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冠心病诊疗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多层螺旋 CT MSCT(Multi-slice 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以其无创性、经济、低危、快速的优点已经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超敏 C 反应蛋白(hs_CRP)也以其高敏感性越来越广泛地成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有效指标。本文重在阐述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联合超敏 C -反应蛋白检测对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及判断预后敏感性方面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红梅;顾燕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多排螺旋 CT 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疑问泌尿结石患者中选取66例随机分成三组,即实验组、对照 A 组与对照 B 组。其中实验组采用非增强多排螺旋 CT 扫查,对照 A 组采用 B 超检查,对照 B 组采用 KUB +IVP 检查。对比三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查之后,实验组有19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经手术或治疗已得到证实;对照 A 组有14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假阳性的有1例;对照 B 组有12例患者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假阳性的有2例。结论: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多排螺旋 CT 非增强在泌尿系结石中的诊断效果显著,是现阶段诊断泌尿系结石中效果较好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又名混合瘤(mixed tumor),是腮腺肿瘤中常见者。临床上约80%发生于腮腺,10%在颌下腺,10%在鼻腔、副鼻窦以及上呼吸消化道的小涎腺[1]。
作者:杨勇;罗国忠;黄娅;干天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明显减少脑疝、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是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程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估末稍血及静脉血血糖仪检测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法血糖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成年来自我院正常健康体检者和确诊糖尿病人,年龄性别不限,用京都 GT640型血糖测试仪测定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静脉血葡萄糖氧化酶法对血糖进行测定。结果: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全自动生化仪结果分别为(9.7±4.0)mmol /L、(9.9±3.9)mmol /L、(11.5±4.1)mmol /L,京都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两组结果间无显著差异(P >0.05),而两组血糖仪结果和静脉血清在生化仪上血糖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P <0.05),存在着方法学误差[1]。结论:快速血糖仪体积小、操作简单、血糖检测速度快、而且用血量少、痛苦小,适用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监测。
作者:薛元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泊酚和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自愿行人工流产的孕妇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及阵痛效果、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症以及宫颈松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泊酚和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较好,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麻醉诱导及患者苏醒迅速,十分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探讨常见的并发症及骨水泥渗漏问题的预防。方法:对77例88个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术 PVP 治疗,并观察总结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将 PVP术中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总结如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性骨折术中操作需要密切注意操作方法及操作选择的时机,可以大程度地避免各种并发症。
作者:王加波;成业东;高超;冯海波;姜鹏;王昌超;吴荣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致呃逆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对20例地塞米松致呃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口服巴氯芬片治疗,呃逆症状均在1-2天有效缓解,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巴氯芬片对地塞米松致呃逆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地塞米松的使用指征以减少相关性呃逆发生。
作者:查艳;韩桂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主要针对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进行的相关记录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孕期营养对母亲与孩子的影响,其次介绍了孕期体重管理的方法和目的,后分析并讨论我院的孕妇经过医护人员的指导和护理之后的结果。我院对2000名孕妇进行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指导,本文意在基于临川实践探究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的重要性。
作者:余云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进步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极大的幸福感,原因就是人的心态起到了关键作用。拥有积极的健康的心态的人,就会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本文拟从积极心理学的涵义、如何塑造阳光心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周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分子机制对于后期乳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发现与鉴定及临床应用等相关方面做了简要概述:乳腺癌细胞中有一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等特点,同样也是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原因;针对乳腺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是预防乳腺癌复发及转移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蓉;苏丽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在痔疮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痔疮患者8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洗方法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8.56,P <0.05),疼痛情况比较(X2=4.28,P <0.05),差异均显著。结论:采取中药外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痔疮术后的康复,应用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宋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在县级医院抢救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采取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治疗患者68例,(其中包括多发伤38例、消化道大出血10例、宫外孕并破例6例、全身大面积烧伤10例、胃癌2例、结肠癌2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接受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患者中,所有患者穿刺均一次成功,且均未出现并发症和感染,患者置管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在县级医院抢救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操作中我们需要按照规范进行,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学军;马史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并发症,对于股骨颈骨折需要皮牵引治疗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减弱,加之需要长期卧床、活动受限,便秘发生率尤其高。便秘的发生会对患者心理、生理产生不利影响,延缓了患者的恢复。因此,做好便秘的护理是工作重点之一。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谈谈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皮牵引患者便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
作者:王蓉蓉;吴敏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维持透析3个月以上的血透患者从遵医嘱服药、充分透析(每周三次或两周五次)、饮食控制、定期抽血复查四个方面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值,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前血透患者各项平均依从性为42.57%,实施后提高至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运用于血透患者依从性的管理中,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主动性,提高血透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程辉;黄秋鹏;庞晴;何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痤疮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0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痤疮患者而言,采用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葛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 Elisa 法对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产生的影响,做有关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院自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接收的乙肝两对半检测患者124例,根据其相关的资料分析 Elisa 对乙肝两对半检测产生的影响。结果:得出 Elisa 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影响因素有试剂盒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检测人员和采集的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加样过程中的影响、药物的影响等。结论:对于乙肝两对半的检测,采用 Elisa 法检测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影响因素,排出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作者:陈金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0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lR 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S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效果,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在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对患者心理及疼痛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4月1日间收治的120例急诊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名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其基础上,予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疼痛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HAMA 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耐受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也比对照组要好,且其差异均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急诊胆囊结石患者的负性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缓解期疼痛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与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4年3月至6月就诊于我科的病例303例,其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就诊病例162例,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患者基础护理工作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服务满意率及基础护理满意度综合评分,制定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患者基础护理满意度评分、基础护理满意率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开展前后各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在广泛推广的同时应注意个性化实施。
作者:赵洪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