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秋龙;李红妩
目的:进一步探讨微小病毒B19 (HPVB19)与小儿川崎病(KD)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法和ELISA法对40例川崎病患儿(观察组)及30例随机挑选门诊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B19-DNA检测和B19 VP2 IgM检测.对观察组KD患儿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的与阴性的两组中应用心脏彩超检测冠状动脉内径值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B19-DNA阳性检出率为27.5% (11/40),对照组B19-DNA检测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B19 VP21g M阳性检出率为27.5% (11/40),对照组均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 Bl9-DNA和B19 VP2 IgM-致率为100.0%.40例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的与阴性的两组中,心脏彩超冠状动脉内径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例川崎病患儿在性别、年龄、常见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无差别.结论:HPV B19与小儿川崎病发病有关,HPV B19可能是小儿川崎病病原之一;HPV B19与冠状动脉扩张或瘤形成可能相关,HPV B19感染所致冠状动脉扩张程度较重.
作者:袁影;杜柯凝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早期诊断妊娠糖尿病(GDM),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的GDM患者31例及同期健康孕妇30例的妊娠结局.结果:GDM组中病理妊娠的发生率为58.1%,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8%,剖宫产率为77.4%;对照组病理妊娠的发生率为16.7%,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剖宫产率为20.0%.GDM组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1),随血糖升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GDM对母婴造成的不良影响与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早期诊断GDM及控制血糖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郭玉萍;阎晓阳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孕11~14周行人工流产术前安全有效的扩宫准备方法.方法:孕妇钳刮术前日置一次性宫颈扩张棒,24 h内取出后常规行钳刮加吸引术,术后肌注缩宫素10 lu,观察人工流产综合征、宫颈裂伤、子宫穿孔、漏吸(刮)、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置人海藻棒后40例孕妇宫颈扩张充分,可顺利置人9号、10号金属扩张器,无需再用力扩宫;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宫颈裂伤、子宫穿孔、漏吸(刮)、羊水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钳刮吸引流产术成功率100%.结论:海藻棒用于钳刮术前软化扩张宫颈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牛玉梅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影响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地区确诊压力性尿失禁且已手术的女性患者100例,对照组100例,设计统一流行病学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体重指数(BMI)、结婚年龄、怀孕次数、分娩次数、经阴道分娩次数、初产或阴道分娩有会阴撕裂或感染史、会阴切开次数、初产后体力劳动开始时间、产褥期有尿失禁史、反复尿路感染、习惯性便秘、职业的体力劳动程度、工作时平均站立时间、被动吸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初产前有尿失禁史、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糖尿病、经常感冒、开腹全子宫(+附件)切除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BMI、会阴撕裂史、产褥期有尿失禁史、习惯性便秘、经常感冒、开腹全子宫(+附件)切除术、结婚年龄、初产后体力劳动开始时间与SUI有显著相关性(P<0.01).患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与SUI有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怀孕次数、分娩次数、经阴道分娩次数、会阴切开次数、阴道分娩或初产有会阴撕裂或感染史、初产前或产褥期有尿失禁史、患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糖尿病、反复尿路感染、习惯性便秘、经常感冒、全子宫切除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职业、工作时平均站立时间长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而结婚年龄晚、初产后体力劳动开始时间晚是压力性尿失禁的保护因素.
作者:宋昱;华克勤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分析,对85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和260例非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者应用依沙丫啶经腹羊膜腔内注射的引产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到宫缩发动时间、分娩时间、出血量、清宫情况、疼痛分级、软产道损伤、引产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瘢痕子宫组与非瘢痕子宫组的宫缩时间、排胎时间、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分级、出血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包括产道裂伤、胎盘粘连、中期引产出血、引产感染、流产不全、羊水栓塞等瘢痕组发生率17.64%,非瘢痕组发生率8.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沙丫啶经腹羊膜腔内注射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相对于非瘢痕子宫,瘢痕子宫的引产并发症发生率更严重.
