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ⅠB期及ⅡA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与术前放疗的疗效观察

段萍;程静;吕杰强;朱春丹

关键词:宫颈癌, 术前介入化疗, 术前介入放疗, 疗效
摘要:目的:比较ⅠB及ⅡA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或放疗联合根治手术的疗效,探讨该期官颈癌患者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1998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ⅠB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138例,所有患者肿瘤均2 cm.按FIGO分期,ⅠB1期24例,ⅠB 2期48,ⅡA期66例;按肿瘤大小分为非巨块型(肿瘤直径2~4 cm)53例,巨块型(肿瘤直径≥4 cm)85例;术前介入化疗74例(化疗组),术前腔内放疗64例(放疗组).对两组的近期疗效、术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及中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9.3%,稍高于放疗组8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4.8%,高于放疗组71.8%(P<0.05).术后病理组织学比较,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21.6%,深肌层浸润率21.6%,均低于放疗组的32.8%和34.4%(均P<0.05).两组宫旁、阴道切缘浸润率及脉管癌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8.8%,5年生存率为83.2%,分别与放疗组10.1%及7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22.5%,5年生存率为81.4%,分别与放疗组31.9%及68.6%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块型ⅠB和ⅡA期宫颈癌术前应用介入化疗较术前放疗为佳;非巨块型病例术前介入化疗与术前放疗疗效相似.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后产妇不同体位和不同喂养方法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产妇体位和采用不同喂养方法添加牛奶与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关系.方法:剖宫产产妇120例,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术后常规去枕卧位6 h后改为随意卧位,母乳不足时添加牛奶,用小勺喂哺;实验组产妇术后取垫枕卧位3 h后改为随意卧位,母乳不足时添加牛奶,用简易哺乳辅助装置喂哺.结果:术后3天实验组有效吸吮次数比对照组多,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结论:剖宫产后产妇取垫枕卧位3 h后改为随意卧位,母乳不足时,用简易哺乳辅助装置补充牛奶,能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

    作者:许爱萍;林丽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四阶段、概率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共调查育龄妇女7 333人;对影响兵团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兵团育龄妇女的叶酸知晓率为31.37%;居住在师直、年龄25~34岁、汉族、受教育程度高、已婚、从事非农业、家庭年收入高、经常看书报杂志、近2年收到过生殖健康宣传材料的妇女叶酸知晓率高.结论:应积极采取叶酸增补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农村、未婚和少数民族妇女叶酸知识的普及,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是提高育龄妇女叶酸知晓率的根本途径.

    作者:魏斌;唐景霞;张丛笑;胡傲容;李新芝;郭淑霞;陈春燕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8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情况.结果:宫、腹腔镜检查6条输卵管缺如,70条输卵管中46条阻塞,中远段阻塞30条,近中段阻塞16条,24条通畅;输卵管碘油造影假阳性率34.3%;宫、腹腔镜联合疏通41条输卵管,切除2条输卵管,3条输卵管行吻合术,术后1个月行输卵管通液提示输卵管通畅.随访6~9个月,30例怀孕,受孕率78.9%.结论:官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检查并手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理想的诊治策略.

    作者:余志惠;王晓晖;陈茵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病人59例,分为两组.Ⅰ组为镇痛组共30例,术毕以0.125%左旋布比卡因100 ml,混合吗啡20 μg/ml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设置为单次剂量2 ml,定时20 min,总量100 ml,背景输注2 ml/h.Ⅱ组为对照组共29例,未作术后镇痛.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4 h、48 h的VAS评分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6天清晨血压、心率、呼吸、SpO2及尿蛋白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24 h、48 h 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镇痛组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尿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且未发生产后子痈.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有利于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恢复.

