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中的应用及效果

祁湲

关键词:妇科, 恶性肿瘤, 化疗, 心理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1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性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在患者化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及护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个人角色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服务,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三色提醒牌在住院患者诊查环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三色提醒牌在住院患者诊查环节中,减少各类缺陷、提高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7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240例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7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232例为观察组,2组患者都常规按要求进行检查前宣教.实验组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在床头悬挂三色提醒牌.比较2组患者检查遗忘、信息中断或错误、遗漏或延误、秩序不当、准备不合格等方面的缺陷例数及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各类不良事件发生例数除患者拒绝项外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色提醒牌可以有效提醒护士、医生、患者、家属、陪检人员注意,保证及时、高质量的完成各项辅助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延误,降低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吉海燕;陆芹珍;冯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负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的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照顾者负荷问卷对本院2017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91例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烧伤住院患儿主要照顾者负荷总分为(30.12±13.405)分.患儿烧伤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患儿年龄是照顾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烧伤住院患儿照顾者普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照顾负荷,护理人员应充分关注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政府及社会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和完善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以减轻其照顾负荷,提高照顾质量.

    作者:梁宁宁;谭惠仪;潘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俯卧位联合抚触在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俯卧位联合抚触对预防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缩短呼吸暂停持续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频发呼吸暂停的8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于俯卧位和不同时段的抚触,比较2种护理方法下,早产儿每日呼吸暂停发作频率,每次呼吸暂停持续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影响.结果 俯卧位联合抚触的患儿,每日发生呼吸暂停的频率为(2.93±1.26)次/d;每日呼吸暂停持续时间为(22.09±1.64)s;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81.42±5.17)%;心率(122.37±21.46)次/min,均优于常规护理的早产儿(P均<0.05).结论 对早产儿进行抚触和俯卧位能明显减少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减轻其发作程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1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性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5例,在患者化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及护理,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个人角色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健康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服务,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祁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Whipple术后胃瘫康复的优化护理

    总结了优化护理在Whipple术后胃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心理护理、血糖电解质检测护理、腹部按摩护理、体位及下床活动护理等.Whipple术后胃瘫的相关治疗及护理措施,优化术后胃瘫的护理管理.认为实施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是使胃瘫患者早日康复关键.

    作者:王星辉;马兴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玻璃体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混浊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玻璃体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混浊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对28例30眼玻璃体混浊患者进行UItra Q:YAG激光治疗,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全程的护理干预.28例30眼患者中,一次性治疗22例24眼,6例6眼进行第2次治疗,门诊随访2个月,总有效率93.3%,无效率6.7%,无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及损伤,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发生.认为激光治疗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干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了患者视觉质量,提高了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使得患者重获品质生活.

    作者:肖华;周海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盲穿方式和B超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取实施置管患者共62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1例.实验组则在B超引导下实施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穿刺置管,而常规组实施盲穿置管,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是90.32%(28/31),常规组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是70.97%(22/31),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机械性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置管一个月之后的舒适度是(88.74±5.7)分;常规组是(78.44±5.6)分,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B超引导而实施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可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同时患者承受的创伤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熊国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疲劳感及其影响因素,为照顾者疲劳应对方式提供有效建议,以缓解照顾者压力,降低其疲劳程度.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抽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内科就诊的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疲劳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得分为(11.26±3.01)分,其中躯体疲劳感得分为(6.31±1.88)分,脑力疲劳感得分为(4.02±1.77)分.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得分为(21.77±5.21)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4.21±3.99)分.照顾者疲劳感得分受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应对方式、健康状态、照顾时间长短的影响.结论 直肠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疲劳感,且照顾者应对方式、健康状态及照顾时间长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是影响患者主要照顾者疲劳感的独立因素.

    作者:曹建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山市PACU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调查

    目的 对广东省中山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护士的疼痛相关知识水平、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 通过整科抽样抽取中山市3家三级中等医院PACU护士,共抽取82名护士,采用中文版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平均得分为(20.23±3.17)分,平均答对率为(51.12±5.98)%,其中疼痛知识和疼痛评估维度的正确率较高,而疼痛干预维度的正确率低.学历和自学情况的不同可能会影响护士的相关知识水平.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和职称等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市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亟需提高,应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

