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优秀;童昌军;黄康;黄松;陈敬有
目的 采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调查重症肺炎儿童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并分析营养风险与内分泌代谢和不良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1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STAMP评分分为高度营养风险组(HR组)、中度营养风险组(MR组)和低度营养风险组(LR组),抽取空腹血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脂联素、瘦素、非酯化脂肪酸(NEFA)、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记录不良临床结局.结果 高度营养风险患儿98例(45.4%).HR组的IGF-1、瘦素、脂联素、前白蛋白、RBP水平低于LR组和MR组,而NEFA水平高于LR组和MR组.HR组中入住ICU的比例高于LR组和MR组,机械通气的比例和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但HR组机械通气时间较LR组和MR组长.结论 STAMP评分能够较为准确地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且高度营养风险患儿有更多的不良临床结局,应尽早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
作者:杨灵;张莉;曾巍;杨艳;姜怡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测孕中晚期胎儿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血流频谱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海宁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2 ~ 27+6周孕妇80例为A组,孕28~ 36+6周孕妇80例为B组,孕37 ~ 41周孕妇80例为C组.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胎儿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和三尖瓣口血流频谱.结果 各组之间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A值、E值、A/E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A值、E值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A值、E值均低于C组(P<0.05);A组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A/E值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A/E值高于C组(P<0.05).三组二尖瓣口A值、E值,三尖瓣口A值、E值均呈正相关(r=0.432、0.586、0.476、0.573、0.682、0.571,均P=0.000).结论 二尖瓣口和三尖瓣口血流频谱的检测可以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提供依据.
作者:顾卫金;俞丽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MR-HSG)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和MR-HSG,并应用时间分辨的动态增强血管成像(TRICKS)技术进行扫描,观察患者子宫及其附件、输卵管通畅情况,6个月随访一次,观察患者受孕情况.结果 X-HSG诊断输卵管通畅15例,异常15例,包括通而不畅或远端梗阻5例、梗阻10例,单侧病变12例、双侧病变3例,伴输卵管积水4例、输卵管炎症5例.MR-HSG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T1WI和T2WI呈高信号,轻度增强;多囊卵巢综合征2例,T2WI呈高信号,囊壁有强化;子宫肌瘤2例,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病灶中度强化;子宫先天性畸形1例(纵隔子宫);子宫输卵管通畅10例;通而不畅或远端梗阻6例;梗阻8例.14例异常包括单侧病变11例,双侧病变3例.腹腔镜诊断子宫及附件病变7例,输卵管病变23例,其中输卵管通畅12例,通而不畅或远端梗阻7例,梗阻4例.X-HSG诊断输卵管病变准确性为73.3%,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68.9%,阳性预测值为85.3%,阴性预测值为73.0%.MR-HSG诊断输卵管病变准确性为95.8%,敏感性为85.6%,特异性为79.3%,阳性预测值为95.2%,阴性预测值为86.7%.输卵管通而不畅或远端梗阻及梗阻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成功受孕9例,输卵管通畅受孕12例.结论 MR-HSG与X-HSG比较,可区分输卵管或子宫及附件病变,与腹腔镜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李晓君;牛金亮;魏芳;张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干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将4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和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其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宝娟;严雪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在缓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压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门诊进行产检并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24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采取生活方式+心理护理干预,利用孕妇学校进行系统的GDM相关宣教.两组孕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OGTT 1 h血糖、OGTT 2 h血糖水平测定,并分别进行量表测评,包括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妊娠压力量表、孕妇基本情况调查表.结果 两组孕妇治疗后空腹血糖、OGTT 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OGTT1 h血糖、OGTT 2 h血糖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OGTT 2 h血糖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治疗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SAS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妊娠压力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学校作为孕期保健的重要护理手段,对GDM患者的血糖水平、妊娠期心理压力的缓解有重要作用,干预效果明显优于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
作者:凌文丽;赵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年龄、窦卵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61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AFC、AMH、bFSH与获卵数存在相关性(P<0.05).AFC与卵子利用率呈直线相关关系(r=-0.174,P<0.05).结论 年龄、AFC、AMH、bFSH能够预测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的获卵数,不能预测卵子、胚胎质量.
