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祺
目的:探讨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并发胸腹腔积液患者采用万汶进行预防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0年7月-2012年8月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OHSS高危患者184例,共184个治疗周期,随机分成口服强的松组(A组:61个周期)、静脉滴注万汶组(B组:62个周期)、强的松与万汶合用组(C组:61个周期);对3组高危患者重度OHSS及相关指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对3组中出现的重度OHSS并发胸腹腔积液患者分别采用右旋糖酐联合白蛋白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1)、万汶保守治疗组(治疗组2)、早期进行胸腹腔积液抽吸治疗(治疗组3);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血生化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成功妊娠28例,B组成功妊娠24例,C组成功妊娠29例;B组患者的总周期OHSS发生率、移植周期OHSS发生率、妊娠周期OHSS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C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总周期OHSS发生率、移植周期OHSS发生率、妊娠周期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采用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治疗措施后,整个周期中28例患者出现重度OHSS患者合并胸腹腔积液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3个治疗组在出院时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钾、钠均达到出院水平,3组患者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钾、钠治疗前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在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上治疗组1要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VF-ET治疗的OHSS高危患者采用强的松与万汶合用对OHSS发生的预防效果优于单用万汶,同时对于重度OHSS患者的治疗应尽早进行胸腹腔积液抽吸治疗.
作者:舒晓巍;王莉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经脐静脉注射混有20 U缩宫素的生理盐水60 ml处理胎盘粘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加60 ml生理盐水促使粘连胎盘娩出,为观察组;手取胎盘为对照组.结果:第三产程时间观察组[(16.89±1.36)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7.58±2.44) min],产后2h出血量观察组[(204.5 ±37.2)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458.1±64.9)ml],胎盘胎膜娩出完整率观察组(89.13%)高于对照组(5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脐静脉注射缩宫素与生理盐水处理胎盘粘连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是处理胎盘粘连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作者:吕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间在该院进行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孕妇3 798例,均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随访观察胎儿的出生或引产结果,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析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结果与胎儿出生或引产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中的灵敏度为94.28%、特异度为99.95%、准确度为99.89%.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查结果与胎儿出生或引产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002,P=0.808).结论: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是早孕期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有效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准确度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感染因素及药敏结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分析125例RVVC患者的感染因素,并分离假丝酵母菌予以药敏分析.结果:RVVC患者的感染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前次阴道炎治疗顺从性、性伴侣个数、性生活频率、阴道灌洗和非月经期使用护垫;158株假丝酵母菌中白假丝酵母菌1 17株(74.05%),热带假丝酵母菌30株(18.99%),光滑假丝酵母菌6株(3.8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株(1.90%)和克柔假丝酵母菌2株(1.26%);RVVC菌株对两性霉素和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而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结论:针对RVVC患者的感染因素,选择药敏试验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可有效防治RVVC.
作者:张群锋;黄余良;刘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02例TCT提示细胞学异常的患者进行HPV检测和阴道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TCT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诊断比较,TCT提示为HSIL及浸润性癌的病例符合率分别为61.4% (70/114)及66.7% (14/2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在炎症、CINⅠ、CINⅡ-CINⅢ、浸润癌组中妇女HPV感染率分别为50.43% (234/464)、61.45%(287/467)、70.85% (248/350)、71.42% (15/21),HPV感染率随子宫颈病变程度升高呈趋势性增加,其中70.15% HPV阳性患者病理学诊断为CIN Ⅰ及以上病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宫颈病变率相对升高,CINⅡ~ CINⅢ在41 ~50岁组中高为42.58%,在31 ~40岁及>50岁组发生率分别为28.37%、23.67%;浸润癌在41 ~50岁组发生率高为3.23%.HPV检测与TCT诊断结果相比较,HPV阳性检出率在ASCUS、LSIL、HISL及浸润性癌组分别为47.87%、71.94%、76.31%、90.48%;HPV阳性检出率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炎症、CINⅠ、CIN Ⅱ-CINⅢ级、浸润性癌病变组分别为44.40%、61.46%、70.86%、71.42%;HPV的阳性检出率随TBS分级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V-DNA检测联合TCT检测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可以提高子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并对子宫颈病变进展及风险做出有效评估.
