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银兰
目的:评价中药奄包热敷颈部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120例眩晕症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5 %NS250ml+天麻素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5%NS250ml+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治疗组加用协定方封包热敷颈部治疗,每日1次,每次热敷时间30分钟,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中药奄包热敷颈部辅助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吴艳琴;鲁亚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行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45例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成45例传统疝修复术组与45例无张力疝修复术组,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张力疝修复术组7天内出院的患者数较传统疝修复术组多37.77%;无张力疝修复术组较传统疝修复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26.67%.结论:行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患者恢复较好,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作者:周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模式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崔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院2009年7月 2010年12月收治外科急腹症患者238例,经过我们采用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指导,避免了外科急腹症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外科急腹症患者早日康复,增加了患者和家人的满意度,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238例外科急腹症,康复出院238例,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与激素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48例,采用Elivision法测定化疗前后患者的ER与PR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PC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48例患者化疗后病理缓解率为81.25%,其中,PCR率为18.75;ER与PR表达与PCR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可获得较大比例的PCR,但对ER及PR表达无影响.
作者:杨前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不同手术人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8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住院尾号的单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4例,B组患者采用双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A组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预后质量.结果:A组患者的良好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无偿献血的人数逐年上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各地血库仍然难以满足用血需求,因此如何构建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效机制成为需要思索的问题,这对于保障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概念开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程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并进行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检查.结果:调查1230人,糖尿病现患率为16.59%.糖尿病人群高血压检出率59.89%,非糖尿病人群高血压检出率38.79%,具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人群高血脂检出率65.20%,非糖尿病人群高血脂检出率50.78%,具有显著性差异.超重或肥胖者(BMI≥25)中糖尿病检出率为27.68%,非超重或肥胖者(BMI<25)中糖尿病检出率为8.3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危害大,防治任务重.
作者:方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检验仪器教学是医学院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保证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原理,还能够促使其掌握现代化的检测技术,满足医院对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临床检验仪器实验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造成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节.针对该现象,学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旨在促进临床检验仪器实验教学的良性发展.
作者:魏彦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与脏腑、经络、气血关系密切,治疗应从肝、脾、肾与冲任入手,并需重视局部辨治.“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直接调节着冲任血海的盈亏,肝体阴而用阳,极易因忧思郁怒,情绪变化而致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气滞血瘀,致使冲任二脉失于调达,乳络不畅而生乳疾.本文着重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
作者:张丹;孙贻安;时光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性及不典型,晚发性高于早发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早产儿高于足月儿,56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以苹兰氏阴性杆菌(36例)为组,其中大肠埃希菌17例,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特别是早产儿,需注意皮肤颜色、反应、发射、肌张力等改变,注意监测败血症非特异性指标,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杆状核与中性粒的比例等,加强产前及产时感染预防,加强手卫生,对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及时治疗.
作者: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2例研究分析,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平均眼压,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36.58±4.64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4.57±3.22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患者,1例术中出现缓慢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现象,操作者及时关闭切口止血,术后没有视力光感.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前房纤维样渗出、角膜水肿、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少量积血及瞳孔散大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对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的具体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患者均采用的是鼻饲营养供给法,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等密切监测和观察,并实施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以此来促进患者治疗成效的提升.结果:以上8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14例发生了死亡,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和治疗有效的人数人别为18例、22例、3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3.72%(72/86),死亡率为16.28%(14/86).结论:在临床上重视并加强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的护理与观察,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并发症,并且提升临床治疗成效.
作者:曾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扩肛法联合中药薰洗坐浴治疗对早期肛裂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入住本院治疗的300例早期肛裂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各200例.结果: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一段时间后,对其两组的临床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论:两组在在临床治疗中均取得效果,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因此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更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瑞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不合理处方的原因,以减少不安全用药的情况,提高医院的药物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600例处方进行审核,找出不合理处方,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一共发现68例不合理处方(11.3%),其中不合理处方中药物的类型占前三位的依次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以及肠道外营养用药;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前三位依次为溶媒选择不当、药物配伍禁忌以及溶媒用量不当.结论:应严格规范用药,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靳灵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HPV感染CIN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方法:将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患者且合并高危型HPV阳性者3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INⅠ的患者合并高危HPV感染者266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1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130例;CIN Ⅰ-Ⅱ、CINⅡ合并高危HPV感染者130例,研究组采用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6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共64例,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病例进行追踪复查,对复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TCT和HPV检测结果统计,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组针对无论是CINⅠ还是CINⅠ Ⅱ、CINⅡ患者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单纯微波治疗组.结论:微波联用干扰素治疗宫颈癌前病变,能加速创面结痂形成、脱落,促进炎症等损伤粘膜和脱痂后创面的更新与修复,提高免疫力提高清除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既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又可减少并发症,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防治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尔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颈椎病患者采用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患者采用单节段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前路减压的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4.3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61.5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采用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的置换治疗能够使脊柱得到稳定重建,有效减压,使患者得到颈椎功能的良好恢复.
作者:潘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23例畸形胎儿产妇为观察的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过B超检查得出的结果是,在本次接受诊断的23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诊断出胎儿畸形,有2例漏诊,有8例神经管畸形胎儿,有3例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胸腹水、脐膨出以及肾缺如等畸形有6例,趾、指以及口和耳等部位小畸形胎儿仅为4例.结论:B超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过程中具有安全性高、准确率高等优势,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分泌型中耳炎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月~2013年9月本院接诊的115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7例患者给予鼓室内注射氨溴索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平均语频气导听阈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显著优于对照组77.2%,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听阈值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分泌型中耳炎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听力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 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组60例患者给予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SF 36)均较干预前升高,B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A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较显著,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