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丽华;樊桂玲
目的:加强肥胖孕妇孕期体重的干预,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方法:选取孕前期BMI≥29 kg/m2的肥胖孕妇20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干预组给予饮食指导及适当运动,使孕妇在整个孕期体重合理增长.结果:研究组孕妇高危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肥胖孕妇孕期体重进行合理干预可以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了解欠发达地区育龄妇女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梅毒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0年11月21日~12月5日对欠发达地区6市12个县的妇幼保健医院就诊的育龄妇女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进行逐项询问,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病相关知识、行为因素等,同时进行生殖器健康体检,并抽取静脉血5ml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600例育龄妇女中,梅毒感染率是2.67%,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32.3%.年龄>25岁( OR=4.545,95%CI:1.543~13.387,P=0.006),壮族或其他民族(OR=2.962,95%CI:1.025~8.564,P=0.045)均是育龄妇女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结论:欠发达地区育龄妇女梅毒感染情况较为严峻,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作者:宋丽萍;周志光;王宏;耿文奎;蓝文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例患者给予超声引导局部注射甲氨蝶呤40 nmg同时配伍中药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甲氨蝶呤40mg一次性肌肉注射.定期复查妇科超声、血HCG、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盆腔内包块吸收情况,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局部注射MT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提高治愈率,能够加速病灶吸收,缩短疗程,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作者:刘晶华;冷维春;张晓红;付菲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轻创术对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该院生殖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 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或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共69例,其中28例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为研究组,41例未行轻创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Gn启动剂量、Gn使用天数、Gn总量、HCG日血E2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0.00%、28.13%和46.43%,虽然高于对照组的41.46%、23.47%和31.71%,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轻创术并不能改善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治疗结局.
作者:刘杰;章汉旺;郑洁;雷亚兰;孙虹;李薇;夏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孕妇红细胞叶酸水平与胎儿先天性缺陷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0月超声诊断为胎儿缺陷的病例93例(缺陷儿组),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184例(对照组),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孕妇外周血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93例缺陷儿孕妇外周血红细胞叶酸水平为(799.74±333.30) nmol/L,对照组为(1 003.30±466.78) nmol/L,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缺陷儿组中各亚组的红细胞叶酸水平分别为:开放性神经管畸形(NTDs)组(743.75±386.41) nmol/L,单纯脑室扩张组(847.46±448.52) nmol/L,先天性心脏病组(753.33±266.31) nmol/L,骨骼系统发育异常组(844.00±339.85) nmol/L,淋巴水囊瘤组(816.22±330.12) nmol/L,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组(865.50±166.79)nmol/L,唇腭裂组(854.00±369.54) nmol/L.胎儿缺陷组各亚组中只有NTDs组和先天性心脏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缺陷与孕妇叶酸缺乏有关,其中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为相关;孕期红细胞叶酸平均佳水平应该在1000 nmol/L左右;孕前和孕早期补充足量的叶酸可以预防多种胎儿畸形的发生,尤其是NTDs和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孟庆霞;孙健;王挺;丁洁;李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TSH)与甲状腺素(T4)联合检测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的应用.方法:选取TSH≥9 mU/L的标本1865例,进行T4检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量法(DELFIA法)测定T4浓度.结果:在1 865例需召回例数中TSH≥15 mU/L为296例,确诊125例,当T4≤10 μg/dl的召回185例,占需召回数的62.5%,确诊103例,检出阳性率为82.40% (103/125); T4≤10 μg/dl的召回533例,占需召回数的33.97%,确诊8例,T4≤10 μg/dl的召回533例,占需召回数的33.97%,确诊8例,检出阳性率为100.00% (8/8).结论:促甲状腺素(TSH)≥9 mU/L与甲状腺素(T4)≤10μg/dl联合筛查判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需召回疑似病例,对降低疑似病例召回数,提高召回效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文斌;陈涵强;周进福;王旌;赵红;苏跃青;陈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热球子宫内膜治疗仪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2例经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为观察组,50例经官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5.5±2.8 min vs 21.6±3.6 min),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12.3±5.7 ml vs22.8±7.6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月经及点滴量月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春霞;苏光;高立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麦默通(Mammotome)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疗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真空辅助乳房活检系统(麦默通)切除150例乳腺良性肿块,比较该方法与传统手术切除在术前准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恢复状况等方面的差别,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切除162个良性肿块,皮肤切口平均为6mm,旋切次数平均为10次,手术时间平均为15 min,术后超声扫描显示肿块完全被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轻度疼痛(68.0%)、局部血肿(5.3%)和乳房皮下淤血(2.7%),未见局部感染和气胸,患者未见明显瘢痕形成.结论:B超引导下的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具有定位准确、切口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并发症少且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刚;王佳铭;王长青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初步评估唐山市妇产科医师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和态度,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300名唐山市不同医院的妇产科医师进行HPV及其疫苗认知、态度调查,统计分析结果.结果:257名调查对象中不同学历妇产科医师在HPV及其疫苗认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认知水平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有67.3%的妇产科医师担心HPV疫苗的安全性,仅31.5%认为该疫苗能有效预防官颈癌,54.4%赞同政府承担疫苗费用,93.8%认为提高自身对HPV及其疫苗的认识对预防宫颈癌有用.结论:唐山市妇产科医师对HPV及其疫苗的认知不足,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学习,这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预防生殖器疣和官颈癌的公共卫生策略.
