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镜筛查宫颈病变126例临床分析

沈雅玉;陈夏芳;周林华

关键词:阴道镜, 宫颈病变, 宫颈癌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对各种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126例反复接触性出血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在镜下取可疑部位组织病检,以病理诊断标准为后诊断.结果:经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例,宫颈癌7例.结论:采用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筛查宫颈癌的方便安全、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城市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近年,乳腺癌发病率在全球呈现上升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乃至生命的第一位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3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而有约40万人死于该病[1].我国虽然属于乳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2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亦在逐年攀升,特别是在京、津、沪等大城市,乳腺癌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虽然,乳腺癌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研究,已发现诸多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丽;戚晓东;丁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B超监测双胎与单胎中晚期妊娠胎儿生长发育的比较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胎儿的发育规律.方法:采用超声测量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妊周(中晚期妊娠)的双顶径、股骨长、头周和腹围,比较双胎妊娠胎儿与单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胎儿自妊娠32周起,双顶径及股骨长的平均值低于单胎妊娠胎儿(差异值分别为2.1 mm和3.4 mm,P<0.01).双胎妊娠胎儿自妊娠32周起头围及腹围的平均值低于单胎妊娠胎儿(差异值分别为14.4 mm和14.9 mm,P<0.01).结论:双胎妊娠胎儿有着与单胎妊娠胎儿不同的发育规律.

    作者:刘蓉;谭金秀;陈其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35岁以上不孕妇女IVF-ET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35岁以上不孕妇女接受IVF-ET治疗的结局,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98例35岁以上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年龄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两组患者在获卵数,受精率,种植率和生化妊娠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基础FSH值分为≤12 mIU/mL组,12~20 mIU/mL组和20.1~32 mIU/mL组,3组在周期取消率、Gn用量和获卵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FSH与年龄相比,年龄更能预测IVF的成功率.没有理由把基础FSH值升高的高龄妇女排除在IVF治疗之外,通过IVF治疗她们仍然有受孕的可能.

    作者:谷保霞;张翠莲;李杭生;郭海彬;殷宝莉;宋小兵;谢娟珂;张宇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51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对2004年7月~2006年6月151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发肌瘤114例,多发肌瘤37例.壁间肌瘤82例,浆膜下肌瘤31例,阔韧带肌瘤15例,混合型肌瘤23例.大肌瘤直径12 cm,肌瘤数目多5个.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90.15±32.4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1.28±36.53)ml,术后体温平均(37.3±0.3)℃,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0.23±3.62)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87±1.60)d.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合理选择适应证利熟练掌握镜下缝合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庆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在儿科是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2~6个月为多见.我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3月对收住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佐以细辛脑注射液滴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特征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的神经心理特征.方法:选择符合FAD诊断标准且按DSM-Ⅳ诊断标准除外ADHD的38例儿童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正常儿童38例作为对照组.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智力测定和持续性注意测试,并指导家长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比较两组儿童的智商、智力因子、注意力商数、行为问题检出率和行为量表分.结果:病例组的操作智商、注意和记忆因子、知觉组织因子、听觉及综合注意力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例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6~11岁男童行为量表总分及部分行为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结论:FAD儿童智力发育不平行,存在持续性注意发育落后,行为问题发生风险高于正常儿童.

    作者:宋辉青;赵亚茹;华天懿;赵云静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少年儿童情绪障碍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少年儿童情绪障碍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生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住院的120例少年儿童情绪障碍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少年儿童绪障碍住院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3:1,住院人数较高的前3种疾病类型依次为癔症、强迫症、抑郁症,住院期间采用的主要干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结论:少年儿童情绪障碍应引起医务人员、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重视,通过积极的干预促进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何艳;杜海霞;李梅香;陈佐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巨大儿体格发育和气质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巨大儿体格发育规律和气质特点,为科学育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条件选择巨大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各50名,对8个婴幼儿期生长发育监测点的体重和身长进行比较分析,根据CPTS对两组儿童进行气质测评.结果:巨大儿组体重在36个月以内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P<0.01);身长在36个月时已不占优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身长无明显差异(p>0.05).巨大儿在各个生长发育监测点有肥胖倾向(BMI>18)的人数比例均超过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组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气质构成无差异;巨大儿组适应性和心境得分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其余气质维度得分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宫内过度生长与儿童婴幼儿期体格发育有密切关系,巨大儿在保证母乳喂养和按时添加辅食的情况下,仍易发生脂肪的过度积累.在巨大儿的气质特点中,适应性较慢、心境相对消极.应根据巨大儿的体格发育和气质采取正确干预指导措施,促使巨大儿获得身心佳发展.