作者:张敏;陈雪;冯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肾炎患儿血清中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双抗体夹心法测定67例小儿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并与67例正常儿童血清中的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组治疗前、后TNF-α、IGF-Ⅱ、GM-CSF、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TNF-α水平与IGF-Ⅱ、GM-CSF、VEGF水平呈正相关.结论:TNF-α、IGF-Ⅱ、GM-CSF和VEGF水平与小儿急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吕慧;刘建忠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遵义地区2011年9月1日~ 2013年9月30日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9月1日~2013年9月30日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 520例,采用血清MP被动凝集法检测MP-IgM,回顾性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的MP感染情况.结果:MP感染总阳性率为30.47%,其中男性患儿为24.85%、女性患儿为3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组、1~3岁组、3~6岁组和6~13岁组M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8.33%、26.32%、30.41%和4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M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8.74%、26.46%、30.69%和3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义地区MP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冬季感染率高;婴儿感染率较低,学龄儿童感染率高;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研究初步揭示了遵义地区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李文莲;汤正珍;陈寿珊;黄波;张德会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炎症因子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分为乌司他汀联合常规治疗组(UTN组)和常规治疗组(CON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IL-8、IL-10、淋巴细胞(Ly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差异.结果:UTN组和CO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治疗前的hs-CRP、TNF-α、IL-6、IL-8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hs-CRP、TNF-α、IL-6、IL-8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0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TN组儿童治疗后的hs-CRP、TNF-α、IL-6和IL-8均显著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0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TN组和CO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治疗前Lym、CD3+、CD4+和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后Lym、CD3+和CD4+淋巴细胞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淋巴细胞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TN组儿童治疗后的Lym、CD3+和CD4+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淋巴细胞显著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乌司他汀可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儿童血清hs-CRP、TNF-α、IL-6、IL-8,提高IL-10和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
作者:徐俊;张思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扎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0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舒利迭吸入治疗,观察组采取舒利迭与扎鲁司特联合治疗.评定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8%和71.1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预计值)分别为(72.83±10.77)%和(63.28±10.2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峰值呼气流速(PEF)(实测值/预计值)为(69.24±9.93)%,明显高于对照组[(59.86±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与扎鲁司特联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肺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林建国;陈杏桃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 1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的10例临床资料.结果:IVF-ET后妊娠并发结核多发生于双胎妊娠,临床多以发热及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胸部影像学表现以粟粒性结节改变为主,病情凶险.4例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其余6例均在发病后2~4周内发生自然流产.结论:IVF-ET后妊娠合并结核的预后差,对抗炎治疗无效的发热患者应警惕结核复发,尽早行结核病的相关检查,IVF-ET术前隐性结核要提高认识,对孕期复发结核的高危人群减少移植胚胎数,尽量避免双胎妊娠.
作者:马晓玲;殷丽学;王小飞;张莉莉;张学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育龄妇女的钙摄入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省范围内不同类别地区抽取县(区)作为调查点,运用食物频率法获取育龄妇女的食物摄入信息,运用统计软件计算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共调查育龄妇女2 928人,平均年龄(36.5±8.6)岁,江苏省育龄妇女平均每人每日钙摄入量为488.5 mg,农村育龄妇女平均每人每日钙摄入量为494.6 mg,高于城市育龄妇女(450.9 mg).江苏省育龄妇女钙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推荐量的人群比例仅为7.7%,农村育龄妇女钙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推荐量的人群比例为8.9%,高于城市育龄妇女(6.0%).结论:江苏省育龄妇女钙摄入不足,加强重点人群青少年和临近更年期妇女有效补钙的营养宣教十分迫切.
作者:诸芸;高敏国;朱谦让;戴月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联合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并分析其并发症及母婴预后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1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拉贝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h平均收缩压为(144.92±6.83) mmHg,对照组为(50.03 ±7.15)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小时收缩压[(135.09±4.53) mmHg]和舒张压[(84.12±1.94) mmHg]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后1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平均24小时蛋白尿为(1.79±0.16)g,对照组为(2.03±0.17)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前胎儿缺氧5例(4.67%)、肝肾能损害4例(3.73%)和胎盘早剥2例(1.87%),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评分为(9.26±0.19)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5例(14.02%),早产儿16例(18.18%),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评分为(9.20 ±0.16)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可有效降低孕妇血压,改善患者预后和母婴结局.
作者:盛玲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窒息新生儿64例,其中重度窒息22例(重度组),轻度窒息42例(轻度组),同期正常新生儿50例(对照组).观察各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结果:重度组AST、CK、HBDH、CK-MB和LDH分别为(139.66±11.62)U/L、(958.37 ±50.44) U/L、(958.37 ±50.44) U/L、(138.06±9.82)U/L和(526.18±46.36) U/L,高于轻度组[(76.47±8.51) U/L、(410.28 ± 17.26) U/L、(410.28±17.26) U/L、(63.71±5.09)U/L和(354.80±32.15) U/L],且重度组和轻度组均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新生儿治疗1周后,AST、CK、HBDH、CK-MB和LDH分别为(65.12±5.39)U/L、(116.12±9.48)U/L、(107.84±9.83) U/L、(131.28±10.46) U/L和(201.30±17.84)U/L,均低于治疗前[(101.38±9.64)U/L、(814.52±36.19) U/L、(490.51±30.36) U/L、(815.62±56.19)U/L和(493.64±29.32) U/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均升高,并可根据其升高的程度,作为辅助判定窒息程度及心肌损害的客观参考指标,并可评估患儿预后状况,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包克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智护训练在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124例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采用智护训练,对照组62例不采用,比较观察两组婴幼儿1、3、6个月测量身长、体重、头围以及6个月后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结果:两组1个月的身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婴儿的身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婴儿的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I、M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护训练实用性强,能够明显提高婴儿的体格和运动、智力能力的发育,推动婴儿的健康成长,值得全社会推广应用.