    作者:张永福;劳建新;刘文兴;李煜;王琼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启东市1994~2005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启东市围产儿死亡的发生原因、发生率和种类,以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业务与管理水平.方法:对启东市1994~2005年间的795例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从1994年的10.58‰下降到2005年的7.65‰.各年度围产儿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结论:1994~2005年启东市围产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王华;包正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留置针技术对患儿和家长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分析

    随着留置针技术在儿科输液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成功穿刺并留置,不仅有效配合疾病治疗,减少患儿因反复针刺而造成的静脉损伤和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家长的心理压力,尤其在危重抢救及小儿手术前后护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李淑芹;张华;张军智;邢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儿童铅暴露临床资料分析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铅暴露儿童主要症状、年龄特点、环境铅来源及锌钙制剂治疗前后血铅水平变化.方法:对2003年~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43名铅暴露儿童诊治资料进行分析.铅暴露诊断参考指标为血铅大于5 μg/dL,同时伴有症状者.资料分析包括:主要症状、血铅水平、环境铅源、年龄性别特点等.同时,对驱铅治疗前后血铅与血矿物元素等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血铅值在5~10μg/dl伴有临床症状的患儿占30.2%(13/43),男女儿童均在8~9岁时就诊率高.膨化食品、玩具、碳酸饮料、房屋装修和咬铅笔是导致儿童铅暴露的高危因素,注意力涣散、易激惹和多动为常见症状.用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躯铅治疗后,血铅值显示有意义下降(P<0.001),同时可防止血矿物元素的下滑.结论:神经症状出现在血铅水平<10 μg/dl,说明铅损害可以发生在目前的诊断标准以下.铅损害的主要症状表现在神经系统.锌钙合剂治疗对降低血铅和恢复血钙、锌水平有较好效果.

    作者:李时莲;张美和;宋文琪;焦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1990~2005年沈阳市0~4岁儿童死亡地点分析

    目的:分析沉阳市1990~2005年0~4岁儿童死亡地点,了解0~4岁死亡儿童死前就医情况.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原则,在全市建立52家死亡监测点.结果:1990~2005年死于家中的儿童比例有升高趋势.结论:采取措施,改善儿童就医条件.

    作者:王玉瑛;宋亚非;刘璠;杨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42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2例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结果:研究组手术全部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有3例发生术后阴道出血,6例术后切口愈合差;研究组术后有1例发生盆腔包裹性积液,1例发生皮下气肿.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改进,操作技术的不断熟练及改良,CISH手术将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作者:霍大志;贺建民;王斌堂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高龄卵巢癌52例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探讨高龄卵巢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52例60岁以上高龄卵巢癌病例.结果:根治性切除及肿瘤细胞减灭术38例(73.1%),姑息性切除14例(26.9%).术后并发症22例(42.3%),围手术期死亡2例,病死率3.8%.结论:手术治疗是高龄卵巢癌患者的首选治疗,重视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简巧细快的老年人手术原则,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和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减少高龄卵巢癌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朴金霞;浦建文;王旭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6个月龄儿童的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 146名6个月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龄儿童左右眼球镜屈光度及散光检出率女童均高于男童;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先心儿的6个月龄眼球镜屈光度均高于正常儿童,但散光检出率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个月龄儿童眼球镜屈光度和散光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态以远视占优势,婴儿先天不良因素可能对6个月龄婴儿眼屈光状态产生影响.

    作者:严双琴;顾春丽;刘明芳;李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ⅠB期及ⅡA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与术前放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ⅠB及ⅡA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或放疗联合根治手术的疗效,探讨该期官颈癌患者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1998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ⅠB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138例,所有患者肿瘤均2 cm.按FIGO分期,ⅠB1期24例,ⅠB 2期48,ⅡA期66例;按肿瘤大小分为非巨块型(肿瘤直径2~4 cm)53例,巨块型(肿瘤直径≥4 cm)85例;术前介入化疗74例(化疗组),术前腔内放疗64例(放疗组).对两组的近期疗效、术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及中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9.3%,稍高于放疗组8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4.8%,高于放疗组71.8%(P<0.05).术后病理组织学比较,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21.6%,深肌层浸润率21.6%,均低于放疗组的32.8%和34.4%(均P<0.05).两组宫旁、阴道切缘浸润率及脉管癌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8.8%,5年生存率为83.2%,分别与放疗组10.1%及7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22.5%,5年生存率为81.4%,分别与放疗组31.9%及68.6%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块型ⅠB和ⅡA期宫颈癌术前应用介入化疗较术前放疗为佳;非巨块型病例术前介入化疗与术前放疗疗效相似.