    作者:骆艳;杨国珍;罗昭逊;李壁;王鸿鹃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注射hCG日血清孕酮/雌二醇比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患者注射hCG日血清P/E2比值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6年6月339个IVF-ET周期的资料,将P/E2比值分为3组,组1:P/E2<0.5,组2:0.5≤P/E2≤1.0,组3:P/E2>1.0,对3组的实验室结果和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注射hCG日P/E2<0.5时,受精率低(P<0.01),重度卵巢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高(P<0.01).0.5≤P/E2≤1.0时,妊娠率高.P/E2>1.0时,受精率高,而妊娠率低(P<0.01).结论:P/E2比值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患者,只有合适的P/E2值既可提高妊娠率,又可防止发生OHSS,在促排卵周期监测该比值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国群;邓伟芬;马文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2005年深圳各类人口足月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研究

    目的:为研究21世纪初生儿体格发育状况,制定2005年深圳地区初生儿体格发育衡量均值,并与其它城市比较.方法:采用横断面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直接观测法,按1975年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结果:①2005年深圳地区总平均正常足月初生儿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男性为3.34 kg、50.7 cm、34.1 cm、33.9 cm、33.2 cm;女性为3.24 kg、50.3 cm、33.9 cm、33.6 cm、33.0 cm;男婴比女婴分别增加0.1 kg、0.4 cm、0.2 cm、0.3cm、0.2 cm,P<0.01.②2005年深圳户口正常足月初生儿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男性为3.33 kg、50.6 cm、34.0cm、33.9 cm、33.2 cm;女性为3.25 kg、50.2 cm、33.9 cm、33.7 cm、33.0 cm.③2005年深圳籍贯正常足月初生儿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男性为3.25kg、50.4 cm、33.8 cm、33.8 cm、33.1cm;女性为3.23kg、50.2cm、33.8cm、33.5cm、33.0 cm.结论:①2005年深圳地区总平均足月初生儿男婴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比1995年九市城区增加0.04 kg、0.3 cm、0.2 cm、-0.4 cm、0.5 cm,P<0.01;女婴均值比1995年九市城区增加0.04 kg、0.5 cm、0.4 cm、-0.3 cm、0.4 cm,P<0.01.②深圳暂住人口和深圳地区总平均的男女体格发育五项均值完全相同;深圳户口部分均值略低于深圳地区总平均;深圳籍贯男女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明显低于深圳地区总平均均值.

    作者:刘惠龙;黄小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宫颈环形电刀术治疗宫颈病变3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312例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312例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宫颈环形电刀术的治疗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异常结构处取活检病检结果为宫颈重度糜烂性炎症200例,宫颈息肉15例,CIN Ⅰ级52例,CINⅡ级34例,CINⅢ级10例,原位癌1例.术后291例痊愈.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但术后仍需定期和规范的随诊,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金琳;闫金菊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241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分型结果及伴学习障碍的分析

    目的:对241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分析各亚型的年龄、性别及与学习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06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241例患儿,按照DSM-Ⅳ量表、韦氏(WISC-R)智力测定量表及儿童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CDIS)进行分析.结果:符合DSM-ⅣADHD标准诊断共241例,其中男197例(81.74%),女44例(18.26%),男:女为4.48:1.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106例,占43.98%;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41例,占17.01%;混合型(ADHD-C)94例,占39.00%.各型均为男生多于女生.低年龄组ADHD-HI较高年龄组多;高年龄组ADHD-I较低年龄组多;ADHD-C型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伴学习障碍有103例,占42.74%,各亚型中伴学习困难ADHD-I型61例,ADHD-HI型7例,ADHD-C型35例.结论:ADHD男女患病率有显著差异.各亚型中以ADHD-I型多,ADHD-HI型少,ADHD-C型居中.ADHD-I型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

