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经期及围排卵期治疗36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分析

刘樱曼;刘连连;马晓艳

关键词: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围经期, 围排卵期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008 ~ 2010年随机选择72例RWC育龄期妇女进行阴道上药联合醋水坐浴治疗.A组36例,治疗时间为月经前1天、前2天+月经干净后1天,后2天+排卵期前1天,前2天+排卵期后1天、后2天.B组36例,治疗时间为月经前3天、前4天+月经干净后3天,后4天+排卵期前3天,前4天+排卵期后3天、后4天.阴道上药:克霉唑栓每晨0.1g,制霉菌素栓每晚40万单位;醋水坐浴:食用醋+温开水,pH值4.8~5.0,20 min/次,2次/d;重复治疗2月为1个疗程.停药后7~ 14天及3月、6月分别评价近期治愈率及远期复发率.结果:A组和B组RVVC近期治愈率及远期复发率分别为100.0%和5.6%、69.4%和28.0%(P<0.05).结论:围经期及围排卵期阴道上药联合醋水坐浴是治疗RVVC的有效方法.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生殖发育状况对绝经妇女体质指数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生殖发育状况对绝经后妇女体质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泸州地区年龄在30~70岁(包括30岁和70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经妇女平均体质指数为23.9,其中超重占34.0%,肥胖占11.1%.月经初潮年龄、首次怀孕年龄以及绝经原因是绝经妇女体质指数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其体质指数有密切关系,有助于发现超重、肥胖的高危人群.

    作者:杨超;叶运莉;刘娅;傅晓冬;贾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目的:检测孕妇产前IgG抗A(B)及Rh血型抗体效价,探讨围产期孕妇在产前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效价的临床意义.方法:①实验组:对475例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产前IgG抗A/B效价测定;Rh血型抗体筛选,并对效价≥64的孕妇给予临床干预,观察产后婴儿是否发生溶血及溶血出现的时间和程度等.②对照组:随机选择529例夫妻血型不合、产前未做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产妇,观察其婴儿是否发生溶血及溶血出现的时间、程度等.结果:①实验组发生新生儿溶血6例(1.26%),其中24h内发生1例,48h发生1例,72 h发生3例,>72 h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溶血41例(7.75%),其中24h内发生5例,48 h发生21例,72 h发生12例,>72 h发生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平均出现时间(63.56±17.67)h;对照组(44.39±26.95)h.实验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晚(P<0.05).③实验组新生儿血清中总胆红素浓度(165.30±20.10) μmol/L;对照组(243.10±18.70) μmol/L.对照组黄疸程度较实验组严重(P<0.05).结论: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测定可作为判断胎儿出生后是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娄白敏;庞桂芝;张趁利;王新梅;姜燕娟;赵全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欠发达地区育龄妇女梅毒感染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欠发达地区育龄妇女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梅毒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11月21日~12月5日对欠发达地区6市12个县的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育龄妇女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逐项询问,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病相关知识、行为因素等,同时进行生殖器健康体检,并抽取静脉血5ml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600例育龄妇女中,梅毒感染率是2.67%,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32.3%.年龄>25岁( OR=4.545,95%CI:1.543~13.387,P=0.006),壮族或其他民族(OR=2.962,95%CI:1.025~8.564,P=0.045)均是育龄妇女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结论:欠发达地区育龄妇女梅毒感染情况较为严峻,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作者:宋丽萍;周志光;王宏;耿文奎;蓝文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2005~2010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住院儿童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做好儿童疾病预防、保健、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2010年晋煤集团总医院住院儿童病案资料,共3 138人次,其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2 085人次,对这些病案资料进行疾病情况性别和年龄分布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患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没有差别;幼儿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75.51%),儿童期次之(64.24%);从2005年到2009年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视幼儿期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

    作者:安同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Wnt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即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官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其主要以不孕、慢性疼痛及粘连形成为特征,它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却类似恶性的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EM常发生的部位是卵巢、子宫直肠陷窝,其次是膀胱、直肠、脐都、腹股沟、阴道,在胸膜、肺、支气管、输尿管、官颈、软组织和剖膜瘢痕等也有发生[1].其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从早提出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到后来提出的激素、免疫、环境、遗传学说等各面的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作者:陈素芬;谢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8-三体综合征胎儿孕中期超声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中孕期超声表现,探讨其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经产前诊断发现的32例中孕期18-三体综合征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均具有各种不同的高危因素,其中31例有超声异常发现(96.9%),多见的超声异常为:心脏畸形(50.0%)、肢体畸形(43.8%)、脉络丛囊肿(40.6%)、官内发育迟缓(37.5%);29例(90.6%) 18-三体综合征胎儿可检出两项及以上超声异常,18例(56.3%)可检出4项及以上超声异常.结论:绝大部分的18-三体综合征胎儿中孕期可发现超声异常并以多项异常为主,超声系统检查是有效的18-三体综合征胎儿产前筛查方法,对胎儿进行中孕期超声系统检查并结合各种高危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可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

