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淑飞

关键词:小儿行为测听, 人工耳蜗植入, 术后调试,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1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能配合完成声场测听.根据行为测听结果调整对应电极的T值,对平均听阈>35dB HL的患儿调整T值后再次测听.结果 36例患儿均成功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过程顺利.20例患儿进行儿童视觉强化定向条件反应测试(VRA),16例患儿进行儿童游戏测听(PA).结果显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4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7例,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5例,VRA和PA听力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受试患儿中22例编程调试后行行为测听,平均听阈≤35dB HL,此22例儿童认为T值设置比较合适,未进行再次调试;11例患儿根据第1次行为测听的结果改变T值后平均阈值下降≤5dB HL;2例患儿在调整T值后阈值反而提高,后采用第1次调试的T值;1名患儿调整T值后阈值无改变.36例患儿家属中总满意率为94.44%.结论 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RDS大鼠KLF2转录因子和甲状腺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KLF2转录因子在RDS大鼠肺组织的表达以及与甲状腺素水平的关系,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不敏感的NRDS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方法 注射油酸建立的RDS大鼠模型为研究组,分别于注射后3h、18 h、24h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KLF2蛋白的表达,并与非RDS大鼠做对照.结果 油酸3h组、18h组中的血清F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油酸3h组中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油酸18 h组中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中的KLF2蛋白量表达油酸3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8h组、24 h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症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KLF2蛋白的表达有相关性,FT4、T4与KLF2有相关性.

    作者:钟红平;陈彦香;刘世平;姜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76例有引产指征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引产方式分为对照组(91例)和研究组(85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引产,研究组予以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有效率、成功率、Bishop评分、临产及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及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ishop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 min 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产后尿潴留及宫颈裂伤发生,但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有效率及成功率均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引产,且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欢英;朱明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痛愈舒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经痛愈舒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此类患者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痛愈舒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症状体征积分,检测黄体生成素(LH)、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以及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癌抗原125 (CA125)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H、P、FSH、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MAb、CA125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痛愈舒颗粒联合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改善EMT患者性激素和血清EMAb、CA125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航空总医院新生儿5 523例,其中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2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统一收集母亲、婴儿、围生三方面的因素,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感染是常见的发病因素,占34.38%,其次依次为不明原因(31.25%)、早产(12.50%)、头颅血肿(8.59%)、溶血(7.03%)和窒息(6.2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7周)、感染、母子血型不合是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母子血型不合、早产是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制定防治措施,重视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减少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王秋月;王丽;刘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疗效,为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7年3月在四川省盐边县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0例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将研究对象分为缝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产妇均在胎儿娩出时立即给予缩宫素,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缝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输血与子宫切除情况、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缝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均未行子宫切除术.两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以减少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与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且能保留产妇子宫,有利于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

    作者:李泽琼;刘光昌;秦先芬;刘秀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icroRNA-2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croRNA-223(miR-2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线索.方法采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5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223的表达,分析miR-22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MMP-9表达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22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23表达与乳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1),与年龄、是否绝经、肿瘤大小、雌激素、孕激素、增殖细胞核抗原、CerbB-2表达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miR-223表达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miR-223类似物能够显著促进MMP-9的表达.结论 miR-223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iR-223可能通过调节MMP-9的表达促进乳腺癌淋巴转移.

    作者:林静;韩小岛;喻晓丹;徐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婴幼儿恢复期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婴幼儿恢复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婴幼儿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息儿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婴幼儿恢复期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 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氧分压(P 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婴幼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陈晓辉;李莉;张艳琴;汪桂芳;查荣芳;何贺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美兰染色联合乳管内窥镜定位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美兰染色联合乳管内窥镜(FDS)定位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B组,每组各49例.A组采用美兰染色定位,B组美兰染色联合FDS定位进行导管内病变组织切除术,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ROC分析FDS的诊断效能,对比两种定位方法下病变组织清除率等,术后随访0.3~1.5年,随访中位数0.9年,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 FDS诊断与病理符合共73例,诊断正确率74.49%,误诊率25.51%,灵敏度83%,特异度86%,Youdern指数9.56,阳性预测值82%,阴性预测值80%,AUC0.873 (95%CI:0.956~2.671);A、B两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病变组织切除率、复发率分别为[(29.69±9.02) minvs.(23.91±8.61) min、(5.91±2.74)dvs.(4.06±1.03)d、(65.31%vs.95.92%)、(12.24%vs.4.08%)],B组手术用时、病变组织切除率、复发率均优于A组(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S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可靠方法,FDS下定位联合美兰染色能够提高手术切除准确率.

