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媛;周艳;杨甜甜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将2001年3月~2007年5月经主动免疫治疗成功的102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SA组妊娠期疾病4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3例,发生率3.9% (4/102),妊娠期糖尿病1例;正常生育组妊娠期疾病5例,发生率4.5% (5/110);两组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A组剖宫产率(56.9%)明显高于正常生育组(41.8%)(P<0.01);两组分娩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A组与正常生育组子代在性别比、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病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A组子代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生育组(P<0.05).结论:主动免疫治疗对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影响较小,可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庆勇;王鸣;林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在宫颈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作用,提高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3月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66例宫颈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联合阴道彩超评价宫颈癌分期与临床分期的准确性,以术后病理结合磁共振(MRI)检查为金标准.结果:临床分期的准确率为56.06%,联合阴道彩超分期的准确率为69.70%,后者的准确率明显优于前者.结论:阴道彩超对宫颈癌的病变范围、侵犯深度、鉴别诊断有应用价值,因其方便、快捷、普及性较广可作为宫颈癌临床分期及治疗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王凤霞;崔丽峰;孙晓艳;柴微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集60例确诊为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骨桥蛋白的含量.结果: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中OPN呈现高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PN在早期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OPN的血清含量越高.结论:OPN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了作用,OPN的表达水平有望作为估计宫颈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张红平;刘莹;杨琳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该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出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流行病学进行前瞻性调查,提供该地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资料.方法:对两年内该院出生的全部活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1 638例,调查其孕母情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及其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7.72%(1 638/21 229),男女之比为1.29:1 (922/716).胎龄<28周、~32周和~37周的比例分别为1.16%、19.90%和78.94%.出生体重<1 000 g、~1 500 g和~2 500 g的比例分别为0.67%、13.68%和85.65%.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高危因素主要为胎膜早破(44.14%)、母亲流产史(43.89%)和多胎史(27.66%)等.常见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43.53%)、高胆红素血症(32.3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30%)等.随着胎龄/出生体重的增加,放弃后死亡、死亡及自动出院的比例逐渐下降,治愈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调查揭示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常见原因、并发症以及影响其转归的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及改善其预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唐文燕;谭玮;丁香平;胡向文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在安全、有效、简易的前提下,探讨新生儿期控制黄疸的佳方法,降低患儿黄疸程度,减少黄疸危害,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方法:采用光疗、控制母乳喂养及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结果:追踪2010年9~11月新生儿黄疸患儿121例(TCB值127 ~ 334 μmol/L),118例治愈,治愈率97.52%:平均疗程10天,TCB值日均下降11.1 μmol/L.结论:简易综合疗法操作原理科学,成本低、易实施,可提高诊疗效率,解决病人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符合建设民心工程的要求.
作者:张小珍;韩煊;黄梅;林志敏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胎儿肠梗阻的B超诊断与临床干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3月~ 2011年3月产前B超检查提示肠梗阻患儿34例临床资料,统计染色体检查异常情况、先天发育异常情况及生后随访资料,包括症状、外科手术类型及预后情况.结果:①34例均行染色体检查,发现21-三体综合征5例,性染色体异常2例,其中合并先心病1例,脊柱畸形1例,向家属交代预后并选择终止妊娠;②27例选择继续妊娠,定期随访.22例生后出现呕吐、腹胀,转外科手术,其中环状胰腺4例(占18.2%),行十二指肠前壁菱形吻合术;肠旋转不良4例(占18.2%),行Ladd's术;十二指肠膜式闭锁6例(占27.3%),行隔膜切除术;空回肠闭锁7例(占31.8%),行肠切除术;胎粪性肠梗阻并腹膜炎1例(占4.5%),行粘连松解术.20例患儿术后均痊愈,2例因早产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5例生后随访观察未见异常.结论:产前B超对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胎儿肠梗阻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经确诊常规行染色体检查,早期积极临床干预,以减少严重畸形儿的出生;而对胎儿肠梗阻应定期随访,出生后出现肠梗阻患儿早期诊断并针对病因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是提高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钟斌;罗玲;温庆荣;刘辉;吴书清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对章丘市企事业单位女职工乳腺疾病的普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乳腺疾病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开展全市农村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章丘市企事业单位所有女职工进行乳腺疾病普查.包括物理检查、近红外线乳透仪检查、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检查.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查阅近5年章丘市妇女乳腺疾病普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本次共普查12 372例女职工,年龄范围23 ~ 75岁.查出乳腺疾病6460 (52.21%)例,居检出率前3位的乳腺疾病为乳腺增生症(6 258例,50.58%)、乳腺纤维腺瘤(189例,1.53%)、乳腺癌(10例,0.08%).②不同职业中教师乳腺疾病的患病率高,达58.05%;③近5年来乳腺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从2004年的26.13%上升到2008年的52.21%.结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预防乳腺疾病,定期乳腺疾病普查,“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疾病防治工作的基本策略和关键措施.
