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林海燕

关键词:细辛脑注射液,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现报告如下, 多种病毒, 婴幼儿, 常见病, 患儿, 儿科, 滴注
摘要:毛细支气管炎在儿科是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2~6个月为多见.我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3月对收住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佐以细辛脑注射液滴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克罗米芬刺激试验预测卵巢储备功能65例分析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刺激试验(CCT)预测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方法:对65例不孕妇女促排卵治疗前月经第3天测血FSH,月经第5~9天内口服克罗米芬100 mg/d,月经第10天再测血FSH,分为CCT正常组和CCT异常组,给予促排卵治疗后观察卵巢反应不良发生率及周期妊娠率.结果:CCT异常组卵巢反应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CCT正常组(P<0.01),周期妊娠率明显低于CCT正常组(P<0.01).结论:CCT能有效地预测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指导促排卵治疗.

    作者:吴坤英;张富青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疆农村不同年代孕产期保健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农村不同年代孕产期保健情况.方法:在新疆农村项目县中,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选用趋势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着年代的增加,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都在提高.到2000年以后,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达到54.3%和4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分娩年代、孕次和是否进行过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有统计学联系.结论:虽然近年来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在不断提高,但其绝对水平还很低.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新疆农村地区妇女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利用.

    作者:叶健莉;崔颖;潘晓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正畸治疗在儿童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正畸方法一期治疗儿童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儿童颌骨骨折患者,19例(正畸组)采用正畸方法进行牵引复位和固定,1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牙弓夹板治疗,2组进行疗效的观察比较.结果:正畸组所有骨折一期愈合,无感染、无错位愈合和咬(牙合)紊乱,随访6个月至3年,未见明显发育受限以及继发畸形.对照组3例形成开(牙合)、2例单侧反(牙合),咬(牙合)紊乱,咀嚼困难.结论:正畸方法治疗儿童颌骨骨折复位完全,固定可靠,继发畸形少,是治疗部分儿童颌骨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燕;艾华;韩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241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分型结果及伴学习障碍的分析

    目的:对241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分析各亚型的年龄、性别及与学习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06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241例患儿,按照DSM-Ⅳ量表、韦氏(WISC-R)智力测定量表及儿童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CDIS)进行分析.结果:符合DSM-ⅣADHD标准诊断共241例,其中男197例(81.74%),女44例(18.26%),男:女为4.48:1.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106例,占43.98%;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41例,占17.01%;混合型(ADHD-C)94例,占39.00%.各型均为男生多于女生.低年龄组ADHD-HI较高年龄组多;高年龄组ADHD-I较低年龄组多;ADHD-C型随年龄变化无明显差异.伴学习障碍有103例,占42.74%,各亚型中伴学习困难ADHD-I型61例,ADHD-HI型7例,ADHD-C型35例.结论:ADHD男女患病率有显著差异.各亚型中以ADHD-I型多,ADHD-HI型少,ADHD-C型居中.ADHD-I型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

    作者:易建军;吴胜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宫内窘迫胎儿剖宫产后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胎儿剖宫产后的预见性护理,以杜绝和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及降低窒息率.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0月因胎儿宫内窘迫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该组的新生儿采取传统的窒息治疗方法.在通过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后,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的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则大大降低(P<0.05).结论:宫内窘迫胎儿剖宫产后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杜绝和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及降低窒息率有明显效果.

    作者:朱丹华;张缨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斯利安在预防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

    出生缺陷是能够导致胎儿及婴儿致残甚至死亡的一类疾病,影响出生人口的素质.而神经管畸形又占出生缺陷的首位.目前斯利安(小剂量叶酸)的应用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了更好地探讨斯利安在预防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我们在喀左县进行了全县范围的推广应用斯利安项目,同时与中国医院数字期刊(chkd.cnki)网上选取的1994~2004年各种期刊中有关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并应用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作者:张中欣;赵国荣;付桂珍;张晓明;周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婴幼儿低发锌、铜、铁、钙状况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低发锌、铜、铁、钙的发生情况及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4 776例婴幼儿头发的锌、铜、铁、钙含量.结果:婴幼儿头发中锌、铜、铁、钙降低者分别占总数的17.71%、9.95%、10.22%和12.46%;在低发锌婴幼儿中,反复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和异食癖的患病率分别为71.16%、57.57%和11.47%,患低发铜和低发铁的婴幼儿中贫血率分别为15.79%和73.16%,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分别为9.43%和35.66%,低发钙者中佝偻病的发病率为81.51%.结论:婴幼儿中低发锌率较高(17.71%),低发铜、铁、钙率在10%左右;头发中锌、铜、铁、钙含量降低分别与反复呼吸道感染、食欲不振及异食癖、贫血、佝偻病等关系较密切.

    作者:邓学红;董国庆;陈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观察

    目的:高频电波刀在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对门诊患者患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糜烂面Ⅱ至Ⅲ度,CIN Ⅰ~Ⅲ,宫颈赘生物以及外阴部赘生物.病人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患者642例及外阴部赘生物患者3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术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疗效及愈合期.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9.6%.(640/642)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出血量3~5 ml无继发性出血发生,无颈管粘连,手术标本能够提供整个宫颈上皮移行带送病理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发现恶性病变.外阴部赘生物切除方便出血极少不需缝合术后瘢痕小.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以及外阴赘生物的切除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术时出血少,愈合期短,不影响病理结果(特别是宫颈单纯性糜烂)可提供完整的标本有利于抓住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对外阴部赘生物的切除出血少不需缝合术后疤痕小.

