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毛朋;冯燕娟;赵振敏
目的:观察产前束缚应激对子代大鼠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及学习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应激组孕鼠在妊娠的第13~19天给予束缚应激.观察两组孕鼠所产雄性仔鼠1月龄时的学习记忆和行为活动,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仔鼠海马组织切片中BDNF的表达.结果:应激组雄性仔鼠海马BDNF的表达低于相应对照组(t=3.377,P=0.004),学习记忆成绩低于对照组(t=3.838,P=0.002),水平运动得分高于对照组(t=2.372,P=0.028),垂直运动得分高于对照组(t=2.625,P=0.016).结论:产前应激可能减少仔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表达,并影响仔鼠的学习记忆和行为活动.
作者:毛凤霞;姚梅玲 刊期: 2008年第26期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噬体Ⅱ组71型金葡萄引起的急性表皮颗粒层坏死的严重型皮肤感染.
作者:李福秋;曲生明;姜萍;王劲风;张亚芹;杨鑫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各种细胞学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06年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Us的98例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SC-US细胞病理变化表现六个方面:①非典型中表层细胞;②非典型化生;③非典型角化不全;④非典型萎缩;⑤ASC不能除外LSIL或ISL;⑥HPV感染证据不足,组织学检查结果可为炎症到CIN Ⅲ级甚至SCC各个不同级别的病变.结论:ASC-US是一个疾病谱,可以为宫颈炎性病变到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变各个级别,应早期干预,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吴萍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该病以骨髓造血功能不全和无效性血细胞生成为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细胞减少,并有向白血病转化的危险[1].妊娠合并MDS是妊娠期非常少见的一种内科并发症,病死率高,临床处理尚有争议.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孕妇19183例,根据FAB分型分类标准[2],其中确诊MDS 7例,现对其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处理及转归等进行回顾.
作者:钱旭芳;李云云;陈云琴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198例异位妊娠(EP)患者和190例正常宫内早孕(NIUP)者的血清β-HCG、P水平.结果:EP组和NIUP组的β-HCG水平分别为(7626.60±2312.52)mIU/ml和(35 442.50±34 524.78)mlU/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P水平分别为(15.6±2.56)nmol/L、(85.7±23.4)n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单次检测血清β-HCG对早期异位妊娠无鉴别诊断意义,检测P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血清β-HCG、P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可靠有效的指标.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产妇月子传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与定性研究结合,对本市区产后42天左右的产妇776例问卷调查;定性研究采用半结构性访谈、关键人物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共调查63人次,其中半结构性访谈有产妇及其家人(丈夫、婆婆或母亲)36人,关键人物访谈有社区产后访视人员4人、中医4人,专题小组讨论有从事或负责社区产后访视工作的护理保健人员及中医19人.结果:776例产妇中,月子期间不洗头洗澡的有54.9%、不刷牙的有36.3%、不吃蔬菜的有19.3%、不吃水果的有36.1%,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居室内走动的为100%.主要是长辈的意愿及其传统观念起主导作用;产后访视次数对吃蔬菜的影响有显著性;产妇的文化程度和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与月子健康行为呈正相关.结论:从孕期、住院分娩、直至产后1个月内的家庭访视,要不断地向产妇及其婆婆、妈妈、丈夫等负责照顾产妇的家庭成员进行健康宣教,使保健知识不断得到强化,确立并形成产妇坐月子的健康行为,以利母婴身心健康.
