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女性人群解脲脲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唐晓华;潘树根;彭慧敏;江镜全;关秀珍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 生殖道感染,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对广州地区解脲脲原体(Uu)在不同女性人群的检测结果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生殖道炎症患者及健康体检女性两组人群的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IST2试剂盒进行Uu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合临床资料,对两组人群的Uu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u阳性率生殖道炎症组为38 7%,健康体检组为33.5%,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Uu在各年龄段女性定植无差异;生殖道炎症组Uu≥104 CFU/ml的例数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两组Uu≥104 CFU/ml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敏结果显示除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外,其余抗生素对Uu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性均>70%).结论:Uu为女性生殖道常见寄生物,应慎重判断其致病性,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其感染.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加味抑肝散治疗,对照组用(舒乐安定片)治疗.结果:治疗20天后,治疗组治愈率52.38%,无效率9.52%,总有效率90.48%,而对照组治愈率11.90%,无效率47.62%,总有效率52.38%,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结论: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疗效明显,且能改善潮热、心悸、乏力、出汗等伴随症状.

    作者:孔月晴;胡建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对母体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65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GDM治疗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异常、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剖宫产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治疗组在巨大儿、生长受限、早产、窒息、低血糖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生儿死亡仅出现I例,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合理使用胰岛素,可以降低GDM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宝霞;刘晓梅;徐晓华;王鸿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患儿的缺牙特点.方法:收集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进行口腔检查,从恒牙先天缺失数日、牙位分布、咬合关系及多生牙、阻生牙、余留牙大小、形态等比较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的缺牙特点.结果:缺牙中以少数牙缺失为常见,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中易缺失的牙齿为下颌中切牙.性别及左右侧未见明显差别,咬合关系异常者较多,少数牙伴有畸形及多生、阻生牙.结论:单纯性恒牙先天缺牙多为少数牙先天缺失,缺牙部位以下颌中切牙为常见,缺失牙位在左右侧未见明显异常,咬合关系异常较多见.

    作者:金永哲;王民艳;杨秀玲;姜秋;杜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静宁县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静宁县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状况,为改善静宁县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水平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静宁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出生窒息、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始终位居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构成的前三位;婴儿期死亡所占比例大,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构成比徘徊在83.89%~88.24%之间,而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构成比在70.00%~90.40%之间;5岁以下儿童在医院就诊的比例明显升高,以县(区)级和乡(街道)级医疗机构诊断级别所占比重大,高达60%以上.结论:2006~2008年5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应积极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管理,进一步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儿童保健技术水平.

    作者:马娟娟;吕鸿梅;赵久红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合理膳食营养指导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是生命过程中对营养要求高的时期,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来自孕妇,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1,2].孕妇营养平衡可以减少妊娠并发症,预防新生儿体重过低,降低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孕妇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过剩),会造成胎儿营养素缺乏,导致器官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严重者发生流产、死胎或畸形等[3].因此,为保证孕妇营养、预防出生缺陷及提高新生儿身体素质,研究妊娠期食物营养保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孕妇营养现状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提出各妊娠期的膳食营养指导性建议.

    作者:朱俊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胎盘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目的:探讨胎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28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28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1R的表达水平.结果:①L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IR的表达水平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GLP-IR的表达水平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胎盘组织中GLP-1、GLP-1R的表达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454,P<0.05;r=-0.512,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GLP-1、GLP-1R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在新生儿出生体重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鑫;王晶;尚丽新;李萍;张文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早产小于胎龄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胃肠功能障碍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337例早产小于胎龄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病情况,并与早产适于胎龄儿比较,分析二者的易感性.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337例早产儿,根据小于胎龄儿及适于胎龄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292例,比较两组患儿NEC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发生NEC 3例,发病率为6.67%;胃肠功能障碍15例,发病率为33.33%.对照组发生NEC1例,发病率为0.34%;胃肠功能障碍42例,发病率为14.38%.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9.963 2,P=0.001 6),NEC发病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8.4509,P=0.003 6).结论:早产小于胎龄儿是胃肠功能障碍及NEC的高危因素,对于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的早产小于胎龄儿应严密观察,一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应注意其发展为NEC的可能.