    作者:李莎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巨大儿体格发育和气质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巨大儿体格发育规律和气质特点,为科学育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条件选择巨大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各50名,对8个婴幼儿期生长发育监测点的体重和身长进行比较分析,根据CPTS对两组儿童进行气质测评.结果:巨大儿组体重在36个月以内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P<0.01);身长在36个月时已不占优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身长无明显差异(p>0.05).巨大儿在各个生长发育监测点有肥胖倾向(BMI>18)的人数比例均超过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组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气质构成无差异;巨大儿组适应性和心境得分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其余气质维度得分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宫内过度生长与儿童婴幼儿期体格发育有密切关系,巨大儿在保证母乳喂养和按时添加辅食的情况下,仍易发生脂肪的过度积累.在巨大儿的气质特点中,适应性较慢、心境相对消极.应根据巨大儿的体格发育和气质采取正确干预指导措施,促使巨大儿获得身心佳发展.

    作者:骆艳;杨国珍;罗昭逊;李壁;王鸿鹃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露净胶囊对药物流产妇女血中NO与ET和cGMP的影响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联合终止早孕被认为是目前较理想的非手术流产方法而广泛应用.但部分患者药流后子宫持续出血,带来不良后果.我们临床应用露净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1].笔者选择药物流产妇女服用露净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测定血中NO、ET和cGMP的含量变化,探讨露净胶囊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齐向红;曹丽君;于风华;王树松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2001~2005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监测11家分娩医院孕28周~产后7天内的17 850例围产儿.结果:出生缺陷的发生率10.81‰,出生缺陷前5位是外耳畸形、多指(趾)、唇腭裂(含唇裂、腭裂)、马蹄内翻和先心病、唐氏综合征.结论:加强宣教,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加强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宋智梅;王伟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异位妊娠全身用药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用甲氨喋呤(MTX)、MTX联合米非司酮及MTX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A组MTX(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B组MTX单次肌内注射并口服米非司酮;C组MTX单次肌内注射并口服中药.定期检测血β-HCG水平,阴道B超监测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治愈率A组为79.6%,B组为87.7%,C组为88.7%,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时间B、C两组较A组明显缩短,减少住院日(P<0.01),B、C两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但C组副反应明显比B组少(P<0.05).结论:MTX单次肌内注射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韩玲秋;张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沈阳市城乡0~1岁儿童智能发育调查

    目的:了解婴儿智力发育状况及影响智力发育的因素.方法:采用《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DST)进行智力测验,填写一般情况及高危因素调查表.结果: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高危因素等均对婴儿智力有影响;城乡儿童智力发育差异显著.结论:提高父母文化水平及科学育儿知识将有利于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建议制定DST农村常模.

    作者:张雪娇;文江舸;李智永;刘丹阳;刘晶艳;杜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四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婴儿死亡率是反映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一个敏感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降低婴儿死亡率是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对2000年~2005年的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我市6年间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死亡原因及构成,寻找相关因素,探索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降低婴儿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高亚会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阴道镜筛查宫颈病变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各种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126例反复接触性出血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在镜下取可疑部位组织病检,以病理诊断标准为后诊断.结果:经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例,宫颈癌7例.结论:采用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筛查宫颈癌的方便安全、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沈雅玉;陈夏芳;周林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0例门诊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同时在阴道镜下行定点活检,前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结果:病理回报CINⅠ、CINⅡ共45例,CINⅢ21例,宫颈癌13例,宫颈炎571例.阴道镜对CIN的诊断符合率86.84%.宫颈刮片对CIN的诊断符合率17.02%,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子阴道镜在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率高.

    作者:林义;陈静;宁久令;黄春霞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细辛脑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在儿科是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2~6个月为多见.我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3月对收住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佐以细辛脑注射液滴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宫颈环形电刀术治疗宫颈病变3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312例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312例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宫颈环形电刀术的治疗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异常结构处取活检病检结果为宫颈重度糜烂性炎症200例,宫颈息肉15例,CIN Ⅰ级52例,CINⅡ级34例,CINⅢ级10例,原位癌1例.术后291例痊愈.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但术后仍需定期和规范的随诊,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金琳;闫金菊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女性不孕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女性不孕患者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现状,探讨女性感染UU、CT后与不孕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238例女性不孕者(不孕组)和208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结果:不孕组UU阳性率为36.97%(88/238),CT阳性率为30.25%(72/238),UU+CT阳性率为14.29%(34/238);对照组UU阳性率为13.46%(28/208),CT阳性率为10.58%(22/208),UU+CT阳性率为4.81%(10/208).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作者:颜丹;李燎;钟桂书;卿晟;赵家兰;黄文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胎儿先天性短肢畸形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短肢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胎儿短肢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产后及引产后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10例胎儿短肢畸形与产后或引产后结果完全相符,其中病理检查软骨发育不全6例,软骨发育不良1例,成骨发育不全3例.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短肢畸形准确率高,且无创伤、安全、可重复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首选方法.

    作者:邱合荣;解左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