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庆;张弛远
目的:探讨营养及体力活动对中老年女性体质的影响及健康促进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50例中老年女性,调查其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血生化指标及心理健康指标.结果:高能量摄入组与低能量摄入组中老年女性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血生化指标及心理健康指标不同,除肺活量、肺活量指数及大摄氧量3个指标外,高能量摄入组其他指标均值均高于低能量摄入组,高剩余能量组与低剩余能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舒张压和高密度脂蛋白外,高能量消耗组及低能量消耗组各体质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体质健康促进综合干预对策包括强化社区的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坚持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条件,树立科学健康观、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为大众体育锻炼创造条件.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妊娠囊种植在前次剖宫产手术瘢痕部位的子宫肌层,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增加,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在有剖富产的异位妊娠中占6.170%[1].手术中容易发生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处理比较棘手.近年来采用阴式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取得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穆庆;张弛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工厂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的现状和需求,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 622名女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缺乏,中位数为16分.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已婚、患有生殖系统疾病、愿意交流生殖健康知识者知识总得分高.结论:外来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缺乏,生殖健康知识及服务需求量大,应该充分关注外来女工的生殖健康,因人而异,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
作者:唐瑛;陈海英;叶定村;李春华;蔡飞跃;申松;朱春燕;王家骥;付显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50例NRDS临床资料,分为颅内出血组(31例)与无颅内出血组(11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影响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妊娠及异常分娩、窒息、低氧、酸中毒、高血糖、呼吸衰竭、呼吸暂停、气胸、肺出血、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心肌损害及使用高呼吸机参数在颅内出血组与无颅内出血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胎龄、低体重、窒息、呼吸暂停终进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P<0.05).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窒息缺氧、呼吸暂停是早产儿NRDS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光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的临床特点和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7例术前诊断为AE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子宫内膜癌组(A组,50例)和AEH组(B组,27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全部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占64.9%,B组占35.1%;两组年龄比较,t=2.708,P=0.00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诊刮AEH的分度有关,轻、中、重度AEH合并子宫内膜癌率分别为28.6%、42.1%、78.4%;两组肿瘤标记物CA125比较,P=0.140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年龄是AEH合并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②随着诊刮AEH分度增加,合并子宫内膜癌有增加趋势;合并子宫内膜癌多数分化较好、浸润少、期别以Ⅰ期为主.③血清CA125不是预测AEH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指标.
作者:徐文生;覃菊芳;徐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YP1BI基因A119S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危险性的关系.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AS-PCR)法,对7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和90例正常女性的CYP1B1 A119S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出多态性的3种基因型,即野生型G/G、杂合型G/T、突变型T/T.结果:CYP1B1基因A119S多态性G/G、G/T、T/T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ICP组分别为3.8%、39.7%和16.5%,对照组分别为64.4%、26.7%和8.9%;ICP组G、T等位基因频率为63.7%,36.3%,对照组为77.8%,22.2%.CYP1 B1 A119S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频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T/T与G/G比较、G/T与G/G比较,OR值分别为2.719 (1.007~7.341)倍和2.190 (1.096~4.375)倍;等位基因T使ICP危险性增加了1.995 (1.226 ~3.246)倍.结论:CYP1B1 A119S多态位点3种基因型的分布与ICP发病风险有一定关联,突变基因型增加了ICP的发病风险.
作者:朱壮彦;富晓敏;穆雅琴;赵富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襄阳市妇女乳腺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6月对襄阳市3 696例20~80岁妇女进行乳腺检查及相关因素调查,检查方法包括乳腺视、触诊,红外线乳腺扫描或乳腺B超,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襄阳市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为71.81%,其中乳腺增生2 569例,患病率高,为69.51%,其发病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相关;发现乳腺癌1例,患病率为0.027%.结论:定期对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做到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乳腺疾病患病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明明;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掌握版纳州人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改善儿童健康和生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方法:简略寿命表编制采用PEMS.3.0统计软件包完成,出生时预期寿命(人口平均寿命)根据出生时的人口横断面死亡率来推算出婴儿的存活年龄.结果:西双版纳州2010年预期寿命为75.7岁,男73.2岁,女78.6岁,低于全国和全省水平;老年人口系数13.09%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生性别比1.03波动在正常范围;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呈负相关.结论:提高预期寿命,降低婴儿死亡率是人类进步速度快的措施,提升孕产妇、儿童保健水平达到人口均衡发展.
作者:罗云支;徐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为更好控制早产,现对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17例早产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产干预提供依据和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早产和同期足月分娩孕妇各217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资料完整(孕妇一般情况、年龄、孕周、妊娠期并发症等)、内容真实可靠、预产期经核实准确无误.
