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芳
目的:分析和研究术前多普勒彩色超声技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的患者,其中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改良性颈清扫术治疗(侧颈手术清扫28侧,中央区手术清扫30侧),统计分析其术前彩超诊断结果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100%;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中央区林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8.3%,特异度为50.0%;转移的淋巴结在颈下1/3分布显著高于颈上1/3(P<0.05)。结论: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不但可以提高颈转移诊断率,还能够明确淋巴结转移具体部位,为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牛艳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严重影响容貌美。中药千百年来不断被实践证实、筛选,并以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中药在祛斑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未来也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吴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6例胆道结石病人,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均病人数量为53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同时对比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胆道结石病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与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华东;陈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4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正确诊断子宫切口妊娠58例,诊断正确率为90.6%。在正确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中典型孕囊型42例,不均质包块型16例,不同类型的患者具有不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也可为临床临床治疗时机的选择提供帮助。
作者:刘艳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与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病例资料均来源于我院近期收治三踝骨折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5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B组患者则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A组和B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0.91%(50/55),89.09%(49/55);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09%(5/55),1.82%(1/5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与中医手法复位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效果相当,但中医手法复位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经济性佳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忠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探讨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共诊治的4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及护理措施的研究分析。结果:48例肝癌患者,其中42例患者通过药物控制均出院,6例患者由于体质等相关问题,需要行二次介入治疗顺利出院。结论:对于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不仅提高临床疗效,更能缓解度副作用,对临床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院内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情况并探究合适的护理措施,以预防MRSA传播。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5月间我院内发生MRSA感染的81名患者为感染组,非MRSA感染的81名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诱发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诱发因素探究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感染组中,100%的患者存在基础疾病,83.95%的患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对照组中,上述比例为39.51%和43.21%。结论:诱发感染的因素有:基础疾病及侵入性操作。为预防MRSA医院感染,必须采取有效护理干预:采取消毒隔离措施,积极宣教医院感染知识,加强重点监测检查等。
作者:支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在显微外科手术中防治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温度环境适应训练,热盐水恒温控制,关注术中护理细节,对比预后。结果:对照组寒颤、恶心、呕吐发生率16.25%,血管痉挛率53.75%,追加麻醉率11.15%,追加抗痉挛药物率22.50%高于干预组2.50%、25.00%、2.50%、22.50%,血管痉挛时间(7.2±0.6)min/次、抗痉挛热盐水使用量(540±240)ml/次高于干预组(5.8±1.1)min/次、(200±145)ml/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降低显微外科术中血管痉挛发生几率,进而改善预后。
作者:何丰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和传统的多次法根管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实验分为两组,一组选择75例急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乳牙做一次性根管治疗,另一组选择70例急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乳牙做传统的多次法根管治疗。结果:一次性根管治疗明显优于传统的多次法根管治疗。结论:尽量建议人们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
作者:袁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实施康复理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方法:2012年,我院康复科仅根据以往临床经验实施康复理疗措施;2013年初,我院康复科组织医护人员集中讨论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将讨论结果应用于康复理疗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康复理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康复理疗措施治疗后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2013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且2013组对治疗满意度显著优于2012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不断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分析工作中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逐渐完善康复理疗方法,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为满意的康复效果,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郝秀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X线诊断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9例X线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的检查,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结果:经手术后发现,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诊断结果准确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的诊断,可在术前进行准确诊断和分类,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身体情况的恢复。
作者:丁天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患者2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210.6±24.6)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5.7±25.8)ml。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2012年7月13日,建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镇防保所的报告,患儿接种第二剂乙肝疫苗后,注射部位出血不止,后诊断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
作者:孟洁;荀以标;岳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组32例。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循证护理组自然分娩率为31.25%,阴道助产分娩率为37.5%,剖宫产率为31.25%;而常规护理组自然分娩率为21.87%,阴道助产分娩率为34.38%,剖宫产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产妇出血性休克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两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采用循证护理取得显著性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宫产率,还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作者:郑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7例子宫瘢痕患者按声像图表现分为两型:1胚胎型2不均质团块型,患者的治疗方案与超声声像图中孕囊或包块的血流情况及其与膀胱及子宫肌层厚度有关,所有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灌注,成功保留子宫。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能做出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在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及治疗过程动态观察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慧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31例老年患者,将其视作研究对象,在研究心源性猝死诱发因素的基础上,探讨针对性防治策略。结果:心源性猝死的诱发因素主要有肺源性的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肥厚性的心肌病等。而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剧烈运动、吸烟、情绪激动、饮酒以及用力排便等。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通常涉及到许多方面,因此在实际操作环节,医护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规避各类危险因素,控制心源性猝死症状的发生。
作者:刘胜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科学文献资料及长期的临床实践,在脑卒中发生的急性期,给予科学细致的专科护理并尽早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早期康复护理使患者达到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方面全面康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促进其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软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促进医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医院文化是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医院健康发展的灵魂。本文主要通过解析医院文化的概念和作用,阐释医院文化与医院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作者:孙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经皮肾镜手术配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分析患者手术及其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80例患者治疗、护理后66例护理显效,6例护理有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0%,患者中76例对我院治疗、护理总体满意,满意度为95%,患者手术后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恢复理想并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等。结论:经皮肾镜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手术过程中联合手术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雷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呋喃唑酮口服(三联疗法)在抗幽门螺杆菌(HP)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人民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间诊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P根治率为84%,而对照组仅为62%;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组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性。结论:通过长期临床研究证实,在HP感染患者中给予采取三联疗法可有效提升HP根除率,且安全可靠,比较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邵晓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