    作者:苏清彬;罗小平;舒惠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我国老年抑郁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近年来公开发表的高质量的心理支持性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章,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章,纳入心理支持性干预对老年抑郁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类实验性研究,按新版Cochrane手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RevMan5.3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2个研究,所纳入的研究质量中等.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支持性干预可以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SMD=-1.30,95% CI(-1.86,-0.74),P<0.001],提高老年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MD=9.46,95% CI(6.17,12.76),P<0.001],提高老年抑郁患者的自我效能[MD=4.34,95% CI(2.62,6.0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心理支持性干预可以改善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果,促进患者的健康状况.然而研究的干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未来需要统一心理干预研究的方案,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葛卫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知信行延续护理教育在股骨头置换患者院外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知信行延续护理教育在股骨头置换患者院外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10月在本科出院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出院时通过抽签,抽到单号的为干预组、双号的为对照组,2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的出院健康宣教和定期的门诊复查,干预组在对照组教育基础上,用知信行延续护理进行功能训练教育和指导,在患者出院后第1天(干预前)和第3个月时(干预后)进行知信行问卷调查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干预前,2纽患者功能训练的知信行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延续护理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院外功能训练的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延续护理教育方法.

    作者:甄文翠;戴丽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前列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心理痛苦的现状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与心理痛苦水平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心理痛苦温度计对9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的PTG得分为(53.12±13.51)分,处于低水平,心理痛苦得分为(4.32±2.59)分,处于中度水平.患者PTG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与心理痛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的PTG水平较低,心理痛苦中度水平,两者呈负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促进其PTG水平的提升.

    作者:邓燕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湿化液剂量对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粘稠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湿化液剂量控制对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粘稠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6月~ 2017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气管切开术后痰液粘度Ⅱ度、Ⅲ度患者120例,每大组60例.第1组痰液粘稠度Ⅱ度将患者随机分8ml/h(A组)、10ml/h(B组)、12ml/h(C组)3种湿化量进行气道湿化,每种湿化方法20例;第2组痰液粘稠度Ⅲ度患者分14ml/h(D组)、16ml/h(E组)、18ml/h(F组)3种湿化量进行气道湿化,每种湿化方法20例.对以上方法的气道湿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痰液粘稠度Ⅱ度中B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C组和A组,且B组患者并发症少于C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液粘稠度Ⅲ度中E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好于D组和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根据痰液粘稠程度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湿化液剂量以提高温化效果,以减少患者的气道损伤.

    作者:李晨红;费培利;姜晨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程化康复护理在治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骨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骨肉瘤患者,将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全程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康复护理在骨肉瘤患者治疗中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能够减轻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平;米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电子叫号系统与二次分诊相结合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电子叫号系统与二次分诊相结合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作为常规阶段,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作为实验阶段.分别在2个时间段内各选择43例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患者(即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阶段采取常规的护士叫号分诊方式.实验阶段采取电子叫号系统与二次分诊相结合的分诊方式.对比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对于门诊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93.02%)显著高于常规组(76.74%)(P<0.05);实验组患者再次分诊2.33% (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95% (6/43) (P <0.05).结论 电子叫号系统与二次分诊相结合在门诊分诊护理中的运用价值显著,能够显著改善门诊分诊的质量与效率,可以显著改善和优化患者的等待情绪,降低护患矛盾的发生率,值得门诊推广.

    作者:张杨华;王远芬;栩英;刘萍萍;李胜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责任制护理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及进展.方法 选取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护理模式护理,对比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智力状况HDS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S评分为(34.2±6.9)分,ADL评分为(61.1±1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DS评分(27.4±5.7)分及ADL评分(48.3±1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体高患者智力与生活能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潘金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颅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的护理干预及术后的康复情况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干预及术后的康复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6例在颅脑手术后进行脑室引流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此次研究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表)评分和ADL(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VAS评分进行记录观察.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GCS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行护理前2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静息、吞咽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手术后脑室引流管的康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心情愉悦程度,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状况,并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指数,此次研究的护理措施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欧阳良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灾难突发事件的院内应急救援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 探讨灾难突发事件发生后医院医疗救援队紧急出动实施救援的组织与工作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灾难突发事件中本院医疗救援队对300余例伤员的救治情况.结果 在本院应急救援系统的指导下,本院医疗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本院灾难突发事件伤员的救治任务.结论 建设常备兼职专业的医疗救援队是应对灾难突发事件、保障伤员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林属芳;阎光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本院肿瘤科收治的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78例,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实验组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Ig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可纳入临床护理工作,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结局.

    作者:袁雅琼;吴莹嘉;凌秀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积极心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对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门诊2015年7月~2017年8月接诊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心理干预措施.综合分析2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SAS 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连续干预8w后的生活质量总分为(38.1±2.9)分,明显比对照组的(47.3±3.5)分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5.56%,明显比对照组的80.00%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SDS和SA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积极心理干预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施护,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旭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