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大胎儿53例临床分析

谭艳琴;姜军

关键词:巨大胎儿, 围产儿死亡率, 人民生活水平, 巨大儿, 分娩并发症, 相关因素, 计划生育, 分娩结局, 发生率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计划生育的开展,巨大儿的发生率逐渐提高,巨大儿分娩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增加,现对我院近年来巨大胎儿相关因素、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44 210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对近两年的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筛查覆盖率.方法:用时间分辩免疫荧光分析法对全市(包括市辖6个县及市郊)44 210例新生儿进行促甲状腺素(TSH)检测,阳性切值为10 mU/ml .阳性者用原送检的血卡标本、来自不同的两个血斑复查两次,与第1个筛查结果共3个检测值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阳性者立即招回复查,确诊指标为静脉血中T3、T4、TSH、FT3、Fr T4 水平.结果:初筛阳性335例,男性207例,女性128例,初筛阳性率为0.76%(335/44 210);确诊CH 34例,确诊符合率为10.15%(34/335);CH发生率为1∶1 300(34/44 210).结论:本地区新生儿CH有较高的发生率,应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使CH患儿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患儿病残,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唐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延期妊娠18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2月间我院收治的185例延期妊娠病例,分为自然临产组和引产组.结果:自然临产组剖宫产率低于引产组,且差异显著,胎儿窘迫率也低于引产组,但差异不显著,引产组宫颈评分越低,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越高,差异无显著.两组相比,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别.引产时间越长,难产可能性越大.促宫颈成熟各种方法中以宫颈上小水囊联合催产素组剖宫产率和胎儿窘迫率低.结论:延期妊娠自然临产者,应加强监测,未自然临产者应结合宫颈条件和孕周决定是否立即引产.

    作者:张润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10年回顾

    目的:了解武汉市CH发病率及10 年筛查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指导今后筛查工作.方法:CH筛查方法为新生儿出生后72 h、采足跟末梢血制成干血滤纸片,用EIA法或ELISA法检测血片中TSH含量,将EIA法TSH值≥10 mIU/L或ELISA法≥20 mIU/L的新生儿判为筛查阳性,并召回确诊.结果:武汉市10年来,共筛查新生儿271 221例,确诊CH患儿125例,CH发病率为0.461‰,男、女之比为1∶1.23,10年CH发病率无显著上升或下降趋势;用ELISA法和用EIA法检测的CH发病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武汉市是CH高发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设及管理,进一步提高筛查覆盖率;业务技术指导部门应加强标本采集和实验人员的培训;选择适当的筛查、实验方法,完善质控机制;降低CH患儿发生率,提高武汉市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胡晞江;肖芳;索庆丽;陈琦;黄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宫腔镜诊断和治疗纵隔子宫21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纵隔子宫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对21例纵隔子宫的诊治方法和效果.结果:术前21例均行B超检查,漏诊3例,准确率85.7%;宫腔镜诊断、治疗纵隔子宫21例,其中与腹腔镜联合诊治16例,成功率为100%.完全性纵隔子宫2例,不全纵隔子宫19例.使用宫腔镜电切术16例,微型剪剪开术5例.手术平均时间26 min(18~45 min),平均出血量30 ml(20~60 ml),无子宫穿孔及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5例得到随访,其中有6例术后足月妊娠,占随访的40%.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B超能较好地诊断与治疗纵隔子宫.

    作者:陈德新;周柳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改变产妇体位与徒手矫正胎方位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实施特殊体位与徒手配合矫正头位异常对分娩的影响.方法:108例(36~42)周有产兆的孕妇B超及阴道检查确定为脊方位与头方位均异常,改变孕妇卧位与脊方位一致的侧腹卧位与徒手配合旋转胎头,观察阴道分娩情况.结果:①孕妇习惯性卧位与胎儿脊方位的位别基本一致,相比差异有显效性(P<0.05).②胎儿脊方位与头方位基本一致,有显效性差异:(P<0.05).③孕妇侧腹卧位与胎儿脊方位一致与徒手配合,其分娩成功率为85.00%,有极显效性差异(P<0.01).④胎头浮或半固定矫正胎方位成功率高,相比差异有显效性(P<0.05).⑤羊水指数>7 cm或<14 cm或较<7>3 cm,矫正成功率高(P<0.05).结论:在羊水指数正常,胎头施至半固定,采取同侧侧腹卧位配合徒手法矫正胎位,自然分娩率高.

