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蓉
目的:对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治疗的25例使用孕激素进行治疗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且患者年龄均小于35岁,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1 6个月的随访,以对患者的生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5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包括17例不典型增生组、7例内膜组,还有1例患者未进行评估,不典型增生组的缓解率是82%,复发率是21%,内膜组的缓解率是71.4%,复发率是20%,且复发患者均在治疗有效缓解之后的6 30个月之间.在患者治疗随访中,14例缓解的患者中,还有4例患者没有成功怀孕.结论:孕激素在有生育要求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生育的要求,提高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促进患者生殖系统正常功能的恢复.
作者:和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科疾病患者9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费用也明显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家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 2013年4年入住我院内科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护理措施、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痊愈20例,好转12例,中转手术6例,死亡4例;护理满意度为92.11%.结论:综合、高规格的护理能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应用于泌尿外科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6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手续前后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腹腔镜应用于泌尿外科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优缺点.结果:68例患者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顺利完成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可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不同手术人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8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住院尾号的单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4例,B组患者采用双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A组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预后质量.结果:A组患者的良好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和干预方法.方法:选择社区2011年3月 2013年5月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68例,采用运动治疗,加强饮食指导,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以及心理辅导工作,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比较血压以及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治疗之后的患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患者的收缩压有明显的降低,P<0.05,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进行餐前后血糖比较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会出现心脑肾并发症,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进行防治与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以及血糖情况.
作者:俞鑫;宋华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生殖健康是提高社会人口、人口生育质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和我国的计划生育息息相关.而新一代的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在人类生殖和生殖健康中起着很大的一部分,和人类未来的生殖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口流量的外流和不定性,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未婚的流动青年越来越多,使得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教育面临严重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生殖健康咨询是新型社会下开展和延伸计划生育的一个基本也是根本的方法,提高生殖健康咨询是提高我国全民健康素质和提高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一个重要步骤,对于我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林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定期儿童保健检查对幼儿心理及智力开发的效果,为制定后期儿童保健计划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针对自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于我院进行定期保健检查与临时保健检查的婴幼儿,随机抽取100例作对比观察,分析幼儿心理及智力开发的情况.结果:实施定期检查的儿童其体格发育情况明显优于行临时检查的幼儿.结论:为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保障其身心健康及智力的开发,需定期实施儿童保健检查.
作者:田孟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高度近视人群数量的逐渐增加,眼科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我县医院眼科手术的例数也在逐年增长.由于眼科手术的特殊性,在进行手术之后需要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同时控制炎症的复发等.笔者凭借多年从事眼科治疗的经验,对眼科疾病手术后的临床观察进行了研究,为眼科病人术后的临床观察提供参考.
作者:王礼权;祝绍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护理效果.方法:转变服务理念,利用新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6例做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患者实施护理.结果: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症状改善,有一例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痊愈.结论:通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让患者的围手术期过得更舒适、愉悦,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采用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51例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照组37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1.08%,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和护理后,能够消除焦虑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导管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指导管出口部位,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大于2cm的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2013年7月,本院PICC专科门诊成功处理了1例外院带入PICC(美国巴德公司生产,型号为4Fr)发生隧道感染的患者,经局部抗感染、频繁换药,感染得以迅速缓解,导管得到保留并继续使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乳腺癌第五疗程化疗后10天,主诉PICC穿刺局部胀痛、不适,于2013年7月23日就诊.查体见右侧肘上贵要静脉留置PICC管,体内留置长度为45cm,经胸片定位示导管前端处于右侧第三前肋间隙水平,即上腔静脉处;肘上15cm处臂围29cm,较置管时增加1.5cm,经血管超声排除静脉血栓发生;导管出口处皮肤有2cm* 2.2cm硬结,伴有脓性分泌物,皮下导管径路红肿明显,触之疼痛、皮温增加;体温正常.
作者:付艳枝;戴德兰;黄兆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1013年 2014年来我院治疗胆囊炎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任娟;郑会芬;王真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不良原因.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出现骨折愈合不良的2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析其导致骨折愈合不良的原因,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本组病例中导致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有内固定不牢、钢板选择不当、钢板位置不当、不合理锻炼等.结论: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不良原因较多,临床应从多方面进行预防,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杨再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5月 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痛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的冠心病例有12例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6例为冠状动脉双支病变,22例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血中胱抑素C、尿点蛋白、L LDL、空腹血糖、血肌酐、Hcy等内容.结果:与对照组单纯高血压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胱抑素-C水平明显偏高.高血压合并冠心痛,当冠心痛加重的情况下,胱抑素C也会发生明显的增高现象.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会随着冠心病情的变化而加重,胱抑素C冠心痛可以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
作者:祝绍波;王礼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肛瘘患者采用手术挂线治疗并配合中医中中药熏洗疗法联合治疗肛瘘.结果:98例肛瘘患者全部治愈,随访2年未见1例复发,疗程为16-32天.结论:外科手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方法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和地区人口正稳步协调发展,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也发现了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将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咨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邓仁玲;王钢;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观察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在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外科疾病的应用.方法:245例非心脏外科疾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非X线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床旁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0例完全起搏,仅5例患者术前发生电极移位,出现部分起搏,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麻醉、手术.结论:本法无需X线引导,床旁操作,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对有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外科手术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李琼彬;江勇;姚造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探讨CSP的早期正确诊断方法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及临床诊疗经过.结果:10例患者平均年龄(28.5±2.0岁),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均有停经史,4例患者停经后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3例患者误诊为正常早孕或难免流产而行人流或药流,1例阴道大出血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确诊,2例行局部压迫止血后予米非司酮口服.余7例依据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全身应用后行清宫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血HCG值至正常范围.结论:综合患者病灶大小、阴道出血量、子宫切口厚度等指标制定子宫切口妊娠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大出血,降低刮宫风险,并尽可能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黄美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