作者:龚衍;曾玖芝;刘伟信;熊东升;赵梓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1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期选择148例绝经后无骨质疏松症的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绝经后妇女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绝经年龄、绝经期限、体质量指数、规律运动、初潮年龄、吸烟、饮酒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可见,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绝经年龄、绝经期限、体质量指数及规律运动有关(P<0.05);与初潮年龄、吸烟及饮酒无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较大、绝经期限长、体质量指数低、无规律运动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与年龄、生育次数、哺乳时间、绝经年龄、绝经期限、体质量指数、规律运动有关,其中年龄大、绝经期限长、体质量指数低、无规律运动是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此类因素并加以预防.
作者:翁玉蓉;朱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儿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MPP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肺部听诊是否存在哮鸣音将其分为MPP喘息组(47例)和MPP非喘息组(55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小儿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间高峰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差异,并分析25%、50%、7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V25、V50、V75水平、血清IL-10及IL-17水平的差异.结果 MPP喘息组肺功能指标均低于MPP非喘息组和对照组,MPP非喘息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P喘息组IL-10水平低于MPP非喘息组和对照组,MPP非喘息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P喘息组IL-17水平显著高于MPP非喘息组和对照组,MPP非喘息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P患儿血清IL-10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IL-17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MPP患儿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出现紊乱,表现为外周血IL-10水平下降、IL-17水平升高,且患儿机体IL-10水平与其肺功能呈正相关关系,IL-17水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张文波;程宝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未足月子痫前期(PE)经硫酸镁治疗后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pro/Ucr)和外周血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探讨未足月PE应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确诊治疗的未足月PE患者136例纳入研究组(轻度子痫前期75例,重度子痫前期61例),选择同期住院的8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测量随机Upro/Ucr及外周血CysC水平,研究组给予硫酸镁治疗后再次测定其随机Upro/Ucr及外周血CysC水平,并分析应用硫酸镁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经硫酸镁治疗前,研究组未足月PE患者的随机Upro/Ucr和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重度未足月PE患者的随机Upro/Ucr和CysC水平高于轻度未足月PE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硫酸镁治疗后,重度未足月PE患者的随机Upro/Ucr和Cys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轻度未足月PE患者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等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未足月PE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妊娠结局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未足月PE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药物过量和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硫酸镁能够明显降低重度未足月PE患者的随机Upro/Ucr和CysC水平,改善肾功能及临床疗效和妊娠结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任丽萍;季寒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8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PS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CPAP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pH值、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2、PaO2、pH值、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2、PaO2、pH值、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联合PS治疗NRDS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枫;乔艳梅;陈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在女性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进行盆底重建,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的盆底功能、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152.56±55.87)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5.5±60.8)ml,尿管留置时间平均为(3.41±0.72)d,住院时间平均(4.21±1.11)d,术中及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60例患者均达到治愈标准,随访过程中未见复发.与术前相比,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分度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半年、术后1年的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排尿症状评分、排便症状评分、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评分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并且术后1年的PISQ-12评分、排尿症状评分、排便症状评分、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评分及PFDI-20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后半年(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腹壁悬吊固定术能够有效恢复盆底解剖学结构,改善盆底功能,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谢海容;黄仲禄;罗春明;陶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多原核胚胎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周期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的540个周期,按多原核所占比例分为3组,A组(281个周期):无多原核受精;B组(179个周期):多原核受精率≤20%;C组(80个周期):多原核受精率>20%.结果 A组hCG日≥14 mm卵泡率高于其他两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组hCG日血清E2值、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精子优化后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活动精子百分率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多原核受精率的升高而降低.C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可利用胚胎率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胚胎种植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随多原核受精率的升高而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日≥14 mm卵泡率低、hCG日E2值高、获卵数多、精子优化处理后浓度和活动率高预示着发生多原核受精的可能性大,高比例的多原核受精将降低胚胎质量和胚胎种植率,进而影响临床结局.
作者:林碎玲;李雪梅;唐雪莲;成艳君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与血清激素水平及孕囊胚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宁海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保胎治疗的25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保胎治疗结局将其分为保胎成功组和失败组,定期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超声定期观察孕囊、胎心和胚芽情况.结果 成功组孕4~5周、孕6~7周、孕8~9周和孕10周血清E2和β-hCG水平均高于失败组(均P<0.05).成功组孕4~5周和孕10周血清孕酮水平与失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孕4~5周、孕6~7周、孕8~9周、孕10周血清β-hCG水平均高于失败组(P<0.05).成功组孕6~7周、孕8~9周、孕10周孕囊均大于失败组(P<0.05).成功组孕8~9周、孕10周胚芽均大于失败组(P<0.05).成功组孕6~7周胚芽与失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先兆流产的保胎结局和血清E2、孕酮、β-hCG水平及孕囊和胚芽大小有关,早期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血清E2、孕酮、β-hCG水平均偏低,孕囊和胚芽均较保胎成功组小.
