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霞;叶斌斌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75 g OGTT)不同时点血糖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HB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来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规律产检的GDM孕妇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孕妇75 g OGTT一项时点血糖异常的低血糖新生儿26例为实验1组,孕妇75 g OGTT二项时点血糖异常的低血糖新生儿28例为实验2组,孕妇75 g OGTT三项时点血糖异常的低血糖新生儿25例为实验3组,孕妇75 g OGTT各项时点血糖异常新生儿血糖正常的21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新生儿脐血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及脑特异性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 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2、3组脐血血清中GFAP、NSE、MBP及S100蛋白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验1、2、3组GFAP、NSE、MBP及S100基因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75 g OG-TT异常时点的增多呈递增趋势,提示联合检测脐血血清中这4个基因可作为HBD的早期诊断指标,对HBD的及时评估、治疗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美兰染色联合乳管内窥镜(FDS)定位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B组,每组各49例.A组采用美兰染色定位,B组美兰染色联合FDS定位进行导管内病变组织切除术,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ROC分析FDS的诊断效能,对比两种定位方法下病变组织清除率等,术后随访0.3~1.5年,随访中位数0.9年,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 FDS诊断与病理符合共73例,诊断正确率74.49%,误诊率25.51%,灵敏度83%,特异度86%,Youdern指数9.56,阳性预测值82%,阴性预测值80%,AUC0.873 (95%CI:0.956~2.671);A、B两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病变组织切除率、复发率分别为[(29.69±9.02) minvs.(23.91±8.61) min、(5.91±2.74)dvs.(4.06±1.03)d、(65.31%vs.95.92%)、(12.24%vs.4.08%)],B组手术用时、病变组织切除率、复发率均优于A组(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S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可靠方法,FDS下定位联合美兰染色能够提高手术切除准确率.
作者:张举;俞学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结合彩超早期诊断胎盘早剥的价值,以早期发现并诊断胎盘早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7年8月15日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80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检测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期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结果 80例患者中有33例胎心监护异常,均合并有1项高危因素或临床症状,47例胎心监护未见明显异常,结合高危因素及临床症状对胎盘早剥的诊断率为41.25%,其中Ⅰ级4例、Ⅱ级21例、Ⅲ级8例.80例患者中有30例产前彩超异常,均合并有1项高危因素或(和)临床症状,50例彩超未见异常,结合高危因素及临床症状对胎盘早剥的诊断率37.50%,其中0级4例、Ⅰ级11例、Ⅱ级7例、Ⅲ级8例.胎心监护或彩超结合1项高危因素或临床症状可诊断胎盘早剥47例,诊断率为58.75%,其中胎盘早剥0级4例、Ⅰ级12例、Ⅱ级22例、Ⅲ级9例.结论 胎心监护结合彩超可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何素丽;李元元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的影响,为腹腔镜术后对卵巢功能予以有效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大同市一医院92例OE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亮丙瑞林+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人院时及术后血清性激素指标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卵巢基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和窦卵泡数(AFC);术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对比再次妊娠时间及再次妊娠率、术后12个月、18个月疾病复发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LH、E2、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LH、E2水平较术前降低,FSH水平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血清LH、E2水平较对照组高,FSH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SV较术前增加,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A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FC较术前减少,且研究组AFC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次妊娠时间较对照组少,再次妊娠率76.09%较对照组的45.6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18个月疾病复发率4.35%、8.70%较对照组的19.57%、26.0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亮丙瑞林及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予以治疗,可抑制血清性激素水平波动幅度,保护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妊娠率,减少疾病复发,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李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联合金双歧三联活菌片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患儿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NIDA患儿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I、SF、TRF水平及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I4+、CD4+/CD8+)].结果 ①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相关因子:两组血清SI、SF、TRF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SI、SF水平高于对照组,T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功能:两组CD3+、CD4+、CD4+/CD8+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 (5/42),对照组为7.14% (3/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NIDA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联合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血清SI、SF、TRF水平,提高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周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胎儿彩超监测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潜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晚期孕妇512例,均进行胎儿彩超检查及胎心监护,其中根据病史、症状以及分娩结局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患者145例为观察组,367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两种监测手段的临床符合率.观察组中145例胎儿宫内窘迫患儿采用胎儿彩超联合胎心监护,分为3组:①高危组: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比值≥2.5,胎心监护异常;②S/D比值增高组:S/D比值≥2.5,胎心监护正常;③胎心异常组:S/D比值正常,胎心监护异常.结果 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S/D、阻力指数(RI)及动脉搏动指数(P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S/D、RI及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数值(S/D、RI及P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Apgar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比值增高组及胎心异常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比值增高组及胎心异常组之间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取联合胎心监护和胎儿彩超进行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能够取长补短,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新生儿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柳学芳;刘卫民;何艳;蒲玉华;王小华;邓丽霞;郑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及绒毛中的表达及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为临床监测与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新的理论观点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吉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64例分为复发性流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分析两组女性血清及绒毛组织中的VEGF表达,探讨VEGF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结果 