作者:王海秋;马冬;白娣斯;芮茜;邱卉;王艳;李海运;夏晨溪;李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做好儿童疾病预防、保健、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2010年晋煤集团总医院住院儿童病案资料,共3 138人次,其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2 085人次,对这些病案资料进行疾病情况性别和年龄分布的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患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没有差别;幼儿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75.51%),儿童期次之(64.24%);从2005年到2009年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重视幼儿期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
作者:安同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影响女大学生正常月经调节的因素.方法:对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女大学生进行自测基础体温的调查,通过对3个月的基础体温结果分析,提出合理的保健意见.结果:被调查的女大学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 13.15±1.09)岁,平均月经周期30天,平均行经6天.发生月经失调的在校女学生298人,患病率37.25%.发生月经失调的原因:环境因素所占比例高,为46.31%,明显高于生物、负性生活事件及无明显诱因等其他3个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月经组和月经失调组女学生的气质特征存在差异,表明月经失调与人的气质特征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建立月经异常女大学生的健康档案可以发挥医科教师的优势,与校医、心理学教师共同开展月经生理和经期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周立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或开腹下肌瘤剔除或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官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中先行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03~2008年收治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280例,其中腹腔镜肌瘤剔除术(LM)组81例、腹式肌瘤剔除术(AM)组64例、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LUAO-M)组70例、腹式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AUAO-M)组65例.观察4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感染率和住院天数,术后随访2年观察患者子宫恢复、月经症状缓解、肌瘤复发情况以及是否发生闭经,检测患者月经中期血雌激素水平.结果:L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组,住院天数和感染率明显少于AM组;AUAO -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和LM组;LUAO-M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AM和AUAO-M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AM、LM和AUAO-M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AM组.术后随访2年,LM组肌瘤复发率明显高于AM组;AUAO-M组和LUAO -M组子宫恢复正常率和月经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LM和AM组,而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LM和AM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切除术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住院时间,有效促进子宫恢复、缓解月经异常、降低肌瘤复发,是治疗子宫肌瘤并保留子宫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欧阳煜宏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冲洗,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加用GnRHa,3.75 mg/次,每28天肌注1次,疗程3~6个月.观察两组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月经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率、复发率及妊娠率分别为88.3% (53/60)、5.0%(3/60)、66.7% (18/27),对照组分别为66.7% (40/60)、20.0% (12/60)、30.8% (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有效提高症状缓解率和妊娠率,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姝;温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调查吉林省内中朝边境出生缺陷情况,为今后衡量其他不利因素对出生缺陷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延边、白山、通化3个边境市内接壤朝鲜的10县的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作为监测医院,监测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满7天的围产儿,逐级上报,由省妇幼保健院汇总.结果:2005~2010年共监测围产儿55 371例,出生缺陷509例,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19‰,3个地区总出生缺陷发生率呈波浪上升趋势,2010年为11.23‰,先心病发病率由2005年的0.27‰上升至2010年的1.24‰.延边地区的边境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白山和通化地区.结论:应坚持贯彻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原则,从根本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刘军;石丽华;李德龙;张雯雯;肖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比较GMs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预测的价值.方法:将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除外先天性缺陷以及家族遗传病的197例高危儿,应用全身运动质量评估、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在出生后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估,1岁时应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的运动量表评估高危儿是否有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结果:GMs质量评估结果显示,早产和扭动运动阶段:正常者146例,异常者51例,敏感度88.89%,特异度84.12%,阳性预测值47.06%,阴性预测值97.95%;不安运动阶段:正常169例,异常为28例,敏感度81.48%,特异度96.47%,阳性预测值78.57%,阴性预测值97.04%.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者94例,异常为103例,敏感度92.59%,特异度54.12%,阳性预测值24.27%,阴性预测值97.87%.三者的Kappa值分别为0.531、0.768和0.214.结论: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与传统的神经学检查方法相比在预测高危儿的神经发育学结局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一致性,适合在我国应用和推广.
