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丽;范召丽;刘保萍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务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患者胰岛功能出现减退以及胰岛素抵抗所引发的体内蛋白质、糖、水、脂肪以及电解质等出现代谢紊乱的一种病症,在临床表现上多以血糖升高为主。糖尿病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饮食、心理、足部以及皮肤等方面的合理用药,从而让患者的病症得以缓解和控制,本文主要结合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实际状况,对几个主要治疗误区进行探讨,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糖尿病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 CT 与 X 线诊断结果的比较,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佳诊断方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1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病患均接受 CT 与 X 线两项检查,分别比较其临床诊断效果并予以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所有病变髋关节中 CT 检查的准确率为78.07%,明显高于 X 线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分期中,CT 对Ⅰ期与Ⅱ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也明显高于 X 线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Ⅱ期或以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 CT 检查可充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程度,应用效果好于 X 线,但病患逐渐进展至Ⅲ期后两者并无显著差异,可采用 X 线方式简化诊断程序。
作者:赵昌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者应用多西环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 <0.05)。结论:多西环素与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耐受性佳,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国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66例病人,在分析与评估其原有护理程序的基础上优化护理流程,查看优化护理流程之后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优化护理流程之后,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已有明显提升,管道脱落与伤口渗血的发生几率均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研究发现,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能有效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外科并发症,对于股骨颈骨折需要皮牵引治疗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减弱,加之需要长期卧床、活动受限,便秘发生率尤其高。便秘的发生会对患者心理、生理产生不利影响,延缓了患者的恢复。因此,做好便秘的护理是工作重点之一。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谈谈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皮牵引患者便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
作者:王蓉蓉;吴敏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接触点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和体会。方法:把120名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分成两组。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的儿科护理带教模式进行学习,研究组实习生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用接触点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比较两组实习生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高低。结果:研究组实习生的毕业实习模式、实习计划、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基础学科考试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触点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医院儿科临床护理的带教质量。
作者:陈秋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体会,为指导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及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找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总结在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护理工作。结果:表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影响因素分为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两种,其中骨密度属于保护因素,年龄大、长期低钙饮食、发生跌倒、脆性骨折史为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从饮食、体育锻炼及药物等多方面进行干预,他们具有自身典型的特点与特殊性,需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
作者:李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6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6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缓解术前焦虑,而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 得分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前 SAS 得分为68.3±2.9、护理后 SAS 得分为43.2±2.6,前后对比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 SAS 得分为67.3±3.6、护理后 SAS 得分为61.2±1.7,前后对比无差异显著(P >0.05);但护理组患者护理后 SAS 得分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 SAS 得分对比显著差异(P <0.05);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总满意度86.05%;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总满意度58.1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间歇性给予非那雄胺药物对维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观察该疗法对性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能够起到减少勃起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有90例,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非那雄胺口服1次/3d、1次/2d 和1次/d,随访6个月,以生活质量评分(QOL),IPSS 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尿流率的大值(Qmax)作为有效性参数,以勃起功能障碍国际问卷5(IIEF -5)来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性功能。结果:试验开始2周后,1次/3d 给药组的症状明显加重,因此提前终止试验;试验过程中,1次2d 给药组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概率低于1次/d 给药组。结论:隔日给药非那雄胺不仅能维持 BPH 的疗效,还能减少药物副作用,但是该推断还需要双盲多中心试验和大规模随机试验来证实。
作者:胡其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的全程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将174例接受 EUS 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接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与检查前、中、后开展全程化的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咽部黏膜损伤、中途中止、患者配合率、术后咽痛以及患者满意率等5项既定考察指标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全程护理配合是确保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更好地接受 EUS 检查的必要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切实保障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使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做好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兰师萍;喻青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氨磺必利治疗)32例,对照组(利培酮治疗)32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 SANS 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 <0.05或 P <0.01),而研究组数据更有统计学意义(P <O.01)。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安全性好,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利培酮。
作者:焦安华;胡雅伟;孔祥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应用于门急诊护理中的成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中的50名门急诊护理工作者,依据对他们的管理方式不同分为柔性管理组(25名)和普通管理组(25名),探讨两组护理工作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实行管理后,柔性管理组患者满意度96.67%,医生满意度95.68%,护理工作者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普通管理组患者满意度86.67%,医生满意度82.22%,护理工作者满意度64.00%,P <0.05。结论:柔性管理应用于门急诊护理中的管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华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高质量护理总结经验。方法:以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心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分别以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和常规护理进行,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一定时间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5%,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1%,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提高心血管内科的医疗质量,能够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利于患者病症后续恢复,有效缓解护患关系,是一种值得推广普及的护理方法。
作者:吴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查阅医学文献,了解乳腺癌手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查阅中外医疗文献,了解该进展的前沿信息。结果: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该方法对患侧上肢功能的保护意义重大。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有代替大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趋势,但要有学习曲线的过程。
作者:麻鹏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在痔疮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痔疮患者8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洗方法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8.56,P <0.05),疼痛情况比较(X2=4.28,P <0.05),差异均显著。结论:采取中药外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痔疮术后的康复,应用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宋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严格按药品生产厂家随药品所附说明书使用药品,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药品皮肤过敏试验、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容易造成用药安全问题方面比较同一药品、不同厂家随药品所附说明书。结果:同一药品、不同厂家随药品所附说明书或在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或在适应症、或在用法用量方面存在差异性。结论:在使用药品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药品生产厂家随药品所附的说明书,完全、严格按照药品生产厂家随药品所附说明书的规定使用药品,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宋培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硫酸镁在临床上治疗妊高症的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在我院妇产科的120例妊高症患者,进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点滴配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将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种症状及临床指标的变化进行对比,同时统计进入研究的所有患者通过采取此方法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分析硫酸镁在临床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进入研究的大多数患者的血压都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下降前后的数据差异显著(p <0.05),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在产妇生产后出现大出血的患者有3例,无其他明显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总概率为2.5%,且新生婴儿不存在不良症状的发生。结论:硫酸镁用于妊高症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孙文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物质生活的极大进步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极大的幸福感,原因就是人的心态起到了关键作用。拥有积极的健康的心态的人,就会获得更大的幸福感。本文拟从积极心理学的涵义、如何塑造阳光心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周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移动医疗逐渐被人们所熟识,它不仅代替人工完成诸多临床诊疗工作,同时还兼具移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优点。虽然移动医疗具备了诸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移动医疗的建设和推行,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扰:无线网络所具有的不稳定性、受干扰性差;诊疗信息系统与诊疗设备的接口融合;各个诊疗关系链中利益群体的冲突关系;以及国家政策法规对移动医疗技术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作者:黄和洵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