作者:黄桂芳;李海飞;李金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97例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胎龄分为两组,≤35周为早产儿组,146例,>35周为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组,51例.结果: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组入院时龄11.8h,晚于早产儿组(2.7 h),P<0.01;择期剖宫产出生率72.5%,高于早产儿组的36.3%;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比例(76.5%)高于早产儿组(61.0%),P<0.05;开始应用呼吸机的时间(16.2 h)迟于早产儿组(8.3 h),P<0.01;总的治愈率(96.1%)大于早产儿组(82.2%),P<0.01;并发气胸的比例(11.8%)略高于早产儿组(6.2%),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PPHN较早产儿组多,并发颅内出血和肺炎较早产儿组少.结论: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RDS临床上并不少见,发病高危因素主要为择期剖宫产,入院时间较晚,临床症状较严重,需要应用呼吸机治疗的病例较多,易并发PPHN,应引起重视.
作者:陈宏香;张智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对不同类型女性不孕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女性(有生育史)20例,实验组为不孕症患者133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3个月,3次/d,3粒/次):慢性盆腔炎41例,子宫肌瘤3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28例.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妇女血清中IL-2、TNF-α、IFN-¨IL-4、IL-10、IL-21的蛋白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hCGAb、AsAb、AOAb、EMAb的阳性率,同时追踪停药6个月内的妊娠率.结果:实验组服药前血清中IL-2、TNF-α、IFN-γ、IL-21的蛋白含量及AhCGAb、AsAb、AOAb、EMA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4、IL-10则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服药后与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类型不孕症患者停药6个月内的妊娠率分别为慢性盆腔炎43.90%、子宫肌瘤40.54%、子宫内膜异位症37.04%和多囊卵巢综合征32.14%.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可通过下调血清中IL-2、TNF-α、IFN-γ、IL-21的蛋白含量及AhCGAb、AsAb、AOAb、EMAb的阳性率在不孕症治疗中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白雪;郝妍;郑春杨;尹江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早期发现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妇女生存质量.方法:对2009 ~ 2011年自愿参加免费筛查宫颈癌的32 347例农村妇女,在阴道镜直视下,其中513例进行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结果:病理组织学诊断:宫颈癌28例,患病率为86.56/10万(28/32 347),宫颈癌前病变(CIN) 162例,患病率为500.82/10万(162/32 347),其中CINⅢ40例,患病率为123.66/10万(40/32 347),CINⅡ13例,患病率为40.19/10万(13/32 347),CIN Ⅰ 109例,患病率为336.97/10万(109/32 347).结论:加强保健意识,主动参与筛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白鸣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LDH1、p53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LDH1、p53和CyclinE蛋白在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ALDH1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53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ALDH1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随组织病理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53蛋白的表达随组织病理分级和手术病理分期的升高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53和CyclinE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二者之间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中呈负相关性(r=0.727,P<0.05).结论:ALDH1作为一种新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可能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p53和CyclinE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及预后提供新靶点.
作者:于慧玲;李冬梅;吴罡;屠军;云芬;徐晓艳;孙勤暖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儿童军团菌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儿科201 1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64例儿童军团菌肺炎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及常规对症处理,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及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铁蛋白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TNF-α、IL-8、血清铁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4.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6,P=0.313).结论:儿童军团菌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较使用红霉素的临床效果更好,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
作者:王红;王国政;黄丽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测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TNF-α、IL-12和IL-4的表达情况,来初步探讨由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和由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体免疫系统中的功能.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正常晚期妊娠妇女8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以上两组孕妇血清TNF-α、IL-12和IL-4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NF-α、IL-12、IL-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相比,TNF-α、IL-12、IL-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L-12与IL-4、TNF-α与IL-4呈负相关关系(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IL-12与IL-4、TNF-α与IL-4呈负相关关系(P<0.01);正常晚期妊娠组血清IL-12与IL-4、TNF-α与IL-4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L-12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期妊娠组血清IL-12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Th1 /Th2型细胞因子失衡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存在着Th1/Th2比例的失衡,改变二者的比例关系,将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作者:郝殿晋;李洪臣;李亚卓;王东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