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于胎龄儿的高危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李盛强;周守方;袁贵龙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 相关因素, 调控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8~2009年单胎活产小于胎龄儿59例作为病例组,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出生体重在10%~90%分位的适于胎龄儿6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胎龄、生长激素、胰岛素抵抗、镁离子浓度、孕妇体质指数、疾病情况、孕妇年龄、父亲吸烟、酗酒等,对上述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小于胎龄儿在生长激素、镁离子浓度、妊娠年龄方面明显低于适于胎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胎龄儿在胰岛素抵抗水平、妊娠高血压、父亲酗酒率、父亲吸烟率方面明显高于适于胎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镁离子浓度、妊娠年龄、父亲酗酒可作为小于胎龄儿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镁离子可能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孕妇的妊娠年龄小和父亲的酗酒会使小于胎龄儿产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双胎自然早产的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双胎自然早产的价值.方法:对52例孕28~34周双胎孕妇进行超声宫颈长度测量,并追踪这些孕妇的妊娠结局,统计分析使用该方法预测自然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①52例28 ~34孕周的双胎孕妇中,宫颈长度<30 mm(设为阳性)10例,≥30 mm(设为阴性)42例.10例阳性者7天和孕37周前分娩率分别为40.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例阴性孕妇7天和孕37周前均未分娩.②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7天内双胎自然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7.5%、40.0%、100.0%;而在孕37周前上述指标均为100.0%,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是预测双胎早产极有价值的科学方法.若在28~34孕周期间双胎孕妇宫颈长度呈阴性,则一般不会发生早产;若呈阳性,则发生早产的可能性很高.

    作者:马仲秋;于春燕;赫飞;张运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间苯三酚在潜伏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在潜伏期应用对产程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拟阴道分娩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间苯三酚组78例,宫口扩张2~3 cm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mg,对照组72例不给予特殊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胎儿宫内情况及围产结局.结果:间苯三酚组用药至宫口开全平均时间为(4.8±0.6)h,对照组为(6.1±0.9)h,间苯三酚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宫颈水肿率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在潜伏期使用能缩短至宫口开全的时间,减少宫颈水肿的发生,有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婴无不利影响,建议可作为常规用药.

    作者:梁小勤;刘瑶;陆丽;林晓华;吴文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孕前保健研究文献分析

    2007年2月《孕前保健服务规范(试行)》由卫生部正式颁布,孕前保健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为宗旨,为准备怀孕的夫妇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健康状况估、健康指导为主要的保健服务.孕前保健是降低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的一级预防措施,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生殖健康优先考虑的项目[1].本文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孕前保健研究方面文献的特征和规律,从一个侧面反映孕前保健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期为孕前保健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杨美存;朱敏;孙晓如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育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及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南昌市育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探讨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的可行性,为完善麻疹免疫策略及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在南昌市的12个县(区)随机抽取健康育龄妇女,观察育龄妇女强化接种麻疹疫苗(MV)前后的麻疹IgG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南昌市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血清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482.64,抗体阳性率为80.79%,有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流动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GMT和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常住育龄期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免疫史与无免疫史两组麻疹抗体GMT和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有免疫史者高于无免疫史者;育龄期妇女强化接种MV后麻疹抗体GMT为1:1 616.47,抗体阳性率为98.52%,均显著高于接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建议对育龄妇女婚前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提高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降低育龄妇女和MV初始免疫月龄前婴儿麻疹发病率.

    作者:廖征;文海容;彭时辉;熊昌辉;张艳霞;吴越;冯长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瑞芬太尼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行剖宫产的产妇90例,分成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硬膜外麻醉组(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30例.观察3组产妇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麻醉效果,观察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胎儿血气情况、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以及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A组和B组产妇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C组(P<0.05).A组和C组产妇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于B组(P<0.05).3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和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剖宫产术,产妇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满意,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黎昆伟;张淑婷;胡祖荣;贾杰;邓恋;苏丹晨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1098例妇女绝经后补钙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烟台市芝罘区妇女绝经后补钙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及对保健的需求,推进绝经后保健.方法:对1 09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80%妇女的绝经年龄为45 - 52岁.进行过或正在进行补钙者占24.50%,其中以年龄较大、知识层次较高者居多.日均补钙量为405 mg.在补钙的同时用过雌激素者占0.74%.89%的绝经后妇女希望得到包括补钙在内的绝经后保健知识的传授或咨询指导.结论:调查表明妇女绝经后实施补钙的人数及用量均偏低,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者更少.对妇女绝经后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疗保健服务势在必行.

