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娇;文江舸;李智永;刘丹阳;刘晶艳;杜晓琳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情况以及预防和减少其发生的有关措施.方法:对1995~2005年2 01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有3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胰腺炎、胃穿孔、不明原因腹水、腹腔镜手术器械破损脱落腹腔等.结论:腹腔镜手术虽为微创手术,但仍可发生并发症,应强调手术适应症的严格选择及手术技巧的提高.
作者:寿坚;刘德英;朱斌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童不分型先天性心脏病(CHD)与室间隔缺损(VSD)两者的致病危险因素及其异同.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115对CHD患儿与对照儿父母的环境暴露因素并检测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与胱硫醚β-合成酶(CBS)T 833 C基因型,对不分型CHD与VSD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妊娠合并症(OR=2.069,OR=2.963)、孕期情绪紧张或忧郁(OR=4.653,OR=3.98)为不分型CHD和VSD共同的危险因素,孕早期接触农药(OR=8.62)、孕早期感冒(OR=4.125)、母MTHFR基因677 TT型(OR=3.872)为不分型CHD的危险因素,孕早期服中成药(OR=4.026)仅为VSD的危险因素.结论:一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引起多个部位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而某些危险因素仅引起某一部位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各类型CHD的致病因素存在着各自特有的危险因素的可能.
作者:钟秋安;仇小强;曾小云;林娜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脐静脉血清对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前胶原Ⅰ、ⅢmRNA表达及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正常妊娠HUASMC,传代后待细胞长满至70%~80%分别加入正常妊娠及子痫前期脐静脉血清,培养2 h,Western Blot测定细胞胞浆核因子-κB抑制因子(Ⅰ-κB)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培养48h,MTT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学测定细胞凋亡,RT-RCR测定细胞前胶原Ⅰ及ⅢmRNA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重度患者脐静脉血清培养的HUASMC胞浆Ⅰ-κB表达及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胞核NF-κB表达、细胞活力、前胶原I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子痫前期重度患者脐静脉血清可促进HUASMC增生及Ⅰ型胶原的表达,NF-κB的激活在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清促HUASMC增生及Ⅰ型胶原表达过程中起桥梁作用.
作者:蒋荣珍;黄亚绢;顾京红;李明;陈汉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毛细支气管炎在儿科是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2~6个月为多见.我科自2005年10月~2006年3月对收住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佐以细辛脑注射液滴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了解社区0~3岁儿童教育资源现况,探讨建立社区儿童教育模式,为制定儿童整体教育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宜昌市3个区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的相关机构(妇幼保健院、托幼园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市级妇幼保健院开设了优生优育咨询、心理咨询门诊和早期教育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未开展儿童早期教育相关工作.幼儿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员均未达到学历要求;托幼班中保教人员低于规定人数的占33.33%;保育员对早期教育的知识掌握较差;75%的托幼机构早期教育相关人员是从自学途径获得早期教育知识.结论:社区0~3岁儿童教育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应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对社区内儿童保健人员的培训,开展幼儿个性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张静;杜玉开;樊利春;张建端;刘慧燕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35岁以上不孕妇女接受IVF-ET治疗的结局,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98例35岁以上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年龄分为<40岁组和≥40岁组,两组患者在获卵数,受精率,种植率和生化妊娠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基础FSH值分为≤12 mIU/mL组,12~20 mIU/mL组和20.1~32 mIU/mL组,3组在周期取消率、Gn用量和获卵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FSH与年龄相比,年龄更能预测IVF的成功率.没有理由把基础FSH值升高的高龄妇女排除在IVF治疗之外,通过IVF治疗她们仍然有受孕的可能.
作者:谷保霞;张翠莲;李杭生;郭海彬;殷宝莉;宋小兵;谢娟珂;张宇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刀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312例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312例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宫颈环形电刀术的治疗情况.结果:阴道镜下宫颈异常结构处取活检病检结果为宫颈重度糜烂性炎症200例,宫颈息肉15例,CIN Ⅰ级52例,CINⅡ级34例,CINⅢ级10例,原位癌1例.术后291例痊愈.结论:Leep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并发症少,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在治疗的同时能进行诊断,但术后仍需定期和规范的随诊,以防止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金琳;闫金菊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胎儿的发育规律.方法:采用超声测量双胎妊娠胎儿不同妊周(中晚期妊娠)的双顶径、股骨长、头周和腹围,比较双胎妊娠胎儿与单胎妊娠胎儿生长发育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胎儿自妊娠32周起,双顶径及股骨长的平均值低于单胎妊娠胎儿(差异值分别为2.1 mm和3.4 mm,P<0.01).双胎妊娠胎儿自妊娠32周起头围及腹围的平均值低于单胎妊娠胎儿(差异值分别为14.4 mm和14.9 mm,P<0.01).结论:双胎妊娠胎儿有着与单胎妊娠胎儿不同的发育规律.
作者:刘蓉;谭金秀;陈其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调查邯郸市高校妇女更年期症状及更年期保健需求,提出合理的更年期保健措施.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共调查45~60岁妇女218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扫描性统计分析.结果:4/5被调查者报告了至少一种自认为与更年期有关的症状或不适;2/3的妇女选择到医院去就医,2/5的妇女采取了自我保健的方式;而近1/5的妇女未采取任何措施;近2/3的妇女认为没有必要采取治疗措施.结论:大多数妇女已开始关注更年期并采取了不同的保健措施,医疗保健系统应加强更年期的健康教育宣传,提供与经济文化背景相一致的、更年期妇女能够接受的保健方案与措施.
作者:郭丽霞;王建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子宫纵隔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子宫纵隔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后的妊娠结局.结果:23例子宫纵隔患者中,子宫完全纵隔5例,不完全纵隔18例,23例均在超声监视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5 min,平均出血30 ml.与术前相比,术后足月活产率从4.35%增至48.83%,流产率从85.55%降至30.4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是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足月活产率,明显降低流产率.