    作者:黎新艳;田晓先;黄飞雪;林莲恩;李雪芹;周旋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人工周期药物结合电针治疗卵巢早衰性闭经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药物结合电针治疗卵巢早衰性闭经的效果.方法:选择青海省红十字会医院2000年4月~2008年1月7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人工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长短与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人工周期药物结合电针治疗卵巢早衰性闭经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无论病程长短疗效均较好.

    作者:贾生梅;段青梅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官产疤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解放军第421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史,口服米非司酮联合MTX肌注19例,MTX局部用药5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例.32例中,16例经联合治疗2~3周后RI上升>0.60,血β- HCG下降>50%,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血HCG下降至100 mIU/ml以下出院.超声监护下清官10例,6例行子宫疤痕局部病灶切除.结论:早期诊断对成功救治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超声检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应用甲氨蝶呤或配伍米非司酮治疗CSP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黄秀斌;秦棠妮;周荣向;陈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冲洗,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GnRHa,3.75 mg/次,每28天肌注1次,疗程3~6个月.观察两组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月经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及妊娠率分别为88.3% (53/60)、5.0%(3/60)、66.7% (18/27),对照组分别为66.7% (40/60)、20.0% (12/60)、30.8% (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有效提高症状缓解率和妊娠率,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姝;温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HCG日雌二醇和获卵数的比值对IVF长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hCG日雌二醇(E2)和获卵数的比值对IVF长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并且确定佳的E2/获卵数比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12月543例进行长方案IVF/ICS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hCG日E2浓度和取卵日获卵数的比值,分为3组,A组:E2/获卵数<200 pg/ml;B组:E2/获卵数200~500 pg/ml;C组:E2/获卵数>500 pg/ml.比较3组患者进行IVF/ICSI过程中的临床参数和妊娠结局.结果:hCG日E2浓度随着E2/获卵数比值的增高而升高.但是,获卵数却随着比值的增高而下降,受精率3组无统计学差异,着床率和妊娠率在B组高,分别为30.73%和45.27%,而C组的着床率和妊娠率都是低,分别为18.45%和31.03%.结论:E2/获卵数的确会影响长方案IVF的妊娠结局,此值的佳范围为200~500 pg/ml.

    作者:刘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或开腹下肌瘤剔除或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官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03~2008年收治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280例,其中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组81例、腹式肌瘤剔除术(AM)组64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LUAO-M)组70例、腹式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AUAO-M)组65例.观察4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感染率和住院天数,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子宫恢复、月经症状缓解、肌瘤复发情况以及是否发生闭经,检测患者月经中期血雌激素水平.结果:L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组,住院天数和感染率明显少于AM组;AUAO -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和LM组;LUAO-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和AUAO-M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AM组.术后随访2年,LM组肌瘤复发率明显高于AM组;AUAO-M组和LUAO -M组子宫恢复正常率和月经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LM和AM组,而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LM和AM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住院时间,有效促进子宫恢复、缓解月经异常、降低肌瘤复发,是治疗子宫肌瘤并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欧阳煜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异位妊娠30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生、治疗情况.方法:对固原市人民医院1998 ~ 2009年收治的异位妊娠304例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发现近10年以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是90年代的2倍多,发病年龄晚于生育年龄.其发生与盆腔手术、产后、人工流产及IUD有关.破裂型占45.1%,手术治疗达84.9%,如果提高该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有望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和减轻对患者的生命威胁.

    作者:惠芳;杨珺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高危型HPVDNA联合TCT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索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单独或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3~8月在该院妇科及宫颈门诊接受宫颈病变筛选的妇女共2 340例,皆同时进行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及TCT检测,对任何一项阳性皆行阴道镜多点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2340例妇女中,HPV阳性519例,其中高危型452例,阳性率19.316%,病理结果符合率39.499%.其中HPV16㈩(165例,占36.504%)、58㈩(95例,占21.018%)、52㈩(65例,14.3%)、33㈩(57例,占12.68%)、68㈩(43例,占9.512%).TCT检测中,异常涂片122例,阳性率5.213%,其中ASCUS93例,LSIL16例,HSIL12例,不典型腺细胞1例,病理符合率73.214%,其中高度以上病变符合率达91.667%.TCT及HPV同时阳性72例,病理结果符合率94.444%,其中HPV16㈩占31.25%.结论:联合使用HPV及TCT较单独应用TCT筛查明显提高了官颈病变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可尽早发现病变,降低漏诊率.