作者:黄艳;张卫民;李虹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副作用.方法:将5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文拉法辛缓释片75 mg/d顿服,疗程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30%刺激强度刺激患者左额叶背外侧,频率为10 Hz,每日1次,连续治疗5点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末采用HAMD量表评定抑郁症状,采用TESS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58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治疗第1周末即显示明显疗效(P<0.01).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赵峥;何艳;张长军;杨勇锋;王鹏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坤泰胶囊组(A组)、克罗米芬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各60例,记录各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生长状况和宫颈黏液性状.结果:B组和C组成熟卵泡数、注射HCG日血清E2值及排卵率均高于A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子宫内膜形态和宫颈黏液评分优于B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有利于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生长,提高卵泡质量,诱导排卵,与克罗米芬合用能降低其对子宫内膜和宫颈黏液的不利影响,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新思路.
作者:宋晖;韩星;田国华;赵海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的处理方法及观察指标,以期减少胎盘早剥对母体的损伤,为患者再次妊娠提供有利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2007年7月~2010年3月在北京妇产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轻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6例,死胎15例(4例为双胎),死产3例(2例为放弃胎儿,1例孕27周);产后出血6例,DIC 2例,肺水肿1例,无孕产妇死亡.产程时间及孕产妇结局与胎盘早剥类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胎盘早剥的不同类型与发病孕周间有统计学相关性,轻型早剥多发生于孕足月(≥37周),重型早剥以早产偏多(28~ 37周).胎盘早剥发病孕周与围产儿预后间有统计学相关性.结论:胎盘早剥经阴道分娩,母婴预后与结束分娩的时间无关,而在于产程的严密监护.胎盘早剥患者选择阴道分娩时,应综合考虑孕龄、出血、凝血功能、胎儿宫内状况等.
作者:胡乔飞 刊期: 2012年第3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卵泡发育障碍、胰岛素抵抗(IR)和雄激素过多为主要特征且病因复杂的疾病,不仅是妇女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种代谢综合征[1].此外,PCOS还与长期健康风险相关.在PCOS妇女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早发阶段,可出现IR、雄激素增多症和血脂异常,但确切原因还不清楚.
作者:栗凤霞;樊桂玲;易建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评价分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1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手术,B组腹腔镜手术后辅助应用米非司酮,C组腹腔镜手术后辅助应用孕三烯酮,D组腹腔镜手术后辅助应用GnRH-α,随访追踪1~2年,比较4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复发率及不良反应,不同时间点进行生存质量评分,分析4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A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B、C、D3组,症状缓解情况、生存质量显著低于B、C、D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3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复发率及短期生存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远期生存质量明显高于D组,而B组不良反应更轻,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好,且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术后辅以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米非司酮药物不良反应轻,无论经济上或心理上患者都愿意接受,更宜于临床应用.