作者:黄晓兵;王素敏 刊期: 2007年第18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儿童龋患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学龄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接受口腔治疗时,常常因害怕钻牙而哭闹,拒绝张嘴,甚至损坏治疗设备,致使正常的治疗无法进行,这种表现也称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1].由此导致患儿的龋齿得不到早期有效的治疗,影响咀嚼进食,更有甚者影响颜面部的正常发育.非创伤性充填技术(Art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Frenchmen等学者研究形成的一种龋病治疗方法,它利用简单的手工器械去除龋坏组织,消毒后用改良的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充填.这种方法创伤小,充填快捷,兼有预防性治疗的特点,其疗效较好[2].本研究特别对乳磨牙龋齿应用非创伤性充填技术充填1年后的效果进行了跟踪观察.
作者:赵滨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高频电波刀在治疗宫颈疾病及外阴部赘生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对门诊患者患不同类型的宫颈病变;糜烂面Ⅱ至Ⅲ度,CIN Ⅰ~Ⅲ,宫颈赘生物以及外阴部赘生物.病人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患者642例及外阴部赘生物患者3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术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术后疗效及愈合期.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9.6%.(640/642)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出血量3~5 ml无继发性出血发生,无颈管粘连,手术标本能够提供整个宫颈上皮移行带送病理学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早发现恶性病变.外阴部赘生物切除方便出血极少不需缝合术后瘢痕小.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疾病以及外阴赘生物的切除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术时出血少,愈合期短,不影响病理结果(特别是宫颈单纯性糜烂)可提供完整的标本有利于抓住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宫颈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对外阴部赘生物的切除出血少不需缝合术后疤痕小.
作者:李莎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巨大儿体格发育规律和气质特点,为科学育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条件选择巨大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各50名,对8个婴幼儿期生长发育监测点的体重和身长进行比较分析,根据CPTS对两组儿童进行气质测评.结果:巨大儿组体重在36个月以内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P<0.01);身长在36个月时已不占优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身长无明显差异(p>0.05).巨大儿在各个生长发育监测点有肥胖倾向(BMI>18)的人数比例均超过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组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气质构成无差异;巨大儿组适应性和心境得分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其余气质维度得分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宫内过度生长与儿童婴幼儿期体格发育有密切关系,巨大儿在保证母乳喂养和按时添加辅食的情况下,仍易发生脂肪的过度积累.在巨大儿的气质特点中,适应性较慢、心境相对消极.应根据巨大儿的体格发育和气质采取正确干预指导措施,促使巨大儿获得身心佳发展.
作者:骆艳;杨国珍;罗昭逊;李壁;王鸿鹃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各种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126例反复接触性出血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在镜下取可疑部位组织病检,以病理诊断标准为后诊断.结果:经病理确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例,宫颈癌7例.结论:采用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是筛查宫颈癌的方便安全、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作者:沈雅玉;陈夏芳;周林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近年,乳腺癌发病率在全球呈现上升趋势,在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乃至生命的第一位恶性肿瘤.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30万人被诊断为乳腺癌,而有约40万人死于该病[1].我国虽然属于乳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20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亦在逐年攀升,特别是在京、津、沪等大城市,乳腺癌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虽然,乳腺癌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研究,已发现诸多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丽;戚晓东;丁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出生缺陷是能够导致胎儿及婴儿致残甚至死亡的一类疾病,影响出生人口的素质.而神经管畸形又占出生缺陷的首位.目前斯利安(小剂量叶酸)的应用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了更好地探讨斯利安在预防神经管畸形中的作用,我们在喀左县进行了全县范围的推广应用斯利安项目,同时与中国医院数字期刊(chkd.cnki)网上选取的1994~2004年各种期刊中有关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并应用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作者:张中欣;赵国荣;付桂珍;张晓明;周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短肢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胎儿短肢畸形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产后及引产后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10例胎儿短肢畸形与产后或引产后结果完全相符,其中病理检查软骨发育不全6例,软骨发育不良1例,成骨发育不全3例.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短肢畸形准确率高,且无创伤、安全、可重复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首选方法.
作者:邱合荣;解左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阴道流血与子宫收缩的关系,探讨抑制子宫收缩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作用.方法:监测189例前置胎盘或前置胎盘状态病例的宫缩、阴道流血情况,给予硫酸镁+舒喘灵或羟苄羟麻黄碱(安宝)抑制宫缩.结果:抑制宫缩对治疗前置胎盘阴道流血的有效率达96.5%,平均延长孕期25.2天,新生儿平均体重2 856.42 g.结论:前置胎盘或胎盘前置状态阴道出血与宫缩关系密切;抑制宫缩对治疗前置胎盘流血有重要意义,可明显延长孕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郑亚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Skp2和P27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10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及58例上皮性卵巢癌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kp2在卵巢上皮性良性及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均为阴性,而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阳性率为48.28%(28/58),Skp2在中低分化组、Ⅲ/Ⅳ期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高于高分化组(P<0.01)、Ⅰ/Ⅱ期组(P<0.01)及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在不同年龄及组织类型的卵巢癌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7蛋白与Skp2蛋白在卵巢癌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Skp2和P27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对卵巢癌的预后有意义.
作者:刘云春;魏荣英;李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优点、手术要点和适应症.方法:2005年2月~2006年7月所做新式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TVH)60例与同期指征相近的传统经腹部子宫切除(TAH)60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VH组手术均成功,无术中副损伤及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疼痛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均少于TAH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高体温及恢复正常体温时间、术后病率TVH组低于TAH组.结论:TVH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范泽军;方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