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肝功能异常124例分析

刘正云;吕焱

关键词:妊娠期, 肝功能异常, 谷丙转氨酶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选择孕中期孕妇肝功能异常病例124例,予以临床治疗并观察疗效,分析其致病原因.结果: 经休息及药物治疗一周内恢复正常89例,占全部病例的71.8%,两周内恢复正常者25例,占全部病例的20.2%.其余病例除1例因持续GPT升高转往综合性医院外,均于3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妊娠期妇女肝功能异常与其妊期生理因素的存在及各种外在因素如过分高蛋白高脂饮食,服用保健品,疲劳等致肝脏负担加重有关.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8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86例正常孕妇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妊高征、胎儿窘迫、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应该及时发现此病并控制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祁明珠;魏俊香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宫腔填塞纱条用于防治产后出血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纱条在产后出血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76例产后出血病人应用宫腔填塞纱条的临床资料.结果: 宫腔填塞纱条76例,阴道产5例,全部失败,后行手术切除子宫,剖宫产71例,成功69例,失败2例.结论: 宫腔填塞纱条压迫止血在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明显,成功率高,止血快,减少病人失血量并能保留子宫.在阴道产中应用操作不便,效果差.

    作者:马连梅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孕症142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在诊断、治疗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对2000年3月~2006年5月我院的142例不孕症患者住院进行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断,并视术中的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 142例中发现输卵管病变95例、盆腔粘连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34例、多囊卵巢24例、子宫肌瘤5例、卵巢肿瘤6例.共实施了332项操作:双侧输卯管插管通液术142例,输卵管成形术及造口术8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减灭术33例,多囊卵巢打孔术24例.统计比较原发性不孕者卵巢囊肿发生率(9.30%)高于继发不孕者(2.0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壶腹部、伞部阻塞术后再通率(84.71%)明显高于间质部和峡部阻塞者(7.14%、15.0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01).术后随访到的65例患者妊娠率为27.69%,没有输卵管阻塞者的妊娠率(45.0%)明显高于输卵管阻塞者(20.0%),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能集二者之长处,同时进行宫腔、盆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输卵管远端阻塞和盆腔粘连者,是不孕症重要的检查及治疗手段.

    作者:李健;柴冬宁;郑天昕;谢红斌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天津市河东区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河东区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9月对9 284例妇女进行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妇女生殖道感染率为47.50%;生殖道感染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密切相关,深刻影响妇女妊娠结局.结论: 要加强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认识疾病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付泽明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多巴胺D1受体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多巴胺D1受体(DRD1)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FLP-PCR)检测102例患者及108例正常孕妇的DRD1-48A/G和AT1RA1166→C变异多态性,对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DRD1G的分布频率在HDCP组和正常孕妇组分别为27.9%、9.3%,两组间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CP组DRD1基因AG/GG型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AT1RC等位基因在HDCP组和正常孕妇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6.2%和5.6%,两组间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CP组AT1R基因AC/CC型较正常孕妇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多巴胺D1受体基因多态性-48A/G和AT1RA1166位点突变为C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相关.

    作者:廖予妹;乔福元;马少平;卢爱妮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两种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的比较

    目的: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评价对无症状妇女子宫颈癌的筛查价值.方法: 对来就诊的无症状妇女2 441例随意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液基脱落细胞检查(TCT)、国产电子阴道镜检查,同时对两组筛查出的CIN患者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CIN筛查率,TCT组为20.80%;阴道镜组23.40%.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对比,相符率:TCT组71.03%;阴道镜组81.66%.结论: 两种方法筛查结果无显著差异.

    作者:吴海燕;闫素文;白雪;齐倩;王梦醒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学龄期智能落后与儿童早期发育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寻找一些可能与学龄期智能发育落后有关的早期儿童发育相关因素,从而可以早期发现并治疗,以预防学龄期智能落后.方法: 对794例6~15岁儿童应用韦氏智力测查方法进行测查,同时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期智商落后的儿童18个月内语言、运动发育迟缓和新生儿重症黄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结论: 一些早期儿童发育相关因素与学龄期智能落后相关,可协助早期发现智能发育偏离.