    作者:梁慧;付敏;任玲;刘玉梅;王淑珍;毕书宁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下肢痉挛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平衡及移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12名下肢痉挛伴平衡或移动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分为单纯娱乐疗法组及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组,分别测试各组独立步行时间及移动距离,并对其下肢关节周围肌群进行痉挛肌张力及肌力评定,两组分别采用娱乐疗法,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康复治疗6个月后再次进行同样的康复医学评定.结果:①不同治疗方法对痉挛肌张力改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肌力改善效果明显.②不同治疗方法对静态平衡能力改善效果无显著影响,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移动距离增加效果显著.结论: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能促进下肢肌力改善及移动能力提高.

    作者:鲍捷;刘殿玉;刘嫣静;许丽敏;王国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2264例城乡新生儿听力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听力筛查,了解天水市城乡新生儿听力状况,追踪高危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1月在天水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所有新生儿,应用耳声发射仪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仪进行听力筛查,并对辖区内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进行分析,进而追踪高危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共有2 264例新生儿接受了初筛,1 781例通过,通过率为78.67%(1 781/2 264);483例需复筛,实复筛430例,复筛率89.03% (430/483),复筛通过率97.91%(421/430),9例复筛仍为阳性.,其中单耳阳性5例,双耳阳性4例,建议到指定的听力诊断机构进行确诊,后追踪随访有6例确诊为听力障碍,该地区听力障碍发病率为2.65‰.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作者:李云奎;陈世红;李瑜;于力明;漆奋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研究

    目的:比较GMs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的价值.方法:将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除外先天性缺陷以及家族遗传病的197例高危儿,应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在出生后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的运动量表评估高危儿是否有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结果:GMs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早产和扭动运动阶段:正常者146例,异常者51例,敏感度88.89%,特异度84.12%,阳性预测值47.06%,阴性预测值97.95%;不安运动阶段:正常169例,异常为28例,敏感度81.48%,特异度96.47%,阳性预测值78.57%,阴性预测值97.04%.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者94例,异常为103例,敏感度92.59%,特异度54.12%,阳性预测值24.27%,阴性预测值97.87%.三者的Kappa值分别为0.531、0.768和0.214.结论: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相比在预测高危儿的神经发育学结局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一致性,适合在我国应用和推广.

    作者:史明靖;温晓红;黄金华;王水云;祝月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自制线圈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线圈套扎子宫肌瘤瘤底部或子宫峡部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6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随机分为腹腔镜套扎和腹腔镜常规缝合2组,每组各80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腹腔镜套扎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缝合组(P<0.01),套扎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缝合组(P<0.01);两组剔除子宫肌瘤数日、子宫肌瘤大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多发肌瘤、肌壁间肌瘤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子宫阔韧带肌瘤及子宫浆膜下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自制线圈套扎法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安全可行,易于推广.

    作者:徐红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TCT联合阴道镜宫颈活检和LEEP诊治宫颈病变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TCT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官颈病变的准确率和LEEP术诊治官颈病变的效果.方法:对TCT联合阴道镜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官颈疾病者200例采用LEEP术治疗,切除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TCT联合阴道镜官颈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97.0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LEEP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9%.结论:TCT联合阴道镜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无显著性差异,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癌前病变筛查的较好方法;LEEP术是一种较好的确诊和治疗官颈病变的方法.

    作者:张敦兰;雷燕;周丽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应用于临床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8月~2010年5月间行136例子宫全切除术,其中82例行LAVH患者设为观察组,54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VH)设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9.2±11.5) ml、手术时间(69.9±16.2)min,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7±8.6)h、术后下床时间(34.1±:6.3)h、术后住院天数(5.4±1.2)h、并发症发生率6.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VH术相比,LAVH术具有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子宫次全切除手术方式.

    作者:陆瑞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吉林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吉林市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儿童肥胖防治策略提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吉林市1960名5~10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60名5~10岁儿童中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7.81%,其中男、女童肥胖发生率分别为9.27%、6.20%,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与遗传因素、食欲、喜欢洋快餐及油炸食品、出生体重、进食速度、运动时间、家庭饮食习惯等因素有相关性.结论:吉林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较高,预防儿童肥胖应逐步改善膳食习惯与生活方式,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及配合.

    作者:郭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