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芹;张华;张军智;邢杰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6个月龄儿童的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 146名6个月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龄儿童左右眼球镜屈光度及散光检出率女童均高于男童;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先心儿的6个月龄眼球镜屈光度均高于正常儿童,但散光检出率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个月龄儿童眼球镜屈光度和散光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态以远视占优势,婴儿先天不良因素可能对6个月龄婴儿眼屈光状态产生影响.
作者:严双琴;顾春丽;刘明芳;李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四阶段、概率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共调查育龄妇女7 333人;对影响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兵团育龄妇女的叶酸知晓率为31.37%;居住在师直、年龄25~34岁、汉族、受教育程度高、已婚、从事非农业、家庭年收入高、经常看书报杂志、近2年收到过生殖健康宣传材料的妇女叶酸知晓率高.结论:应积极采取叶酸增补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农村、未婚和少数民族妇女叶酸知识的普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是提高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的根本途径.
作者:魏斌;唐景霞;张丛笑;胡傲容;李新芝;郭淑霞;陈春燕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不孕不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不孕不育患者行官腔镜常规检查,行输卵管插管通液,并对116例存在子宫腔内病变的患者行双极汽化手术,探讨宫腔镜检查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双极汽化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官腔镜检查发现了B超及造影经常忽略的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纵隔以及宫腔粘连等病变,对不孕不育原因检查的阳性率高达85.3%.输卵管插管通液相比于普通的子宫输卵管通液和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管具有更好的疏通效果.116例行双极汽化手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8.4 min、出血量平均为13.4 ml、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对合并月经增多、月经不规则治疗有效率97.4%,治愈率为81.1%.结论:不孕不育患者行官腔镜常规检查和插管通液,不仅可发现官腔内病变,且可同时进行治疗,并对输卵管具有较好疏通效果.双极汽化系统安全、高效、对患者损伤更小、恢复快,避免或减少了水中毒、电能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梅;施永鹏;韩临晓;唐云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病人59例,分为两组.Ⅰ组为镇痛组共30例,术毕以0.125%左旋布比卡因100 ml,混合吗啡20 μg/ml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设置为单次剂量2 ml,定时20 min,总量100 ml,背景输注2 ml/h.Ⅱ组为对照组共29例,未作术后镇痛.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4 h、48 h的VAS评分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6天清晨血压、心率、呼吸、SpO2及尿蛋白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24 h、48 h 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镇痛组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尿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且未发生产后子痈.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有利于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恢复.
作者:张永福;劳建新;刘文兴;李煜;王琼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比较ⅠB及ⅡA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或放疗联合根治手术的疗效,探讨该期官颈癌患者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1998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ⅠB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138例,所有患者肿瘤均2 cm.按FIGO分期,ⅠB1期24例,ⅠB 2期48,ⅡA期66例;按肿瘤大小分为非巨块型(肿瘤直径2~4 cm)53例,巨块型(肿瘤直径≥4 cm)85例;术前介入化疗74例(化疗组),术前腔内放疗64例(放疗组).对两组的近期疗效、术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及中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9.3%,稍高于放疗组8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4.8%,高于放疗组71.8%(P<0.05).术后病理组织学比较,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21.6%,深肌层浸润率21.6%,均低于放疗组的32.8%和34.4%(均P<0.05).两组宫旁、阴道切缘浸润率及脉管癌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8.8%,5年生存率为83.2%,分别与放疗组10.1%及7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22.5%,5年生存率为81.4%,分别与放疗组31.9%及68.6%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块型ⅠB和ⅡA期宫颈癌术前应用介入化疗较术前放疗为佳;非巨块型病例术前介入化疗与术前放疗疗效相似.
作者:段萍;程静;吕杰强;朱春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诊断明确的141例低血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生低体重、窒息缺氧、喂养不当及糖尿病母亲的巨大婴儿是新生儿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各种各样,无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结论:治疗新生儿低血糖的关键在于预防,即加强保暖,减少能量消耗及早期多次足量喂养,静脉补充葡萄糖,同时监测血糖,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护理对本病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习靖;宋雁;刁敬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启东市围产儿死亡的发生原因、发生率和种类,以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业务与管理水平.方法:对启东市1994~2005年间的795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从1994年的10.58‰下降到2005年的7.65‰.各年度围产儿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结论:1994~2005年启东市围产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王华;包正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高龄卵巢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60岁以上高龄卵巢癌病例.结果:根治性切除及肿瘤细胞减灭术38例(73.1%),姑息性切除14例(26.9%).术后并发症22例(42.3%),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3.8%.结论:手术治疗是高龄卵巢癌患者的首选治疗,重视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简巧细快的老年人手术原则,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减少高龄卵巢癌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朴金霞;浦建文;王旭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以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29例(48.3%),死亡17例(58.6%).死亡组血糖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急性重型肝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慢性重型肝炎(P<0.05).结论: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检测血糖水平对判断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危重程度、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莉;伍玲;沈慧敏;李小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龄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的关系.方法:对13岁同龄学生240人,480只眼根据散瞳后屈光度进行分组,对各组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以轻中度为主,占72%.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之间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角膜垂直曲率总体差别有显著性(P<0.05).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角膜垂直曲率、玻璃体腔长度有相关性(P<0.05),近视屈光度与晶体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水平曲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13岁同龄青少年中、高度近视主要是眼轴过长引起的,而轻度近视的产生与眼轴无明显关系.眼角膜垂直径屈光力增高可能是形成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雅馨;高庆华;李海燕;刘淑玲;王桂芝;周春辉;徐春军;杜红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HLA-DR+细胞水平及定位,分析免疫因素在致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学实验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法检测100例卵巢早衰患者,6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60例自然绝经妇女,60例正常育龄妇女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ENA多肽抗体系列、CD3+、HLA-DR+、CD3+ HLA-DR+细胞水平.结果:①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26.53%(26/98),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均为阴性.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促性腺激素组、自然绝经组、育龄组(P<0.05),未发现有明显的特殊核抗原成分;13例ANA阳性POF患者经治疗后ANA转为阴性;②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HLA-DR抗原表达增加,CD3+HLA-DR+(活化T细胞)增加,与自然绝经组和育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1,P=0.003);6例POF患者经激素替代后CD3+HLA-DR+水平未见明显降低.结论:部分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机体存在免疫系统异常状态,免疫因素可能是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的致病原因.