    作者:徐洁;裘蕾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低出生体重儿血钙、锌和血铅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 调研新生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血液中铅、锌、钙等元素的含量状况,为低出生体重儿补充锌、钙剂及驱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月~2006年3月刚入院的新生儿进行血铅、锌、钙元素检测,分为低出生体重儿组和出生体重≥2.5 kg新生儿组(对照组)进行数据分析;并分析铅中毒组和低血铅两组新生儿血钙和血锌的含量情况.结果: 100例新生儿血铅增高30例(占30%),低血钙29例(占29%),血锌低27例(占27%),其中低出生体重儿铅中毒22例(占22%),低血钙19例(占19%)、低血锌20例(20%).铅中毒组新生儿血钙、锌的含量明显小于低血铅组的血钙、锌含量.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铅中毒率高于对照组,血钙、锌的含量低于对照组.钙、锌的缺乏,可致血铅增高.对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应注意进行这些有益营养元素的补充并进行驱铅干预.

    作者:程贤高;李晓春;程正平;汪燕;徐森懋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长春地区儿童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1995~2004年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状况.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临床拟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血清中的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IgM.结果: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柯萨奇B组病毒的感染率为67.3%,健康对照组的感染率为13.6%;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柯萨奇B组病毒的感染率为59.51%,健康对照组的感染率为12.54%.结论: 不论是病毒性心肌炎组还是对照组,儿童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年人,说明儿童较成人易于感染病毒.

    作者:陈显秋;张福明;刘民;张淑芹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两种术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术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以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51例具有剖宫产史,现因某种产科指征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其中24例为传统式剖宫产,腹部纵切口为Ⅰ组;另27例为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为Ⅱ组.对于两组手术的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术中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术中粘连情况方面均较Ⅰ组差异显著,分别为(12.45±3.65)min VS(7.34±2.49)min、(53.26±5.28)ml VS(35.40±4.72)ml、(335.3±120.35)ml VS(256.13±90.42)ml.结论: 剖宫产术对再次手术有一定负面影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有剖宫产指征患者应选择佳手术方式.

    作者:张春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朝鲜族和汉族育龄妇女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延吉市朝鲜族和汉族育龄妇女的主要死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 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177例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育龄妇女死亡率为75.29/10万,朝鲜族育龄妇女死亡率略高于汉族育龄妇女.年龄大于35岁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77.96%,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居死亡原因的前3位.汉族育龄妇女首位死因为意外死亡,朝鲜族育龄妇女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肝癌在因恶性肿瘤死亡中居首位(朝鲜族肝癌死亡率高于汉族),交通事故在意外死亡中居首位(汉族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朝鲜族).结论: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普及防病知识,提高保健意识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的有效措施.

    作者:范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宫颈癌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不放置腹腔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2006年105例因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分为A组(不放置引流50例)和B组(盆腔双管引流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发热天数;术后1个月盆腔彩超,比较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手术时间A组少于B组(P<0.001);A组淋巴潴留囊肿3例,B组有2例,无差异;A组术后体温、肠蠕动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较B组亦明显减少(P<0.05);B组还存在拔管时患者恐惧、大网膜被引流管带出体外等并发症.结论: 不置引流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伤口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玮;娄阁;王耀先;高颍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罗格列酮治疗42例超重/肥胖妇女月经紊乱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超重/肥胖妇女月经紊乱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42例已排外其他可引起月经紊乱的疾病且存在高胰岛素血症的超重/肥胖伴月经紊乱妇女,给予罗格列酮4~8 mg/天治疗6个月.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血浆血糖(FPG、PPG);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黄体生成素(LH)、睾酮(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稳态模型(HOMA-IR)评估胰岛素敏感程度.结果: 治疗后33例恢复正常月经,所有患者与治疗前相比,FPG水平无变化(5.1±0.5 vs 4.9±0.5,P>0.05),而PPG、FINS、LH、T、IGF-1水平明显下降(PPG:8.8±1.2 vs 7.6±0.9 mmol/L,P<0.05;FINS:25.36±7.66 vs 14.97±5.18 μIU/ml,P<0.05;LH:13.75±2.84 vs 10.38±2.26IU/L,P<0.05;T:3.37±1.09 vs 1.81±0.76 nmol/L,P<0.01;IGF-1:98.43±11.72 vs 52.69±9.57 ng/ml,P<0.01),HOMA-IR明显升高(5.93±1.02 vs 3.16±0.74,P<0.01).结论: 罗格列酮可通过改善超重/肥胖妇女的胰岛素抵抗状态,纠正性激素的异常反馈调节,从而恢复正常月经.