    作者:袁永坤;叶秋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9例经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分为瑞芬太尼全麻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改变、苏醒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气管捕管时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能减轻产妇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产妇苏醒快且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

    作者:岳永猛;熊陈;赵俊锦;陈力;焦艳玲;王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东台市3384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东台市儿童龋病情况,探讨儿童龋病防治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江苏省龋病防治科研项目组提供的口腔保健家长问卷调查表和乳牙龋齿检查表,对东台市3 384名儿童进行龋病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牙患龋率68.29%,龋均为3.14,患者龋均为4.59;男、女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呈递增趋势,各年龄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牙位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乳磨牙所占比例高,其次依次为第一乳磨牙和乳中切牙;刷牙、饮食习惯、家长观念、口腔卫生及是否使用过含氟牙膏等多种因素与儿童乳牙龋病密切相关.结论:加大口腔卫生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定期口腔检查,推广口腔保健适宜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儿童乳牙患龋率.

    作者:程敏;杨晓霞;叶骏;丁强;周晓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脑瘫患儿早期干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脑性瘫痪(脑瘫)是目前导致儿童肢体和智力残疾的主要疾病,被认为是当前导致儿童残疾的“头号杀手”.鉴于脑瘫息儿早期干预的良好效果已被基础医学和康复医学实践所证实,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脑瘫患儿早期干预的知识与技术未普及、部分新生儿早期缺乏明显的表现或家长对一些异常表现的错误认识等种种原因,致使很多患儿错过了早期干预的佳时机,导致康复效果不佳.现整理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将目前在脑瘫患儿早期干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秦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农村地区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病例产前检查服务质量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重度子痫前期/子痫产前检查服务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收集孕产妇死亡率较高的河南省某县2005年7月~2007年8月所有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中重度子痫前期/子痫住院病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评价其产前检查服务质量,分析产前检查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257例研究对象中,有168例(65.37%)做过产前检查.记录产前检查次数的69例中,少的1次,多的6次,≥5次的只有8例(11.59%).做过产前检查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12.50%)要低于未做产前检查的患者(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产前检查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杨欣;吴久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hTERC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研究人染色体末端酶(hTERC)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hTERC基因在20例正常宫颈细胞、5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41例宫颈癌中的表达率.结果:①hTERC基因在CIN 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的扩增均高于正常组(P<0.05);②宫颈癌组hTERC扩增高于CINⅠ组、CINⅡ/Ⅲ组(P<0.05).结论:①hTERC基因的扩增随着宫颈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②应用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可以作为诊断宫颈病变的方法之一.

    作者:杨位;金平;靳荣;毕学汉;李娟;吴军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心理治疗,对照组使用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使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经过治疗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疗效确定,安全性好.

    作者:庞桂萍;陈怡;陈兴阳;齐钢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甲强龙静脉注射与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强龙静脉注射与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5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甲强龙静脉注射和电脑中频药物导人,对照组74例给予静脉注射甲强龙,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咳嗽缓解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强龙静脉注射与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高洪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2010年福建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2010年福建省78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情况,为县区级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信息.方法:收集全省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10年度机构监测调查表进行回顾性定量、定性比较.结果:职工编制不足的机构占53.85%,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达标者占32.05%,所有机构的医护比均不达标,92.31%的机构保健人员配备不达标,51.28%的机构临床人员编制不足,低学历低职称卫技人员比重大.结论:作为三级妇幼卫生网络重要枢纽的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着人力资源匮乏且素质不高的局面,在有提供住院服务的机构表现更明显.

