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影鹏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TC、LDL-C、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改善血脂,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加强对青春期功血患者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8710例次老年无痛胃镜的配合与护理

    8710例次老年无痛胃镜检查者,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全程监测下,麻醉医师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待患者入睡、唤之不应时行电子胃镜检查。总结术前、中、后配合及护理。结果表明:由于我们优质的内镜配合和护理技能,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在无痛、安全、舒适的状态下完成了电子胃镜检查。

    作者:张敏;胡继芬;赵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衰合并贫血病人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衰合并贫血病人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24例,对于两组患者首先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然后对对照组患者单纯的使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左卡尼汀注射液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治疗,共治疗16w。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理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进而改变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黄显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下护士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新改革形势下,优质护理服务下护士的压力来源,探讨能缓解护士压力的相关措施与对策。方法:调查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分析相关调查数据,根据护士的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交流以及疏通。结果:优质护理服务下护士的压力呈现增大的趋势。结论:根据护士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疏导,合理的满足其心理需求,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能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

    作者:刘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脑蛋白水解物类药物研究进展

    脑蛋白水解物类活性肽药物是由脑组织中提取的特异性氨基酸以及多种肽类复合物组成的。它能刺激神经元的能量代谢,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等。本文综述了脑蛋白水解物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荣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探析

    目的:探索科学化、系统化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对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系统化、规范化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为医药卫生事业培养出一批既懂得医学基础知识,又懂得现代化管理的医学人才。结论:系统化、规范化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培养具有一定独立自主工作能力的,理论和技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值得今后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40列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急性穿孔后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把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住院的4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病人纳入研究,并对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有4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有2例死亡。另外3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案,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术后给予常规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腹腔镜组有患者24例,开腹组有患者12例。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比例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是急性穿孔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起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呼吸内科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感染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感染以及其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性分析。方法:利用酶抑制剂能够加快纸片扩散的方法来检测呼吸内科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同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公布的标准为基准,利用KB法来测定细菌对于临床上较为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情况。结果:经检验后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分离率为44%(110/250)。同时其能够高度耐受喹诺酮类以及头抱菌素第二、三代,但是对于氨曲南敏感的仅占55.5%,同时其对于碳青霉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产生耐药性的非常之重要的其中一个机制就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相关检测,同时应当给予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药物敏感性实验高度的重视。

    作者:向天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例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临床抢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的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发生过程和救治、护理方法。结果:发现患者术后出现指脉氧下降、胸闷、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按照羊水栓塞救治预案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患者住院13d,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发病率罕见,死亡率高,存活患者并发症多,为妇产科急重症,应及早发现,及时、有效、冷静、准确地实施各项救护措施,大限度地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沈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于2型糖尿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的不规律,导致现阶段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增,其中2型糖尿病(T2DM)约占我国DM患者群的93.7%。采用合适的方法,准确的诊断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T2 DM)显得极为重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一般出现的并发症,其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一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微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影响很严重。本文根据正常人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对比,并对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对于2型糖尿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初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后勤管理的人才储备

    后勤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都是呈现粗放、单一、低效的状态。但是随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促使后勤管理成为了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部门。后勤管理工作要开展得好,就非常需要一支优秀的后勤管理人才。本文从探讨后勤管理人才储备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就做好后勤管理的人才储备工作提出了路径探索和对策建议。

    作者:赖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性粒细胞C D64在小儿获得性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在小儿获得性肺炎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16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0例,支原体感染组30例;所有入组患儿检测CRP水平及CD64表达量,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CD64水平均明显增高,其中细菌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CD64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89.21%,特异度为78.35%;诊断支原体感染的敏感度为67.51%,特异度为88.45%。结论: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可做为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获得性肺炎的实验室检测及诊断依据。

    作者:史玉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淡护士礼仪与护理工作

    目的:探讨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分析和总结护士礼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结果:良好的护士礼仪有利于医护及护患间的沟通。结论:良好的护士礼仪可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心里上得到安慰、情感上获得愉悦,使护、患交往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作者:王艳辉;田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患者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与治疗探讨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已成为各科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哪一种专业的医疗治疗都离不开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良好的心理健康为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疾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元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临床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引流方式,将其应用与骨科疾病治疗中,有很好的临床效应。本文中通过126例骨科患者因为引流技术不同,所具有的一些治疗效果差异等的研究,说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作者:唐奕泉;宁建君;席雅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标记为对照组,另外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标记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使病人尽快的康复,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鲍玉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HD-肝病治疗仪结合运动、饮食疗法与常规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合疗法”综合治疗脂肪肝,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9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另一组不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按时检查率、合理饮食率、合理运动率、规律用药率以及自我监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林萍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几种术式的比较

    目的:评价和分析几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分别应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腔内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透光直视下大隐静脉旋切术及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共124例(162条肢体)。并对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未见静脉曲张复发,不同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及局限性,其疗效根据不同患者及病人需求可采用不同术式。结论: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常见几种术式均有其各自优缺点,要适当加以选择,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要求,其疗效均是肯定的。

    作者:吕红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病案统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浅析

    本文介绍了现有病案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利用数据仓库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作者:丁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