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商广洁;王济;郭湛英;张睿孚;孔笑眉;贾莉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部位妊娠(CSP)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有6例行MTX治疗,4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例在B超引导下刮宫.12例均治疗成功,保留了生育功能.结论: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结合彩色超声检查可以早期诊断CSP,治疗主要采用MTX局部和全身联合用药及子宫动脉栓塞.
作者:孙桂芳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了解该院新生儿感染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标本纯培养后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到种,协同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K-B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分离的266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51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占19.17%(51/266).产酶株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远远高于不产酶菌株,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部分敏感.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在新生儿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产酶株和不产酶株相比,对同一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不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重视对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可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鲍连生;虞涛;杨劳荣;黄永国;曾叶;陈莎;姚承钢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其寻找佳的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可能与切口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取同一时间感染与未感染的产妇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剖宫产切口感染组产妇多伴有基础疾病或感染、胎膜早破、阴道检查次数增加等因素,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与产前感染、产妇体质差是密切相关的,应及时干预有高危因素的产妇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爽;甄学慧;王义;郑桂英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了解山西省跨省婚嫁的农村育龄妇女艾滋病及母婴传播性疾病的感染现状,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有跨省婚嫁的部分县进行摸底调查,面对面访谈、进行健康教育.并采集血样检测.结果:跨省婚嫁的农村育龄妇女对预防艾滋病及母婴传播性疾病的知识知晓率低,缺乏基本的妇女保健卫生知识.经检测发现艾滋病感染率1.21%(47/3 870)、乙型肝炎感染率5.36%(66/1 232)、丙型肝炎感染率0.97%(12/1 232)、梅毒感染率1.87%(23/1 232).结论:跨省婚嫁的农村育龄妇女大都来自云南、四川、广西、河南等艾滋病高发省份,这部分妇女是艾滋病及母婴传播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董燕;商广洁;王济;郭湛英;张睿孚;孔笑眉;贾莉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男性精子生成障碍与染色体核型异常和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相关性,为拟行IC-SI(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助孕的患者提供遗传咨询.方法:运用多重PCR检测技术,对333例男性精子生成障碍患者(242例无精子症和91例严重少精子症)Y染色体AZF区域9个序列标签位点(STS)进行扩增分析;并运用G显带技术,对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精子生成障碍患者AZF缺失发生率为11.11%(37/333),其中无精子症组缺失率为10.33%(25/242),严重少精子症组缺失率为13.19%(12/91);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8.11%(27/333);患者总遗传缺陷发生率为19.22%.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重要遗传因素;在行辅助生殖治疗前,患者须行遗传学检查以避免有遗传缺陷的后代出生.
作者:孙文涛;王家强;王春喜;王勇;廉吉虎;刘睿智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病人1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3%氯普鲁卡因)和对照组(利多卡因);每组80例.选择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试验剂量5 ml,无脊麻现象或毒性反应,5 min后追加10 ml.以第二次给药作为起始时间点,记录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高阻滞平面及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评价手术肌松效果;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的血压、心率和SpO2;术中麻黄碱用量.结果:试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高阻滞平面及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的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肌松效果总体满意度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两组间的血压、心率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术中麻黄碱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都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妇科硬膜外麻醉,与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满意度相近,无严重不良反应,而且恢复更快、更安全.
作者:吕治力;张锦琳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对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同时行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烧灼术,合并盆腔粘连者同时行粘连松解术,观察术后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47±17)%,30例(60%)痛经完全消失,13例(26%)痛经明显缓解,7例(14%)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和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2.8%.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是一种易被患者接受的、有效、安全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
作者:韩文玲;罗红凤;周洁莉;丰靖卿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产后汤对产后妇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口服产后汤,对照组口服益母草口服液,对照评价治疗后两组产妇子宫缩复程度、血性恶露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以判定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子宫复旧程度对比,治疗组产后子宫复旧好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子宫复旧不全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性恶露量对比,治疗组血性恶露量<1倍月经量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性恶露量>2倍月经量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汤能有效促进产后子宫缩复,减少产后恶露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晨;余建群;李小瑜;付晓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围产期母婴预后的影响及保守治疗的适宜时间.方法:对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医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接受保守治疗的3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发病孕周分为A组(孕周<28周)、B组(28孕周≤孕周<32孕周),C组(32孕周≤孕周<34孕周).观察3组患者发病情况、病情特点及母婴并发症、期待治疗时间.结果: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均随孕周延长而下降,且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期待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较高的母婴病死率,是重度子痫前期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婴情况,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方式首选剖宫产.
