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刘建东

关键词: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穿孔修补术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为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0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进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参考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胃穿孔修补术中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检验数据的控制与评价方法

    在药品检验的工作中,药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因此在检验的工作中,必须对药品进行检查,统计记录药品检验数据,需要药品检验数据的重要性,本文总结患者从外部治疗的控制方法、内部治疗的控制方法,对药品检验数据的进行统一评价.

    作者:张哲;褚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双下肢开放性外伤患者术中护理配合的体会

    本文通过叙述及时的抗休克治疗,并行急诊手术是抢救病人的关键,VSD技术的应用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来引述开放性外伤伴软组织损伤病人的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伤口污染,骨外露,常伴有创伤性及感染性休克.

    作者:李晓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应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1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两组,156例(对照组)行微波治疗,156例(观察组)行利普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21±3.75) min、(13.58±4.33)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1±2.03)mL、(11.76±1.95)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分别为96.25%、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祖丽菲亚·阿布都卡的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 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中医药内服外敷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愈35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97.5%.治疗后VAS评分明显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方法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较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吴永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疾患误诊为阑尾炎手术治疗1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阑尾炎误诊原因.方法:依据2006 2013年共收治阑尾炎15例误诊为妇科疾患.结果:分析原因及对策.

    作者:程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生化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不同因素对血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于2012年6月 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6例制作血样标本,将86例血样标本随机分为三组,对温度、时间及溶血因素对ALT(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DBiL(直接胆红素)与TBiL(总胆红素)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储存温度与储存时间对血生化检验的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溶血标本对血生化检测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溶血对血生化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储存时间与温度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亚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12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B超图像特点.结果:本组患者的B超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3.3%(112/120).B超检查在处女膜闭锁、黄体囊肿破裂中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B超检查对异位妊娠、宫颈粘连、急性盆腔炎的诊断率也较高,分别为97.0%、92.3%、90.0%,B超检查对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蒂扭转、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率相对低一些,分别为83.3%、84.5%、86.7%.结论:在妇科急腹症中,应用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且操作简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焦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120例儿童颅内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对120例儿童颅内肿瘤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120例儿童颅内脑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幕上72例,幕下48例.根据肿瘤组织学分类:星形细胞瘤52例(43.33%),髓母细胞瘤38例(31.67%),室管膜瘤22例(18.33%),其余8例(6.67%).各年龄层段的儿童都有发生,且多发于男孩.结论:本病好发于男孩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患者也逐年增多.而临床表现多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肿瘤位于幕上者居多,位于幕下着偏少.幼儿若出现无征兆呕吐或异常哭闹时家长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张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大剂量的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进行治疗的65岁以上的78例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为对象,其中43例患者接受大剂量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记为观察组.另外35例患者接受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记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情况,不同时段再出血风险以及用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38例(88.37%),而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51.43%),有统计学意义(X2 =4.209,P=0.040<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d内再出血2例(4.65%),对照组为7例(20.00%),有统计学意义(X2=4.453,P=0.035<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对照组再出血均较观察组多,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患者胃溃疡合并出血疗效显著,再出血风险较低,且用药后不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刍议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及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这门学科关键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好中医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对于如何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的探讨中,本人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学方法需要同步创新,表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才能真正从本质上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质量.而在教学中,因为是英文的基础理论教学,在需要中英文互译的中医学习的问题上更需要教师在文化交流上注意中外的异同点,需要教师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教学需求.

    作者:柏文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心理干预和护理在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在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中行综合心理干预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1年06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我计划生育服务所实施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20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操作和护理外,加强综合心理干预及护理,对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出现人流综合征方面,实验组2例(1.96%),对照组16例(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加大心理干预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大医务护理人员大力推广.

    作者:范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前检查在孕妇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产前检查对于孕妇围产期保健的临床效果及重要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住院分娩的1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她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的70例孕妇给予常规的护理工作,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常规体检.而实验组中的70例孕妇给予了产前相关检查,并对两组孕妇的母婴健康状态给予记录.结果:实验组出现高危妊娠的孕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母婴的健康程度也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母婴的健康状况,而且还能够很好的降低围产期孕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杜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米索前列醇,商品名又叫喜克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的前列素E1类似药物,此药口服吸收迅速,30分钟血药浓度达到高峰.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妇产科方面应用较多.本品可以促进子宫颈胶原降解,使宫颈纤维组织软化,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现将其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左瑞云;刘顺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子宫大出血中的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治疗子宫大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剖宫产手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产妇作为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患者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全面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率、手术时间以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9.38%)患产褥病,其患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子宫捆绑式缝合术+全面个人护理进行孕妇产后大出血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周期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周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4月~2014年03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06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阴道探头连续三个月跟踪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排除宫腔粘连、残留等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观察子宫内膜修复周期. 结果,在研究的106例病人中,4例病人出现残留症状,2例病人出现宫颈粘连,1例发生吸空和漏吸等人流术后并发症,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治疗.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某修复周期有很好的判断,并能及时发现细微病变,患者痛苦小,有利于临床治疗,建议推广.

    作者:岳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外临床护理医疗设备管理问题与探讨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普通外科临床护理的医疗设备种类及作用,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常规,根据自身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针对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做出相应思考,为做好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作者:王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现代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目的:对现代电抽搐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46例患者电抽搐治疗(分析组),另46例患者给予利培酮+氯硝西泮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分别通过PANSS(阴阳性症状量表)和TESS(副反应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的兴奋因子分、PANSS总分以及TESS量表评分上均得到下降,而在下降幅度上,分析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副反应发生率上,分析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运用现代电抽搐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见效快,安全无毒副作用,使临床适应证得到拓宽,并降低了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洪美宏;罗骏;杨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色球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成A组和B组两组,每组55例.A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B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与护理之前相比,两组在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状态上均降低,但在降低幅度上,A组要显著优于B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A组98.2%,B组为81.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实施综合治疗以及运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给有效控制住,使患者的自我监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朝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0列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子宫肌瘤患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率、术后住院天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肝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创伤小、术后病发症少、且恢复快,其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开腹手术,是较为理想的子宫肌瘤治疗手段.

    作者:黄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要点.主要包括术前访视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器械,物品准备及假体的熟悉;术中麻醉配合,安置体位,手术配合.认为手术前的精心准备,术中熟练、默契的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