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后即时口服避孕药特居乐的疗效观察

施静芳;范晓芳;张晓红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 特居乐, 避孕
摘要:目的:研究人工流产(人流)术后即时口服特居乐对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子宫内膜的恢复情况、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自愿要求无痛人流的受术者术后即时口服特居乐(实验组)和术后服中药益母草冲剂(对照组)各120例,两组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实验组术后阴道平均流血天数为(9.2±1.2)天,对照组为(8.9±1.5)天,两组平均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术后7天B超监测平均子宫内膜的厚度(mm)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如盆腔感染、宫颈粘连、组织残留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人流后即时口服特居乐,对降低术后并发症、落实避孕措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等均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亲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足月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35例足月妊娠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36例足月妊娠的正常产妇为对照组,于剖宫产当天上午8:00~10:00及胎儿娩出后即刻分别采集母亲血及新生儿脐血,测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示,出生体重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空腹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下调、空腹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显著上调(P<0.05);皮质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母亲胰岛素敏感性与皮质醇的结果与新生儿组的结果一致.全部研究对象母亲空腹血清胰岛素与新生儿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均具有显著相关性;母亲与新生儿胰岛素敏感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母亲与新生儿胰岛素抵抗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母亲与新生儿胰岛素分泌指数无显著相关性.母血清皮质醇水平与新生儿血清皮质醇水平两者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致新生儿发生低胰岛素敏感性或胰岛素抵抗.

    作者:童华;郭锡熔;张翔;邱玉芳;徐济达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160例缺钙患儿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该县儿童缺钙情况.方法:对2006年6~8月到该县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就诊的儿童进行血钙、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受检儿童(0~6岁)410例,缺钙160例,缺钙率39.02%.其中以1~2岁婴幼儿缺钙为主.结论:为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建议尽早、长期合理给儿童补钙.

    作者:朱慧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卵巢早衰免疫因素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HLA-DR+细胞水平及定位,分析免疫因素在致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学实验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法检测100例卵巢早衰患者,6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60例自然绝经妇女,60例正常育龄妇女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ENA多肽抗体系列、CD3+、HLA-DR+、CD3+ HLA-DR+细胞水平.结果:①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26.53%(26/98),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均为阴性.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促性腺激素组、自然绝经组、育龄组(P<0.05),未发现有明显的特殊核抗原成分;13例ANA阳性POF患者经治疗后ANA转为阴性;②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HLA-DR抗原表达增加,CD3+HLA-DR+(活化T细胞)增加,与自然绝经组和育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1,P=0.003);6例POF患者经激素替代后CD3+HLA-DR+水平未见明显降低.结论:部分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机体存在免疫系统异常状态,免疫因素可能是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的致病原因.

    作者:秦姗;沈鸿敏;徐素欣;宋月轻;常雅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儿童铅暴露临床资料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铅暴露儿童主要症状、年龄特点、环境铅来源及锌钙制剂治疗前后血铅水平变化.方法:对2003年~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43名铅暴露儿童诊治资料进行分析.铅暴露诊断参考指标为血铅大于5 μg/dL,同时伴有症状者.资料分析包括:主要症状、血铅水平、环境铅源、年龄性别特点等.同时,对驱铅治疗前后血铅与血矿物元素等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血铅值在5~10μg/dl伴有临床症状的患儿占30.2%(13/43),男女儿童均在8~9岁时就诊率高.膨化食品、玩具、碳酸饮料、房屋装修和咬铅笔是导致儿童铅暴露的高危因素,注意力涣散、易激惹和多动为常见症状.用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躯铅治疗后,血铅值显示有意义下降(P<0.001),同时可防止血矿物元素的下滑.结论:神经症状出现在血铅水平<10 μg/dl,说明铅损害可以发生在目前的诊断标准以下.铅损害的主要症状表现在神经系统.锌钙合剂治疗对降低血铅和恢复血钙、锌水平有较好效果.

