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干预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影响

周燕燕

关键词:全程护理, 真菌性阴道炎, 并发症, 复发情况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5.10-2017.10期间收治的76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38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8例(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时间,评估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阴道瘙痒改善时间、外阴水肿改善时间以及炎症症状改善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出院时间也更长,观察组患者恢复更快(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疾病复发率为26.32%,观察组则为5.26%和7.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症状改善用时更短,有效改善并发症和疾病复发情况,促进患者恢复.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穴位贴敷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睡眠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对我院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睡眠状况改善情况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81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患者手术前三天开始连续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仅在手术前晚给予地西泮片(安定)口服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睡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微波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AR) 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镜下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术后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后鼻塞症状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鼻塞症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其操作简单、安全,视野清楚,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与完善

    在2008年,我国社会保障单位就提出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是由于制度整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些地区仍为做出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具体措施,这就导致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不公平,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现状,探究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策略.

    作者:韩美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总结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微创拔除后即刻植入20枚BEGO种植体.平均4个月后进行终修复,修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1±3.0)个月,观察并统计修复效果.结果:在随访期间20枚种植体都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存留率为100%;20枚种植修复体周边共计36个牙龈乳头,充盈指数为2~3度,其中26个为3度(72.2%),16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处和相邻天然牙位置协调性优良,4枚有轻度差异;17枚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牙龈色泽质地协调性优良,3枚有轻微的差异.患者主观总满意率为95.0%.结论:在明确与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采用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获得美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红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在脑出血康复期的护理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中医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共计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划分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的38例患者划分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26%,明显比对照组的18.42%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使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朱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高血压护理效果展开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以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接受治疗的84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力及精神健康评分具有显著的优质,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将个性化延续护理运用到高血压患者中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连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在降低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中应用品管圈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以降低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中应用品管圈临床价值展开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作为研究时段,并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的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两组的护理人员不变,每组分别包含35例护理人员,同时在两组时间段分别选择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实施品管圈针对性的管理.根据两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降低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提高肝病科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赵金凤;杨筱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自我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患者经外周中心 静脉导管置管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自我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选100例2017年9月到2018年2月医院接收的100例胃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胃肠外科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胃肠外科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虽然得到降低,但还是要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评分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在胃肠外科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被临床应用.

    作者:陈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普外急诊手术切口裂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普外急诊手术切口裂开相关因素,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普外科剖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切口裂开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普外科剖腹急诊手术患者中,有5例术后切口裂开,占比为2.50%.年龄>60岁、切口感染、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后激素应用、肥胖、合并糖尿病等与切口裂开呈现正相关;性别、手术类型、切口类型、原发病的类型等与切口裂开无关.结论:切口感染、高龄、糖尿病、术后激素使用以及营养不良或肥胖是导致普外急诊手术切口裂开的重要因素,临床中应加强针对性的护理.

    作者:卢启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及护理进展

    输尿管结石几乎均来源于肾脏,是肾结石在排出过程中,暂时受阻在输尿管的狭窄处.通过输尿管镜进行钬激光腔内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有效手段,钬激光波长2.1μm,脉冲式激光,是目前众多外科手术用激光中新的一种.产生的能量可使光纤末端与结石之间的水汽化,形成微小的空泡,并将能量传至结石,使结石粉碎成粉末状.水吸收了大量的能量,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钬激光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深度很浅,仅为0.4mm.它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但及时了解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不仅有利于做好相关并发症的护理,而且可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愈合良好,对增进护患关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瑾;鲁轶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利用专职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心理状态 改善效果、并发症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干预对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效果、并发症预防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专职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6.67%,P<0.05.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时,接受专职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并发症有着预防作用.

    作者:潘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观察临床药师对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药学服务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药师对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药学服务.方法:以1例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用药情况制定优化意见,并分析药学服务内容.结果:通过临床药师有效的药学服务提高了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助于其康复进程的加快.结论:临床药师规范的药学服务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例钢筋贯通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腹腔多脏器贯通伤是临床较为普通的突发意外性损伤 ,洞穿人体整个躯干的多处伤、多发伤极为罕见 ,伤情复杂、凶险、变化快.患者稍微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严重者危及生命 ,甚至死于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1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 ,由于大量失血失液 ,导致有效循环、微循环灌注不足 ,致使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 ,产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病理变化的综合征[2 ] .

    作者:蔡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35例作为观察组,另根据配对原则抽取3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具有显著效果,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6月—2018年4月接收的10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类型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这些患者中,临床症状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和好转,其中,主动脉夹层治疗总有效率为71%,急性脑血管栓塞治疗总有效率为95%,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总有效率为85%,急性左心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血管疾病进行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周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的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种疫苗接种后的反应特点,有效降低AEFI的发生率.方法:通过中国免疫信息管理系统和山东省免疫规划综合信息平台分别收集青州市2015—2017年报告的AEFI个案信息和疫苗接种剂次数,对得到的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一般反应中,单纯发热369例(71.10%,4.61/万剂),局部红肿77例(14.84%,0.96/万剂),局部红肿伴硬结45例(8.67%,0.56/万剂),发热伴红肿硬结23例(4.43%,0.29/万剂),主要是由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中,过敏性皮疹4例(0.77%,0.05/万剂),过敏性紫癜1例(0.2%,0.01/万剂).所涉及的20种疫苗中,AEFI发生概率高的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高(32.95%),报告发生率居首位的是无细胞百白破-IPV/Hib五联疫苗(58.48/万剂),所有的AEFI病例均已痊愈.结论:疫苗接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不同疫苗接种后接种反应以发热和局部红肿硬结为主.只有了解了不同疫苗接种后接种反应的特点,才能更好地降低AEFI的发生率.

    作者:石向阳;钟雁;袁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管理风险防控下的现代医院管理核心制度建设研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变革.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对我国现代医院管理核心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制度化、精准化管理已成为医院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加强对医院管理核心制度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医院的管理风险,还能显著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确保医院持续稳定的发展.

    作者:马可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耐药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耐药肺结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7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7.37%,对照组为78.95%,并且观察组疾病掌握程度比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耐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及高.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肛肠外科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即60例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重患者管理、健康教育、医院感染控制、压疮管理、设备管理、护理文书以及安全管理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肛肠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良好.

    作者:周建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清宣止咳颗粒与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选择清宣止咳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5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药物研究;对照组(26例):选择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26例):选择清宣止咳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终就两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退热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退热疗效(69.23%)对比,观察组(96.15%)总有效率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选择清宣止咳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于患儿退热疗效提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可以明显促进,从而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生活品质提升.

    作者:周宏;蒋伟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