作者:卫雅蓉;章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武汉市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0年武汉市49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评审和分析.结果:2006~ 2010年武汉市流动人口孕产妇平均死亡率50.08/10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死亡的前3位原因依次为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科出血;83.67%的流动人口死亡孕产妇是可以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的.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收入不高、计划外妊娠、未按规范进行产前检查、个人家庭保健意识缺乏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坚决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依法行医,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围产期保健服务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是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少萍;张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护理文献系统分析,找出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护理存在的问题,为残疾儿童康复护理研究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78 ~2011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护理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检索出残疾儿童康复护理文献172篇,1989年检索出第一篇研究文献,然后逐年递增;文化和经济发达地区文献报道较多,文献主要发表在康复类期刊上;小儿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家庭和社区康复护理为研究热点.结论: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护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残疾儿童康复护理事业有待国家、社会和家庭进一步参与和关注.
作者:肖廷超;朱照静;郑惠;罗立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聊城市已婚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2 ~ 12月接受健康查体的5 007例已婚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情况分析.结果:查出乳腺疾病2 989例,患病率59.70%,并存在明显年龄和职业差异(P<0.01);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多见,以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高.结论:聊城市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保健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2岁以内儿童铁缺乏状况及有关情况.方法:采用BC-3000 Plu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 016例儿童的血红蛋白(Hb),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铁蛋白(SF).结果:2 016例儿童中,贫血272例,患病率为13.5%;铁缺乏率为51.9%;36%的贫血者未见铁蛋白异常减低,83.4%的铁蛋白低下者未发生贫血.结论:进一步加强铁营养知识的宣传,在检测血红蛋白的同时加测血清铁蛋白,以便鉴别贫血的病因,早期发现和治疗铁缺乏,避免盲目补铁情况的发生.
作者:刘凤萍;李国良;曾虹;刘富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动态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寻找其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伤之间直接关系的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乳胶比浊法检测47例川崎病患儿、19例发热疾病患儿(对照组)血清中的CRP和VEGF水平,并将KD患儿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有冠脉损伤(CAL)组和无冠脉损伤(NCAL)组.结果: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CRP、VEGF水平均高于发热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组CRP、VEGF水平明显高于NC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的高峰期在急性期,VEGF的高峰期在亚急性期.结论:CRP和VEGF水平在KD患儿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升高,可能在川崎病患儿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CRP和VEGF具有预示KD患儿CAL潜在的可能性.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对北京市24家二级以上医院的283名助产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总均分为4.02 ±0.47.其中分娩期保健能力、孕期保健能力和产后保健能力3个方面能力较好,而孕前保健能力、公共卫生保健能力和新生儿保健能力三个方面相对薄弱.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助产工作年限、职务、编制是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水平总体较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满足孕产妇及家属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及助产士工作范畴拓展和助产专业发展的需要.管理者应根据医院自身情况,对不同特征的助产士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策略,提高助产士的核心胜任力水平.
作者:张贤;陆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诊治体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与2010年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并发症为高胆红素血症、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贫血、呼吸暂停、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等.同期比较,胎龄愈小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愈高,该院2010年收治患者较2009年增加,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治愈率提高,P <0.05,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与2009年相比,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新生儿窒息、败血症、NEC、贫血发生率下降,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呼吸监管,注意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早期喂养及母乳喂养,延迟脐带结扎等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红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伴有血小板减少的川崎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诊治的4例伴有血小板减少的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发病后5~8天出现血小板下降,且下降的数值不固定,平均血小板数值为47.5×109/L,发病后9~12天血小板恢复正常;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几率为50%,病情多较重,病变累及多个脏器,误诊率及延误诊治的几率高.结论:伴有血小板减少的川崎病发生多系统并发症的几率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病程早期即出现血小板减少、全身多脏器损伤的病例,要考虑重型川崎病的可能,早期给予静脉点滴丙种球蛋白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艳春;陈显秋;张云峰;鲁继荣;成焕吉;李善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纠正臀位,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选择2000年3月~2011年3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妊娠30 ~38周、年龄21 ~35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33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分娩球操,对照组采取胸膝卧位.结果:至动产时观察组头位154例,臀位14例,臀位纠正率91.67%;对照组头位114例,臀位54例,臀位纠正率6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30 ~38周做分娩球操可明显减少臀先露,降低剖宫产发生率.
作者:付建英;刘迎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危及母儿的预后[1,2].其病因有异常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肌层、免疫、胎盘浅着床、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营养缺乏及胰岛素抵抗等诸多学说.HDCP的病理生理是多层面的,其中包括脂肪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1,2],如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diponectin)等[3].近年来,脂肪组织不再单纯的被认为是能量储存库,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脂肪组织作为人机体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以通过分泌各种脂肪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糖脂代谢,维持能量平衡.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殖细胞核因子(GCNF)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和RT-PCR技术检测GCNF蛋白和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上皮内瘤变组织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CNF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上皮内瘤变组织(CIN 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0.0% (18/20)、78.3% (18/23)、45.0% (9/20)、33.3% (9/27)和3.4% (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GCNF mRNA的表达与GCNF蛋白相一致,即宫颈鳞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GCNF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初步认为GCNF蛋白和mRNA表达的下调或缺失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一个早期信号,以期为宫颈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研究方向.
作者:王苗;王菊;周宗瑶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