作者:秦宗霞 刊期: 2010年第35期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门诊常见病,主要为念珠菌感染[1].近年来发病率仍然很高,医疗市场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药物也应运而生,疗效不一,较大地阻碍了临床治疗工作.东昌区妇幼保健院经过几年的临床探索及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相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方法,通过中药方剂达到清热解毒、利湿、凉血之功效,西药达到抑制念珠菌生长,既有口服,又有外洗、阴道上药,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中西医结合,采用中药方剂外阴洗浴、坐浴,西药克霉唑栓、达克宁栓阴道上药,外阴涂抹皮康王,口服制霉菌素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白云岩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止哮平喘方配合中药贴敷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内服止哮平喘方配合中药贴敷,对照组服用小儿咳喘灵颗粒配合中药贴敷,临床适量应用抗生素,疗程均为7天.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5.76%,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服止哮平喘方配合中药贴敷具有明显的化痰止咳平喘作用.
作者:马长春;冯晓纯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研究LEEP术用于贫困山区妇女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80例患者为LEEP治疗组,另一组80例患者为激光治疗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LEEP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激光治疗组,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9.8413,P<0.01).结论:LEEP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损伤小、疼痛轻、愈合快、疗效好,是目前较理想并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方法.
作者:何龙明;杨远平;唐菊红;吴春梅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了解婴儿抚触在社区的应用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婴儿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入户调查法,设抚触组和非抚触组行对比研究.结果:应用抚触者占29.29%,抚触组的父母亲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有培训经历和需要等方面得分高于非抚触组,非抚触组社会支持总分的均值低于抚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婴儿家庭的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决定了不同的社会支持状况,同时也导致了抚触应用的不同情况.对抚触的认知、操作和应用能力是抚触在社区推广和应用的丰要影响因素.正确评估婴儿抚触在社区的应用状况,提高认识和强化健康教育,形成科学的育儿理念,强化和拓宽社会支持网络,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应用水平,以实现促进婴幼儿健康的目的.
作者:靳永萍;张国增;杨凡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54名儿童的身体自我概念进行问卷调查,测量测试工具为身体自我陈述问卷,共包括70个题目、11个维度,采用6点制评分.结果:儿童的身体自我概念发展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运动能力维度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耐力维度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健康、自尊维度女生高于男生外,其他维度虽然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均为男生高于女生.男生的身体自我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女生.结论:正确引导青春期前儿童形成良好的身体自我观念,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马宏霞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配合阴道局部应用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重度子官脱垂的有效性.方法:对4例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实施盆底康复结合阴道局部应用雌激素进行盆底非手术治疗.结果:4例患者经过1~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活动后无自觉阴道脱出物,且排尿顺畅.结论:盆底康复治疗结合阴道局部应用雌激素可有效治疗中、重度子宫脱垂.
作者:刘荣军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郑州市3~5岁儿童的行为问题及父母关注度研究.方法: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251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独生子女焦虑因子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和1978年常模比较,3~5岁组男童的学习问题和心身障碍明显高于常模.3岁组女童冲动-多动因子分高于男童,4岁组男童品行行为因子分高于女童,5岁组女童心身障碍因子分高于男童,3个年龄段Conners各个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焦虑程度高;②学龄前儿童不同年龄段行为问题需要具体分析;③父母比较关注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姚梅玲;陈静静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骨龄测定在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相关疾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8名5~17岁儿童进行骨龄测定、成年身高预测及遗传高度范围确定.结果:女孩骨龄提前发生率明显高于男孩,骨龄落后发生率明显低于男孩;高身材儿童骨龄大于年龄,矮身材儿童骨龄小于年龄;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是儿童矮小的首要原因,10.53%的矮身材儿童成年身高预测低于正常及遗传高度范围.结论:骨龄是反映身体发育成熟度的可靠指标,骨龄测定对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和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杨荣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其中ASC~US 30例、LSIL 192例、HSIL 58例),阴道镜下行多点活检明确组织学诊断,252例合并有高危HPV病毒阳性(90.0%),9例为低危HPV病毒阳性(3.2%).结果:本组阴道镜柱状上皮外移及慢性宫颈炎症64例,SPI和CIN I共116例,尖锐湿疣5例,CIN II~III共80例,宫颈浸润癌15例.所有标本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柱状上皮外移及慢性宫颈炎症61例,SPI和CIN 1109例,尖锐湿疣4例,CIN II~1973例,浸润癌14例,阴道镜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5.3%,93.9%、80.0%、91.3%和93.3%,阴道镜诊断符合率达93.2% (261/280).结论:影视阴道镜检查准确、可靠,对早期宫颈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提高了子宫颈病变诊断精确度.