    作者:易建军;吴胜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四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婴儿死亡率是反映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一个敏感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降低婴儿死亡率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对2000年~2005年的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我市6年间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死亡原因及构成,寻找相关因素,探索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降低婴儿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高亚会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小儿腹泻病原学特点及pH值检测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病原学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寻求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对该院2003年10月~2005年9月门诊及住院的1 160例2个月~5岁腹泻患儿的腹泻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及pH检测.结果:1 160例患儿腹泻标本中,6个月~2岁患儿881例(69.91%).病原学检查阳性605例(52.16%),检出病原20种621株,外源性肠道病原菌、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以及轮状病毒3种病原构成比依次为35.75%、32.69%、31.56%.主要病原:轮状病毒196株(31.56%),志贺菌118株(19.00%),克雷伯菌86株(13.85%),枸橼酸杆菌67株(10.79%),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0株(9.66%).轮状病毒腹泻多发于秋冬季、大便为水样、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志贺菌以夏秋季与脓血便检出率较高.病原菌分离阳性腹泻标本pH值>7占明显优势,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病原检查阴性标本、健康体检对照标本pH值<6占明显优势,前者pH值与后3者pH值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轮状病毒居首位.内源性肠道条件致病菌在腹泻标本中的构成比亦接近外源性肠道致病菌而成为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大便pH值可作为急性腹泻病早期简单、快速、准确、价廉的初步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指标.

    作者:邢志广;王志勤;吕壮伟;瘳卫;姜锋;吕惠娟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生儿窒息抢救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应用简单快捷的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清理呼吸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药物综合治疗.结果:经上述方法抢救成活率高达98.75%.结论: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与窒息抢救方法、宫内缺氧情况、Apgar评分、窒息时间及抢救疗效有着明显的关系,认为加强围产期保健、产时监护,尤其发生窒息后快速正确地抢救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马凤英;卜素芝;赵彩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婴幼儿低发锌、铜、铁、钙状况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低发锌、铜、铁、钙的发生情况及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4 776例婴幼儿头发的锌、铜、铁、钙含量.结果:婴幼儿头发中锌、铜、铁、钙降低者分别占总数的17.71%、9.95%、10.22%和12.46%;在低发锌婴幼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和异食癖的患病率分别为71.16%、57.57%和11.47%,患低发铜和低发铁的婴幼儿中贫血率分别为15.79%和73.16%,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分别为9.43%和35.66%,低发钙者中佝偻病的发病率为81.51%.结论:婴幼儿中低发锌率较高(17.71%),低发铜、铁、钙率在10%左右;头发中锌、铜、铁、钙含量降低分别与反复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及异食癖、贫血、佝偻病等关系较密切.

    作者:邓学红;董国庆;陈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0例门诊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同时在阴道镜下行定点活检,前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结果:病理回报CINⅠ、CINⅡ共45例,CINⅢ21例,宫颈癌13例,宫颈炎571例.阴道镜对CIN的诊断符合率86.84%.宫颈刮片对CIN的诊断符合率17.02%,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子阴道镜在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率高.

    作者:林义;陈静;宁久令;黄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2001~2005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监测11家分娩医院孕28周~产后7天内的17 850例围产儿.结果:出生缺陷的发生率10.81‰,出生缺陷前5位是外耳畸形、多指(趾)、唇腭裂(含唇裂、腭裂)、马蹄内翻和先心病、唐氏综合征.结论:加强宣教,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加强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宋智梅;王伟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将入选患儿按就诊次序编号的奇偶数分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脑电组)和利他林治疗(利他林组),疗程3个月.采用数字划消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联合型瑞文测验及行为问卷工具,对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注意力、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利他林组注意力、听广度、编码均优于脑电组,但脑电组CRT较利他林组高.行为问卷评分治疗后利他林组减分较脑电组明显,但停药后分值上升.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短期疗效不如利他林,它起效慢,但疗效稳定、持久.

    作者:陈佩丽;张芳蓉;叶妙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聚明胶肽与复方氯化钠用于剖宫产术麻醉前预扩容的临床对比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是剖宫产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之一,但麻醉后及手术中易发生低血压.为此,我们比较国产聚明胶肽(HAE)与复方氯化钠(LR)用于麻醉前预扩容对剖宫产术患者血压与心率的影响,为聚明胶肽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尹友初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