mL、(11.76±1.95)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96.25%、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祖丽菲亚·阿布都卡的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116例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观察并探讨舒适护理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专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116例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得分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可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面对疾病的心态,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颜喜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研究14C-尿素呼气试验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对Hp了解程度以及对14C尿素呼气试验(14C UBT)检测Hp方法的接受程度.方法:应用14“C UBT检测我县健康体检者,同时调查体检者对Hp的认知度和对14“C UBT检测Hp方法的接受程度.结果:测定结果发现:Hp检测阳性率在本地区有较高比例,且体检者对Hp的知识了解度不高,但对14C—UBT检测Hp的方法普遍可以接受.结论:健康体检者的Hp感染阳性率相对较高,对Hp的知识了解甚少,14C-UBT检测方法迅速、准确、无痈苦,易为体检者接受,可作为常规体检项目进行推广.

    作者:何永华;许克难;李玉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应用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麻醉方式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观察组麻醉方式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观察两组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镇静评分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均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宫腔镜手术中,但是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钱江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92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加用孕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方法:对182例子宫内膜息肉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选择其中的92例加用孕激素治疗作为观察组,另9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观察组术后半年复发率为1.6%,对照组为1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加用孕激素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复发率.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当今医学对新生儿出生的缺陷的研究及发展

    目的:总结当今医学对新生儿出生的缺陷的发展现状,并研究其缺陷问题,为以后对新生儿出生的缺陷问题提供一个参考借鉴的价值.方法:对宜宾县妇幼保健院和县医院出生缺陷的产妇进行检查并对胎儿进行分析,再对其进行统计.结果:城乡出生缺陷例数为76例,城镇出生缺陷例数为16例,乡村出生缺陷例数为60例.而产妇年龄平均在20至25岁的出生缺陷例数高.结论:当今医学对新生儿出生的缺陷的研究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对如何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问题上.

    作者:罗厚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复杂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复杂性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手术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复杂性结石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胃穿孔病患,在征得病患以及其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胃穿孔手术来予以治疗,观察组则基于腹腔镜下采取腹腔引流穿孔修补手术来予以治疗,两组病患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等相关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患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也明显地低于对照组,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于腹腔镜下实施胃穿孔手术,不仅可使受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得到缩短,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使减少病患疼痛,降低并发症,获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柏宋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治疗哮喘在夜间的发作

    若常有夜间哮喘发作,并同时伴有胸骨后或上腹部有烧灼样感,打呃、返酸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尤其是进食酸性食物后哮喘发作,或是体位改变时哮喘加重者,或是对止喘药及激素治疗效果都不好者,应考虑胃性哮喘.因此,胃性哮喘患者又常常是严重或顽固的哮喘病患者.为防止夜间哮喘的发作,可应用缓慢释放型的扩张支气管药物,如长效氨茶碱,长效喘定、盐酸氨溴索及酮替酚等.也可增加舒喘灵的剂量来预防哮喘的夜间发作,也可以用中药定喘汤治疗.

    作者:张德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用制度规范妇产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随着医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的控制、预防和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科室,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针对综合性医院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状况,结合妇产科病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控制妇产科病房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强化病房环境管理,人员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从而控制和降低妇产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1 妇产科病房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分析1.1 环境因素1.1.1 妇产科病房的局限:(1)由于传统的产后修养习惯,需紧闭门窗,忌讳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无法流通,空气质量差,空气污染,室温高,易于细菌生长繁殖;产妇卫生方面:忌刷牙、沐浴、洗头及衣裤更换不及时,会阴部清洗不彻底,恶露处理不及时,给细菌的繁殖提供了场所.(2)妇产科病人住院周转快,人员流量大,病室拥挤,病种复杂,病区中存在的病菌较多,如消毒不彻底,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3)在病床紧张的情况下存在妇科病人与产科病人混住现象,即相互影响休息,又易引起院内感染.

    作者:石凤玉;胡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体外排痰机在重症监护病房-腹胀、便秘患者中的巧用

    体外振动排痰机因其排痰效果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而我科在使用中发现将体外振动排痰机应用于腹胀、便秘患者,能帮助患者有效的促进肠蠕动,更好地预防和缩短病人腹胀、便秘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1].

    作者:黄付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弹性髓内针在儿童前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及护理分析

    目的:对弹性髓内针在儿童前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前臂骨折儿童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X线愈合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加对照组,观察组中前臂骨折儿童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X线愈合时间均较短,p<0.05,有积极临床治疗意义.结论:对前臂骨折儿童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X线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郭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兴山县餐饮业餐饮具消毒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方法:按《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采样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作出评价.结果:本县2011-2013年餐饮具消毒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餐饮具合格率与餐饮单位的规模类型、量化分级等级、消毒方法等有关.

    作者:向培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穴位贴敷对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5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谵妄发生率、平均持续时间、DRS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能有效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减轻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郑伟;杜夕桥;张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颅咽管瘤显微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颅咽管瘤显微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7例小儿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出现高热9例、尿崩症13例、电解质紊乱4例、癫痫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现均康复出院结论:小儿颅咽管瘤手术较为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术后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玉荣;易汉娥;乐革芬;吕珉;刘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析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前尿道损伤病患,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9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进行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指标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3%和50.0%,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前尿道损伤,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付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12月自愿要求引产的100例妊娠期在12 18周的正常孕妇,第1d和第2d共口服150mg的米非司酮,且在第2d早上对孕妇设置好宫颈扩张棒,第3d早上将宫颈扩张棒取出,并在孕妇阴道的后穹隆位置放上600ug的米索前列醇,对孕妇的引产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100例正常孕妇中,引产成功的有99例,占99%,且孕妇腹痛与流产的时间较短.在24h内,95例孕妇流产,流产率是95%,孕妇流产后进行清宫的占到48%,且孕妇的妊娠周期越短,成功流产的几率越大,出血量也就越小.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在12~18周妊娠终止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引产的成功率,而且操作简单,引产效果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