    作者:沈云峰;余戎;赖晓阳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的42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14例,占33.3%,上皮性肿瘤29例,占69%,上皮性恶性肿瘤11例,占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的78.6%.阴道超声提示囊实性肿瘤者与囊性比较,恶性率明显升高,P<0.01.上皮性恶性肿瘤CA125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A125检测敏感性上皮性恶性肿瘤为81.8%.结合患者的年龄,肿瘤性质及有无严重内科合并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绝经后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生率高,尤其是囊实性或实性肿瘤合并CA125升高者;对绝经后卵巢肿瘤应及早诊断、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任春花;周勤芬;栾加敏;陆建英;贾翠兰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6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甲氨蝶呤单项注射组(对照组),甲氨蝶呤注射配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组(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愈率为高,两组比较,观察组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程短、疗效高、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李诗光;鞠宏艳;刘延宏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2 778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我县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及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2 778例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傅荷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人工喂养黄疸消退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人工喂养黄疸出现及消退的情况,为新生儿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103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生理性黄疸7天消退65例,占63.11%;8~10天内消退29例,占28.16%;11~15天内消退8例,占7.77%;长时间为18天消退1例,占0.97%.结论: 对于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人工喂养不影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

    作者:李建菊;杨松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威海市普通妇科门诊宫颈病变的筛查

    目的: 探讨普通妇科门诊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病情况及其特点,为威海地区宫颈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普通妇科门诊就诊并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组织学检查的3022人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细胞学检查共2 921人,异常129人,细胞学异常率4.42%(129/2 921).直接活检101人.后病理诊断宫颈癌20人,检出率86.01/10万.宫颈癌前病变45人,检出率193.55/10万.CIN及原位癌年龄主要分布在26~45岁,≤35岁占50%,主要由细胞学筛查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差.浸润癌年龄主要分布在41~55岁,≤35岁的宫颈癌占26.67%,主要由直接活检发现,与就诊原因相关性强.被诊断者基本为久居本地人群.结论: 威海地区的宫颈癌筛查工作应引起重视,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群众防癌知识的普及,26~55岁年龄段应是宫颈癌前病变防治的重点人群.细胞学筛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加宫颈活检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引串;徐琳瑛;宫海霞;王振颖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丹东市区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分析

    学龄前期儿童耳聋明显易为家长发现,但中等度听力损失却易被忽略,特别是当有一侧耳听力正常时可长期不能察觉,而于体检时才被发现,故在幼儿园内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听力筛查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1].为了解丹东市区学龄前儿童的听力状况,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及与听力有关的疾病,我们对丹东市区5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听力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波;于丹阳;张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3期

  • 导乐陪伴分娩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分娩过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的105例初产妇(观察组)与同期进入活跃期后仅由家属陪伴的100例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导乐陪伴分娩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及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有利于母婴健康.结论: 因此,导乐陪伴分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产时服务新模式.

    作者:王春玲;高宝香 刊期: 2007年第1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