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罗米芬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激素和抑制素B水平的影响

王珊珊;陈红芳

关键词:克罗米芬, 地塞米松,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激素, 抑制素B
摘要: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抗苗勒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的变化,探讨克罗米芬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AMH和INH-B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PCOS患者102例为PCOS组,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女性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AMH和INH-B水平、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按随机数字表法将PCOS组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51例.治疗1组予克罗米芬,于月经周期第5天服用,50 mg/d,1次/d;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月经周期第5d口服,1片/次,1次/d,连续5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记录两组的排卵、妊娠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AMH和INH-B水平.结果 PCOS组和对照组在年龄、BMI、WHR、空腹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HOMA-IR)、AMH、INH-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H和INH-B与BMI、WHR、空腹血糖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O.05);AMH和INH-B与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正相关(P<0.01).治疗2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92.16%和43.13%,均明显高于治疗1组(P<0.05).治疗2组治疗后血清中AMH和INH-B水平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1).结论 克罗米芬联合地塞米松促进PCOS患者排卵及妊娠效果优于单纯克罗米芬干预,其疗效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AMH和INH-B水平有关.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氨蝶呤在剖宫产切口妊娠清宫术前的预处理效果再评价

    目的 评价甲氨蝶呤(MTX)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清宫术前的预处理效果,为CSP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6年12月该院妇科收治的CSP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应用MTX预处理再行清宫手术治疗,观察组19例采取直接清宫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MTX预处理对CSP治疗无明显优越性,反而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直接彩超引导下清宫术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直接进行清宫手术可以作为肌层厚度超过2 mm的CSP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守荣;王黎明;韩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016年兰州市孕妇碘营养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6年兰州市孕妇碘营养水平检测分析,了解孕期妇女的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市2016年孕妇799名,采集孕妇一次性尿样,应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含量,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 兰州市2016年799名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3.6μg·L-1,早、中、晚期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0.5μg·L-1、156.1 μg·L-1和144.2 μg·L-1,不同孕期孕妇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查的799名孕妇中,碘摄入量不足(<150 μg·L-1)者占48.8%,碘摄入量超过适宜量(250 ~499μg·L-1)者占20.4%,碘摄入过量(500μg·L-1)者占1.5%.农村与城市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54.1 μg·L-1和151.3μg·L-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碘覆盖率为99.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6%,达到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应大于90%的标准.结论 兰州市孕妇总体上不存在碘营养缺乏,但从个体来看,依然存在碘缺乏和碘营养过剩,建议继续加强孕妇碘营养状况监测,指导孕妇科学补碘,有效防治孕妇碘营养不良.

    作者:张彩凤;王小静;单灵钰;李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以及血清CA125、CA199的影响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以及血清CA125、CA199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孕三烯酮胶囊2.5 mg/次,首次服药时间为患者月经第一天,第二次服药时间为第一次服药3d后,2次/周;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观察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1次/d,空腹或禁食2h后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卵巢功能以及血清CA125、CA19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卵巢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A125、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降低其CA125、CA199水平.

    作者:裴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口服和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米索前列醇的合理给药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妇科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200例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米索前列醇的不同给药方式,将200例早孕妇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于术前3h口服400 μg米索前列醇,观察组于术前3h使用无菌手套直肠放置400 μg米索前列醇,距离肛门5 cm处.两组均禁食禁饮6h以上,使用2 mg/kg异丙酚行静脉麻醉,根据术中情况追加,在患者消失意识后行负压吸宫术.对比两组患者宫颈扩张情况、围手术期指标、人工流产综合征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扩张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Ⅰ级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异丙酚的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术前阴道出血、下腹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较口服给药扩张宫颈效果更好,且可减轻人工流产的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郭新田;刘文化;黄安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及意义,为PCOS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和浙江省新华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A组(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44例)和B组(炔雌醇环丙孕酮,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的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性激素[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变化及超声检查结果[卵泡数、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体积、卵巢及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RI)和血流搏动指数(PI)]、治疗后的排卵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WHR值显著上升,A组患者的FINS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RL、T及LH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患者的ET值下降,A、B两组的卵泡数及卵巢体积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的ET、卵泡数及卵巢体积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及停药6个月后的妊娠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江丽燕;王枝枝;叶慧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围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参考值的确立及筛查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围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激素水平参考值的确立及筛查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对正确诊断评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保障孕产妇健康、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提供了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定期产检的孕妇及妊娠前备孕妇女共4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孕期分成4组,分别为孕前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每组各120例.在不同孕期对妇女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进行检测,制定出该院区妊娠期特异的血清甲状腺指标参考值范围.并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妇女进行随访,对比不同时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对母婴结局改善效果的影响.结果 孕前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血清中TSH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07 ~3.24) mIU/L、(0.11~4.71) mIU/L、(0.34~4.65) mIU/L、(0.69 ~4.94) mIU/L,FT4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9.78~17.21) pmol/L、(8.39 ~ 15.45) pmol/L、(6.58 ~ 12.78) pmol/L、(5.46~10.35) pmol/L,血清TPOAb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1~103) IU/L、(0.1 ~82) IU/L、(0.1~67) IU/L、(0.1 ~53) IU/L,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果显示,孕早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对母婴结局的改善效果为显著,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低(P<0.05).结论 孕妇应在孕前期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可有效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长远社会效益.

