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EOAE联合AABR对婴儿听力普遍筛查的运用研究

尹秀妆

关键词:AABR技术, TEOAE技术, 婴儿听力普遍筛查, 运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to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与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ransiently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在婴儿听力筛查中的运用.方法:以筛查的方法进行实例分析.结论:TEOAE和AABR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结合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拟补不足之处,有效的减少对新生儿的错误检查,对婴幼儿早期的检测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作为婴幼儿听力检测的重要依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生化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不同因素对血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于2012年6月 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6例制作血样标本,将86例血样标本随机分为三组,对温度、时间及溶血因素对ALT(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DBiL(直接胆红素)与TBiL(总胆红素)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储存温度与储存时间对血生化检验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溶血标本对血生化检测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溶血对血生化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储存时间与温度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亚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科门诊诊疗过程中院内感染易感因素及控感措施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口腔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在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主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治疗,因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开放性、介入性、创伤性等特点,以及患者血液、唾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气溶液、仪器设备等,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卢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部外周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1 手的感觉是十分精细而复杂的手的正常感觉功能使人得以用手操作物品和体验各种物品的品质,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刺激.人的手一旦失去了正常的神经支配,就如同废手一般,因此必须尽大可能帮助外周神经损伤患者恢复功能.2 正中神经起源于臂丛神经内、外束主要分支支配的肌肉有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旋前方肌,部分大鱼际肌及第一、第二蚓状肌.皮肤感觉方面,正中神经分布到桡侧三个半手指的皮肤.食指、中指、中节与远节为其单一神经分布区.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与防治分析

    口腔局部麻醉在口腔疾病的医疗诊治过程中属于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临床中常见各种的口腔麻醉并发症,对其相应的防治原则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分析.

    作者:纪宇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用药分析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多发疾病,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及胆石症等病症,对人们的自身健康影响很大.因此,运用药物对消化系统疾病实施治疗和干预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怎样合理的运用药物关系到患者自身的用药安全,因此必须加以重视,由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复杂,要通过全面综合的诊断分析才能进行正确的用药.本文主要对临床中消化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李亚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防治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泌尿系统损伤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00年 2013年在我院就诊的50例因泌尿系统损伤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在50例患者中输尿管损伤为20例,尿道损伤10例,底部损伤5例,膀胱损伤为15例,泌尿系统损伤的基本原因主要有输尿管解剖移位,盆腔粘连严重.结论:在妇科手术中很容易造成泌尿系统损伤情况的出现,要求在发现损伤时及时救治,严格操作程序,仔细剖析.

    作者:夏坤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哮喘控制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58例哮喘患儿.其中29例采取舒适护理,另29例则采取常规护理.结果:随访期间舒适组患儿的哮喘控制效果整体优于常规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较好.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减少发病次数,同时减少患儿及家长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前置胎盘母儿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发病因素及其对母婴造成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参考,确保母婴的安全.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并分娩的336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年来随着流产、剖宫产不断上升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不断攀升,高龄经产史、流产史、剖宫产史均是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胎位异常、产前产后出血、产前产后输血、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新生儿窒息、剖宫产术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过程要尽量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前置胎盘患者注重高危因素,以保障孕妇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可延长孕周,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终止妊娠较紧急终止妊娠负面影响要少,剖宫产术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

    作者:王露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目的:对小儿腹泻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补液以及相关的对症治疗.结果:本组患儿在接受系统治疗后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3~12天,平均住院时间7天.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及时给予对症治疗,根据不同患儿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叮嘱家属积极预防腹泻的发生,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毓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ICU细菌耐药与医院感染及护理

    目的:对ICU引发的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传播途径进行分析,讨论减少医院感染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ICU治疗的40例感染患者,进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结果:通过两年时间的坚持与努力,我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比例与文献报道中ICU水平相比明显降低,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结论:在ICU通过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可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以及传播.

    作者:吴丽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采用普米克与万托林联用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普米克配伍万托林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对照研究.按患儿入院编号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万托林治疗.实验组采用普米克配伍万托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①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此外,实验组呼气流量峰值(PEF)改善更佳明显(P<0.05).结论:应用普米克配伍万托林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乔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应用于泌尿外科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6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手续前后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腹腔镜应用于泌尿外科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优缺点.结果:6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顺利完成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可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新时期疾控工作如何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当今社会,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导致不时出现各类的疾病,对于疾病的控制工作的优劣,主要体现在疾控中心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上.本文通过对疾控工作中党员的作用以及疾控中心的建设上进行了简要的解析,并提出了就如何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看法.

    作者:江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颈椎管狭窄并颈椎损伤手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椎管狭窄和颈椎损伤前期手术和术后治疗及护理.方法:从2011年2月~2012年7月我院对收治的24位患有颈椎椎管狭窄和颈椎损伤的患者实施了具体的护理方案,包括术后的体位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渗出护理,留置导管的护理,肠功能障碍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的方法.结果:使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为了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必须加强术后护理工作.

    作者:张艳嫔;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体会

    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是一种诊断分类,适用于具有原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患者.Copd护理计划的终点在两种疾病上,即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指肺泡壁发生了永久性的、不可逆的病理改变,给在年龄和劳累水平上不该发生呼吸困难的人造成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指气管、指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极少数病人存在以上一种疾病,大多数人具有两种疾病的综合表现.在病情稳定时期所共有的表现:1、呼吸道萎陷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越是尽力呼吸,呼出的越少).

    作者:李亚男;张秀利;赵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颈性眩晕采用针灸方案治疗与单纯用药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为颈性眩晕患者应用针灸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针灸治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8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针灸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治疗后实验组眩晕评分为(2.24±0.85)分,临床总有效率为92.5%,以上对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方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疗效显著,预后良好,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杨大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症护理评分系统在CCU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某院CCU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CCU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CCU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使用ICNSS进行评分(评分在入住CCU 24小时内完成),对有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进行再评分.结果:100例患者中,16~22分为18例,23~32分为75例,33~40分为17例,大于40分0例.100例患者中因病情变化进行二次评分的患者为28例.结论:通过ICNS评分越高的患者说明患者病情越重,那么需要关注和注意的护理问题就越多,反之成立.病情重的患者需要配备经验丰富且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即护士需要与患者能级对应.

    作者:张瑞;李帆;周宇;褚京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入住ICU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常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方位的、动态的、连续的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作息指导、健康知识传授和技能指导等.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掌握情况和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实施系统的、全方位的、动态的、连续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度过危险期,早日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凤凤;吴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00例更年期妇女激素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激素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具有明显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相关症状的100例更年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评分,在进行激素治疗后对其血脂、性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测定.结果:经过激素治疗后,本组更年期女性患者的更年期综合征状显著改善,患者的雌二醇、孕激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明显下降.结论:根据更年期妇女的临床资料以及其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采用不同剂量的激素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更年期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探讨与研究其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96例,均为我院于2012年1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48例患者临床常规护理(B组),另4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A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通过相应的护理,在FMA(Fugl-Meyer)运动功能以及Barth-el指数(巴塞尔指数)评分上,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服药依从性,A组要显著高于B组,在病情复发率上,A组要显著低于B组,以上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要经历漫长的治疗以及康复过程,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治疗的进展速度,大程度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此使患者痛苦得到缓解,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达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