    作者:洪梅;甄宏;李柳青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经肛巨结肠根治术在新生儿期巨结肠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肛巨结肠根治术在新生儿巨结肠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10年来264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新生儿进行钡剂灌肠或吸吮法直肠黏膜活检术术前诊断,用Tone手术巨结肠根治术式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64例平均手术时间35 min(18~70 min),平均出血7 ml(5~10 ml);随访1~8年,症状复发23例,肛门狭窄13例,大便污粪3例,肛门直肠黏膜脱垂15例.以上复发病例均经二次手术治愈,死亡5例.结论:经肛巨结肠根治手术使大部分新生儿期的巨结肠手术一期根治成为可能并效果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杜俊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Caspase-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酶-3(Caspase-3)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和Ki-67在63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各20例相比较.结果:Caspase-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和63.5%,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为60.0%和60.0%,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为100.0%和20.0%,三者的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spase-3和Ki-67参与丁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并为子宫内膜癌的保守治疗提供新的靶目标可能.

    作者:曹帅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徐州地区女性就诊者21种HP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徐州地区妇女就诊者21种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取2 001例女性就诊者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导流杂交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 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3、56、58、59、66、68、cp8304共21种基因型,并对21种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总感染率为40.78%,其中高危型HPV占总阳性例次数的78.92%(644/816),若将一人同时感染多个HPV基因型的就诊者作为一个阳性病例,人群绝对感染率为29.54%;21种基因型中,高危型中HPV 16感染率高(8.74%),低危型中HPV 11感染率居首位(4.45%),感染频度前8位依次为HPV 16、58、11、6、52、33、68、53.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不同,17岁~组感染率高(32.50%),构成比差距较大,以31岁~组高(37.56%),其次为21岁~组(30.29%)和41岁~组(23.69%),三组总计高达91.54%.结论:该研究详细调查了徐州地区21种HPV基因型的流行情况及特点,提示该地区女性HPV感染较常见.因此,妇产科医生对该地区女性就诊者的HPV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作者:张言超;张萌;陈明;王淑贞;陈丹;李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多普勒超声对晚孕妇女正常胎儿与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动脉血流指数的比较

    目的:比较晚孕妇女正常胎儿与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多普勒超声动脉血流指数差异,从而为官内发育迟缓胎儿预后不良的合理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0倒超声诊断宫内发育迟缓胎儿以及120例正常胎儿测定脐动脉(UmA)的多普勒血流波形.结果:正常对照组超声声像图谱峰值一致,谷底光滑,底边无光;而宫内发育迟缓组表现为谷底毛糙、峰值混乱,底边有比较强的信号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宫内发育迟缓组S/D与RI值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当胎儿为宫内发育迟缓时,有必要测定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指数,以便及时发现宫内胎儿不良状况,把胎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控制到低水平.

    作者:邓文秋;覃献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宫腔镜检查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诊治过程、恶性肿瘤子宫肌层浸润的确认及治疗转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GTD患者的宫腔镜检查资料.结果:32例GTD患者中,14例为葡萄胎清宫后患者,其中10例在宫腔镜下见到水泡状组织残留并予一次性清除,4例宫腔内未见水泡样组织残留;18例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l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7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与宫腔镜检查符合率100%,11例行化疗,其中2例行2次以上的宫腔镜检查,化疗后均见病灶明显缩小直至消失.32例患者均无宫腔镜检查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B超对于葡萄胎清宫残留物、GTD浸润肌层病灶有诊断意义,可辅助用于观察化疗疗效,对于治疗转归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永青;王宁;许为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婴儿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胎儿和婴儿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以在萧山区第三医院就诊分娩的32例GDM孕妇为GDM组,选择同时期在分娩的48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32周龄胎儿和两周龄婴儿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2周龄胎儿和两周龄婴儿,对照组和GDM组在基础心率、胎心率无负荷试验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在左室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输出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在两周龄婴儿血生化指标上也无明显差异.但32周龄胎儿GDM组在左室射血分数上明显低于对照组(t=3.741,P=0.036);在两周龄婴儿GDM组在左室射血分数上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8.316,P=0.026).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影响孕晚期胎儿和婴儿早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射血分数降低.