    作者:张举;俞学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两种提取孕妇血浆游离胎儿DNA方法的比较

    目的 分别应用两种方法进行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判定及筛选佳的血浆游离胎儿DNA的提取方法,为后续试验提取游离胎儿DNA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30例健康妊娠孕妇血浆,用离心柱法和磁珠法进行血浆游离DNA的提取,经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BstUI酶切后使用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含量及纯度,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测定扩增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43.27±21.01)ng/μl;纯度A260/A280 (0.999 7±0.084 42);扩增效率为94%;而磁珠法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测定结果为:含量(31.74±12.25) ng/μl:纯度A260/A280 (0.878 3±0.052 66);扩增效率为87%.两组方法提取游离DNA的浓度、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操作更简便、快捷.经测定提取的DNA的浓度及纯度,扩增效率后可判断离心柱法所提取的游离胎儿DNA的浓度、纯度及扩增效率都远远优于磁珠法;离心柱法比磁珠法更适用于后续无创产前诊断研究试验.

    作者:冉贵萍;赵海鸥;谢艳平;陈英;钟贞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强化健康教育联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并分析强化健康教育联合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影响,为GDM患者良好的分娩结局提供干预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天津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孕妇采取强化健康教育联合营养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入院时一般情况、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HbAlc水平以及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妊娠类型、诊断、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医疗形式、月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干预前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干预后血糖控制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孕妇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孕妇HbA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HbAlc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羊水过多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胎膜早破、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联合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康志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抗凝治疗98例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及母婴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羊水过少孕妇临床效果及母婴安全性,为羊水过少孕妇抗凝改善胎盘血循环、促进羊水生成治疗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收治的羊水过少患者(妊娠28~ 34周)98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于本院分娩的未经治疗的羊水正常孕妇(妊娠>28周)98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中药抗凝治疗.观察实验组抗凝治疗后羊水指数情况、凝血功能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观察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分娩方式、产时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实验组抗凝治疗前、后羊水指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情况及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情况及早产、新生儿评分、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随访至生后12周黄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治疗羊水过少安全有效,未发现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杨彩霞;唐淑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黑升麻提取物治疗102例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黑升麻提取物和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围绝经期潮热盗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黑升麻提取物治疗,B组给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观察5-羟色胺(5-HT)、色氨酸(TP)、5-羟吲哚乙酸(5-HIAA)、5-羟色氨酸(5-HTP)含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90.20%)显著高于B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FSH、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5-HT、5-HIAA、5-HT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T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2%)显著低于B组(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升麻提取物、戊酸雌二醇均能够改善围绝经期患者激素水平和潮热盗汗临床症状,但前者疗效更确切.

