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山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措施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万波;王莹;赵烨;谭玲玲;冯立红;颜友良;蔡风娥;杨赞卿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防控措施,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中山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措施对改善母婴妊娠结局的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行政干预、技术培训和基层督导相结合方式,不断建立健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控体系.同时对2006~2009年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例整群抽样,分析防控措施实施过程中母婴妊娠结局等相关情况的动态变化.结果:中山市2006~2009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和孕产妇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流动人口妊高病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孕产妇死亡率(P=0.027)和产后出血率(P=0.001)动态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各类围产儿结局的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死胎死产率(P=0.001)和新生儿窒息率(P=0.006)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山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控措施在降低发病率和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为完善中山市高危妊娠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口服配合外涂自制玉黄乳消膏治疗老年妇女乳腺肿块9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乳腺肿块外治的有效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乳腺肿块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证分为肝郁痰凝型、脾胃虚弱型和气血亏虚型,分别选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法,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法,益气补虚、温阳解毒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和自制玉黄乳消膏外涂方法,对照组采用单服中药治疗.结果:两组病例均经30天治疗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83%.结论:本病采用中药内服与局部药物离子透入治疗,具有疗程短、疗效快、不伤皮肤、无任何不良反应等特点,治疗老年妇女乳腺肿块疗效显著.

    作者:董志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湘鄂渝黔边区苗族学生体质量指数分析

    目的:了解湘鄂渝黔边区6~16岁苗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分布特征及其营养现状.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测量苗族学生的身高和体质量,利用公式计算体质量指数,并对其分布特征和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男女学生BMI值随年龄增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男生年平均增长0.40kg/m2,女生年均增长0.55kg/m2;11岁以前,女生的BMI均值低于男生平均水平,12岁后又高于男生;苗族男学生除了15岁外,各年龄段BMI均高于汉族男生,大多数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生各年龄段的BMI值均高于2000年全国汉族学生平均水平(P<0.05),营养不良率和超重肥胖率均低于2005年全国汉族学生平均水平;苗族男生和女生营养状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湘鄂渝黔边区6~16岁苗族学生总体营养状况良好,但仍有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现象存在,应继续加强中小学生的营养教育.

    作者:张惠娟;黄大元;吴国运;梁成青;熊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NF-kB在子痫前期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NF-kB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30例,子痫前期患者60例(轻度30例,重度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NF-kB p65、IkB-α的表达.结果:1对照组与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NF-kBp65和IkB-α表达比较,子痫前期组较对照组的胎盘NF-kBp65表达明显升高,IkB-α表达明显降低(P<0.01).2轻度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NF-kBp65和IkB-α表达变化,子痫前期组重度组较子痫前期轻度组胎盘NF-kBp65表达明显升高,IkB-α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NF-kB活化增强,参与免疫炎症反应及胎盘细胞损伤,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作者:陈芳荣;龚护民;茹美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甘肃省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产科原因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的产科原因,为降低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死亡率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产科原因占74.48%,间接产科原因占25.52%.直接产科原因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胎盘滞留、产后宫缩乏力、羊水栓塞.直接产科原因中胎盘滞留呈下降趋势,产后宫缩乏力和其他胎盘因素呈上升趋势.间接产科原因前3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缺铁性贫血妊娠、妊娠合并肝部疾病,近年来,妊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有所提高.结论: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加强产科人员的培训和产科医疗质量的管理.

    作者:马永红;杨兰;郭金仙;李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规范化分娩镇痛在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对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结局影响的观察,探讨分娩镇痛的必要性.方法:选择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产妇为试验组,未接受分娩镇痛的100例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两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疼痛感受及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VA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产程延长、新生儿窒息等(P>0.05);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顺产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安全有效,对产程、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且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江江;张丽芬;董旭东;吴婕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在应用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肠炎124例婴幼儿随机分为研究组(猪免疫球蛋白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68例,对研究组及对照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后72h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同时分析住院前病程和治愈疗程.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72h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4%,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1%和7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可抑制RVE患儿血清IL-2、IL-6、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黄伟;苏颖;李凯;夏明月;李明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江西省参加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室间质量评价回顾

    目的:对我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7年进行回顾分析.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分发的各批次质评样本的苯丙氨酸(Phe)和促甲状腺素(TSH)值进行检测,对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1批次105份质控样本检测,Phe和TSH的偏倚分布范围较广,Phe和TSH相对偏倚平均值分别为7.51%、8.88%;2Phe定量判断评分为96.20%,定性判断为98.10%,总评分为97.15%;TSH定量判断评分为92.38%,定性判断为96.20%,总评分为94.29%.结论:本实验室室间质评在控制限内;接受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实验室质量监控,有助于发现实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利于提高检测水平.