作者:吴丽丽;楼向明;吴小珍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趋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药敏一体化检测试剂盒对云南省妇幼保健院5年来妇科门诊的标本进行支原体(Uu、Mh)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近5年的总感染率为62.68%,对红霉素(97.44%)、罗红霉素(87.18%)和环丙沙星(76.92%)耐药率高,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80%);Uu和Mh复合感染比单纯感染耐药率明显增高.结论: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Mh和Uu复合感染比单纯感染有较高耐药性,因此,临床诊治前应尽可能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规范用药以延缓耐药株的快速增加.
作者:王兴田;邹团标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从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新鲜宫颈癌组织中扩增HPV16型晚期蛋白L1基因全长,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蛋白用于ELISA检测.方法:根据基因序列设计-对特异引物,用PCR的方法从宫颈癌组织DNA中获得LI基因,以pet28a为载体构建表达质粒,IPTG诱导表达蛋白,DEAE及葡聚糖凝胶分离纯化目的蛋白,将蛋白包被平底96%孔板用于ELISA检测.结果:从宫颈癌临床标本克隆到HPV16型Ll蛋白编码序列,其原核表达产物纯化后可用于ELISA检测.结论:成功获得人有抗原性的HPV16 Ll蛋白,可用于ELISA检测.
作者:赵丽晶;王学林;许多;梁作文;滕菲;郭恒;孙树民;赵淑华;赵雪俭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前精神状态对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健康初产妇78例,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S)和抑郁量表(LIDS)评定其产前精神状态.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及顺产组;按产后出血情况分为产后出血组和无产后出血组;按产后乳汁分泌不同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和母乳加代乳品喂养组,观察其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78例产妇出现焦虑26例,发生率33.33%,出现抑郁24例,发生率30.77%.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剖宫产组明显高于顺产组(P<0.05),产后出血组与无产后出血组相比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加代乳品喂养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亦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组(P<0.05).结论:产前焦虑与抑郁状态是影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乳汁分泌的重要因素,应对其进行相关干预.
作者:冯冰霜;刘正香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类型、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5 -2009年临床心电监护及门诊收住的47例新生儿心律失常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窒息缺氧及感染为主要病因,占55.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或无临床表现.类型以早搏为主,共32例,占68.1%;房室传导阻滞6例,占12.8%;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占8.5%.治疗以原发病治疗为主,死亡1例.结论:早搏、I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不需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快速性心律失常及严重房室传导阻滞需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骆秋龙;李红妩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探讨RhoC在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癌中的表达及与葡萄胎恶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5例未恶变的葡萄胎、15例恶变倾向的葡萄胎、10例侵袭性葡萄胎及15例绒癌组织中RhoC的表达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40例葡萄胎患者288次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RhoC在侵袭性葡萄胎及绒癌中表达明显高于葡萄胎(P<0.01);恶变倾向的葡萄胎中RhoC表达也明显高于未恶变的葡萄胎(P<0.01)0葡萄胎恶变与RhoC的表达、血HCG值及卵巢黄素化囊肿呈正相关(P<0.01,P<0.01,P<0.05)09例血HCG持续阳性和6例血HCG降而复升的葡萄胎患者发生恶变,且9例血HCG持续阳性的患者葡萄胎中RhoC表达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结论:RhoC可能与滋养细胞的侵袭过程及程度有关,RhoC的表达上调可能是滋养细胞恶性转化的早期事件,检测葡萄胎组织中RhoC的蛋白表达,可能成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新指标,为临床预防性化疗提供依据.
作者:陆元庆;赵纯;石中华;刘晓梅 刊期: 2010年第35期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进行科学的膳食指导,促进母婴健康,预防妊娠合并症和胎儿畸形.方法:以在乌鲁木齐和阿图什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309名维吾尔族和汉族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24 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用V1.6膳食营养计算器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出孕妇平均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标准进行比较,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孕妇膳食中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不平衡;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的摄入量较低;尼克酸的摄入量较高.结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为孕妇易缺乏的营养素.提示在这些地区应加强孕妇孕期的膳食营养指导,使孕妇合理膳食,必要时应补充孕妇营养食品或补充剂,以满足孕妇与胎儿的营养需要.
作者:吐尔逊江·买买提明;王艳萍;王晓军;王晓燕;曼尔哈巴·阿不力米提 刊期: 2010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