    作者:辛英;翟云燕;温彦静;孙立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新会区妊娠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自然转归研究

    目的 探讨新会区妊娠期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自然转归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新会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检查的2 758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孕妇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情况、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孕妇HR-HPV感染情况,1年后HPV持续阳性者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HR-HPV感染614例,其中年龄≤25岁的妇女中HR-HPV感染比例较高(22.7%),其次为年龄≥30岁组的妇女,不同年龄段之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4名HR-HPV DNA阳性孕妇,产后1年实际随访510例,HR-HPV DNA持续阳性率为26.3%,HR-HPV DNA转阴率为73.5%.经卡方检验,分娩方式对于HR-HPV持续感染无明显影响(P>0.05);130例HR-HPV持续阳性者中,正常/炎症患者75例,不明意义非典型鳞状细胞改变(ASCUS) 4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例;55例进行病理学检查,炎症/湿疣24例,CINⅠ级18例,CINⅡ级5例,CINⅢ级8例,细胞学检查提示ASCUS、LSIL的患者病理学主要以炎症/湿疣、CIN Ⅰ为主,而细胞学提示HSIL的患者病理学主要以CINⅡ、CINⅢ为主.结论 孕3次以上者妊娠晚期HR-HPV感染率显著升高;孕期HR-HPV感染产后转阴率高,分娩方式与HR-HPV感染转阴无关;产后HR-HPV感染持续存在应密切随访,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及时明确HPV感染患者预后.

    作者:张冠群;张淼;周秀春;吴韩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2例,随机均分为每组76例患儿.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并口服羧甲淀粉钠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总体疗效及有关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1%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1%(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缩短,咳嗽、发热和喘息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G、IgM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明确,能够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作者:姚晶晶;罗世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特征,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生产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4 397例中随机选取100例再次剖宫产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行阴道分娩的10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依据剖宫产指征行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对照组依据阴道分娩指征行阴道分娩.比较两组产妇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总发生率发生情况;比较新生儿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产时出血量(420.5±18.5) ml,高于对照组的(209.2±15.3) ml,产后出血量(480.3±27.4) ml,高于对照组的(304.9±17.2) ml,观察组住院时间(7.6±1.2)d,多于对照组的(4.3±0.8)d,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55.9±16.1)h,多于对照组(40.5±12.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湿肺率(14.0%)高于对照组(3.7%),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29.0%)高于对照组(1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分娩生产时以及产后出血量多,住院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长,手术风险高,新生儿湿肺率高,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高.在严格掌握指征的前提下,选择阴道分娩的安全性高.

