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重症肺炎下呼吸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杨斌;高萃;姜泓

关键词:儿童, 重症肺炎, 耐药分布, 耐药检测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肺炎下呼吸道细菌的分布并对其进行耐药分析,为临床诊治儿童重症肺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蒲城县中医医院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对其下呼吸道细菌进行鉴定和分离培养,并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比较并分析近3年细菌菌株的变迁及耐药性变化.结果 共选取150例儿童重症肺炎,分离出138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占较大比例,常见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近3年细菌菌株种类未发生较大变化.耐药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阴沟肠杆菌耐药现象严重,且对部分抗菌药物耐药有上升趋势,但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敏感,尚未发现有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保持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耐药上升明显,但头孢吡肟尚保持一定的敏感性,未检测出有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结论 儿童重症肺炎下呼吸道分离出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较严重,应结合患者耐药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用药.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早衰的效果及免疫功能观察

    目的 探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卵巢早衰(POF)的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POF患者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240例PO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人工周期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绝经期症状、激素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情况,综合评估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2、4个周期绝经期症状Kupperman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和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FSH、LH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E2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激素水平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 D3+、CD4+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CD8+明显下降,且观察组CD3+、CD4+、CD8+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戊酸雌二醇片联合补肾活血方有助于减轻POF患者绝经期症状和纠正激素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作者:曾莉;周琦;文晓敏;唐小珂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海南省少数民族市县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研究

    目的 调查海南省8个少数民族市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情况,为海南省少数民族市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技术,使用PE公司生产的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串联质谱法)对2017年8-12月份在海南8个少数民族市县(东方、白沙、琼中、陵水、保亭、乐东、昌江和五指山)的9 937例新生儿展开筛查,初筛指标异常者召回复查,仍异常者送血样本至北京迈基诺基因公司做基因诊断.结果 9 937例新生儿中初筛指标异常475例,初筛异常比率为4.78%.目前召回337例,召回仍异常者21例,召回异常比率6.23%;已确诊1例苯丙酮尿症,2例原发肉碱缺乏症,1例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羟化酶缺乏症,1例戊二酸血症Ⅰ型,海南省该少数民族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发病率约为50/10万.结论 海南省该少数民族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发病率高,在该地区使用串联质谱技术开展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能为该地区多种遗传代谢病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赵振东;黄慈丹;谢曼芳;杨春;许可正;王洁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B型脑钠肽与N端脑钠肽前体在新生儿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新生儿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8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7例心力衰竭新生儿为病例组、未发生心力衰竭新生儿8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分娩方式、孕周等基线资料,并检测对比两组出生后48h内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佳诊断界值对应的诊断价值指标.结果 出生后48 h以内,病例组患儿血浆BNP、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NT-proBNP早期鉴别诊断新生儿心力衰竭的灵敏度为97.33%、特异度为92.40%、漏诊率为2.67%、误诊率为7.60%、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9.结论 出生后48 h内的血浆BNP、NT-proBNP水平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窒息新生儿心力衰竭.

    作者:杜志云;李晓刚;姚文秀;邱锐琴;乔木;韩雁雁;曹沐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保山市汉族儿童哮喘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省保山市汉族儿童哮喘相关基因肾上腺能受体(ADRB2)、白细胞介素-13(IL-13)、IL-4、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IgE高亲和力受体链(MS4A2)多态性的频率特征,为哮喘儿童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保山市隆阳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哮喘的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口腔黏膜脱落细胞,获得基因组DNA,运用Taqman-MGB技术,检测ADRB2、IL-13、IL-4、IL-4R、MS4A2基因多态性.统计分析该地区汉族儿童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结果 保山市汉族儿童的ADRB2 Argl6Gly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3%、48.4%和20.3%,IL-13 C-1112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4%、21.9%和4.7%,C1923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8%、34.4%和7.8%,A2044G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8%、39.1%和53.1%.IL-4 C-589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2%、26.6%和6.3%.IL-4 R175V和Q576R位点AA、AG、GG分别为20.3%和70.3%、45.3%和29.7%、34.4%和0.0%.MS4A2 C-109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8%、53.1%和39.1%.Glu237Gly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2%、31.3%和1.6%.结论 保山市汉族儿童ADRB2、IL-13、IL-4、IL-4R、MS4A2基因多态性频率具有自身特点.