    作者:徐小兰;王枫;黄志华;杨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梧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胸片改变、治疗及转归.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以咳嗽、发热为首诊症状,常合并食欲下降、腹泻、乏力、心音低钝、心悸、烦躁、高热惊厥、贫血及皮疹等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系统症状.肺部体征阳性率(37.5%)较胸片异常率(100.0%)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效价大于1:80为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大部分升高,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所有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均使用阿奇霉素,疗效良好.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有小龄化趋势,患病率则有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控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需注意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及对症治疗.

    作者:黎念;何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温州地区早期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早期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回顾2005年~2010年9月住院出生3~7天活产儿667953例,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听力筛查501 503例,未通过者42天复筛,3月和6月各用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声导抗(AIM)、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ASSR)诊断.结果:初筛未通过47044例,未通过率9.38%,复筛31362例,复筛未通过4329例,未转诊1641例(失访),占37.90%,转诊2688例,听力损失327例,轻度听力损失6.50%(26/400),中度听力损失24.25%(97/400),重度听力损失18.75%,(75/400),极重度听力损失50.05%(202/400).结论:早期新生儿听力筛查随访需要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才能提高复筛率、转诊率、随访率、干预率.

    作者:徐赛男;周益飞;林锡虎;杨雷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行为的评价

    目的:探讨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相关认知调查表,对442例初产妇在人院和出院时进行同一问卷调查.结果:产妇在出院和入院时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可有效地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肖红;龚良晨;罗美华;徐郡;周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血清CA125测定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了解大连市妇产医院卵巢肿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探讨CA125水平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51例患者CA125水平.结果:卵巢良性肿瘤43例CA125值为(21.06±15.4)U/ml,卵巢恶性肿瘤36例CA125值为(273.66±221.38)U/ml,卵巢良恶性肿瘤CA125水平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CA125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鉴别、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么建萍;魏素艳;张颖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3849例学龄前儿童眼屈光度筛查的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弱视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2010年1月~12月期间对鹤壁市所有幼儿园(包含幼托所)在园的3849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度筛查,分析屈光不正儿童在各年龄组的构成比及弱视眼在不同屈光不正组的构成比.结果:远视眼者占2.5%,近视者占1.4%;左眼远视者占2.0%,近视者占1.1%;双眼远视者占1.5%,近视者占0.8%.356例屈光不正儿童中被确诊为弱视者96例(132眼),占2.5%.屈光不正儿童在各年龄组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眼在不同屈光不正组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21,P=0.003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儿童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弱视在较小儿童中所占比例更高,临床筛查弱视更应重视较小年龄组儿童.

    作者:雷光明;赵文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19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0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口服己烯雌酚.根据子宫大小行钳刮术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待其自然排出胎儿、胎盘后行清宫术,观察两组清宫情况.结果:观察组流产成功率为91.84%,对照组流产成功率为59.18%,观察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能安全有效地终止稽留流产,具有疗效好、出血量少,方法简便、用药剂量小等优点,可减少术后不全流产的几率,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路运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中山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措施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山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措施对改善母婴妊娠结局的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行政干预、技术培训和基层督导相结合方式,不断建立健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控体系.同时对2006~2009年中山市妇幼保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例整群抽样,分析防控措施实施过程中母婴妊娠结局等相关情况的动态变化.结果:中山市2006~2009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和孕产妇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流动人口妊高病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孕产妇死亡率(P=0.027)和产后出血率(P=0.001)动态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各类围产儿结局的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死胎死产率(P=0.001)和新生儿窒息率(P=0.006)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山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控措施在降低发病率和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为完善中山市高危妊娠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万波;王莹;赵烨;谭玲玲;冯立红;颜友良;蔡风娥;杨赞卿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改良式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CIN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式冷刀锥切术在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方法:对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宫颈锥切术的172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组及传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狭窄或粘连发生率及宫颈鳞柱交界可见率等.结果: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28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35min,改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平均33ml,对照组平均45ml,改良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颈狭窄或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鳞柱交界可见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冷刀锥切术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具有术后宫颈鳞柱交界可见率高,有利于术后随访等优点.