    作者:李时莲;张美和;宋文琪;焦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2 000例婚检、孕检、产检、地中海贫血筛查分析

    目的:使广大适婚年龄的青年,以及育龄妇女,充分认识进行婚检、孕检、产检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ebia蛋白电泳仪,对在2003年11月~2006年11月期间婚检、孕检、产检者采静脉抗凝血2ml,进行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地中海贫血.结果:2 000例血标本中,检出地中海贫血及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54例,占2.7%.结论:深圳盐田区虽然是名符其实的移民城市,但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并不少,因此开展婚前检查,产前检查十分重要,对杜绝重度地中海贫血儿童及减少轻度地中海贫血儿童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意义重大.

    作者:张彩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留置针技术对患儿和家长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分析

    随着留置针技术在儿科输液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成功穿刺并留置,不仅有效配合疾病治疗,减少患儿因反复针刺而造成的静脉损伤和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家长的心理压力,尤其在危重抢救及小儿手术前后护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李淑芹;张华;张军智;邢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剖宫产后产妇不同体位和不同喂养方法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产妇体位和采用不同喂养方法添加牛奶与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关系.方法:剖宫产产妇120例,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术后常规去枕卧位6 h后改为随意卧位,母乳不足时添加牛奶,用小勺喂哺;实验组产妇术后取垫枕卧位3 h后改为随意卧位,母乳不足时添加牛奶,用简易哺乳辅助装置喂哺.结果:术后3天实验组有效吸吮次数比对照组多,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结论:剖宫产后产妇取垫枕卧位3 h后改为随意卧位,母乳不足时,用简易哺乳辅助装置补充牛奶,能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

    作者:许爱萍;林丽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该院住院发生产后出血的1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流产史、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合并中度贫血等产前存在的高危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产程异常、助产技术、产后观察等为产时及产后存在的高危因素.结论:重视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的高危因素,加强保健工作,.提高医生的助产技术,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滕利;吕荣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启东市1994~2005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启东市围产儿死亡的发生原因、发生率和种类,以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业务与管理水平.方法:对启东市1994~2005年间的795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从1994年的10.58‰下降到2005年的7.65‰.各年度围产儿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结论:1994~2005年启东市围产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王华;包正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6个月龄儿童的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 146名6个月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龄儿童左右眼球镜屈光度及散光检出率女童均高于男童;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先心儿的6个月龄眼球镜屈光度均高于正常儿童,但散光检出率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个月龄儿童眼球镜屈光度和散光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态以远视占优势,婴儿先天不良因素可能对6个月龄婴儿眼屈光状态产生影响.

    作者:严双琴;顾春丽;刘明芳;李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四阶段、概率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共调查育龄妇女7 333人;对影响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兵团育龄妇女的叶酸知晓率为31.37%;居住在师直、年龄25~34岁、汉族、受教育程度高、已婚、从事非农业、家庭年收入高、经常看书报杂志、近2年收到过生殖健康宣传材料的妇女叶酸知晓率高.结论:应积极采取叶酸增补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农村、未婚和少数民族妇女叶酸知识的普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是提高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的根本途径.

    作者:魏斌;唐景霞;张丛笑;胡傲容;李新芝;郭淑霞;陈春燕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高龄卵巢癌52例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探讨高龄卵巢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60岁以上高龄卵巢癌病例.结果:根治性切除及肿瘤细胞减灭术38例(73.1%),姑息性切除14例(26.9%).术后并发症22例(42.3%),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3.8%.结论:手术治疗是高龄卵巢癌患者的首选治疗,重视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简巧细快的老年人手术原则,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减少高龄卵巢癌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朴金霞;浦建文;王旭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以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29例(48.3%),死亡17例(58.6%).死亡组血糖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急性重型肝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慢性重型肝炎(P<0.05).结论: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检测血糖水平对判断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危重程度、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莉;伍玲;沈慧敏;李小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细胞DNA定量分析进行宫颈癌普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法与巴氏染色常规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2 000名普查的妇女行官颈刷片、液基薄层制片,分别行巴氏染色和DNA染色,前者做常规细胞学检查,后者行DNA定量分析全自动扫描诊断.对宫颈常规细胞学检查在LSIL及以上或DNA定量分析结果见DNA指数2.5细胞或异倍体细胞峰的病例进行定点活检,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常规细胞学检查CINⅢ以上病变的敏感度为60%,特异度为98.5%;DNA定量分析结果CINⅢ以上病变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1.6%.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可在降低CINⅢ以上的宫颈病变的特异性的情况下,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李灵洁;王开秀;杨芳;曹玉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30例,给予罗格列酮4mg,1次/日,治疗3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IR)以及雄激素等指标,观察月经变化和排卵情况.结果:患者在罗格列酮治疗后体重指数(BMI)、睾酮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水平有下降趋势;治疗后规律月经者占60%,自然排卵率为56%,9.1%妊娠.结论: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的治疗PCOS的药物,可以改善IR,同时改善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恢复规律月经、甚至自然妊娠.长期服用可降低将来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危险.