    作者:陈香兰;郭玉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高海拔地区10032例女职工常见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女职工常见妇女病的患病率,主要病种及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群体干预措施.方法:由妇女保健科医务人员按照统一制定的妇女病普查表内容,对普查对象逐个询问病史填写普查表,常规进行妇科及乳腺检查,同时进行辅助检查.结果:对2003~2008年机关企事业单位已婚妇女8 820例进行常见妇科病普查,患病人数3 389例,患病率38.42%.常见妇科疾病发病率以慢性宫颈炎占首位,其次依次为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而在慢性宫颈炎中宫颈糜烂居第一位,查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各1例;慢性宫颈炎21~30岁患病率高,为32.77%,51~60岁低,为4.48%,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乳腺疾病普查10 032例,患病人数3 456例,患病率34.45%,主要为乳腺小叶增生3 254例,患病率32.44%;乳腺癌2例;乳腺小叶增生以21~30岁患病率高达47.17%,51~60岁低为8.04%,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1).结论: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努力提高妇女病普查率,降低患病率,从而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颖;李秀清;李洁;怡学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为制定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解痉、抗炎、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人,而治疗组给予顺尔宁,1次/日,睡前温开水送服,同时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4,P=0.006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FEVI占预计值百分率,PEF占预计值百分率明显增加,且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彝;周焕荣;陈敦风;吴舒懋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2001~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与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2001~2008年该院出生缺陷的情况,了解该地区出生缺陷的高危高发因素,及时发现可疑的致畸因素及产前诊断的不足和需要强化之处,为开展出生缺陷的预防、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1~2008年在该院分娩的产妇及其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8年共监测围产儿20 394例,缺陷儿138例,发生率为6.77‰.主要缺陷为总唇裂、指(趾)畸形(多/并指趾)、复合畸形、无脑畸形、肾脏异常、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肢体短缩;产母年龄<20岁和年龄≥35岁出生缺陷率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孕前及孕早期预防、孕期宣教、积极开展产前诊断,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监测质量,可以减少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芮青美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针药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效应分析

    目的:比较电针、中药、针药结合三种不同疗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将确诊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中药组和针药结合组各40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其改良Kupperman评分、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含量.结果:电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28.20±2.42,治疗后为12.50±2.02,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4.72±0.45,治疗后为10.60±1.12,总有效率为7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29.50±12.38)pg/ml,治疗后为(46.36±17.7)pg/ml.中药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0.72±2 47,治疗后为13.30±2.06,总有效率为70.0%;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7±0.60,治疗后为11.17±1.20,总有效率为72.5%;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6.27±11.95)pg/ml,治疗后为(46.56±22.34)pg/ml.针药结合组的改良Kupperm评分治疗前为33.67±1.84,治疗后为13.52±1.91,总有效率为72.5%;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为25.30±0.75,治疗后为10.12±1.35,总有效率为75.0%;血清E2含量治疗前为(37.77±20.47)pg/ml,治疗后为(55.13±28.26)pg/ml.3组比较,P>0.05.结论:无论电针或中药汤剂或针药结合对本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三者疗效无明显差异.

    作者:史晓岚;杨帅;王元惠;张国庆;何金森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THL检查对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通畅的不孕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经阴道注水腹腔镜检查(THL)对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通畅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HSG诊断为输卵管通畅、B超检查未见异常的不孕患者,再次行THL检查.结果:60例HSG提示输卵管通畅的不孕症患者经THL检查,共诊断输卵管阻塞3例(5%),盆腔粘连45例(75%),8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3%),2例卵巢囊肿(3%).结论:腔镜检查不孕女性输卵管及盆腔因素的准确率高于HSG检查,尤其对盆腔粘连的诊断率高.

    作者:柴芝红;陈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非路径组,路径组61例按临床路径表由医护人员有计划地从入院到出院给予诊疗及护理服务;非路径组57例采用传统的诊疗护理方式诊疗.结果: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非路径组,且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非路径组,两组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可缩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用、同时能提升患方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

    作者:张桂芹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影响剖宫产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个性心理因素对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9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分娩的足月正常头位初孕妇300例,发放SAS与SDS心理量表和爱森克人格问卷进行心理状况测评,分析心理因素与产妇选择剖宫产行为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组产妇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的心理反应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EPQ、SDS、S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精神质、外向性格的产妇易选择剖宫产.产妇的个性心理因素对选择分娩方式有很大影响,进而使剖宫产率增高.

    作者:靖丽娟;孙平辉;向梅;马晓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