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珠静;柏基香
目的:观察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长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观察1年除连续监测血压外,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心脏彩超及肾功能。结果:经1年治疗,两组患者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且心脏彩超未见器质性病变,肾功能也未见异常。上述各项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或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明显,且靶器官未受损害。
作者:樊宗元;康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借鉴国内临床医学教育评价模式-OSCE考核模式,分别从站点设置、考核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环节进行设计,找到适合护理实习学生的考核模式,应用于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和出科考试中,旨在体现急诊科的带教要求,进而客观、科学的评价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陆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对缓解肝衰竭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一定的作用,适合深化推广。
作者:傅佳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根据世界卫生状况及相关社会问题所提出的全新概念,主要关系着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状况及有关社会经济问题展开,其反应着全球卫生服务发展方向,以此实现基层人民均可享有卫生保健相关服务的目标。因此,大力建设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并以防治结合作为主要方针对城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优化,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个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为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作者:温义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目的: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未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90,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东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了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了风险管理。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心血管内科治疗和护理的患者87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总结归纳了其护理情况。结果:归纳了心血管内科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结论:加强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提高护理工作能力。
作者:王飞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内科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停止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明显优于对照组72%(P<0.05);在出血停止时间方面,观察组(2.27±1.16)d优于对照组(3.39±2.37)d(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15.24±3.27)d优于对照组(20.32±3.56)d(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综合内科护理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孔昀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都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创伤大、风险高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逐渐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所取代。随着医疗技术及介入器械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于2014年5月收治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邢燕;徐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68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在经过急诊初步评估和处理后,妥善固定骨折,积极治疗合并损伤,同时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本组68例患者,急诊死亡3例(1例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肝脏破裂,1例发生心梗,1例合并重度颅脑损伤、血气胸),其余患者在急诊处理、病情稳定后收入院治疗。结论:在对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护中,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保持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效补充血容量,妥善固定骨折,积极治疗合并损伤,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了解12种中药注射液质量检查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参考建议。方法:12种中药注射液的检验报告单中相关项目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中注射剂质量检查项目进行对照,对说明书中标明的成分进行归类分析。结果:部分中药注射液未能严格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项目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结论:建议将蛋白质、鞣质、树脂、草酸盐及K+等有关物质作为法定检查内容,并针对临床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时调整专项检查规定,控制中药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科学文献资料及长期的临床实践,在脑卒中发生的急性期,给予科学细致的专科护理并尽早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早期康复护理使患者达到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方面全面康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促进其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接受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对照组未接受镇痛药物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术后4h及24h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 d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表现为胃肠道不适,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关节周维注射镇痛药物,可早期控制疼痛,改善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明俊;刘日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湿润暴露疗法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湿润暴露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量表(SAS)和抑郁评分量表(SDS)的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前SAS 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5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湿润暴露法治疗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进行全面优质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降低患者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萍;蒋存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前新形势下的医院检验发展,是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医学检验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检验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科研事业的进程,因此对于医学检验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目前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检验事业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科研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加强人才培养是推进医学检验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下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针对150位手术室实习护士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对照组68名,实验组是82名,两组实习护士在教学中,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实验组采用的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施三级护理教学的模式,将两组护理实习生在理论与操作中的考核成绩进行对照分析,并且根据调查对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教学评价。分析两组教学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护理生的理论和操作考核均优于对照组,根据调查评价分析,这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生在理论专业知识学习、技能操作以及工作状况得到了满意的成果。结论:采用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手术室带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的教学质量,加强管理模式。
作者:牛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院利用丰田模式应用在提高住院病人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2型流程改造及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病人信息完整性。
作者:许巧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宁夏盐池县高沙窝乡卫生院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方面的治愈率。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手术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后在疼痛、并发症、诊断正确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本次60例患者诊断全部正确,接受治疗后均痊愈出院,诊断率与治愈率达到100%。在60例患者中,30名患者采用了保守治疗法,其中2位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转为手术治疗;32名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法,在手术治疗中,6名患者伤口感染,3名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结论: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治疗模式,逐步探索出治疗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佳模式,达到佳的治愈效果。
作者:魏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全面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有27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6%;有5例发生气道黏膜损伤(11.1%),4例发生痰液阻塞(8.9%)。结论: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宋诚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术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站计生科准备终止中期妊娠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73例和B组73例。A组手术前2天连续服用米非司酮75mg,每天1次,手术日清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B组手术前3天连续服用米非司酮150mg,每日1次。手术日清晨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比较两组成功流产率以及阴道流血量及胎儿排出时间。结果:A组16~24周以及初产妇、经产妇的成功流产率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阴道流血量、胎儿排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150mg米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终止中期妊娠疗效肯定。
作者:孟秋萍;邹海燕;杨贤碧;阳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复发率为9.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6%,复发率为22.6%。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元绍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