作者:张瑜;龚慧萍;钟惠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个体化饮食干预,对比两组母婴预后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巨大儿、早产儿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胰岛素控制孕妇血糖,对降低母体并发症、改善子代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彩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带菌情况、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晚期孕妇794例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阴道和直肠分泌物标本,将GBS阳性111例纳入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产检检测GBS为阴性的111例纳入对照组.分析GBS带菌的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 ①794例孕妇中,GBS阳性率为13.98% (111/794).②两组年龄、孕次、孕周、产次、流产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年龄≥35岁、经产妇、阴道炎及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经产妇、阴道炎及妊娠期糖尿病为GBS带菌的危险因素.③两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为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的危险因素,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会增加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故妊娠晚期对孕妇进行GBS筛查非常重要.
作者:龚明霞;杜丹;潘东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过敏风险评估情况及早期喂养干预的预防效果.方法 依据自愿原则,采用随机数字法将300例婴幼儿分为观察组(早期喂养干预)和对照组(正常喂养),每组均行婴幼儿过敏风险评估表调查,据此又分为高风险、中低风险两组,干预4个月,比较各组过敏性症状发生率及生长发育指标,同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婴幼儿过敏性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婴幼儿过敏风险评估表显示高风险147例,中低风险153例,其中发生过敏性症状139例(46.33%),皮肤症状居首位(92例);观察1组婴幼儿6个月龄过敏性症状总发生率高于观察2组(P<0.05),低于对照1组(P<0.05),且观察2组过敏性症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四组6个月龄身长、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过敏史、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接触宠物为婴幼儿过敏性症状发生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过敏风险评估及早期喂养干预对降低婴幼儿过敏性症状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需加强婴幼儿家长健康教育,提高其预防意识.
作者:薛晓辉;庞俊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尿失禁对老年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接诊并完成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的女性尿失禁患者90例,年龄在60 ~69岁53例,70~ 79岁27例,≥80岁10例;其中压力性尿失禁36例,急迫性尿失禁25例,混合型尿失禁29例;轻度尿失禁25例,中度尿失禁54例,重度尿失禁11例.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价内容包括限制性行为、心理社会影响、社会活动受限3个领域,共22个问题,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结果 患者年龄越高,在限制性行为、心理社会影响、社会活动受限得分以及总分越低(P<0.05);在不同类型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中,压力性>急迫性>混合型(P<0.05);在不同严重程度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中,尿失禁程度越严重,得分越低(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从小到大依次为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类型、年龄(P<0.05).结论 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不高,为此,临床工作者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症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早日就医,同时进行合适的功能锻炼,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爱中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3组,27例正常妊娠孕妇为A组,27例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B组,2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OSAHS患者为C组.对比3组患者睡眠呼吸、血压、心肺耦合睡眠监测结果、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及分娩的新生儿情况.结果 C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低血氧饱和度(LSaO2)明显低于A组、B组;C组通气指数、体重指数明显高于A组、B组;C组24 h、白天、夜晚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睡觉前、睡醒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睡眠延迟时间、稳定的睡眠比、清醒/梦睡眠等情况均明显短于A组、B组;C组分娩的新生几中早产几、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死亡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VCAM-1)各项指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OSAHS关系密切,对血压及供氧均造成一定影响,并影响胎儿发育健康.
作者:余心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改变特征及血清CK-MB、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586,P=0.011).动态心电图在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Ⅰ°房室传导阻滞、QRS低电压、ST段改变、T波改变等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入院即时CK-MB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9,P<0.001).结论 CK-MB与动态心电图联合可以提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诊断价值,其中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Ⅰ°房室传导阻滞、ST段改变及T波改变为主.
作者:邵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孕妇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早孕建卡并进行常规产检的女性180例,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孕妇于孕妇学校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及孕期管理,管理组孕妇除接受常规宣教外,还自愿到营养门诊进行体成分分析,接受个性化营养管理及膳食指导.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及新生儿体重、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结果 管理组孕妇孕期总体重增加值和BMI增加值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并发症发生率(7.78%)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管理组巨大儿出生率(2.22%)和剖宫产率(31.1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45.56%)(均P<0.05).结论 指导孕期合理膳食,进行营养管理,控制体重,可降低巨大儿出生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印琴;陈新;张翠军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