    作者:周华;鲁衍强;杨红蕊;叶凤梅;杨黎梅;徐美玲;朱斌;汤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蛇床子素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人卵巢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报道,2015年中国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为52.1/10万,死亡率为22.5/10万[1].在卵巢恶性肿瘤中上皮性癌常见,约占70%[2].因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不易发现,约75%患者出现症状时已是晚期.目前卵巢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为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足疗程的化疗,尽管60%~80%的患者初始化疗敏感性较高,然而仍有75%以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对铂类药物出现耐药甚至多药耐药[3],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延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是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鱼庆;简文文;王敏;赵柘;赵淑慧;汪宇佳;杨淑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超声多普勒多参数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宫内情况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超声多普勒多参数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儿宫内情况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宜昌市优抚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两组胎儿行产科超声检查,并检测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峰与舒张峰比值(S/D).同时,比较两组胎儿静脉导管S峰、D峰、A峰、RI与PI指以及右室Tei指数.此外,对比两组胎儿不良出生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RI、PI及S/D值分别为(0.67±0.07)、(1.40±0.20)及(3.33±0.7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2±0.10)、(1.82±0.31)及(4.61±0.82),而脐动脉的RI、PI及S/D值分别为(0.73±0.15)、(1.54±0.14)及(2.83±0.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0±0.11)、(1.31±0.21)及(2.60±0.41),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静脉导管S、静脉导管D、静脉导管PI、静脉导管RI以及右室Tei指数分别为(57.13±10.02)、(48.12±8.72)、(0.71±0.27)、(0.54±0.12)及(0.57±0.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7±11.38)、(40.04±8.07)、(0.58±0.23)、(0.58±0.23)、(0.41±0.19)及(0.40±0.06),而静脉导管A峰水平为(17.59±5.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71±5.2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分别为12.77% (6/47)、8.51% (4/47)及17.02% (8/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 (1/50)及0.00% (0/50)、4.00% (2/5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多普勒多参数检测可有效评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胎儿宫内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江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联合检测在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组(A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诊治的74例非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非缺铁性贫血组(B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C组),3组儿童均接受SI、SF、TRF检测,对比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结果 A组患儿的血清SI、SF水平均低于B组、C组,B组患儿的血清SI、SF水平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血清TRF高于B组、C组,B组患儿的血清TRF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准确度均高于血清SI及SF、TRF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SF、TRF联合检测在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中应用价值高,能有效反映机体储存、利用铁情况,利于鉴别、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提高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凤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血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血流的影响,为不孕不育患者护理干预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女性不孕不育患者228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4例,两组接受相同的临床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普通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干预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及血流情况,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干预前,子宫内膜类型A类患者比例、子宫内膜及内膜下均有血流信号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患者在疾病定义、病因、诊断标准、生殖生理功能及解剖结构、治疗方法方面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P<0.05),除洁净性生活外其他治疗依从性方面也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对疾病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健康教育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改善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血流指标水平,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作者:罗丽娟;叶艳琴;张真珍;王晓宁;张昌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细胞炎性介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细胞炎性介质和免疫功能影响,为改善慢性盆腔炎疾病症状及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细胞炎性介质和免疫功能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比积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IL-2和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磷霉素氨丁三醇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鹏晖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和失眠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更年期女性抑郁症和失眠症的临床效果,为相应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宁夏宁安医院收治的更年期合并抑郁症和失眠症的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差异,并分析两组抑郁症和失眠症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PSQI、HAMD-17、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HAMD-17、HAMA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症和失眠症治疗效果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和失眠症效果更佳,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包惠霞;安鹏辉;包志萍;朱俊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妊娠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妊娠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该院进行产检的妊娠肥胖、GDM以及正常孕妇各6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别作为妊娠肥胖组、GDM组和对照组.所有来检人员均给予生化指标和脂肪因子进行检查,比较3组孕妇上述生化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对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和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其异常的因素.结果 3组孕妇生化指标中总胆固醇(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TG、HDL-C、LDL-C、FINS、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血清脂肪因子RBP-4、APN、TNF-α、V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肥胖组和GDM组的APN低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对3组孕妇的生化指标和血清脂肪因子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结果发现,TNF-α与孕妇的FPG、TG、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APN水平与孕妇HDL-C呈正相关(P<0.05),与FPG、FINS、NO-MA-IR呈负相关(P<0.05);RBP-4水平与FINS、NOMA-IR呈正相关(P<0.05);VF水平与孕妇FPG、FINS、NOMA-IR呈正相关(P<0.05),其余无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肥胖和GDM与患者的血清因子水平变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RBP-4、APN、TNF-α、VF等因子的变化可能导致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发生变化,也同时导致患者妊娠肥胖、GDM等妊娠疾病的发生.

