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护理体会

马海云

关键词:护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 血糖变化, 母婴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孕期体质量增加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并且观察组并发症和胎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细致全面的综合护理更加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更加有助于母婴的健康发展.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头坏死治疗的研究进展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护理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的47例食管癌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1例术后胸腔大出血,2例吻合口瘘,2例乳糜胸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手术治疗而痊愈.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对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景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曲安奈德注射液致皮肤过敏两例

    曲安奈德注射液是疼痛科常用药物之一,在近十年的应用中,笔者治疗疼痛患者四万余人,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除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外,又发生了两例皮肤过敏病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万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62例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测评分为三个阶段,术中疼痛时、心理干预后、药物镇痛后.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有明显缓解,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的患者明显减少,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镇痛后患者疼痛均得到缓解.结论 心理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疼痛控制有部分缓解作用,可作为介入治疗的辅助镇痛措施.

    作者:申飞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吸氧、强心利尿、解痉平喘、控制感染、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显效11例,显效率为44.0%,有效6例,有效率为24.0%,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观察组显效32例,显效率为64.0%),有效8例,有效率为28.0%,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右肺动脉内径和右肺动脉内径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永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IK细胞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CIK细胞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接受NP化疗方案.观察组于化疗结束后回输自体CIK细胞.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死亡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较高,随访期间死亡率较低,QOL评分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更换人工心脏起搏器手术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人工心脏起搏器发入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板传导刺激心脏,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代替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起搏器的电池都有一定的寿命,当电池耗尽时要立即更换起搏器,否则会因起搏器失去功能而危及生命.

    作者:吴爱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观察组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在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的患者在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情况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比较满意.

    作者:王佩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方黄松湿巾在会阴切开缝合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黄松湿巾贴敷产后会阴切口的疗效,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230例会阴切开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先使用碘伏消毒,再使用复方黄松湿巾贴敷,对照组使用碘伏消毒.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 98.46 %,对照组为91.0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 复方黄松湿巾贴敷能促进产后会阴切口愈合,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子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严重创伤病患的76例急诊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急诊中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的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法 回顾我院急诊科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抢救护理7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过程,并总结得出经验.结果 76例严重创伤病患69例抢救成功,7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0.8%.结论 及时有序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过硬的医护质量,是降低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的有力保障.

    作者:魏立红;朱红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胃癌肿瘤部位对手术术式选择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的肿瘤对胃癌手术术式选择的影响,并进行讨论.方法 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调查随访,资料研究,并分析术中情况,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死亡1例,我院随访15例,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1%,44.2%和23.6%.结论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不同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是提高胃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恢复率的必要条件.

    作者:吴凯;赵小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羊水栓塞治疗新进展

    羊水栓塞是一种严重产科并发症,已经被列为造成产科死亡率的首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经对AFE的发病机制有了新进展,为了减少病死率,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单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阻肺的护理新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日趋增多,其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加强护理至关重要,对疾病的恢复和提高疗效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和护理理念的变化,一些新的护理观念和护理措施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救治中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和工作实际从加强呼吸道管理、氧疗的护理、抗感染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情况进行阐述.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划分,对照组采用消化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医护依从性,为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叶医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例幼儿烫伤后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幼儿烫伤为临床常见病.烫伤后,由于幼儿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机体调节机能及对液体丢失的耐受性均较成人差.如果不及时送医院救治,容易造成感染,发生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12年3月收治了l例比较特殊的烫伤幼儿,现将其抢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彩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患者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治疗的80例胸腔积液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增强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原发病,有56例患者在10d左右胸腔积液基本消失,有24例患者由于胸腔积液较多,患者年龄偏大,在置管15d左右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在引流过程中无发生导管脱落和感染,无气胸发生.结论 加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王克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探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探讨该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将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中,对患者采取心理措施,在对照组中,对患者采取一般性的护理学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的结果,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 在并发症,满意度,疾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以热情的,认真的,耐心的心态来照顾患者,友善的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的身体康复,提高患者战胜病痛的决心,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白彩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曲安奈德及丁胺卡那霉素含漱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评价

    根据阿弗他溃疡的有关因素和临床特征,以及曲安奈德及丁胺卡那霉素的药理,采用局部给药的途经观察曲安奈德及丁胺卡那霉素含漱夜对阿弗他的疗效,经临床实践证明此含漱夜对阿弗他溃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取材方便,药源丰富,配置简单,是较为理想的局部治疗药物.

    作者:董宝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的不同给药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之间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的分为两组,口服组产妇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而直肠组产妇给予直肠用药.结果 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口服组和直肠组的产妇在产后2,24h出血量和第三产程时间等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直肠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口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中,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口服用药的效果相似,而且直肠用药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安全.

    作者:黎品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临床疗效的初步分析

    目的 对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我院于2002年至2011年12月期间行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的患者共82例,其中45例为男性,37例为女性.年龄28至72周岁,平均年龄(48.2±22.5)岁.肾癌患者中,7例为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就诊,体检发现的为40例.肿瘤直径为1.1至7.8cm,平均(4.2±1.1)cm.对上述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临床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0.5至3小时,平均时长(52.7±28.0)min;出血量在21至12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120±68)ml;平均住院天数为(8.0±4.84)天.除术前已出现癌细胞转移迹象的患者外,没有出现肾窝或切口的癌细胞转移.行单纯肾脏切除的患者均无死亡.结论 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术在手术切口、出血量、术后患者适应情况等方面,都较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米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