作者:高霞;张毅;岳艳;陈永利;马亚琳;胡平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4例卵巢囊肿病历,在彩超引导下选择经腹部或经阴道穿刺抽吸囊液后,无水乙醇1/3囊液量注入囊腔固定,6个月后复查彩超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囊液检查均为未见癌细胞.324例痊愈率81.5%、显效率11.1%、有效率3.7%、无效率3.7%,总有效率为96.3%.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彩色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创伤小、安全无痛苦、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且并发症少、疗效满意,为良性卵巢囊肿的微创治疗又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作者:王鸿艳;邹淑波;何晓宁;李丹;王丹丹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胎儿部分肢体缺失的超声表现,以及产前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超声诊断胎儿部分肢体缺失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7月~ 2010年9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就诊并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的相关资料,对比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共发现29例胎儿肢体缺失.其中影响上肢25例,占86.2%;影响下肢2例,占6.9%;影响四肢2例,占6.9%.纵向肢体缺失16例,占55.2%;横向肢体缺失13例,占44.8%.合并其他畸形16例,占55.2%.结论:尽管许多胎儿肢体缺失需经X射线检查或于出生后才能确诊,但若采取正确的顺序和方法对胎儿进行全面的超声检查,发现形态学上的改变,仍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肢体缺失的关键.
作者:黄帆;刘丽;吴晶;张蕾;陈倩;郭琳娜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测宫腔长度≥10 cm)接受皮下注射达菲林3.75 mg,每4周1次,至测量宫腔深度≤9 cm时由专人放置LNG-IUS.在用GnRH-a治疗前、放置LNG-IUS后6、12、18、24个月进行痛经VAS评分和月经量PBAC评分,并检测子宫体积和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放置LNG-IUS后6、12、18、24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与GnRH-a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放置LNG-IUS后12、18、24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与放置后6个月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LNG-IUS后12、18、24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在放置LNG-IUS时与GnRH-a治疗前比较显著变小(P<0.05).放置LNG-IUS后6和12个月较放置LNG-IUS时增大(P<0.05),但仍较GnRH-a注射治疗前小(P<0.05);且放置LNG-IUS后18、24个月子宫体积逐渐缩小,与GnRH-a注射治疗前及放置LNG-IUS后6、12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放置LNG-IUS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在GnRH-a联合LNG-IUS治疗后升高至正常,与GnRH-a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LNG-IUS后6、12、18、24个月之间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GnRH-a后联合放置LNG-IUS对大子宫腺肌病合并的痛经与月经过多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广范;陶艳玲;尚雪;林霞;栾峰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肝、肾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53例子痫前期(PE)患者及93例健康孕晚期孕妇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结果:①血清CRP水平PE患者高于正常孕晚期孕妇,且重度PE患者高于轻度P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ALB含量PE患者与正常孕晚期孕妇相比显著降低(P<0.05);PE患者血清ALP、ALT、AST、GGT、BUN、Cr、UA含量与正常孕妇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肝、肾功能均受损.
作者:董海英;庞淑兰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妊娠28周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根据自愿的原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采用胰岛素加高压氧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胰岛素加鼻导管给氧.疗程结束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速率在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的比值(S/D)、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测定,比较两组脐动脉血流值,并随访分娩结局.结果:①治疗组的S/D值、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分别为1.45 ±0.22,0.86±0.05,0.32±0.17,对照组分别为2.55±0.52,1.53±0.23,0.59±0.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6.7%、4.5%、5.6%,对照组分别为17.8%、15.6%、1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围产期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缺氧的疗效肯定,安全无创值得推广.
作者:徐慧;方瑞忠;尤润生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将第二次行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分为两组,其中首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A组,首次行stark式剖宫产术患者80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腹腔粘连情况、胎儿娩出时间.结果:B组手术时间> 60 min的占6.3%,出血量大于700 ml的占8.8%,重度粘连发生率为6.3%,胎儿娩出时间低于15 min者占52.5%,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组比较,stark式剖宫产术更加简单、创伤及术后粘连更小.
作者:陈玲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9年无锡市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年间围产儿死亡率为5.83‰,围产儿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国产儿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畸形(443例,占21.55%)、脐带因素(319例,15.52%)、早产低体重(199例,占9.68%).结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实施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干预、加强围产保健管理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顾燕芳;于亮 刊期: 2012年第32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患儿生命早期,疾病的临床症状尚未表现前,综合应用现代的检查、检验手段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大限度地避免患儿产生不可逆的身体损害,保护儿童体格、智能和心理正常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自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来,已使数以万计的儿童摆脱了残疾、死亡的厄运,重归与正常儿童同样的美好生活,使数以万计的家庭重归幸福,使社会的负担明显减轻.
作者:孙燕;张瑜平;蒯烨滨;贾文智 刊期: 2012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