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霞
目的:探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宫颈长度(CL)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80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于妊娠22~30周检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fFN,B超检测宫颈长度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宫颈阴道分泌物fFN阳性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82.8%、阳性预测值为87.8%、阴性预测值为61.5%、准确度为75.0%.宫颈长度<20mm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61.4%、准确度为76.2%.两者联合检测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82.7%、阳性预测值为89.4%、阴性预测值为72.7%、准确度为82.5%.结论:对于双胎妊娠孕妇,fFN及宫颈长度联合检测较两项单独检测预测早产的敏感度、准确度提高,提示可联合应用于临床筛查双胎妊娠早产高风险孕妇.
作者:易清华;凌晟荣;黄晓燕;易村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湘鄂渝黔边区6~16岁苗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分布特征及其营养现状.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测量苗族学生的身高和体质量,利用公式计算体质量指数,并对其分布特征和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男女学生BMI值随年龄增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男生年平均增长0.40kg/m2,女生年均增长0.55kg/m2;11岁以前,女生的BMI均值低于男生平均水平,12岁后又高于男生;苗族男学生除了15岁外,各年龄段BMI均高于汉族男生,大多数年龄段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生各年龄段的BMI值均高于2000年全国汉族学生平均水平(P<0.05),营养不良率和超重肥胖率均低于2005年全国汉族学生平均水平;苗族男生和女生营养状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湘鄂渝黔边区6~16岁苗族学生总体营养状况良好,但仍有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现象存在,应继续加强中小学生的营养教育.
作者:张惠娟;黄大元;吴国运;梁成青;熊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12例(470眼)婴幼儿根据病情和年龄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1月以下婴幼儿首先以按摩泪囊区为主,5月以上婴幼儿直接采用泪道探通冲洗术.结果:1月以下婴幼儿经按摩治愈61眼,2~4月经按摩治愈20眼,各月龄段泪道探通冲洗治愈374眼,治愈率96.1%.各年龄组泪囊炎发病情况以0~4月年龄组为多数,不同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剖宫产与顺产比较,有使泪囊炎患病率增高的因素.分泌物细菌培养加药敏结果显示,链球菌、肺炎球菌发病例数多,其次是葡萄球菌.结论:2~4月为泪道探通冲洗术的佳治疗时间.
作者:刘子江;卢海霞;凌睿;张坚;苏广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12例因不孕症需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且碘过敏试验阴性的患者随机分配为常规组(156例)和试验组(156例).常规组由医生穿铅衣站在患者身旁推注造影剂进行造影,试验组由医生在工作室(无射线区)使用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代替人工推注造影剂进行造影,对两组造影的图像质量和在造影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96,P>0.05);在造影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568,P<0.05).结论:使用YLD-200输卵管通液诊疗仪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不仅安全可靠,而且避免了医生遭受X射线的辐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覃永平;梁慧明;冯谢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1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无不良反应、无创伤、无痛苦、操作简便等优点,患儿易于接受,增强患儿抵抗力,减少肺炎复发率,避免了抗生素不良反应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远芳;罗祥梅;张伦敏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提高宫颈癌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子宫颈浸润癌患者733例诊治中的相关临床资料,按年份分为A、B两组,对比分析发病及诊治情况.结果:宫颈癌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仔细和准确的临床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的合理应用对宫颈癌可早期确诊并分期;术式的选择具有保留卵巢功能、为有强烈要求的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及微创化的趋势.结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有待提高,随诊情况有待改善;提高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刘晶;田雪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王店镇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RTI)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于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王店镇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结果:13540例被调查者中患慢性宫颈炎的比例高,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若以滴虫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淋病、慢性宫颈炎等5项中1项为阳性作为生殖道感染的诊断依据,共有1018例患有生殖道感染,占28.76%.2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内源性感染阴道炎发病率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既往有RTI病史和有人工流产史.性传播阴道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有:既往患RTI病史、孕次和产次增加.被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既往患RTl病史、产次和流产等是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患RTI病史是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内源性感染阴道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人流史.结论:王店镇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病率较高,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和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倡健康行为,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
作者:沈玲芬;陆虹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冷刀锥切术在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方法:对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宫颈锥切术的172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组及传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狭窄或粘连发生率及宫颈鳞柱交界可见率等.结果: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28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35min,改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平均33ml,对照组平均45ml,改良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颈狭窄或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鳞柱交界可见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冷刀锥切术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具有术后宫颈鳞柱交界可见率高,有利于术后随访等优点.
作者:李敬;张爽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19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0例.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口服己烯雌酚.根据子宫大小行钳刮术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待其自然排出胎儿、胎盘后行清宫术,观察两组清宫情况.结果:观察组流产成功率为91.84%,对照组流产成功率为59.18%,观察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能安全有效地终止稽留流产,具有疗效好、出血量少,方法简便、用药剂量小等优点,可减少术后不全流产的几率,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路运珍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索乳腺肿块外治的有效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乳腺肿块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证分为肝郁痰凝型、脾胃虚弱型和气血亏虚型,分别选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法,温补脾肾、益气养血法,益气补虚、温阳解毒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和自制玉黄乳消膏外涂方法,对照组采用单服中药治疗.结果:两组病例均经30天治疗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83%.结论:本病采用中药内服与局部药物离子透入治疗,具有疗程短、疗效快、不伤皮肤、无任何不良反应等特点,治疗老年妇女乳腺肿块疗效显著.