复发性流产组血清中VEGF的浓度及绒毛组织中VEGF表达为阳性的比例68.29%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的872±376及2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流产与VEGF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作者:付建华;林秀英;王雪;方艳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为有效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安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剖宫产后应用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干预的40例为联合治疗组,单独缩宫素干预的40例为单独治疗组,对两组产妇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产妇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210.4±32.3) ml和(305.2±28.4) ml均显著少于单独治疗组产妇的(321.3±45.2) ml和(455.7±42.3)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产妇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和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联合缩宫素较单独缩宫素更能有效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且不会增加产妇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辉霞;叶斌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有效控制ARI的发生与流行、早期诊断及科学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宁海县妇幼保健院诊治的ARI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法对患儿的血清MP抗体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季节以及不同ARI类型患儿的MP感染发生率.结果 城镇ARI患儿的MP感染率31.91%显著高于乡村ARI患儿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7岁ARI患儿的MP感染率48.39%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ARI患儿的M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ARI患儿的MP感染率42.22%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M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ARI患儿的MP感染率47.62%显著高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以及哮喘ARI患儿的M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I患儿MP感染多发于城镇地区,且4~7岁患儿合并MR感染多,冬季高发,其临床表现主要以肺炎以及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作者:岳优;王耀东;金翠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KLF2转录因子在RDS大鼠肺组织的表达以及与甲状腺素水平的关系,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不敏感的NRDS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方法 注射油酸建立的RDS大鼠模型为研究组,分别于注射后3h、18 h、24h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KLF2蛋白的表达,并与非RDS大鼠做对照.结果 油酸3h组、18h组中的血清F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油酸3h组中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油酸18 h组中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中的KLF2蛋白量表达油酸3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8h组、24 h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症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KLF2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FT4、T4与KLF2有相关性.
作者:钟红平;陈彦香;刘世平;姜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为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进行有效的镇静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7例,根据镇静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用药后(20 min及1、4、12、24、48 h)呼吸机参数和患儿平均血压,心率;采用N-PAS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儿各同时段(20 min及1、4、12、24、48 h)疼痛反应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撤药至撤机时间.结果 给药前两组患儿呼吸机参数、平均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患儿各时段呼吸机参数、平均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两组患儿N-P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患儿在各时段N-PA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撤药至撤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有效,能减轻患儿疼痛,减少患儿应激反应发生,降低人机对抗的出现.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1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能配合完成声场测听.根据行为测听结果调整对应电极的T值,对平均听阈>35dB HL的患儿调整T值后再次测听.结果 36例患儿均成功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过程顺利.20例患儿进行儿童视觉强化定向条件反应测试(VRA),16例患儿进行儿童游戏测听(PA).结果显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4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7例,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5例,VRA和PA听力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受试患儿中22例编程调试后行行为测听,平均听阈≤35dB HL,此22例儿童认为T值设置比较合适,未进行再次调试;11例患儿根据第1次行为测听的结果改变T值后平均阈值下降≤5dB HL;2例患儿在调整T值后阈值反而提高,后采用第1次调试的T值;1名患儿调整T值后阈值无改变.36例患儿家属中总满意率为94.44%.结论 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淑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致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后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及早确立有效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6年8月-2017年9月因子宫内膜息肉致子宫出血进行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序列发生法将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3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各项数据、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3.46±5.36) min、术中出血量(40.25±8.52) 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34.61±6.03) min、(63.21±9.2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相较于常规手术的使用则宫腔镜电切术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雪;姜荣格;卢立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卵巢颗粒细胞瘤(GCTS)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2%~5%,是常见的恶性性索间质肿瘤(SCST)[1-3].根据组织学特征将GCTS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学亚型,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GCTS)和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JGCTS)[4].其相对罕见且需要长期随访,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因此,有关患者的佳管理和治疗策略的资料尚有不足[5-6].研究[2-3,7]发现95% ~ 97%的AGCTS患者存在FOXL2基因突变,FOXL2基因突变成为AGCTS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即对AGCTS的临床处理现状及FOXI2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卓;李理想;王鑫磊;崔满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调查扬州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现状,为改善学龄前儿童睡眠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4-5月分层整群抽取7所幼儿园共2 531名儿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睡眠习惯和睡眠问题等.结果 扬州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平时为(11.00±0.89)h,周末为(10.56±1.30)h,低于国外同年龄儿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睡眠不足的发生率平时为7.3%,周末为25.1%,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不足率逐渐增加,周末更明显.睡眠问题总体发生率为46.1%,男童(48.3%)高于女童(43.7%).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问题发生率有下降趋势.男童在睡眠出汗、张口呼吸、睡眠打鼾三方面发生率大于女童.高年龄组睡眠潜伏期过长、夜间尿床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年龄组,而夜间磨牙则高于低年龄组.结论 扬州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令人担忧,应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儿童家长以及社会的重视.
