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芹;刘彩云
为了适应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整体护理工作的需要,提高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必须注意的3个方面:①明确临床教学的目的;②确认带教老师的能力和素质;③临床带教的方法.强调每一位临床带教老师都重视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重视现代护理理论的学习,注意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和带教,重视教学工作,倾注爱心和热忱,护理临床带教工作将会稳步提高.
作者:温伟英;毛翠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后患儿家长掌握的知识在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健康教育前、后作2次问卷调查的形式,将56例具有不同文化程度的呼吸道疾病患儿家长对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知识了解程度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1.患儿家长接受健康教育后,掌握防治呼吸道疾病知识完整的程度的得分与接受健康教育前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不同文化程度的患儿家长对掌握呼吸道疾病防治的知识无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对患儿家长掌握防治呼吸道疾病的知识和患儿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影响;对全民普及健康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惠英;黄琼芳;徐碧英;彭素群;彭文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右旋糖酐为葡萄糖的聚合物,由于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目的不同,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产品,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为4000,又称右旋糖酐40,右旋糖酐分子量较大,不易渗出血管,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扩容、维持血压的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并对凝血因子Ⅱ有抑制作用,因而能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临床上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血栓形成性疾病,用量过大可致凝血功能障碍,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皮肤反应,极少数人出现过敏性休克[1].我科成功抢救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冠心病是一种内科多发病,发作时病情重,治疗护理应及时,如处理不当常可加重病情,导致不良后果,故其院前护理及病情观察非常重要.现将我院由急诊科接收转内科的64例冠心病病人的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袁菊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是一所拥有250张床位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现共有正式在编及招聘合同制护理人员140名,多年来,我们注重低龄资护士的综合能力培养,使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有效地预防和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护理质量一步一个台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周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6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进行总结,强调术前做好评估,进行心理护理,术后防止出血、窒息及心脑血管并发症,预防感染,做好舒适、鼻返流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表明,本组采取的护理措施对此类病人术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苑方敏;张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护理人员虽说难以挽救病人将不可避免的死亡,但在临终阶段,如何提高其生命质量,减轻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满足病人的需要,维护病人的尊严,则是我们每一位临床护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就36例晚期癌症病人临终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灿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用器械和敷料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任务,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危害供应室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现结合实际情况,就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刘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总结了15例张力性气胸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认为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关键是立即排气,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和正常循环功能,护理方面应作好心理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呼吸道护理及功能锻炼.
作者:罗小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创伤外科及手术病人中,临床医生常使用止血剂维生素K1,其给药途径大多数为肌肉注射,近年来广泛采用静脉途径给药,临床观察有较多病人在使用时或给药后几分钟内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表现为颜面潮红、恶心、呕吐、出汗、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呼吸困难、脉搏细速,严重者出现血压骤降.笔者采用以下几点对策能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症状,仅供同行参考.
作者:周秋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故加强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措施,即按照护理程序,从病情观察、病室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口腔护理,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及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共八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
作者:覃淑兰;周利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文报道了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移植过程输注血液制品的护理情况.提出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过敏反应及脂肪栓塞,合理选择钴60或γ-射线照射血,使用白细胞过滤器,严格查对血型,交叉配血等是配合移植过程支持治疗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李芳;梁艳娉;林曲;李柳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从新生儿性别及体重两方面对产后2h出血量进行研究,发现两者均对产后出血的影响较大.婴儿性别对产妇心理状态有影响,可能是婴儿性别不如所愿而致不满意,因此必须做好产前产后心理护理;婴儿体重的影响是体重越重,产后出血率越高,所以在产前好对胎儿的大小作好估计,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谭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总结了140例静脉滴注柔红霉素发生局部损伤的病例的护理体会.认为采用改变用药方法,适当加热药液温度,发生损伤后局部采用冷敷、硫酸镁与中药水晶丹交替湿热敷、理疗、封闭等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方泽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通风与艾叶熏蒸消毒对减少病室空气中菌落数的差别.方法对通风与艾叶熏蒸消毒前及通风后30min、1h、2h不同时间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通风与艾叶熏蒸消毒2种方法的除菌率无明显差异.在有人入住的环境中2种方法对于维持空气的消毒有效时间也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立珍;李慧;刘艳;李放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提高移植肾的成活率,以促使受体尽快恢复,对200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临床护士对于受体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要有充分的认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使受体早日康复.
作者:沈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新生儿发生臀红的原因主要是腹泻未及时换尿布,使细菌分解及粪中产氨杆菌产氨刺激皮肤,其次是新生儿皮肤薄嫩,对外界刺激抵抗力低.我科对20例发生臀红的新生儿采用氧气吹臀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何秋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医疗上更重视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有利恢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整,人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于肿瘤的治疗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护理不仅要重视对病人生理功能的护理,而且应重视对其心理功能的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为恢复和增进病人的健康服务.
作者:李香玲;侯再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抢救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38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两组进行队列分析研究,其中19例作血液灌流者为治疗组,19例行内科急救治疗者为对照组,作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平均住院日、转归、并发症发生例数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液灌流量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一种有效手段,并通过采取积极、全面的护理措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梁艳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加大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在管理上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1998年至2001年我院共发生的护理缺陷24例进行分析,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做好普法教育,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质量控制,有效地防止因护士的过失而导致的护理事故或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是我们护理管理人员必须正视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主题.
作者:罗坤华;罗郭映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