作者:罗春珍;彭小莲 刊期: 2009年第35期
随着全球妇女平均期望寿命的增加,妇女一生有1/3时间在绝经后期度过.由于绝经后期妇女的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对其靶器官包括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均可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使用激素治疗(HT)并缓解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并预防疾病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尽管HT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改善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但其与乳腺癌、静脉血栓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关系仍然存在争议.
作者:高玉霞;赵淑华;崔松花;姜旭平;王卉纯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小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为改善儿童体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测量泽库县1 356例6~13岁藏族学龄儿童身高、体重等指标,用标准身高体重法评价小学生营养及发育状况.结果:泽库县藏族学龄儿童各年龄阶段身高体重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值.营养不良患病率26.2%(男生22.6%,女生31.2%),不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χ2=11.945,P<0.01);肥胖患病率为1.4%(男生1.1%,女生1.8%),男生与女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1,P>0.05).结论:高原地区藏族学龄儿童生长发育存在明显迟滞现象,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饮食结构单一,家长营养意识淡薄.
作者:朱艳芳;律鹏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新基因NYGGF4在人脂肪组织中转录本的大小及是否存在剪切异构体.方法:采用Northernblot技术检测NYGGF4基因在人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检测到一条大小1.5 kb左右的条带,与数据库中NYGGF4 mRNA长度一致,未检测到其他转录本.结论:NYGGF4基因在人脂肪组织中的转录本大小约为1.5 kb,并不存在剪切异构体.
作者:邱洁;王玢;朱春;朱金改;秦大妮;寇春兆;郭锡熔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无乳糖奶粉辅治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236例腹泻的婴幼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停喂母乳或含乳糖奶粉,改用无乳糖奶粉喂养;对照组继续喂母乳或配方奶,疗程5~7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4.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钟丽花;潘新隆 刊期: 2009年第35期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随着免疫学研究逐渐认识到胚胎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的实质是依赖于母胎之间的免疫耐受关系,一旦这种免疫耐受格局被打破,将导致RSA的发生.现将近几年来有关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免疫因素及治疗进展作以综述.
作者:赵小环;张学红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致孕产妇死亡的病理诊断和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用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增加病理诊断率,降低临床上羊水栓塞的发生率.方法:研究18例较典型的因羊水栓塞致死的案例,通过完整的尸体解剖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羊水栓塞的发病诱因及猝死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病理表现和预防措施.结果:死者肺组织切片内均可见肺羊水栓塞的特征性病理改变,18例尸检明确病理诊断为羊水栓塞.结论:羊水栓塞的正确病理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尸体解剖检查等多方面结果综合分析判断,羊水栓塞的预防措施是针对所发现的羊水栓塞有关诱因加以防范.
作者:初松涛;刘卯阳;李洪涛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采用TVT-O手术治疗的1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16例TVT-O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2 min,平均出血量26 ml.术中无副损伤.平均随访9.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1例复发.结论:TVT-O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近期治疗效果好.
作者:谢红斌;李健;柴冬宁;曾春花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在诊断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105例,住院行腹腔镜联合纤维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并视术中所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105例患者,共206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不通150条,经插管疏通术后,成功率76.7%.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宫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娟;贺彩军;王君;周魏军;郑冬梅 刊期: 2009年第35期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时存在结构或功能上的各种缺陷和异常,严重影响着出生人口素质.进行出生缺陷监测能有效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减轻家庭的精神、生理及心理负担[1],降低社会压力,提高综合人口素质,促进人口发展.但在监测和干预过程中必须在不违背法律和伦理的前提下进行才能顺利的开展工作.
作者:张广鑫;刘睿智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在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IgM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MP-IgM抗体和CP-IgM抗体,并与咽拭子培养法进行对比.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MP-IgM抗体、CP-IgM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2.70%(64/282)、14.9%(42/282).咽拭子培养法检测MP、CP的阳性率分别为12.76%(36/282)、9.93%(28/282);两种检测法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年龄组CP、MP+CP感染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3岁、3~6岁组阳性率偏高.结论:在MP和CP的检测中,酶联免疫检测法优于咽拭子培养法,有着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刘静;刘宁;周虹;李姝娜;李仙丽;陶新莉;吴志平;李海芬;姚爱军 刊期: 2009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的数据,了解现阶段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年南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9.95/万;缺陷儿存活率60.35%;前5位的出生缺陷分别为唇、腭裂,畸指(趾),先天性心脏病,耳部畸形,神经管畸形;治疗性引产较高的畸形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腹裂等.结论:要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应加强孕前咨询、孕期保健及产前诊断力度,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作者:刘秀蓉;李芹 刊期: 2009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