作者:陈秋;章景丽;陈瑞美;王磊;陶芳标;于伟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与传统药物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旨在为更好的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汉中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肌注联合清宫术治疗,甲氨蝶呤开始注射剂量为1 mg/kg,治疗7d后当血hCG下降量超过50 U/L可适当增加甲氨蝶呤,当检测无出血时则进行清宫;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以及膨宫液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89%,且恶心呕吐、疼痛以及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血hCG恢复正常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少,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血hCG表达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阴道流血时间,且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可作为临床上保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首选方式.
作者:田轶;李海侠;广会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MMP-2、TMP-1及VEGF水平在小儿先心病不同肺动脉压力下的变化,以及给予PGE1治疗及手术对MMP-2、TMP-1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儿科收治的122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根据SPAP的程度不同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和非PH组4个亚组,其重度、中度、轻度PH组中共有29例接受前列腺素E1 (PGE1)治疗,36例接受手术治疗;以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体检儿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2、TMP-1和VEGF的含量,并计算MMP-2/TMP-1的比值.结果 先心病各组MMP-2、VEGF水平、TMP-1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均P<0.05);非PH、轻度PH及中度PH组MMP-2/TMP-1的比值均明显增高(均P<0.05);经PGE1治疗2周后,29例药物治疗患儿MMP-2、TMP-1及VEGF水平较治疗前出现了明显下降(均P<0.05);经手术治疗1周后,36例手术患儿MMP-2、TMP-1、VEGF水平及MMP-2/TMP-1比值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①先心病患儿血清MMP-2、VEGF水平升高明显,可能与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及肺血管重构有关,检测血清MMP-2、TMP-1和VEGF水平有助于评估肺动脉压状况,以及肺动脉高压对肺血管重构的影响.②先心病并发PH严重危害患儿生命健康,应及时治疗和加强医护支持.其中采用 PGE1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药物治疗治疗2周后,能够可有效地降低先心病并发PH患儿血清MMP-2、TMP-1和VEGF的表达.而手术后1周后,先心病并PH患儿血清MMP-2、TMP-1、MMP-2/TMP-1和VEGF的表达也明显降低.
作者:张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好发于妊娠20周后的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调查结果显示,国内该病发病率约为5%~12%,国外报道为7% ~ 12%.该组疾病不同于一般的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是导致围产期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5种类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其中子痫前期又细分为无严重表现子痫前期及伴严重表现子痫前期两种类型.在妊娠早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预防与早期治疗,旨在妊娠早期做到预防该疾病的发生,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其对于提高孕妇及围产儿的生存率,降低妊娠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预防子痫前期的干预手段较多,其对于子痫前期低危人群可能并无成效,但对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下预防措施可能有效.本文就子痫前期的新早期干预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鑫;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克洛己新干混悬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肿消退时间及止涕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hs-CRP、TNF-α及IL-4水平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儿hs-CRP、TNF-α及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1例轻度腹泻,对照组患儿出现2例轻度腹泻,均对症处理后恢复.所有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洛己新干混悬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患儿基本可以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燕敏;常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别应用两种方法进行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判定及筛选佳的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方法,为后续试验提取游离胎儿DNA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30例健康妊娠孕妇血浆,用离心柱法和磁珠法进行血浆游离DNA的提取,经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BstUI酶切后使用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含量及纯度,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测定扩增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43.27±21.01)ng/μl;纯度A260/A280 (0.999 7±0.084 42);扩增效率为94%;而磁珠法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31.74±12.25) ng/μl:纯度A260/A280 (0.878 3±0.052 66);扩增效率为87%.两组方法提取游离DNA的浓度、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操作更简便、快捷.经测定提取的DNA的浓度及纯度,扩增效率后可判断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浓度、纯度及扩增效率都远远优于磁珠法;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更适用于后续无创产前诊断研究试验.
作者:冉贵萍;赵海鸥;谢艳平;陈英;钟贞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