    作者:伍静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串联质谱法和荧光分析法筛查苯丙酮尿症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串联质谱法(MSMS)和荧光分析法(FA)检测苯丙氨酸(Phe)水平的差异,及实验结果和临床判断的相符性,为实验室开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对召回的疑似PKU的119例患儿同时采两份滤纸干血片,分别用串联质谱法和荧光分析法进行苯丙氨酸浓度的测定.采用两配对样本的非参数Wilcoxon检验来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性,根据实验阴阳性和临床确诊结果来对比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苯丙氨酸浓度的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为实验阳性的共38例,同为阴性的共69例,实验阴阳性判定不一致的有12例,结果一致性89.9%.119例疑似患儿中临床确诊为PKU或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21例,其两种方法实验结果都是阳性,灵敏度均为100.0%.临床确诊为阴性的98例标本中,MSMS有25例阳性,FA有21例阳性,MSMS特异度74.5%,FA特异度78.6%.结论 串联质谱法和荧光分析法都能用于新生儿的PKU筛查,荧光分析法成熟,经济实用.串联质谱法可同时检测酪氨酸,且可结合Phe/Tyr比值来判断,在鉴别诊断上有优势,随着筛查病种的增多,其技术更有前途,利于遗传代谢病的研究和治疗.

    作者:刘伟;马志军;简永健;万智慧;芦丽红;胡锦春;李艳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2016年中国核工业北京401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记录两组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及妊娠结局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产褥感染发生率为6.00%与对照组1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剖宫产、阴道分娩均能顺利完成分娩,但是阴道分娩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提高妊娠结局,临床应根据每一位产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作者:杨蓓蕾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中晚期孕产妇生殖道细菌感染特点和耐药性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晚期孕产妇生殖道细菌感染特点和耐药性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中晚期孕产妇生殖道细菌感染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中晚期孕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生殖道细菌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分离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情况;两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中晚期孕产妇生殖道细菌感染患者200例,分离细菌218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分离细菌中,主要为B群链球菌53株、粪肠球菌35株和大肠埃希菌31株;主要革兰阳性菌中,B群链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为52.83%;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为68.57%;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和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0.65%和51.61%;观察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和羊水污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晚期孕产妇生殖道细菌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影响妊娠结局,为降低细菌感染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国强;范吕燕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全子宫切除术时关于预防性输卵管切除的研究新进展

    全子宫切除术一直被认为是妇科手术中常用、重要的术式,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用于子宫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伴重度贫血等疾病的治疗.以往行全子宫切除时多采用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方式,但许多学者发现,保留输卵管的患者易出现盆腔炎症、盆腔包块、输卵管粘连、输卵管积水、输卵管下垂等术后并发症,近些年更有学者发现,盆腔浆液性肿瘤(如卵巢癌)可能起源于输卵管伞端的上皮细胞[1-2].因此,推荐行全子宫切除术时一并切除输卵管.但也有一部分学者表明,输卵管切除后,可能影响到卵巢功能储备,加重更年期症状[3].目前,是否在行全子宫切除术时同时切除双侧输卵管,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全子宫切除术时预防性切除输卵管的临床价值及意义进行分析综述.

    作者:张晓童;南芳芳;陈文倩;郭山伟;孙苗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与卵泡卵泡刺激素的相关性及对胚胎移植的预测作用