    作者:黄艳红;陈起燕;薛小凌;黄欣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结合雌激素乳膏联合红霉素眼膏、甲硝唑片混合剂治疗绝经后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结合雌激素乳膏联合红霉素眼膏、甲硝唑片混合剂局部给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及尿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绝经后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妇女42例,使用结合雌激素乳膏联合红霉索眼膏、甲硝唑片混合剂每天阴道给药1次,连用21天,比较用药前后情况.结果:用药后阴道及泌尿道萎缩症状明显好转,用药后4周阴道及泌尿道萎缩症状几乎完全消失.阴道检查发现阴道壁弹性增加,皱襞加深,表面苍白、潮红及出血点明显好转或消失.血E2水平上升,FSH和LH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厚度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结合雌激素乳膏联合红霉素眼膏、甲硝唑片混合剂阴道给药能有效缓解泌尿生殖道症状,同时可治疗因泌尿生殖道萎缩引起的病原体感染,对内膜无过度刺激.

    作者:胡晓云;戚宇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河北省80699例已婚女性孕前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TORCH检测在河北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意义,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方法:按照《河北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风疹病毒IgG抗体、巨细胞病毒IgG、IgM抗体和弓形虫IgG、IgM抗体.各试点县(市)每月汇总上报TORCH检查结果,由河北省计划生育科研院专家将汇总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北省15个国家项目试点县(市)共有80 699例已婚待孕妇女接受TORCH检查,风疹病毒IgG抗体、巨细胞病毒IgG、IgM抗体及弓形虫IgG、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13%、29.84%、3.79%、0.50%和0.20%;所检测的3种病毒抗体阳性率高和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TORCH检测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应提高待孕夫妇对TORCH检测意义和TORCH感染危害性认识,规范TORCH检测方法,强化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试剂质量.

    作者:高章圈;张亦心;李国正;田慧艳;陈拽生;赵惠芬;刘效群;马静;韩瑞钰;宗文平;姚冠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顺序检查法在彩超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顺序检查法在彩超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来香洲区人民医院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周为16~40周的孕妇,按子宫-胎儿生物测量-胎儿结构-胎儿附属物的步骤进行彩超筛查,其中胎儿结构的检查顺序为颅脑、脊柱、骨及四肢、颜面、颈项、胸腔、腹腔、盆腔、心脏及大血管:胎儿附属物的检查顺序为胎盘、羊水、脐带.结果:6 728例胎儿中发生各种胎儿畸形85例(1.26%),超声筛查检出胎儿畸形79例,检出率为92.94%.结论:在彩超产前筛查中应用顺序检查法可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是一种重要且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婷;王东潮;刁晖霞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内分泌功能与卵巢内血流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卵巢内分泌功能与卵巢内血流量的关系.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观察48例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动脉血流情况,用放免法检测激素水平,并以40例正常生育期妇女作对照.结果:绝经过渡期妇女PS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I和RI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FSH和LH明显高于对照组,P和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PSV水平与FSH、LH呈负相关,与P、E2呈正相关.结论:绝经过渡期妇女卵巢血供障碍,内分泌功能异常,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导致卵巢功能下降.

    作者:张广斌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149例β地中海贫血高危胎儿产前基因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地贫基因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RDB - PCR)对149份羊水样本进行常见的17种β地贫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受检的149份羊水,未检出β地贫突变基因43例(28.86%);β地贫杂合子70例(46.98%);β地贫纯合子或双重杂合36例(24.16%).结论:通过地贫基因产前诊断技术可有效地避免中、重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对于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洲;蔡稔;罗世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早期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EC)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CNE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方资料.结果:20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岁(32 ~52岁),均行子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术后脉管累及13例,深层间质浸润9例,4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中位生存期22个月,总的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和25.0%.结论:早期SCNEC具有高度侵袭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差,易复发和转移,辅助放疗、化疗可能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肖仲清;廖红;舒宽勇;王丽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