    作者:李敬;张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育男性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病因的精液几项实验检测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结果异常率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精液的几项实验检测方法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精液常规结果总异常率占97.35%,生殖道感染检测结果异常率占56.16%,精浆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异常率占41.86%,染色体结果总异常率占25.77%.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的几项实验结果异常率明显增高,是导致不育不孕的主要原因,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男性不育不孕有着重要辅助作用.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1670例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

    目的:提高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避免漏诊.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儿童医院产前超声检出的畸形胎儿进行追踪随访,经分娩、引产或尸检证实畸形.结果:超声共检查孕妇158649例,检出胎儿畸形1670例,共2055个畸形,畸形检出率为10.53%;共检出致死性畸形156例,严重畸形1500例,轻微畸形14例,产前诊断与产后完全符合1646例,符合率为98.56%;部分符合24例;漏诊27个畸形,畸形漏诊率为1.31%.羊水穿刺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78例,畸形排名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胎儿水肿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及颜面部畸形.结论:产前超声筛查是目前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部分胎儿畸形检出时间可提前到孕12周前.

    作者:林莲恩;田晓先;粱洁梅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13~16岁壮族青少年年龄、身高及体重指数对跟骨超声骨密度的影响

    目的:建立广西壮族13~16岁青少年超声骨密度BUA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常住广西百色地区13~16岁正常壮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国生产的Osteospace干式超声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跟骨BUA,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13~16岁壮族男女青少年BUA与体重、BMI、年龄、身高及足长均有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是男女性跟骨BUA的主要影响因素.13岁壮族女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同龄男生,13岁女生的BUA值高于同龄男生,但14岁男生的BUA值显著提高.结论:BUA随着体重、身高和BMI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青春期的启动而显著地增加,青春期是骨量增加迅速的一个关键时期.

    作者:王金花;黄秀峰;周庆辉;杨园园;黄海珊;舒方义;唐汉庆;黄昌盛;何兰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对该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进行了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测定,并分析了MP感染与慢性咳嗽患儿年龄、X线胸片改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7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经MP-IgM抗体的测定为阳性的患儿有42例,占53.85%;对照组患儿中MP-IgM抗体检测阳性者5例,占8.33%,观察组的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98,P=0.000).1~3岁患儿的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儿(P<0.05).80.77%患儿的双肺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以支气管炎所占比例高.63例X线胸片改变的患儿中有42例MP-IgM抗体检测为阳性,21例MP-IgM抗体检测为阴性,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MP-IgM阴性率(X2=8.29,P=0.009).所有患儿均完成了1~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其中80.95%的患儿(34/42)1周内咳嗽明显减少,95.24%的患儿(40/42)1个月内咳嗽消失.结论:MP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姚宇枫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神经管缺陷发生原因的循证医学研究

    目的:通过系统性综述的方法,分析神经管缺陷(NTDs)的病因.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2009年12月,纳入神经管缺陷病因学的系统性综述/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中文文献研究设计等级为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共纳入系统性综述/Meta分析9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病例-对照研究7篇.现有证据显示,遗传方面,MTHFR基因677位点TT基因型是非拉丁裔欧洲人群子代NTDs发生的危险因素;与HCY(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有关的酶或基因突变可引起NTDs发生概率增加,具有家族史及NTDs生产史其子代NTDs发病率较高.环境暴露方面,孕妇高热、父亲接触有机溶剂和使用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和丙戊酸)是NTDs发生的危险因素,现有证据不支持紫外线照射和使用克罗米酚柠檬酸盐影响子代NTDs的发病风险的假设.生活行为方面,孕妇超重或肥胖、多次孕产史是NTDs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IVF辅助生殖技术对NTDs发病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结论:NTDs病因复杂,具有较高证据等级的病因学研究不多,病因仍有待探索.目前在孕早期补充叶酸是被广泛推荐使用的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谷茜;刘佳琦;何达;葛智馨;陈英耀;厉传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