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潘春丽

关键词:人性化, 护患沟通, 泌尿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住院的泌尿科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服务态度满意率95.0%、沟通技巧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患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近况及展望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探讨研究近况和展望。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3年06月本社区卫生机构将社区内4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列为观察研究对象,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1例。仅对对照组患者自己控压的结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结果: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为8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51.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老年性带状疱疹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患者不同皮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疼痛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5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经治疗及个性化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为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全身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0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俞卡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实施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合理膳食、体重控制、定期检查、遵医服药等方面都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行为改善程度远远优于对照组。干预之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46.3%,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78.6%。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行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潘宏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诊胆囊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自身心理和疼痛造成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在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对患者心理及疼痛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在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4月1日间收治的120例急诊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名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其基础上,予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疼痛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HAMA 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耐受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也比对照组要好,且其差异均符合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急诊胆囊结石患者的负性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缓解期疼痛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视与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一起小学生水痘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1年3月19日-4月28日,青海省海晏县县城小学发生一起水痘爆发,共有62人发病,患病率375%,涉及六个班,围绕此次疫情,我们开展了疫情调查。

    作者:鲍金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556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与生殖健康咨询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以及需求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56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其采用调查问卷以收集相关数据。结果:关于计划生育咨询所占比例高,但对于生殖保健咨询所占比例低,提示育龄妇女对于生殖健康知识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范围。结论:在日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应加强生殖健康咨询的广度及深度,从而尽可能满足广大育龄期妇女对于生殖健康以及性知识服务。

    作者:郝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探讨

    目的:对生化检验质量予以严格控制,提升其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3年10间在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患者1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一般的临床生化检验,对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检验过程予以严格的质量控制,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的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相比,观察组的结果更加及时、正确度更高、完整性更强,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加强其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其检验结果的时效性、正确性与完整性,对于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耀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清肌钙蛋白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同期5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者血清肌钙蛋白含量差异。结果: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血清肌钙蛋白含量<1.0mg/L 者14例(14%)、1.0~1.5mg/L 者68例(68%)、>1.5mg/L 者18例(18%),与对照组42例(84%)、8例(16%)、0(0)相比较,差异显著,比对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含量随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增加而升高,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患者出血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晚期癌症患者消除癌因性疲乏的处理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对晚期癌症伴有癌因性疲乏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4例于前两年在宁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将这64例被研究的晚期癌症病人平均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3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取常规癌因性疲乏护理,护理组3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的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护理后,护理组35例癌症患者的 PFS 评分较对照组要低,同时较护理前有所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要高(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叫护理前前有所降低。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癌因性疲乏程度,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吕晓霞;曹彩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临床分析 HPV 检测和 TCT 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 HPV 检测和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10月实施治疗的120例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患者,并对其分别实施 HPV 检测、宫颈刮片以及 TCT 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20例患者的检测中,和宫颈刮片检测阳性符合率以及检测敏感度均明显低于 HPV 检测和 TCT 检测,差异显著(P <0.05);HPV 检测和 TCT 检测两者检测阳性率和敏感度差异不大(P >0.05)。结论: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HPV 和 TCT 检测均具有较高检测阳性率和敏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3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23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且对23例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了解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正确率。结果: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的准确率为95.7%,误诊率为4.3%。结论:超声诊断乳腺黏液腺癌准确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实际的诊断中,针对于疑点通过反复诊断及研究,能够进一步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确保诊断的质量。

    作者:张睿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VP 治疗压缩性性骨折心得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探讨常见的并发症及骨水泥渗漏问题的预防。方法:对77例88个椎体进行椎体成形术 PVP 治疗,并观察总结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将 PVP术中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总结如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性骨折术中操作需要密切注意操作方法及操作选择的时机,可以大程度地避免各种并发症。

    作者:王加波;成业东;高超;冯海波;姜鹏;王昌超;吴荣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科超声在胎儿胸部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胸部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集承德市妇幼保健院超声产前检查及会诊2655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将阳性胎儿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26552例孕妇中共检出胸部畸形48例,漏诊5例。结论:超声在产前检查能较准确的诊断胎儿胸部畸形,对降低畸形儿出生有重要价值。

    作者:董振花;冷淑莲;王俊良;陆晓美;戴莹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龄患者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患者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分布、治疗情况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文100例妇科肿瘤的高龄患者中,恶性肿瘤者达到48%,其中以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主。结论:只要做好护理和监测工作,可以对妇科肿瘤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长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s -CRP、IL -6、TNF -α、Hcy、24hmALB 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标志物 hs -CRP、TNF -α、Hcy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效果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减少尿 mALB 的排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丁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风险管理在内镜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而内镜护理管理也存在诸多风险,因而只有对护理管理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落实和实施于临床实践管理中,才可以防止内镜护理管理风险的产生。文章把内镜护理面临的风险总结为三大类:管理性风险、技术性风险以及服务性风险,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实施适应的防范对策,可以缩小内镜护理管理的风险范围。

    作者:刘健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用于脑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统计并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阳性率。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84例,脑动静脉畸形4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20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2例,烟雾病13例,阳性率分别为91.30%、95.83%、83.33%、100%、92.86%。结论: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疾病可以较为直观的显示出颅内血管和血流以及颈部血管和血流情况,能准确、全面地提供颅内血流动学信息,操作简单、无创,为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蒋洁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人院宣教、提高病人对病人的认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改变不良行为指导、运动指导等方面实施优质护理。结果:患者对本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100%,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不良生活行为的改善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通过优质护理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以及不良生活行为等方面的改善,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陈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痔疮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轻中度痔疮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维生素 C +维生素 B2,混合痔及外痔者加用消炎痛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及坐浴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钱红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3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3例慢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9例,占52.9%,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5例,占31.3%,治疗总有效率为68.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荣伟;钮桂琴;李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