    作者:白洁;李艳霞;陈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及体脂分布情况

    目的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糖脂代谢、体脂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PCOS患者为研究组,其中肥胖和超重者52例,体重正常者28例.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与体脂分布情况.结果 研究组TC、TG、LDL-C、FPG、FINS、稳态模型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右上肢、左上肢、躯干、腹部和全身脂肪率、腹部脂肪/臀部及大腿脂肪比(A/G)高于对照组,臀部脂肪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肥胖和超重患者TC、TG、LDL-C、FINS、HOMA-IR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HDL-C水平低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正常组双上肢脂肪率、A/G高于肥胖和超重组,臀部脂肪率、腹部脂肪率、全身脂肪率低于肥胖和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多存在糖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以肥胖和超重患者更为明显;PCOS患者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呈男性型脂肪分布模式,脂肪重量和肥胖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麦洁兰;邹茂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不同时点血糖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75 g OGTT)不同时点血糖异常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HB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来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规律产检的GDM孕妇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孕妇75 g OGTT一项时点血糖异常的低血糖新生儿26例为实验1组,孕妇75 g OGTT二项时点血糖异常的低血糖新生儿28例为实验2组,孕妇75 g OGTT三项时点血糖异常的低血糖新生儿25例为实验3组,孕妇75 g OGTT各项时点血糖异常新生儿血糖正常的21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新生儿脐血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及脑特异性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 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2、3组脐血血清中GFAP、NSE、MBP及S100蛋白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实验1、2、3组GFAP、NSE、MBP及S100基因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75 g OG-TT异常时点的增多呈递增趋势,提示联合检测脐血血清中这4个基因可作为HBD的早期诊断指标,对HBD的及时评估、治疗及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的转归情况及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5-2016年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进行围产保健、住院分娩及产后随访的215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于产后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根据产后6~12周糖代谢恢复情况分为糖代谢正常组114例和糖代谢异常组101例,分析两组孕妇糖代谢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114例孕妇产后6 ~ 12周糖代谢恢复正常,占53.02%,101例孕妇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占46.98%;其中糖尿病15例,空腹血糖受损15例,糖耐量受损71例;两组孕妇的年龄、民族、孕产次、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FPG)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期运动锻炼的比例、孕期使用胰岛素、产后母乳喂养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产时BMI、产后BMI、孕期OGTT 1 h及OGTT 2 h血糖值、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产时BMI、产后BMI、CRP、OGTT 1 h、OGTT 2 h血糖值是引起产后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孕前BMI、产时BMI、产后BMI、孕期OGTT 1 h血糖值、孕期OGTT 2 h血糖值及CRP均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爱玲;韩晓华;杨艺君;李晓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背带式缝合与传统止血方法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Hb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背带式缝合与传统止血方法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对血红蛋白(Hb)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8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传统纱条填塞法治疗,观察组(46例)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及Hb水平.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来潮时间以及恶露干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H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输血比例、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子宫高危因素伴有胎盘高危因素产妇止血成功率明显低于无高危因素、单纯子宫高危因素或者单纯胎盘高危因素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止血方法,背带式缝合法明显提高了刮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术后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不过对于具有多个高危因素的产妇治疗失败率相对较高,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柳银华;杨景;熊利梅;朱清华;黄湘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知识认知与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妇科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了解其对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及需求状况,以期为医护人员给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其正确对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2017年6-12月对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64例患者进行调查,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其中≥65岁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8.6%,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7.1%;<65岁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4.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6.0%;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对营养知识需求较高,对专业的饮食营养指导需求达96.3%,89.6%的患者存在营养方面的困惑,仅有25%的患者知道如何实现科学饮食.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65岁者较<65岁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且妇科肿瘤患者对营养指导的需求很高,医务人员应当合理评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进行营养风险评价,并对患者进行营养知识宣教,满足患者对营养知识需求,提高其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朴丽;杨蕊;高佩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产前肌酸激酶检测辅助B超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肌酸激酶(CK)检测辅助B超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盐城市妇幼保健院80例疑似胎盘植入孕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产妇产前均行CK检测和B超检查,分析产前CK检测辅助B超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比较B超检查与B超检查联合CK检测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32例胎盘植入,48例未植入,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K是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产前CK检测判断胎盘植入的佳截断值为161.5 U/L(AUC=0.636,标准误=0.065,95%CI=0.508 ~ 0.763,P=0.041),产前B超检查诊断胎盘植入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0.600,P<0.05).产前B超检查联合CK检测诊断胎盘植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满意(Kappa值为0.815,P<0.05).产前超声检查联合CK检测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超声检查,其中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CK检测超过161.5 U/L可作为判断产前胎盘植入的临床界值,CK检测辅助B超检查能提高诊断胎盘植入的准确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海燕;毕红;曹森杨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颅磁刺激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经颅磁刺激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预后,为产后抑郁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产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平均显效时间、5-HT水平、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显效时间(11.24±3.07)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5.56±4.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5-H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347.62±24.48) pg/ml高于对照组(318.17±28.15)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14.65±3.07)分低于对照组(17.22±4.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64.50±3.83)分高于对照组(49.08±4.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治疗产后抑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的5-HT水平,改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且起效较快,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包惠霞;安鹏辉;包志萍;朱俊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高原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密度分析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密度(BMD)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西宁市、同仁县及德令哈市进行健康体检的218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同区非围绝经期月经正常妇女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BMD、骨量、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血钙(Ca2+)、磷(P)、骨钙素(OC)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骨量正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腰椎、大转子、股骨颈及全身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2及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FSH、OC、PT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ter法相关相性分析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妇女BMD与年龄、骨量、E2、P、FSH、OC及PTH有关(P<0.05),而与身高、体质量、脂肪含量、肌肉含量、Ca2+无关(P>0.05).结论 高原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BMD受年龄、骨量、E2、FSH、OC、P及PTH等因素影响.

    作者:焉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