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1例宫颈病变结果分析

张艳林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宫颈糜烂,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妇女宫颈病变的高发因素,探讨宫颈癌前病变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7月~2008年7月妇女病普查中妇科检查怀疑可疑病变的1 041名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镜检图像有改变者随在镜下取可疑部位组织病理检查(病检),以病理诊断标准为后诊断.结果:病理确诊(患多种疾病按重者统计)宫颈癌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5例,腺体增生2例,宫颈息肉46例,宫颈糜烂182例(伴腺体鳞化29例,伴鳞状上皮增生104例,伴息肉20例).宫颈糜烂者患宫颈上皮内瘤变明显高于宫颈光滑者,宫颈病变患病率以36~45岁高(57.37%),46~55岁次之(29.48%).结论:宫颈病变随年龄趋向年轻化,宫颈糜烂为高发人群,采用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普查宫颈癌的方便、准确的方法.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49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产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早发型49例,即24~34孕周发病者;晚发型164例,即≥34孕周发病者)及其228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标包括一般情况、并发症、合并症及母婴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孕周较晚发型早(P<0.01)、治疗时间较晚发型长(P<0.05),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合并症较晚发型严重,母婴结局明显较晚发型差.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围生儿预后不佳,应根据母胎情况,严格选择病例进行保守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母胎病情变化.

    作者:富晓敏;张延丽;朱壮彦;畅学艳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超声检查对胎盘内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胎盘内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 362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盘异常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结果:1 362例胎盘异常中,胎盘内出血18例,胎盘早剥12例,胎盘血池425例;18例胎盘内出血均由病理证实,其中合并胎盘早剥2例.结论:超声检查可诊断胎盘内出血,并可与胎盘早剥、胎盘血池等相鉴别,同时还要排除胎盘内出血合并胎盘早剥等情况.

    作者:项宇识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PCOS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06年6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确诊为PCOS的患者60例(PCOS组),选择同期就诊的非PCOS不孕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25例为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3~5天空腹抽血,检测两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同时测定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两组妇女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患者IS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COS组患者RBP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存在高RBP4血症,RBP4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RBP4在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RBP4可以作为PCOS患者发生远期并发症(2型糖尿病)的预测指标.

    作者:孙茜;刘继晓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激素水平与新生儿血气分析值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与新生儿出生即刻脐静脉血血气分析中pH值、PO2、PCO2的关系.方法:选择ICP晚期妊娠90例,正常晚期妊娠90例,检测母体血雌二醇、孕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及新生儿出生即刻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值中pH值、PO2、PCO2,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CP组较对照组pH值、PO2明显降低(P<0.01),PCO2明显升高(P<0.05);ICP组孕妇血雌激素值明显升高(P<0.01),与PCO2呈正相关,与pH值及PO2呈负相关,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未见相关性.结论:ICP孕妇较正常妊娠孕妇雌激素水平升高,且其新生儿易产生缺氧.

    作者:腾建军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联合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在妊娠期糖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中的价值.方法:对正常妊娠组、糖筛查异常组及糖耐量异常组进行空腹葡萄糖、口服葡萄糖50 g筛选,GSP测定并随访孕妇和围产儿的终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糖筛查异常组GSP(154±18)μmol/L、糖耐量异常组GSP(157±26)μmol/L,与正常妊娠组GSP(136±3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的GSP水平围产儿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LU、GSP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筛查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红萍;陈益川;张德亭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和l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浊法对48例患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8例正常新生儿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CRP)测定,并比较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值明显降低,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hs-CRP可作为判定新生儿早期感染的指标之一.动态观察hs-CRP可作为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

    作者:王丽雪;包进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斑蝥素乳膏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斑蝥素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90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病理组织学诊断宫颈湿疣/CINl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宫颈斑蝥素乳膏外用)、手术组30例(宫颈物理治疗+保妇康栓)和对照组30例(定期随访),观察HPV病毒的消退、阴道镜下图像变化及宫颈细胞学、组织学的改善等情况.结果:三组治疗3个月HPV转阴率分别为23.3%、16.7%、3.3%,治疗6个月转阴率分别为50.0%、36.7%、26.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研究组与手术组相近,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斑蝥素乳膏对HPV感染、宫颈湿疣及CIN1有一定疗效,有利于病毒的清除,减低病毒量,提高宫颈湿疣及癌前病变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宏;郑晓霞;杨秋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超声诊断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特点.结果: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表现为肿块均体积较大,边缘不规则,11例可见假包膜,8例回声以囊性暗区为主,10例有囊实性相间回声,7例以实质性回声为主,6例肿块内可见微钙化灶,17例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频谱呈高速高阻,18例患侧腋窝检出肿大淋巴结.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76%.结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声像图具有特征性,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李元仙;项尖尖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晚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妊娠后晚期发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ART术后妊娠晚期自然流产的患者111例及同期ART后足月分娩的183例妇女,分析与晚期自然流产有关的因素.结果:ART后晚期流产的相关因素有宫颈操作次数(OR=1.356)、胎膜早破(OR=13.881)、减胎术(OR=5.363)、双胎妊娠(OR=1.136).结论:行ART治疗的不孕患者如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后天性的宫颈管机械损伤不容忽视;当伴多胎妊娠时应严密监测宫颈长度,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

