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芳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各护理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0~Ⅱ级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Ⅲ级疼痛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护理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苟惠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共诊治的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介入护理分析。结果: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经介入治疗,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干预,均成功克服手术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并保证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经皮肾镜手术配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分析患者手术及其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80例患者治疗、护理后66例护理显效,6例护理有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0%,患者中76例对我院治疗、护理总体满意,满意度为95%,患者手术后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恢复理想并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等。结论:经皮肾镜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手术过程中联合手术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雷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湿润暴露疗法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湿润暴露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量表(SAS)和抑郁评分量表(SDS)的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前SAS 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8.5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湿润暴露法治疗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进行全面优质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降低患者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萍;蒋存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都是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创伤大、风险高及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而逐渐被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所取代。随着医疗技术及介入器械的飞速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我科于2014年5月收治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邢燕;徐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防旋螺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利用哈里斯(Harris)评分分析评估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的更加明显(P<0.05);经过3-14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的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2±1.2)个月,且在随访期间未见螺钉出现松动、弯曲及断裂等情况。结论:使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较好,不仅使用方便,创伤性小,而且疗程较短,费用较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喜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院于2008年4月启用四间层流手术间,两间万级,一间千级和一间百万级。通过5年多的使用,在使用中不断摸索和多方学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及术后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的323例改良新式剖宫产设为观察组,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将2004年1月-2007年1月的329例新式剖宫产做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吗丁啉口服。结果:观察组腹膜粘连率、术中出血量、腹胀发生率、子宫复旧不全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产后缺乳发生率低。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及术后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石咏梅;王存伟;张桂兰;孙志华;裴玉霞;王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防御方式对抑郁症产生的影响及相关研究。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对85名抑郁症患者及85名健康人分别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抑郁症组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客观支持两组无明显差异;抑郁症组的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成熟型防御方式和掩饰因子两组无明显差异;抑郁症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不成熟防御方式呈负相关,成熟防御机制则与客观支持度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结论:抑郁症的产生与主观社会支持及对支持利用度的缺乏、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可能有关;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防御方式明显相关,可以通过改善患者对社会支持的认识及转变不良防御方式来促进抑郁症的康复。
作者:何凤梅;刘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其不良情绪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2013年在化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的恶性淋巴瘤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2010年收治接受常规化疗和基础护理的恶性淋巴瘤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状况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要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循医嘱服用药物的患者比例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情绪和心理障碍,更好的控制其诸如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让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理配合治疗,具有重要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晓娟;卢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自拟方治疗颈椎病52例疗效观察。方法:自拟方加减治疗52例,分痊愈、明显好转、好转、无效数量对比。结果:52例中痊愈者36例,明显好转者12例,好转3例,无效1例。结论: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其发病与肾虚、血瘀有关,用补肾化瘀法,对缓解症状效果较好。经52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有助于临床推广。
作者:程晓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形势下,医疗装置取得一定的进步。目前医疗装置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有效的医疗装置维护保养与检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医疗影像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维修。
作者:蒋梦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组织学以及胚胎学是医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学习其它医学学科的奠基石。经过长期的学习表明,学生普遍对组织学以及胚胎学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因为其枯燥乏味,难以记忆。所以,应该如何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组织学以及胚胎学产生兴趣,这同时也是当下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宋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将104例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妇产科风险管理,选择同期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妇产科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妇产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护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2.38±4.11)分,护理满意度94.23%,护理差错发生率0.96%,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隐患较多,应认真细致进行分析,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风险管理,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组不同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健康信念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行为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实验组对健康指导行为的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统计本院抗菌素使用的各项指标,监测抗菌素使用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将全年临床药学室的监测数据按月和科室进行汇总。结合处方和病历审核对用药情况作出分析评价。结果:全院抗菌素使用达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相关要求。个别科室医师存在一定不足。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在整治活动方案要求的标准以下且呈平稳运行态势,多数医师做到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得到落实。
作者:罗贤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在偏头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头痛的发作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头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能够显著提高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头痛。
作者:贾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用于急救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急诊收治的患者85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不采用院前急救,直接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干预组则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首次治疗时间(72.5±4.3)显著短语对照组(102.7±5.1),且干预组患者生存率达8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首次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急救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只是常规性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认知性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该病与患者机体免疫力水平低有关[1]。笔者应用匹多莫德增强患者免疫力,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梁瑞乾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