作者:董志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缺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6000例不同孕周孕妇采用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结果:在6000例孕妇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81例,彩超筛查诊断胎儿畸形75例,漏诊6例,其中先天性小眼球畸形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2例,多指畸形1例,颈部椎骨缺损1例,胸部巨大淋巴囊腺瘤1例.75例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合并畸形与产后结果均经出生或引产后尸检证实.结论:妊娠各期进行彩超筛查,可以对胎儿形态结构方面的明显畸形进行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蔚;胡春霞;金松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运用计算出的AFP及F-βHCG的MOM值与目前采用的MOM值对孕妇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期待能更有效地筛查出南昌地区胎儿神经管缺陷及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方法:依据2005~2007年到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孕妇各孕周AFP、F-βHCG的中位数,计算出AFP、F-βHCG的MOM值,用计算出的MOM值(研究组)和目前采用的MOM值(对照组)分别对2008年来该院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孕妇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进行羊水检测和随访,比较两种MOM值对胎儿神经管缺陷畸形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阳性率、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结果:神经管缺陷畸形、唐氏综合征阳性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阴性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假阳性率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神经管缺陷畸形P<0.05,唐氏综合征P<0.01).结论:应用本地区MOM值进行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筛查,能更有效地筛查出本地区的神经管缺陷畸形及唐氏综合征胎儿.
作者:赖华;刘艳秋;刘淮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病因的精液几项实验检测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结果异常率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精液的几项实验检测方法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精液常规结果总异常率占97.35%,生殖道感染检测结果异常率占56.16%,精浆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异常率占41.86%,染色体结果总异常率占25.77%.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的几项实验结果异常率明显增高,是导致不育不孕的主要原因,通过检测结果分析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男性不育不孕有着重要辅助作用.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相关认知调查表,对442例初产妇在人院和出院时进行同一问卷调查.结果:产妇在出院和入院时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认知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可有效地促进母乳喂养.
作者:肖红;龚良晨;罗美华;徐郡;周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的产科原因,为降低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的趋势,但死亡率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产科原因占74.48%,间接产科原因占25.52%.直接产科原因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胎盘滞留、产后宫缩乏力、羊水栓塞.直接产科原因中胎盘滞留呈下降趋势,产后宫缩乏力和其他胎盘因素呈上升趋势.间接产科原因前3位依次为: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缺铁性贫血妊娠、妊娠合并肝部疾病,近年来,妊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有所提高.结论:2005~2010年甘肃省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加强产科人员的培训和产科医疗质量的管理.
作者:马永红;杨兰;郭金仙;李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004年9月~2009年5月就诊的124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进行活检,将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7.67%、52.63%、82.35% 、90.91%和83.87%;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8.85%、89.19%、95.56%、97.06%和95.97%.结论:宫腔镜检查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可明确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并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崔艳萍;班清媚;钟小烨;余文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早期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回顾2005年~2010年9月住院出生3~7天活产儿667953例,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听力筛查501 503例,未通过者42天复筛,3月和6月各用DP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声导抗(AIM)、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ASSR)诊断.结果:初筛未通过47044例,未通过率9.38%,复筛31362例,复筛未通过4329例,未转诊1641例(失访),占37.90%,转诊2688例,听力损失327例,轻度听力损失6.50%(26/400),中度听力损失24.25%(97/400),重度听力损失18.75%,(75/400),极重度听力损失50.05%(202/400).结论:早期新生儿听力筛查随访需要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才能提高复筛率、转诊率、随访率、干预率.
作者:徐赛男;周益飞;林锡虎;杨雷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海口地区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水平及主要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德国欧蒙印迹法分别检测138例哮喘患儿及40例健康儿童的过敏原种类,并采用美国贝克曼化学发光仪DXI800检测血清中总IgE含量.结果:40例健康儿童血清总IgE含量为116.29±91.60μg/L,过敏原检测均为阴性;138例哮喘患儿总IgE的含量为2126.17±1942.69μg/L,138例哮喘患儿总IgE阳性率为73.2%,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过敏原阳性率68.1%(P<0.01),且大多数患儿被多种过敏原致敏.吸入组高为屋尘57例,其次为屋尘螨/粉尘螨46例;食入组高为虾20例,其次为鸡蛋白、蟹.结论:通过对哮喘患儿测定血清总IgE水平,并结合过敏原的测定,可了解患儿过敏的变应原,寻找病因,尽量避免接触此类过敏原,减少发病.
作者:戴海玲;韩景辉;符惠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探讨NF-kB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90例,其中对照组30例,子痫前期患者60例(轻度30例,重度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胎盘NF-kB p65、IkB-α的表达.结果:1对照组与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NF-kBp65和IkB-α表达比较,子痫前期组较对照组的胎盘NF-kBp65表达明显升高,IkB-α表达明显降低(P<0.01).2轻度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NF-kBp65和IkB-α表达变化,子痫前期组重度组较子痫前期轻度组胎盘NF-kBp65表达明显升高,IkB-α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NF-kB活化增强,参与免疫炎症反应及胎盘细胞损伤,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作者:陈芳荣;龚护民;茹美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目的:对我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7年进行回顾分析.方法:分别采用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IA)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分发的各批次质评样本的苯丙氨酸(Phe)和促甲状腺素(TSH)值进行检测,对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1批次105份质控样本检测,Phe和TSH的偏倚分布范围较广,Phe和TSH相对偏倚平均值分别为7.51%、8.88%;2Phe定量判断评分为96.20%,定性判断为98.10%,总评分为97.15%;TSH定量判断评分为92.38%,定性判断为96.20%,总评分为94.29%.结论:本实验室室间质评在控制限内;接受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实验室质量监控,有助于发现实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利于提高检测水平.
作者:徐小兰;王枫;黄志华;杨蓉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