    作者:杨学舟;章汉旺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46,XX,t(7;8)(7p8p;7q8q)染色体核型致聋哑及女性发育不良的临床分析

    染色体易位是导致孕妇反复流产、死胎、畸形儿常见的病因之一,可由父母遗传所致,也可因患者本身发生基因突变所致.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因身材矮小(1.38 m),性器官未发育来我院就诊.

    作者:王军荣;王少敏;曲林琳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深圳龙岗区育龄妇女放置IUD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目的:及时了解深圳龙岗地区妇女放置IUD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于2008~2009年在深圳龙岗随机选取有放置IUD史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育史和放置IUD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2001份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在放置IUD后月经周期、月经量、经血、白带异常率均高于放置IUD前;多数妇女在放置IUD后24 h内有少量出血,有21.6%的对象出血超过7天;分别有8.6%、2.8%、3.0%、1.1%、3.3%、0.8%、0.2%、3.0%、2.8%和3.8%的对象报告曾发生过IUD下移、异位、尾丝消失、断裂变形、脱落、嵌顿、子宫穿孔、带器妊娠、急性和慢性盆腔感染;有15%的对象提前取出IUD,其主要原因为出血时间过长、IUD下移、出血过多、腹痛和盆腔感染.结论:育龄妇女放置IUD后仍有一定比例发生各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并导致提前取出IUD,计划生育服务人员应在放置IUD后各时间段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作者:冯宗丽;俸灵林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使用常规方法无法止血的情况下,采用欣母沛经腹壁宫体注射,每次注射剂量为250μg.结果:42例患者中,显效41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欣母沛是强效而安全的宫缩剂,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

    作者:何小玲;温秀兰;谭超群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1例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有停经或停经后无痛性阴道流血、血β-HCG升高的表现;超声检查确诊19例,2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6患者例予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3例行子宫动脉介入治疗,2例术中出血量>2 000 ml,合并DIC而切除子宫.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史及超声检查可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提供主要依据,甲氨蝶呤可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子宫动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潘丹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亚低温与EPO联合治疗新生儿窒息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亚低温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联合应用对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联合组(16例)、低温组(24例)及常规组(25例),并对各组治疗前(治疗0 h)及治疗后(治疗72~96 h)的血凝分析、血小板、肝肾功能等指标及临床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治疗前3组患儿的凝血酶原时间(FT)、凝血酶时间(TT)均轻度延长,治疗后均有好转,3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均属正常范围.②治疗前3组患儿的BUN、Cr、ALT及AS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治疗后均有下降,联合组的各项指标与低温组、常规组及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联合组临床无严重感染、重度硬肿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身亚低温与EPO的联合应用对窒息儿的血凝及肝肾功能等无明显不良影响,也不会加重其器宫功能损害.

    作者:郭晓燕;朱长连;程秀永;吉玲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3种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3种手术方式治疗卵巢良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组),38例行小切口手术(小切口组),41例行传统开腹手术(传统组),比较3种术式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与传统组及小切口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叶杏红;李晓燕;胡红君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雌三醇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120例临床研究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受雌激素影响的阴道粘膜上皮糖原下降,粘膜变薄、萎缩、失去弹性,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阴道PH值升高,局部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容易侵入、繁殖引起炎症[1].

    作者:韩淑芬;龚华红;韩炜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ART治疗后自然流产的临床分析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妊娠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抱婴回家率还徘徊在20%~30%[1],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流产率较高.因此分析了解ART治疗后自然流产的原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敏利;黄绘;杨雪;洪炎;潘世春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各地有所不同,美国、加拿大及西欧国家发病率高,每年西方国家妇女每100 000人有15~20人患子宫内膜癌[1].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发病率低4~5倍,印度及东南亚发病率低.

    作者:秦英;孙娅;李季滨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经阴道手术在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部分异位妊娠破裂内出血可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开腹手术及保守治疗.唐山市协和医院2005年2月~2008年2月对收治的3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艳丽;牛玉梅;吴聪哲 刊期: 2010年第14期

  • 细针吸取细胞学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42例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42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明确诊断找到癌细胞64例,找到可疑癌细胞15例.组织学诊断乳腺癌83例,细胞学漏诊乳腺癌4例.恶性肿瘤敏感性95.18%,假阴性率4.82%.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术前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作者:杨惠英;包磊 刊期: 2010年第1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