    作者:段萍;程静;吕杰强;朱春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同龄青少年近视与屈光要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同龄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的关系.方法:对13岁同龄学生240人,480只眼根据散瞳后屈光度进行分组,对各组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以轻中度为主,占72%.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之间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角膜垂直曲率总体差别有显著性(P<0.05).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角膜垂直曲率、玻璃体腔长度有相关性(P<0.05),近视屈光度与晶体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水平曲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13岁同龄青少年中、高度近视主要是眼轴过长引起的,而轻度近视的产生与眼轴无明显关系.眼角膜垂直径屈光力增高可能是形成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雅馨;高庆华;李海燕;刘淑玲;王桂芝;周春辉;徐春军;杜红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以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60例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29例(48.3%),死亡17例(58.6%).死亡组血糖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急性重型肝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慢性重型肝炎(P<0.05).结论: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检测血糖水平对判断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危重程度、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莉;伍玲;沈慧敏;李小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多脏器损害2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多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为轻、中、重度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心电图、胃肠道功能异常,其异常发生率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伤,应严密监测、积极治疗.

    作者:顾春健;富琴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微粒化黄体酮软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多发生于育龄妇女,也是引起盆腔疼痛与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们应用微粒化黄体酮软胶囊(琪宁)治疗EMT患者79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萍;申亚军;施旭东;叶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河北省12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及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12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及高危因素调查分析,获得全省12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高铅血症的发生率及相关的高危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进行血铅水平测定,调查问卷了解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6 682例12岁以下儿童血铅值在31~139 μg/L之间,平均血铅水平为70.75μg/L,其中血铅100 μg/L的636例,高铅血症发生率为9.5%,城市、农村无显著性差异.高铅血症以幼儿期、学龄前期发生率较高,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吃爆米花或膨化食品、咬铅笔或玩具、咬手指,家中父或母吸烟、住房距车流主要干道、儿童在马路边玩耍是导致儿童高血铅水平的高危因素.结论:河北省12岁以下儿童高铅血症发生率为9.5%.儿童血铅水平与年龄、环境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蒋燕清;李进华;崔炳元;闰承生;张英奎;马书军;陈卫宏;范松丽;袁文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人工流产后即时口服避孕药特居乐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人流)术后即时口服特居乐对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子宫内膜的恢复情况、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自愿要求无痛人流的受术者术后即时口服特居乐(实验组)和术后服中药益母草冲剂(对照组)各120例,两组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实验组术后阴道平均流血天数为(9.2±1.2)天,对照组为(8.9±1.5)天,两组平均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术后7天B超监测平均子宫内膜的厚度(mm)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如盆腔感染、宫颈粘连、组织残留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人流后即时口服特居乐,对降低术后并发症、落实避孕措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等均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施静芳;范晓芳;张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产后访视的现状及展望

    产后保健对于母亲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产后产妇身体机能恢复的好坏关系到妇女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后访视是围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产后访视的内容包括产妇和新生儿两部分:①针对产妇的访视内容:体格检查,如子宫收缩情况、恶露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全身状况和乳房检查等;产褥期护理和生活指导;计划生育指导等[1].

    作者:张颖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罗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30例,给予罗格列酮4mg,1次/日,治疗3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IR)以及雄激素等指标,观察月经变化和排卵情况.结果:患者在罗格列酮治疗后体重指数(BMI)、睾酮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水平有下降趋势;治疗后规律月经者占60%,自然排卵率为56%,9.1%妊娠.结论: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的治疗PCOS的药物,可以改善IR,同时改善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恢复规律月经、甚至自然妊娠.长期服用可降低将来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危险.

    作者:孔芬英;段海风;王艳芬;潘丽霞;李晓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