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彭晓阳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 意外拔管, 镇静效果, 导管固定, 时间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原因及相应防范对策,以提高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发生情况及原因,继而提出有效地防范对策。结果:100例重症医学科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12例(12%),主要原因为:导管固定不牢2例、镇静效果不足3例、护理不到位1例、舒适改变因素3例、时间因素3例。结论:重症医学科患者临床治疗中意外拔管发生几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重症医学科患者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防范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推动重症医学科临床治疗工作进一步发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哮喘运用综合外治法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儿哮喘运用综合外治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160例哮喘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运用常规的洗衣实施治疗,观察组的80例患者运用针灸、中药贴敷以及穴位注射等综合外治法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42例显效,34例有效,4例无效,未见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达到95.00%;对照组患者中,32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有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77.50%,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哮喘采取综合外治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效果明显提升,对患者来说安全可靠,副作用小,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亚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166例病人,在分析与评估其原有护理程序的基础上优化护理流程,查看优化护理流程之后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优化护理流程之后,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已有明显提升,管道脱落与伤口渗血的发生几率均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研究发现,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能有效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论急诊临床中肝素锂抗凝血生化检验的可行性

    目的:主要研究了如何在生化检验中采用肝素锂进行抗凝血的可能性。方法:实验选取了我院在2012年到2013年两年间接收的120位入院参与生化检查的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使用了肝素锂来起到抗凝血浆和血清的效果。实验数据在经过收集之后使用专门的仪器进行分析,确保所有的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用来得到临床结论,探讨肝素锂的临床抗凝血效果并应用到实际治疗当中。结果:在经过了大量长时间的临床检验之后,大量患者参与到了肝素锂抗凝血浆的实验当中,经过专业的软件分析,发现钾、钠、肝素锂等元素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统计学意义,可以用来得到后的实验结果。结论:在医院广泛进行的生化实验检验当中使用肝素锂来进行抗凝血浆的工作,能得到良好的抗凝血效果,应当在临床生化检验当中大力推广。

    作者:韩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齐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连续治疗10周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lR 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S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效果,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32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3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符合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的患者32例,对该病常见致病药物、临床症状及治疗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女性及年老者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恶心、黄疸,上腹不适等,但无特异性,致肝损伤药物主要为中药、抗生素、化疗药物。结论: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诊断缺乏统一标准,症状表现不一,致病药物繁多,因此需要加强重视,不断提高对该病的预防工作。

    作者:牟小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护理人员应该立即将病情告知医生,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及时的治疗之后,全部患者中共有38例患者成功抢救,抢救成功率为95.0%,共有2例死亡,死亡率为5.0%。本组4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对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各项并发症得到减少,使死亡率得到相应的降低,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80例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探讨,以总结相关护理工作经验,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对乳腺癌患者的化疗过程实施全过程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输液护理、化疗不良反应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实施全过程护理,80例化疗患者显效6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高达97.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与康复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作者:韩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膝关节关节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495例进行资料回顾,对这些病人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等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出院随访,发现4例患者出现关节积液肿胀,10例患者切口区疼痛(采用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余皆获满意疗效。结论:科学、合理、程序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膝关节关节镜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海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龄患者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高龄患者妇科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分布、治疗情况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文100例妇科肿瘤的高龄患者中,恶性肿瘤者达到48%,其中以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为主。结论:只要做好护理和监测工作,可以对妇科肿瘤高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两癌筛查结果分析和护理管理分析

    目的:对我院两癌筛查和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市600名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对于乳腺癌筛查,选用了乳腺彩超检查及乳房视触诊断,对于宫颈癌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和妇科常规检查相结合,从而更好的了解我市妇女的健康状况和保健意识,为以后相关疾病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本次筛查中共发现乳腺癌358例,占59.67%,发现宫颈癌391例,占65.17%。结论:对我市进行两癌筛查不仅可以有效的筛查出乳腺癌和宫颈癌患者,而且对于提高妇女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在各地区普遍推广。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护理

    目的:对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术后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采取2013年4月份至2014年7月份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1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对这21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术后护理,212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已有203患者痊愈,术后共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术后切口内出血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甲状旁腺损伤导致低钙抽搐5例。结论:针对甲状腺疾病,充分的术前指导以及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红;刘建平;陈泳;敖亚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纤维桩核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纤维桩核冠对于牙体严重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3年本院收治的142例牙体严重缺损患者,将其按照每组71例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通过金属桩核冠进行修复,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取得了93.1%的牙体缺损修复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修复牙体严重缺损中应用纤维桩核冠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使用金属桩核冠,应用纤维桩核冠修复能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成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血清 IL-6、IL-13、IgE 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支气管哮喘发作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成人患者血清中(IL -6)、IL -13及 IgE 的表达水平,探讨支原体感染与哮喘的发作及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6月支气管哮喘发作并 MP 感染患者(年龄≥18岁)69例,非感染者73例,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 IL -6、IL -13、IgE 水平。结果:IL -6、IL -13、IgE 水平在支气管哮喘合并 MP 感染发作组分别为(102.4±10.3 pg/ml)、(375.2±92.5 pg/ml)、(739.5±214.7U /ml),显著高于非 MP 感染组(62.7±7.4 pg/ml)、(129.8±31.6 pg/ml)、(398.7±123.2 U /ml),P <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 IL -6、IL -13、与 IgE 水平升高更加明显,表明 MP 感染是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静;肖爱莲;宋艳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5.7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7.4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近况及展望

    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探讨研究近况和展望。方法:自2012年1月到2013年06月本社区卫生机构将社区内4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列为观察研究对象,将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1例。仅对对照组患者自己控压的结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包括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其他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结果: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为82.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控制率51.9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晓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ICMSF 采样方案的探讨及其应用研究

    食品安全首要的就是控制和预防食源性疾病,为确保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本文介绍了 ICMSF(国际食品微生物规格委员会)的采样方案,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应用研究,根据该采样设计方案得出的检样结果,对一批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更科学合理。

    作者:仲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3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33例慢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观察组1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9例,占52.9%,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疗显效患者5例,占31.3%,治疗总有效率为68.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荣伟;钮桂琴;李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观察中医清利湿热法为主治疗肾炎蛋白尿的疗效

    目的:观察中医清利湿热法为主治疗肾炎尿蛋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肾炎蛋白尿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0例,通过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通过中医清利湿热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中医清利湿热法治疗肾炎蛋白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练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产后护理的产妇86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并记录两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指标评价情况和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指标评价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产妇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后护理中,给予产妇人性化护理,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康复,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的效果,使产妇尽快恢复健康,促进产妇在产后的身体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张文艳;孙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晚期肿瘤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风险事件原因和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风险事件的原因,以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方法:收集300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对照组未实施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率1.2%、无坠床及护患纠纷现象,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坠床、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6.00%、4.00%、3.00%,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合理分析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风险事件的原因,并实施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

    作者:徐爱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