作者:陈起燕;陈烈平;Joanna Raven;张荣莲;杨闽燕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制片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56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者进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对比(LCT)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准确性.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测阴性1549例占检测总数的65.75%;炎症反应性细胞改变738例占检测总数的31.32%;检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69例,阳性率2.93%,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 US)51例,低度上皮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16例,高度上皮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例,鳞状细胞癌(sCC)1例.LCT检出的69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者进行病理活组织检查鳞状细胞癌(SCC)1例(符合率100%),LSIL和HSIL 17例病理结果为CIN Ⅰ~Ⅱ级的14例(符合率82.3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供早期发现宫颈病变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复方孕二烯酮(复方GE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性激素水平及促排卵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PCOS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复方GES治疗,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肾素原(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血清IGF-1、IGFBP-1、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GLU)、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雄烯二酮(A2)、雌二醇(E2)、睾酮(T),测量每侧卵巢内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服药期间的副反应.停药后开始促排卵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促排卵治疗.结果:实验组服药3个周期后,FSH(P<0.05)、LH、A2、E2、T水平及LH/FSH比值(P<0.01)均显著下降,血浆PRA与ATⅡ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IG-FBP-1水平明显升高(P<0.05).双侧卵巢体积显著缩小,卵泡数目明显减少(P<0.01).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实验组HMG(或FSH)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卵泡生长率和HCG日A型内膜出现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复方GES能显著降低PCOS患者的血浆PRA及ATⅡ水平,提高血清IGFBP-1水平,降低LH、T、A2水平及LH/FSH比值,减少卵巢体积及卵泡数目,而对空腹INS及空腹GLU水平元明显影响;应用复方GES 3个周期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CC+HMG方案促排卵治疗的效果.
作者:麻海英;刘复权;崔炳元;郭立娜;张娜;张轶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PPH)的危险因素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32例剖宫产PPH作回顾性分析.结果:PPH危险因素有流产史、分娩史、产检史、剖宫产时机与产程、胎膜早破、巨大儿、多胎妊娠、胎盘因素等;PPH原因:宫缩乏力75例,占56.82%,胎盘因素42例,占31.82%,手术操作13例,占9.85%,而75例宫缩乏力影响因素:产程停滞或延长29例,占8.67%,巨大儿/双胎妊娠13例,占17.33%,胎膜早破/宫内感染19例,占25.33%,妊娠期高血压病6例,占10.67%;PPH剖宫产指征:胎儿窘迫、头盆不称、社会因素、前置胎盘.结论:重视剖宫产PPH危险因素,加强孕前及孕产期保健,积极治疗妊娠并发症,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及手术时机,控制剖宫产率,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秦秀菊;双艳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龋齿是龋病的俗称,它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疾病,在少年儿童中发病普遍.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导致或加重关节炎、骨膜炎、慢性肾炎和多种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病.
作者:孙晓旭;杨太全;张永 刊期: 2008年第26期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用的筛查方法,此法大大提高了对宫颈异常细胞诊断率;阴道镜是通过放大直接观察官颈表面血管上皮的形态结构以评估病变,成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我院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进行筛查,现报道如下.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300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对128例行阴道镜检查,有80例行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作者:舒细芬 刊期: 2008年第26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在妊娠期首次发现任何程度的糖耐量降低.GDM因伴有明显的糖代谢改变,如不能及时筛查诊治,则胎儿和新生儿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必将增加.且GDM妇女产后再孕时,50%GDM可复发,亦有25%~70%CDM妇女在以后16~25年内可发生真性糖尿病(DM)[1],故对GDM应重视并及早诊治.本文对1770例糖筛查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孙凯;张群英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与人流的关系.方法:对645例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分别进行有人流史和无人流史分组对照比较,对人流次数多少及末次人流距再孕间隔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人流组胎盘粘连、第三产程时间异常、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人流次数成正相关;与末次人流距再孕间隔成负相关.结论:人流术是造成胎盘粘连、产后出血的不良因素.