作者:秦姗;沈鸿敏;徐素欣;宋月轻;常雅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及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高度可疑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进行跟踪观察.结果: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及实验血β-HCG检查经治疗前后对照符合率1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高,检查操作简便,是一种无创性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较好的诊断方法.
作者:高露露;白新华;贡雪灏;张家庭;赵卫华;周凤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比较正常新生儿和母婴分室新生儿出院前其母亲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例正常新生儿的母亲和103名母婴分室的新生儿母亲在出院前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正常新生儿母亲和母婴分室新生儿母亲在出院前健康教育需求上有一定的区别,正常新生儿母亲更关心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正常以及一些日常护理问题,分室新生儿母亲更关心出院后如何复查.正常新生儿母亲希望的健康教育方式是阅读健康教育手册、材料,其次为护士个别指导;分室新生儿母亲则是护士个别指导和专家授课.设立热线电话是在新生儿出院后遇到问题时家属希望的咨询方式,但分室新生儿母亲更希望由医生来接听.结论:须发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模式以满足不同新生儿母亲的需要.
作者:张素珍;孟永勤;丁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30例,给予罗格列酮4mg,1次/日,治疗3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IR)以及雄激素等指标,观察月经变化和排卵情况.结果:患者在罗格列酮治疗后体重指数(BMI)、睾酮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水平有下降趋势;治疗后规律月经者占60%,自然排卵率为56%,9.1%妊娠.结论: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的治疗PCOS的药物,可以改善IR,同时改善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恢复规律月经、甚至自然妊娠.长期服用可降低将来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危险.
作者:孔芬英;段海风;王艳芬;潘丽霞;李晓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多发生于育龄妇女,也是引起盆腔疼痛与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们应用微粒化黄体酮软胶囊(琪宁)治疗EMT患者79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萍;申亚军;施旭东;叶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通过经阴道超声(TVS)检测不明位置妊娠(PUL)患者的子宫内膜,建立鉴别诊断的多变量回归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早期PUL患者的子宫内膜二维声像图特征,并对年龄、β-HCG、停经时间等进行分析,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法及ROC曲线筛选出有意义的诊断指标,建立PUL患者的多变量回归模型.结果:建立了三个预测PUL妊娠结局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宫内早孕(MIUP)、宫内早孕流产(MIUPM)和早期异位妊娠(MEP)进行评估,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1、0.886、0.891,预测模型循证试验的诊断指标均优于各自回归模型中任何单一变量.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多变量预测模型能更早期、更有效地预测PUL患者的妊娠状态,对早期PUL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智毅;梁伟翔;柳建华;梁琨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TVH)、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LTH)(包括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LAVH)及经腹子宫全切除术(TAH)术后对盆底及性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回顾性问卷调查1998年1月~2003年12月,8年间在该院和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选择TAH、TVH、LTH(包括LAVH)不同术式的非脱垂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1 980例,实际随访人数1 202例.其中包括TAH术后患者183例,TVH术后患者564例,LTH术后患者455例(包括LAVH术后患者197例).从阴道顶端脱垂、性生活质量、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是血管舒缩症状)、压力性尿失禁四个方面比较三种术式术后对盆底及性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种术式术后患者在56岁以上年龄区间,各项指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55岁以下年龄区间,个别指标腹腔镜组和经阴道手术组均显著低于经腹手术组(P<0.05).结论:TVH与LTH(包括LAVH)和TAH在远期整体优势方面并无明显差别,而从综合角度考虑,TVH在大多数人群尤其是在围绝经期前患者还是具有一定的远期优势,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毛艳丽;付文芳;郭海霞;柳晓春;谢庆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基层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方法:问卷调查,对象为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医护人员.结果:在绍兴地区基层医院,47.0%的人员未参加过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相关培训,75.9%的人员近3年内未参加培训,77.1%的人员临床参与过新生儿窒息复苏.结论:行政干预、技术培训双管齐下才是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叶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可行性.方法:利用LEEP刀治疗官颈上皮内瘤变136例,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均成功利用LEEP刀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送检等优点.结论:LEEP刀切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成清奇;张幸春;张月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8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情况.结果:宫、腹腔镜检查6条输卵管缺如,70条输卵管中46条阻塞,中远段阻塞30条,近中段阻塞16条,24条通畅;输卵管碘油造影假阳性率34.3%;宫、腹腔镜联合疏通41条输卵管,切除2条输卵管,3条输卵管行吻合术,术后1个月行输卵管通液提示输卵管通畅.随访6~9个月,30例怀孕,受孕率78.9%.结论:官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检查并手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理想的诊治策略.
作者:余志惠;王晓晖;陈茵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