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在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实际治疗效果,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诊断治疗的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4例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一组为中药汤剂治疗组,一组为西药治疗对照组.两组均以七天为一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在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内进行复查,统计48例患者的复发率,作为两组治疗的效果评定.结果:中药汤剂治疗组,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95.83%.西药治疗组,总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58.33%.半年后复查统计,中药汤剂治疗组复发4例,西药治疗组复发9例.两组进行对比中药汤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中药汤剂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效果好,不易复发,是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靠治疗手段,建议可推广进行临床使用.
作者:任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保障血液检验过程顺利完成,同时不伤害到受检者的身心健康,在进行血液检验中对意外事件的防护与护理方法进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在2013年12月~2014年5月来血站无偿献血者共50人,并在对血站进行规范化管理前后各抽取25人,后对在规范严谨化管理前后的对血液中传染疾病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做出计算与分析[1],对于血液中传染病的检验中出现的意外事件进行紧急防护与处理,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结果发现,在规范严谨化的管理前,在血液检验中发生意外事件的例数为5例,既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为20%;在实行整体全面的规范化管理后发生意外事件的例数为1例,既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为4%.前后两次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整体规范化操作下的血液检验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医疗意外事件的发生次数,同时也保障了血液检验过程的顺利完成,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冯小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输卵管显微吻合术在手术后实现的复通效果及复孕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回顾资料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我中心作输卵管显微吻合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本组100例吻合手术随访至2013年10月.术后输卵管通液复通率为100%.复孕率为82%.结论:显微镜下输卵管吻合术作为结扎后再生育的治疗方法,复通、复孕率较高.但其成功率与吻合部位、吻合后输卵管长度、术后粘连等因素有关.
作者:王钢;安敏;邓仁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肉眼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4例肉眼血尿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技术治疗,通过随访分析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介入栓塞止血治疗,上述24例患者的肉眼血尿症状均消失,且无并发症出现.结论:栓塞技术治疗肉眼血尿具有可靠性强、成功率高、创伤性小、操作方法简单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周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50例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彻底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可实现显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婷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病人采用自镇痛以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患有大面积烧伤的病人100例,对其采取自控镇痛以及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结果:临床自控镇痛和护理之前的VAS评分为8.53±0.59分,镇痛以后的2h、4h、8h、21h、48h的时间点评分全部在4分以下,显著低于镇痛之前(P<0.05).100例病人在自控镇痛期间意识一直保持清醒安静.9例病人由于气道烧伤,造成气道黏膜水肿,采取气管切开.自控镇痛之前的MAP和自控镇痛以后的各个时间点的MA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02全部>95%,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一共有11例,没有其他严重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采用自控镇痛以及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李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治未病思想的阐述,揭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干预结论:对亚健康的防治,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工作方式,从而远离亚健康.
作者:董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老百姓的利益明显得到保障,同时也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三方服务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也日渐增多.本文谈谈笔者的一点见解.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包括基础护理、康复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和预防措施.结果:患者在经过临床对症治疗,并进行系统性护理后,恢复良好者44例,占73.33%,中度残疾8例,占13.33%,重度残疾6例,占10%,死亡2例,占3.33%,护理效果满意.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实施精心、有效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有效保证,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历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对患者病情的掌握、评估、健康指导、治疗、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的动态过程,是临床教学、科研和医院信息管理不可缺少的资料,具有合法性、科学性、时效性和实用性,它体现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和医疗人员的素质.它不仅是衡量临床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是维护护患双方在护理活动中合法权益的法律文件.
作者:马水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老年病人采用护理干预对跌倒的效果,从而为病人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神经内科接诊的老年病人4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包括改善病区环境、加强跌倒风险评估及强化护理人员防跌倒意识等,对比分析两组病人跌倒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发生跌倒例数为27例,发生率为12.00%,研究组病人发生跌倒例数为2例,发生率为0.89%,两组跌倒发生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老年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减少跌倒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淑会;李莉;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1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1.08%,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和护理后,能够消除焦虑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宫外孕患者检查情况,总结经阴道超声在宫外孕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宫外孕患者544例作为分析对象,年龄18~41岁,停经时间23~56天.结果:经超声检查后,子宫内假孕囊病患45例,子宫内膜增厚病患398例,于一侧附件区发现大小各异包块病患441例,检测到胚芽29例,原始心管搏动7例,发现盆腔积液337例.结论: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宫外孕,尤其是对于早期检测具有重要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深入研究推广.
作者:霍启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为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0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进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胃穿孔修补术中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 2013年12月实施治疗的100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药学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疾病知晓率和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为96.02%,对照组患者则仅为82.31%,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用药依从性良好率为92.05%,对照组患者则仅为60.83%,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指导,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用药依从性和疾病知晓率,从而有助于对其临床治疗有效性进行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美英;蒋生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84例高危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人,1组作为对照组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治疗,2组作为参照组进行常规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除增生腺体的重量、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情况比较分析中,1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2组患者相比较并无明显减少,切除的增生腺体组织也未少于2组患者,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2组.IPSS评分比较中,1组0~1分的患者有35人占总比的83.3%,明显高于2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并发症较少,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
作者:贾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肘关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52例,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了解患者肘关节恢复情况,本组52例患者中,27例优,占51.92%,19例良,占36.54%,6例差,占11.54%.骨折部位愈合平均时间为(10、97±2.29)周.本组52例患者中,5例出现切口感染,占9.62%,2例螺钉松动,占3.85%,经针对性治疗后,并发症均逐渐好转.结论:当患者出现肘关节骨折症状时,应及时入院诊断,并根据其骨折部位、神经受压等情况,并行针对性治疗,该方式能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胡金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杀鼠剂种类较多,毒性作用不一,但一般来讲毒性较强,对人体危害较大,甚至对生命有严重威胁,杀鼠剂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缺乏特效解毒药,灭鼠剂中毒后的及时合理救治对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较大的影响,现就诊治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鼠药中毒患者16例,其中女12例,男4例;年龄5-62岁,自行口服灭鼠药12例,误服3例,意外接触1例,中毒后至就诊时间为0.5小时10小时.临床表现为发热、意识淡漠、昏迷、烦躁、抽搐、心律失常、齿龈出血等症状,.氟乙酰胺潜伏期在半小时左右,抗凝血类鼠药潜伏期较长,大多数1-3天后才出现出血症状.
作者:邱丽丽;马丽丽;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采用酮康唑单独和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酮康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克霉唑栓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间对比(P<0.05).两组治疗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乏力,3例食欲不振,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给药,症状改善良好,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和使用.
作者:黄元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妇产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是创伤性的手术,若护理不当极易易造成伤口感染、伤口开裂以及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以及增加患者的心理以及经济压力.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效果对降低并发症、伤口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以及减少护患纠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高凤珍;黄传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