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评估

张木仙

关键词:润燥止痒胶囊, 依巴斯汀, 慢性荨麻疹,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采用润燥止痒胶囊与依巴斯汀联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慢性荨麻疹80例,均为我院皮肤科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诊治,随机分组,就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对照组,n =40)与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复发4例,占10%,对照组12例,占30%,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荨麻疹采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可迅速起效,明显降低复发率,增强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具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自由体位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医院足月胎膜早破孕妇400例进行分析,一半为实验组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另一半为对照组采取卧床体位,结合两组孕妇临床资料,考察不同体位的影响。结果:两组分析后均无难产或脐带脱落现象。由此表明自由体位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实验组。结论:综上,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胎膜早破孕妇能提高顺产成功率,并可以减少孕妇的疼痛及压力。

    作者:付文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住院的泌尿科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服务态度满意率95.0%、沟通技巧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潘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舒适护理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舒适护理措施,并研究这些措施对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3月这段时期内接收诊断、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依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家属或本人抽取后,奇数为对照组,偶数归为实验组,均是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则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通畅气道、合理氧疗、预防感染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舒适护理。然后收集所有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2±0.8)d,明显要比对照组的(13.7±1.1)d 少,同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仅为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应该推广。

    作者:苏美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关于消毒供应的管理和知识培训与控制院内感染相关性

    目的: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探讨其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各项监测及相关制度的管理,预防院内感染。通过相关知识培训,改变医务人员对控制制度执行中的抵触情绪,增强感控意识。结论:通过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和相关知识培训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吴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50例 COPD 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社区医院治疗的急性期 COPD 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沙丁胺醇+氨溴索+氯化钠吸入治疗,对照组应用沙丁胺醇+氯化钠吸入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自行缓解。结论: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 COPD,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适于推广。

    作者:李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护理

    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效果,以减少患者放疗的不良反应。总结10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出现的放射性皮炎、疼痛、口腔黏膜、颈部皮肤破损,通过护理提高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使患者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黄满菊;李亚芳;欧利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诊胆囊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自身心理和疼痛造成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在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对患者心理及疼痛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4月1日间收治的120例急诊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名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其基础上,予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疼痛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HAMA 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耐受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也比对照组要好,且其差异均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急诊胆囊结石患者的负性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缓解期疼痛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与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胶质瘤术后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胶质瘤术后呕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进行经验总结。方法:通过对2006-2013年我科收治的60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呕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分颅内、颅外两大块因素,通过对呕吐原因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大限度地降低呕吐发生率。结论:胶质瘤术后呕吐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可大限度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硬膜外阻滞麻醉致脑疝一例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麻醉医生在临床上常使用的麻醉方法,因其对全身生理功能影响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有时如不重视也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一,基本资料:患者,男,65岁,身高176cm,体重52Kg。因右肾结石并积水拟于硬膜外麻醉下行经皮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心电图正常,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6年,长期服药治疗,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脑卒中表现。

    作者:胡太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作用

    目的:分析对初产妇采用舒适护理在改善分娩疼痛、焦虑抑郁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初产妇10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由患者或者家属代为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实验组,都是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则从心理护理、产时护理、产后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舒适化护理。收集两组患者的治疗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比护理前有所下降,且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比对照组轻,其焦虑、抑郁评分也比对照组低。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数据存在着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初产妇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了产妇的疼痛感,应该推广。

    作者:王红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的全程护理配合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的全程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将174例接受 EUS 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接诊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与检查前、中、后开展全程化的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咽部黏膜损伤、中途中止、患者配合率、术后咽痛以及患者满意率等5项既定考察指标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全程护理配合是确保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更好地接受 EUS 检查的必要保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试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相应解决措施进行研究。方法:对实习生加强岗前培训,强化实习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在儿科护理实践中总结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在短时间内,实习生基本掌握了儿科临床护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儿科护理临床带教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总结临床带教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提升医院儿科临床护理的质量。

    作者:唐莉;杜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1例有机磷中毒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总结1例有机磷中毒并发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观察,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病情观察、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营养支持,用药护理,管路护理、出院护理等。认为及时有效发现病情变化和采取有效治疗护理措施是患者成功治愈的关键。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积极心理学在临床实习护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对其即将踏上的护理岗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特殊阶段的特点,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理念进行训练,促进临床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护理事业的发展与壮大。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癌症之一。由于疾病、手术、化疗对机体的打击,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甚至因自我形象的改变影响患者对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知和需要。因此,及时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和功能康复锻炼等身心全方面的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帮助她们正视现实,积极参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康复活动,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段文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知信行模式在老年患者药疗安全中的应用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对药物的治疗目的,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常不能正确理解,影响用药安全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此外,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治疗中应用药物品种较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增高。因此,保证老年人的药疗安全是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 kabp)是改变人类健康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它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健康促进行为改变模式[1]。

    作者:罗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实施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合理膳食、体重控制、定期检查、遵医服药等方面都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行为改善程度远远优于对照组。干预之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46.3%,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8.6%。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行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潘宏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术前焦虑的护理进展研究

    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在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典型的就是焦虑反应,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有效的进行术前焦虑状况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崔菲菲;袁慧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生儿 PICC 管的应用及护理

    PICC 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 PICC 管可以将药物输注在血液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了患儿因长期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害。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相比,该操作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不易脱管等优点,从而减轻了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并减轻了临床护理的工作压力。

    作者:朱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肿瘤患者体外高频热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肿瘤患者体外高频热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体外高频热疗的肿瘤患者7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运用于肿瘤患者体外高频热疗中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满意度,为优秀的护理方法之一。

    作者:王素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