    作者:苑运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济南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济南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情况,加强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方法:采用全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情况信函调查表方式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在制度落实、资源配置、儿童健康状况等方面济南城区、县市城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及村办幼儿园之间卫生保健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乡镇中心幼儿园与村办幼儿园是我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薄弱环节,要加强管理.

    作者:李玲;王广宇;赵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丙酸睾丸酮抗早孕及对β-HCG的影响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药物流产与米非司酮配伍丙酸睾丸酮及米索前列醇抗早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殖激素的影响,探讨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择适合行药物流产的124例孕妇,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流产(对照组)及米非司酮配伍丙酸睾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研究组),比较两组的药流成功率、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时间、胚胎排出时出血量、流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及用药前后血β-HCG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药流成功率研究组为57/62(91.94%),对照组为49/62 (79.0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流产后的出血时间研究组为(7.25±1.42)天,对照组为(14.58±4.64)天,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胚胎排出时的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者,研究组为4/62(6.45%),对照组为16/62(25.81%),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④研究组血β-HCG的上升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丙酸睾丸酮及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方案与传统的抗早孕方案相比,可进一步抑制绒毛分泌HCG,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孕囊排出时间.

    作者:付丽君;苏雅琴;常美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9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之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疼痛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为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作者:彭丽芳;王莉莉;唐晖;蒋云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4 138例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分析2003年1月~2004年12月剖宫产指征掌握情况.方法:对4 138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58.7%,主要剖宫产指征为妊娠并发症(32.0%)、胎儿窘迫(13.1%)、骨盆异常(11.6%)、孕妇及家属要求(9.6%)等,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较阴道产高.结论:规范术前诊断,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开展导乐分娩、镇痛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何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围产期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围产期各种危险因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影响,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50例HIE患儿母妊娠期病史及分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146例同期出生无HIE新生儿作对照,分析HIE发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中妊高征、胆汁淤积、脐带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存在统计学差异,为HIE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及时处理妊娠并发症,及早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新生儿窒息,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HIE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 826例住院分娩妇女人工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武汉市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状况,分析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3年5~11月在6所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人工流产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1 826例调查对象中,49.40%有人工流产史.人工流产者在行首次人工流产时年龄集中在20~29岁年龄段,占86.47%.首次人工流产时已婚者为52.61%,未婚者47.39%.人工流产的首要原因是意外妊娠,占41.10%.多因素分析显示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产妇年龄大和家庭经济状况好;保护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产妇文化程度高、知晓紧急避孕法和掌握较多的避孕知识.结论:武汉市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比例高,有向年轻、未婚妇女发展的趋势,且影响因素多.应以20~30岁妇女为重点对象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科学有效地干预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赵艳霞;方为民;崔丹;张连生;杜玉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幼保健机构人才现状及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才结构和分布,分析人才需求及特点.方法:2004年9~12月,在北京、上海、长春、成都、武汉、西安、广州、珠海、深圳对19所妇幼保健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妇幼保健机构可分为三型:保健临床合一型、保健临床相互独立型、保健所型;②医生学历以本科为主,年龄以中年为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的构成比大致相等;③保健科室医生的学历层次明显低于临床科室医生;④临床科室的妇幼卫生专业毕业生比例明显低于保健科室;⑤妇幼保健机构主要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其中妇产科和妇女保健科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结论:省市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人才结构较为合理,但保健科室的人员学历逊于临床科室;今后妇幼保健机构将更需要高层次妇幼保健专业人才.

    作者:崔丹;张静;杜玉开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119例巨大儿体格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的调查分析

    目的:观察巨大儿出生后体格发育和精神发育的情况,与嘉定镇同龄儿童的生长发育相比较.方法:119例巨大儿在6个月、1岁、2岁、3岁定期测体重、身高,1岁时采用《丹佛智能筛查》(DDST).结果:巨大儿体重、身高在各个年龄段的体格发育均高于同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同龄儿童,有显著差异(超重P<0.01,肥胖P<0.05);巨大儿在DDST智测筛查中与同龄儿童无差异(P>0.05).讨论:巨大儿出生后易发生超重、肥胖,应控制高出生体重,从胎儿期着手,合理科学喂养,及早干预.