    作者:孔芬英;段海风;王艳芬;潘丽霞;李晓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其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90例不同病情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30例,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结果:急性期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D-二聚体含量在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越重D-D升高越明显,D-D升高与病情呈正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定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刘亚秋;刘喜;张侃;刘纯义;罗勇;夏汉兵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胶东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

    目的:比较胶东地区7~18岁城乡男女中小学生2005年与1995年两次体质调研的形态指标变化,探讨胶东地区学生生长发育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方法:运用体质测试法、数据分析法对胶东地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做出详细的分析.结果:城市学生总体发育水平2005年高于1995年,男生优于女生;农村学生发育水平则是2005年低于1995年,男生甚于女生;城市高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差,城乡学生发育水平差距增大,2005年胶东地区城市男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发育水平与1995年比较,有大幅度的提高,而农村男女生3项指标则是2005年较199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年增长值和增长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持续到突增期年龄出现高峰,但2005年城市女生的身高、城市男女生的体重及胸围均优于农村学生;男女生身高、体重、胸围城乡均值呈显著性差异,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农村男、女学生生长发育水平下降,男生身体发育快速增长期后移,城乡学生发育水平差距增大.城市高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差,城市学生青春期提前,农村学生青春期后移.

    作者:孙衡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妥泰治疗儿童失神癫痫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妥泰治疗儿童失神癫痫(CAE)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妥泰治疗组24例和丙戊酸治疗组26例,妥泰治疗组均采用妥泰单药治疗,目标剂量3~8 mg/(kg·d);丙戊酸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目标剂量为20~40 mg/(kg·d).比较两组在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的差异.结果:妥泰治疗组24例中完全控制13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70.83%;丙戊酸治疗组26例中完全控制18例,显效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84.62%,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两组在疗效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方面:妥泰治疗组24例患儿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6.67%;而丙戊酸组26例患儿中有9例出现副作用,占34.62%,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毒副作用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妥泰治疗CAE与传统药丙戊酸比较疗效相近,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陈银波;李春怀;梁东;贾飞勇;李海波;梁志学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可行性.方法:利用LEEP刀治疗官颈上皮内瘤变136例,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均成功利用LEEP刀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送检等优点.结论:LEEP刀切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成清奇;张幸春;张月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阴式与腹腔镜、腹式三种术式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后对盆底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TVH)、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LTH)(包括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LAVH)及经腹子宫全切除术(TAH)术后对盆底及性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问卷调查1998年1月~2003年12月,8年间在该院和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选择TAH、TVH、LTH(包括LAVH)不同术式的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1 980例,实际随访人数1 202例.其中包括TAH术后患者183例,TVH术后患者564例,LTH术后患者455例(包括LAVH术后患者197例).从阴道顶端脱垂、性生活质量、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是血管舒缩症状)、压力性尿失禁四个方面比较三种术式术后对盆底及性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种术式术后患者在56岁以上年龄区间,各项指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55岁以下年龄区间,个别指标腹腔镜组和经阴道手术组均显著低于经腹手术组(P<0.05).结论:TVH与LTH(包括LAVH)和TAH在远期整体优势方面并无明显差别,而从综合角度考虑,TVH在大多数人群尤其是在围绝经期前患者还是具有一定的远期优势,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毛艳丽;付文芳;郭海霞;柳晓春;谢庆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