    目的 研究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卵泡卵泡刺激素(FSH)的相关性及对胚胎移植的预测作用,以期寻找对预测胚胎移植有价值的指标成分.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21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卵泡发育不同时期血清AMH和卵泡FSH的含量,分析二者的关系以及二者单独和联合预测胚胎移植后活产率的价值.结果 在卵泡发育不同时期,血清AMH和卵泡FSH呈负相关关系.妊娠组和未妊娠组血清AMH和卵泡FSH的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AMH和FSH联合预测胚胎移植活产率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AMH、FSH单独预测(P<0.05).结论 AMH和FSH在卵泡不同发育时期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二者联合预测胚胎移植活产率的诊断价值高于二者单独预测,且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娅芬;沈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妊娠中期引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中期引产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孕妇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药物组30例给予米非司酮100 mg/次,1次/d,口服,给药2次,后一次用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400 μg阴道穹窿引产;联合组28例在药物组引产的基础上行UAE,统计两组引产效果、产前、产时和产后24h出血量、UAE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联合组引产成功率为89.29%,与药物组的53.33%比较显著提高(P<0.05);联合组剖宫取胎、胎盘粘连、子宫切除和阴道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71%、3.57%、0%、10.71%,均较药物组的26.67%、13.33%、6.67%、46.67%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产前出血量、产时、产后24h出血量分别为(203.52±25.25) ml、(324.46±48.37) ml、(228.35±20.45) ml,均显著低于药物组的(287.17±35.25) ml、(508.63±57.58) ml、(284.63±20.46) ml (P<0.05).行UAE引产孕妇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发热、下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和呕吐,均未处理,自行消失;两组治疗后的活动能力评分、症状评分和社交心理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药物组(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再次妊娠和月经规律比例相当(P>0.05).结论 对于瘢痕子宫合并前壁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患者,中期引产时在给予药物引产的基础上联合UAE引产效果更好,可有效预防阴道大出血,减少患者子宫切除率,更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茜;李倩;苏志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宫颈癌患者超声造影特征及与即刻早期基因表达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癌超声造影特征及与即刻早期基因(Cyr61、EGR-1)表达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为宫颈癌早期无创性筛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8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行超声造影检查绘制时间-信号曲线,得出峰值强度和达峰时间;宫腔镜下获取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RT-PCR检测Cyr61、EGR-1mRNA表达水平;收集有无宫颈肿物、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情况,分析超声造影特征与Cyr61、EGR-1基因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组织Cyr61、EGR-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宫颈癌组织Cyr61、EGR-1 mRNA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界值,将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Cyr61基因低表达58例,高表达22例;EGR-1基因低表达62例,高表达18例.宫颈癌病灶组织峰值强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病灶组织达峰时间明显短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病灶组织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在不同Cyr61、EGR-1基因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宫颈有无肿物、肿块大小、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在不同Cyr61、EGR-1基因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其中Cyr61、EGR-1基因低表达的患者峰值强度>75.60%、达峰时间≤32.54 s、有宫颈肿物、肿块大小>4 cm、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为低分化的比例明显高于Cyr61、EGR-1基因高表达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yr61、EGR-1基因表达水平在不同宫颈癌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和增强模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在不同宫颈癌超声造影增强程度和增强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宫颈癌超声造影增强程度为等/低的患者Cyr61、EGR-1基因高表达的比例明显高于超声造影增强程度为高的患者,增强模式为均匀的患者Cyr61、EGR-1基因高表达的比例明显高于增强模式为非均匀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造影指标与Cyr61、EGR-1基因表达明显相关,而Cyr61、EGR-1基因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相关;超声造影与Cyr61、EGR-1基因联合检测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无创性诊断和对治疗预后评估的有效方案.

    作者:朱硕;胡玲;厉志洪;娄可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长效及短效GnRH激动剂长方案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长效及短效GnRH激动剂长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接受IVF-ET治疗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长效方案组和短效方案组,比较两组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两组平均年龄、BMI、不育年限、基础激素(FSH、LH、E2)值,抗苗勒管激素(AMH)值、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孕酮(P)值,获卵数、MII卵率、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总用量、hCG日E2水平、LH水平、可移植胚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卵巢刺激(COS)过程中,应用长效GnRH激动剂和短效GnRH激动剂方案各有利弊.短效方案组患者Gn天数及Gn用药量少,可移植胚胎率高.但终妊娠结局不受选择方案影响,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方案.

    作者:丰程文;樊桂玲;樊艳玲;高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运用孕期营养干预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进行干预,同时观察其血糖水平的改善.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GDM孕妇108例,按照等组实验原则将入选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4例.常规组孕妇给予血糖监测、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孕妇实施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血糖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记录两组孕妇血糖达标时间及尿酮体阴性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孕妇不同时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干预组各时间点血糖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治疗后的血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各项指标间的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干预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2周,干预组孕妇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显著,且相应时段内尿酮体检测均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期营养干预治疗GDM可使孕妇的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萌;贾学丽;李旌;李美丽;辛志琴;郭丽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