作者:史明靖;温晓红;黄金华;王水云;祝月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即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官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其主要以不孕、慢性疼痛及粘连形成为特征,它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良性疾病却类似恶性的疾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EM常发生的部位是卵巢、子宫直肠陷窝,其次是膀胱、直肠、脐都、腹股沟、阴道,在胸膜、肺、支气管、输尿管、官颈、软组织和剖膜瘢痕等也有发生[1].其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但从早提出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到后来提出的激素、免疫、环境、遗传学说等各面的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作者:陈素芬;谢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末梢血中锌、钙、铁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以便及时了解儿童营养健康状态,提高儿童保健水平.方法:将该院2009年5月~2010年3月体检儿童共860名,采集末梢血20μl用原子吸收法测定3种元素含量,后将他们按不同年龄阶段分为4组,同时也分为男、女2组.结果:儿童缺乏微量元素以缺铁为主,阳性率达47.1%,其次是锌,阳性率为39.2%,钙阳性率为15.6%.男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锌、钙、铁在年龄上有一定规律变化.结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以预防为主,合理平衡膳食,通过检测、监测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仇莲苹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剖官产疤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解放军第421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均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史,口服米非司酮联合MTX肌注19例,MTX局部用药5例,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例.32例中,16例经联合治疗2~3周后RI上升>0.60,血β- HCG下降>50%,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血HCG下降至100 mIU/ml以下出院.超声监护下清官10例,6例行子宫疤痕局部病灶切除.结论:早期诊断对成功救治剖宫产术后疤痕部位妊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超声检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应用甲氨蝶呤或配伍米非司酮治疗CSP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黄秀斌;秦棠妮;周荣向;陈红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评价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平衡及移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12名下肢痉挛伴平衡或移动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分为单纯娱乐疗法组及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组,分别测试各组独立步行时间及移动距离,并对其下肢关节周围肌群进行痉挛肌张力及肌力评定,两组分别采用娱乐疗法,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康复治疗6个月后再次进行同样的康复医学评定.结果:①不同治疗方法对痉挛肌张力改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肌力改善效果明显.②不同治疗方法对静态平衡能力改善效果无显著影响,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对移动距离增加效果显著.结论:Bobath疗法结合娱乐疗法能促进下肢肌力改善及移动能力提高.
作者:鲍捷;刘殿玉;刘嫣静;许丽敏;王国祥 刊期: 2011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不同指征孕妇行羊膜腔穿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3年~ 2010年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3 790例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90例孕妇均一次穿刺成功,羊水培养成功率99.23%(3 761/3 790);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接受羊膜腔穿刺者占73.64% (2 791/3 790);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4.85%(184/3790),夫妇双方之一染色体异常时子代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达22.58% (7/31),孕妇高龄羊膜腔穿刺者阳性率5.99%(27/451);中孕血清学筛查21-三体及18-三体高风险病例穿刺阳性诊断率为4.37%(122/2 791)、9.09% (8/88);因羊膜腔穿刺者结果异常终止妊娠率55.43% (102/184).结论:妊娠中期羊膜腔穿刺是安全可靠的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详细收集孕妇病史信息、结合超声检测结果明确产前诊断指征可提高异常染色体核型的检出率.
作者:肖建平;吴金保;许飞;赵丽 刊期: 2011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