作者:陈静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广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广西29个监测点2001~2005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婴儿死亡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死因构成前5位是肺炎、早产、出生窒息、其它意外、其它先天异常;在家中和途中死亡仍占大部分;而死亡前未就诊的比例已明显减少.结论:提高孕期质量和住院分娩率,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肺炎和腹泻病例的管理,是降低广西监测地区乃至全自治区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覃耀明;周国平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子宫颈内瘤样变(CIN)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以及LEEP术后随访情况.方法:2005年7月~2007年6月在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经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CIN Ⅱ~CIN Ⅲ)的患者63例,进行LEEP宫颈环切治疗,比较宫颈环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对LEEP宫颈锥切后进行液基细胞学随访1~2年.结果:63例中41例环切病理结果与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65.07%;22例多点活检与环切的结果不同,其中9例多点活检为CIN Ⅱ~Ⅲ级,环切诊断为镜下早期浸润癌.5例多点活检示CIN Ⅱ~Ⅲ级,环切病理为CIN Ⅰ,8例多点活检示CIN Ⅱ~Ⅲ级,环切病理为慢性子宫颈炎.2例多点活检示CIN Ⅱ~Ⅲ级,环切为急性子宫颈炎.63例均行HPV检测,49例HPV高危型阳性,26例宫颈活检CIN Ⅱ~Ⅲ级累腺.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环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提示CIN Ⅱ~Ⅲ级伴腺体受累是存在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HPV感染并持续存在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有关,其数值高低与病理级别之间无明显联系.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治术全麻前应用长托宁和阿托品,为临床纤支镜诊治术的麻醉应用积累经验.方法: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各30例,持续监测并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10 min、20 min、30 min、40 min各时间点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阿托品组用药后各时间点心率较用药前均增快(均为P<0.01),用药后各时间点心率间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第30 min平均动脉压(MAP)较用药前增高(P<0.05),且高于组内其他各时间点(均为P<0.01);第30 min SpP2低于用药前(P<0.05),用药后,阿托品组各时间点心率均高于长托宁组(均为P<0.05);第20~30 min阿托品组SpO2低于长托宁组(均为P<0.05);第30 min阿托品组MAP高于长托宁组(P<0.05).结论:小儿纤支镜诊治术全麻前应用长托宁,对小儿循环的影响较阿托品组小,对术中唾液分泌的抑制作用强,作用时间更长,为麻醉的平稳及安全性提供了较阿托品更好的平台.
作者:喻淑庆;叶小丰;余凌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早产儿的免疫阻断方式.方法:所选对象为HBsAg阳性孕妇的早产儿,生后体重达2000 g后给予常规免疫,对照组为HBsAg阳性孕妇的足月儿,给予母婴联合免疫,两组婴儿于出生、6月龄及12月龄分别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结果:早产儿组HBVm多种模式有隐性感染或再次感染的可能,HBsAb、HBcAb和HBeAb的产生明显低于足月儿组,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BsAg阳性孕妇的早产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00 IU 1次不足以中和清除HBV抗原.当早产儿因早产及低体重无法得到全面免疫保护时,喂母乳有可能继续增加HBV感染的机会.两组婴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建议HBsAg阳性孕妇的早产儿出生24 h内给予HBIG 100 IU肌肉注射,对明确宫内已感染HBV的早产儿采用HBIG200 IU肌肉注射,间隔2周重复1次,待体重达预防接种要求后,再按0、1、6月各接种乙肝疫苗(HBvac)10μg,并禁喂母乳.长期监测HBVm的变化,并同时监测肝功能.
作者:钱芳;绍玉琴;徐素玲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随着新型宫内节育器(IUD)的广泛应用,放置IUD后异常出血及腹痛等副反应是影响IUD续用率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官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探讨IUD引起出血的原因,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凤葵;李素春 刊期: 200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2002年10月~2006年10月于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72例,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常规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呼吸暂停,首次负荷量5 mg/kg,12 h后给予维持量2.5 mg/kg,每12 h给药一次,稀释后静滴;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首次负荷量0.1 mg/kg静脉注射,随后按0.03~0.05 mg/(kg.h)的速度经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4~6 h,每天总量不超过0.4 mg/kg.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4%和94.7%,对照组分别为44.1%和73.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32,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24,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
作者:赵志霞;黄进锋;牛玉红 刊期: 2008年第26期
随饮食习惯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症发病率正日益提高.文献显示我国儿童肥胖病率为2%~7%,美国为5%~25%.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应激等诸多因素交互作用,使得肥胖患者正以每5年增一倍的速度迅速递增[1].2型糖尿病曾被认为是成年人所患疾病,儿童少见,但北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发现近年来儿童2型糖尿病明显增多,占新近诊断儿童糖尿病的8%~45%,其增多和儿童肥胖有关.
作者:张兴全;赵方 刊期: 200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