    作者:浦争;翟晓蔚;汤伟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科手术术式变迁十年分析

    目的:研究近10年来妇科手术术式变化趋势,探讨微创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将1995~2004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妇科手术(包括开放手术即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阴式手术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前后各5年共两个阶段.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阴式手术和宫腔镜手术.结果:10年来全部手术中开放手术的构成比为52.11%,微创手术为47.89%.各年手术中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阴式手术和宫腔镜手术的构成比分别由1995年的63.72%、17.29%、2.21%、16.78%变化为2004年的26.12%、42.41%、7.57%、23.91%.随着时间推移,各阶段总手术中微创手术的构成比上升,由前5年的32.83%升至后5年的57.17%.各阶段全部子宫切除术中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三者之和构成比由前5年的7.34%升至后5年的26.20%;在附件手术中,腹腔镜附件手术构成比相应由14.93%升至69.11%;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构成比相应由28.91%升至48.15%.在腔镜手术中,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作为诊断的构成比由前5年的79.17%降至后5年的41.42%,作为治疗的构成比相应升高.结论:近10年来,妇科开放手术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微创手术构成比不断上升,微创手术在妇科临床的应用已日益广泛.

    作者:任霞;周应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唐山地区儿童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6月~2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及建议.方法:对门诊1 316例6月~2岁儿童全部进行末梢全血细胞分析及微量元素测定,并对相关因素进行问卷式调查分析.结果:唐山地区6月~2岁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生率23.94%,男孩患病率26.67%,女孩患病率19.97%,男孩患病率显著高于女孩,在年龄分组中,6月~、1岁~、2岁~患病率分别为36.18%、25.13%、9.07%,差别有显著意义,且农村高于城市,早产、出生县级医院以下、辅食添加晚及辅食不合理是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结论:积极控制缺铁性贫血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作者:赵颖新;王平;晏国娟;陈勋;李秀芹;赵国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二种术式探讨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TCH)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LH)两种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将65例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与45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比分析.结果:TCH组较TLH组平均手术时间短(P<0.01),平均出血量少(P<0.05),术后疼痛较轻,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前者手术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多数有子宫切除术指征的患者,均可选用TCH,而不必选用昂贵的TLH.在有盆腔粘连、手术史等TCH禁忌症时,选用TLH更安全.

    作者:罗小琴;邹辉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北京市石景山区10年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1996~2005年石景山区新生儿死亡情况,找出预防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采用纵向比较法对石景山区1996~2005年新生儿活产及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年石景山活产新生儿数为11 192例,新生儿死亡68例,死亡率为6.07‰,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62例,占全部新生儿死亡的91.18%.死亡序位第1位的先天异常35例,达51.47%,其中先天畸形24例,占68.57%.第2位为生后窒息15例,占22.06%.第3位为早产低体重10例,占14.71%.结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点是降低围产因素及先天畸形的死亡,加强围产保健、产前诊断及助产技术是今后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

    作者:武一萍;王桂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uosis,EM)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宫腔以外部位种植生长,常见的部位是卵巢和盆腔.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ma,AWE)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产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我院自1994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丽华;张海燕;于谨;张亚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动脉插管化疗在Ⅱb期宫颈癌术前应用26例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手术和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前或放疗前的辅助化疗,尤其是动脉插管化疗能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控制微小转移灶,使局部病灶术前减小,使一些手术成功率较低的Ⅱb期宫颈癌患者获得满意的手术治疗.现将我院近3年收治的Ⅱb期宫颈癌26例,术前行动脉插管化疗1~2疗程,待病灶局限再行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镜剥除宫颈肌瘤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剥除宫颈肌瘤手术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经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颈阴道上部壁间及浆膜下前、后、侧壁肌瘤的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肌瘤剥除术,主要步骤包括:辨认和游离膀胱、直肠、输尿管等结构,切开包膜,剥除肌瘤,止血,缝合创口,取出肌瘤.结果: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03 min,平均出血130 ml,肌瘤平均大小(以大直径计)4.7 cm.病理报告均为平滑肌瘤.1例术后并发输尿管狭窄,治愈.随访半年至6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剥除手术治疗宫颈肌瘤是可行的,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辨认和游离膀胱、直肠、输尿管及采取综合止血措施.

    作者:李明;梁家智;高竟;陈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