    作者:张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大量输血方案在抢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抢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患者时,应用大量输血方案(MTP)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动脉血气pH值的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救治时MTP使用与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时和复苏后的Hb、PLT、PT、APTT、TT、FIB和pH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救治和复苏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分娩前相比,两组患者抢救时和复苏后的Hb、PLT均下降,PT、APTT、TT增加,FIB和pH升高.抢救时,观察组的Hb、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P<0.05),FIB和pH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b、PLT、PT、APTT、TT、FIB和p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的Hb、PLT水平和FIB值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略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子宫正常复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出血量、复苏时间、子宫切除率和输血费用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体温、心脏过度负荷、血栓、产褥感染等常见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抢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患者时,应用MTP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抢救时和复苏后的实验室指标,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

    作者:李洪玲;李明群;朱剑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亚洲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及趋势分析

    目的 研究亚洲各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状况的分布特征及发生发展规律,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公共卫生措施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1990-2013年亚洲各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布特征及其发展速度;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13年亚洲各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990年与2013年各死亡率的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我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5%、5.7%、6.1%;死亡率顺位由位居中等上升为前三分之一.结论 经济发达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水平低于欠发达地区;国家经济水平对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有一定影响.加大卫生投入是改善儿童死亡状况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孟繁君;李兴洲;祝丽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广州地区1235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呼吸道9项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儿童肺炎衣原体(CP-IgM)、嗜肺军团菌(LP-IgM)、肺炎支原体(MP-IgM)、Q热立克次体(COX-IgM)、甲型流感病毒(FIuA-IgM)、乙型流感病毒(FluB-IgM)、副流感病毒(PIV-IgM)、腺病毒(ADV-IgM)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gM)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开展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预防工作和指导抗生素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ARI儿童12 359例,检测其呼吸道9项病原体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 359例ARI患儿中,以MP-IgM感染为主,阳性率为52.68%,好发于各年龄段且无季节差异;CP-IgM阳性率为0.60%,好发于6~岁儿童,流行于春秋两季;LP-IgM、COX-IgM、FluA-IgM、FluB-IgM和ADV-IgM好发于3~岁至6~岁儿童,流行于春季;PIV-IgM好发于4~岁至6~岁儿童;RSV-IgM好发于各年龄段,两者皆流行于秋季.2016年呼吸道9项病原体感染率与2015年比较,除MP-IgM和COX-IgM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IgM、FluB-IgM和PIV-IgM存在性别差异(P<0.05).结论 儿童ARI的发生与呼吸道9项病原体感染存在密切关系,本地区呼吸道9项病原体感染以MP-IgM感染为主,且呼吸道9项病原体感染间存在年龄、季节、年度和性别差异.

    作者:赖科峰;连距飞;陈柳青;林珠;欧阳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妊娠合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妊娠合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东方肝胆安亭新院接受诊治的82例妊娠合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心理、饮食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禁食时间、血淀粉酶与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机体营养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禁食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MI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妊娠合并重度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机体营养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

    作者:谢兰芬;杨国彬;董苏琳;费佩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在不同期别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期别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同期别宫颈癌患者110例作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因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宫颈组织石蜡标本进行收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GF-2在两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IGF-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期别宫颈癌中,IGF-2蛋白在临床分期Ⅱ期、低分化组织中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GF-2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组织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组织中IGF-2在不同期别宫颈癌中的表达量均较高,IGF-2蛋白在临床分期Ⅱ期、低分化组织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IGF-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美英;王友硕;黄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治疗方法,评估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及术后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盛京医院术前诊断并经术后明确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在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阻断球囊置入术,未行子宫切除的患者术后行宫腔球囊填塞术预防术中及产后出血.结果 21例患者中5例因胎盘粘连植入面积广泛,术中大出血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子宫患者16例术中出血量100~3 000 ml,平均1 043 ml,手术时间44~147 min,平均72 min.所有患者术后平均住院5d.21例新生儿结局良好,8例因早产转入NICU观察治疗,其余术后转回产科病房.所有患者术中腹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81 min,平均22 min,术中及术后无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常出现不可预见和无法控制产时和产后大出血,应用腹主动脉阻断球囊置入术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术可以有效控制术中及产后出血,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李欢;栗娜;刘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新产程标准实施对产程中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产程标准实施对产程中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妇产科实施新产程标准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200例(新产程组)和2015年6月-2015年9月实施新产程标准前进行阴道试产的孕妇200例(原产程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剖宫产率情况、剖宫产指征,比较两组母婴预后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阴道助产率和中转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社会因素外,两组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产程组转NICU、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产褥病、产后出血等母婴预后并发症情况显著高于原产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新产程标准可降低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改善剖宫产指征变化,但极易出现妊娠及新生儿并发症,需及时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游聚敏;李瑞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孕早期血清学联合超声NT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孕早期血清学筛查联合超声检测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作用,比较不同筛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提供更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在该院产检的单胎孕妇500例为研究对象,超声确定孕周,于孕11 ~ 13+6周行超声NT测量,并联合孕妇血清PAPP-A、3-hCG水平评定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对筛查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并追访新生儿情况.结果 NT筛查异常14例,其中8例胎儿染色体异常,NT正常的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NT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7%,阳性预测值为36%,阴性预测值为100%,Youden Index为0.77;孕早期血清学筛查高危11例,其中9例胎儿染色体异常,血清学筛查低风险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2例,孕早期血清学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的灵敏度为82%,特异度为97%,阳性预测值为45%,阴性预测值为100%,Youden Index为0.79.两者联合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9%,阳性预测值为73%,阴性预测值为100%,Youden Index为0.79,3种筛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早期血清学筛查及超声NT筛查是预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和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方法,是有创性产前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源;刘迎平;阮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无保护助产联合球囊扩张术对产妇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中文作者二》=方春宁《中文作者二》=劳诚毅《中文作者三》=黄玲《中文作者四》=覃冬莉《中作者单位一》=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西宁530000

    目的 探讨无保护助产联合阴道球囊扩张术的阴道助产方式对产妇分娩中产程、会阴、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盆底肌力、剖宫产率等指征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促进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保护和支持自然分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就诊于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计划实施无保护助产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球囊扩张下无保护助产分娩,对照组未采取阴道球囊扩张,仅行无保护助产.观察两组产程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阴道助产分娩,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较对照组短(P=0.000),产妇分娩痛苦减少,会阴水肿、产后出血量降低(P=0.000),会阴侧切率明显下降(x2=58.447,P=0.000),无严重会阴裂伤发生,减少了新生儿窒息风险和产妇因难产而导致的剖宫产(x2=18.374,P=0.000),降低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结论 阴道分娩中,实施无保护助产联合阴道球囊扩张技术,使产妇损伤小,会阴侧切率明显下降,会阴裂伤的程度和产后出血的风险降低,缩短了第二产程,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难产导致的剖宫产率,盆底功能恢复快,提升了产妇的获得感.同时,减少了助产士颈椎病、腰肌劳损等职业病发生率,让助产士从繁重的保护会阴等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充分体现了双赢模式的人性化分娩.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海岛妇女宫颈癌术后持续感染HPV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术后持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危险因素,为提升手术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1月于舟山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12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持续感染HPV划分为HPV持续感染组75例和转阴组337例.分别采取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一般资料与患者术后持续感染HPV的关系及持续感染HPV的危险因素.结果 持续感染组生殖道炎症、术前感染HPV16、术前HPV负荷量≥100RLU/PC、绝经和吸烟患者的比例均高于转阴组(P<0.05);两组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避孕方式、宫颈癌家族病史、病理类型、手术切除范围、HPV感染情况及饮酒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殖道炎症、术前感染HPV16、术前HPV负荷量≥100RLU/PC、绝经和吸烟是影响患者术后持续感染HPV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持续感染HPV的危险因素提示高危人群及时治疗生殖道炎症、有效控制术前HPV的负荷量、戒烟等,能有效防止患者术后HPV的持续感染.

    作者:邬贤凤;陈羽;赵德珍;杜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百优解联用雌激素对大鼠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更年期抑郁症5-HTR1A mRNA转录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更年期抑郁模型大鼠5-羟色胺受体亚型(5-HTRlA mRNA)的变化及应用百优解联用雌激素后对转录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去势大鼠分为更年期组(2组)、模型组(3组)以及西药组(4组),西药组采用百优解联用雌激素进行干预,同时以假手术组(1组)作对照,并对大鼠不同脑组织中5-HTR1A mRNA的转录水平采用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海马与皮质部位进行检测发现,与1组比较,2、3、4组的5HTR1 AmRNA转录水平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91,均P<0.01);与2组比较,3组的5-HTR1 AmRNA转录水平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34,P<0.01),4组未见明显改变(F=1.078,P>0.05);与3组比较,4组的5-HTR1 AmRNA转录水平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36,P<0.01).结论 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更年期抑郁症中存在5-HTR1A mRNA转录异常的现象,百优解联用雌激素可逆转此现象.

    作者:刘洪秋;杨建立;刘丹丹;韩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