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萍
2001年7月~2004年12月,我科及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对180例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侯春玲;李斌;张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未婚女青少年对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KAP)和生殖健康保健的需求.方法:2002年10月~2003年2月分别选择深圳市、南宁市、北京市、郑州市的市级医院妇产科,对2 002名年龄<24岁、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年进行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填写自填式问卷,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 22±1.7岁,流动人口占61.0%;生殖健康知识平均总分为4.2±2.3分,全部答对者仅占1.2%,均未答对者占5.4%;技术人员、非流动人口、高年龄组和教育程度高者得分较高;调查对象对生殖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依次为避孕知识、人工流产危害、性生理知识、性传播疾病的危害与预防等;希望获得上述知识的途径依次是医院咨询门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和热线电话等;希望获得避孕药具的机构依次是药店、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指导所/站、自动售货机、百货商场及私人诊所.结论:未婚女青少年有关性和生殖健康知识贫乏.应加强青少年性和生殖健康教育,建立安全性行为,加强对未婚女青年的生殖保健服务,改善生殖健康服务质量.
作者:张小松;赵更力;王临虹;吴久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主要表现类型有脊柱裂、脑膨出和无脑畸形.各种类型的NTDs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周围相关结构发育不完整.它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就近研究的神经管形成有关的调节基因(包括PAX家庭、PDGFRA和与叶酸及蛋氨酸代谢相关的基因等)与NTDs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江雁;王仁杰;张卫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提高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的筛查率.方法:对孕中期(15~206周)孕妇进行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经特殊软件计算,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部分因素,如年龄、体重、孕周等加以分析校正,对DS高危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行羊水培养产前诊断,并随访追踪每例筛查的孕妇直至胎儿出生.结果:筛查2 588例中期孕妇,检出DS高危209例,神经管缺陷(Nervous tubedefect,NTD)高危33例;发现21-三体综合征2例,13-三体综合征1例,胎儿多囊肾1例,其它异常6例.结论:孕中期母血清联合检测AFP和F-β-HCG,对发现胎儿先天缺陷,尤其是对DS的产前筛查有效可行,经产前诊断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作者:胡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8例宫颈妊娠进行分析.结果:4例经阴道B超早期诊断,4例为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后经阴道B超确诊.8例全部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阴道B超可作为诊断早期宫颈妊娠的首选方法;5-Fu与MTX全身及B超引导下宫颈局部注射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邵建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产主要危险因素及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3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将其分为阴式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不同原因所致的早产儿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高征是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小死亡率高;剖宫产组和阴式分娩组早产儿的存活率及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不是剖宫产的禁忌症.
作者:袁宏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4年3月间,将利多卡因加双氯酚酸钠止痛栓;利多卡因加双氯酚酸钠止痛栓、笑气(N2O)吸入;以及异丙酚静脉注射,用于6~10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桂林;罗健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42d婴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及早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对108例病理性黄疸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黄疸与性别、喂养方式及身长有关,而与体重的关系不明显.结论:早期进行干预,可防止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作者:周荣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随着快速敏感血β-HCG检测技术问世,超声检查尤其是阴道超声的进展80%早期异位妊娠(EP)在未破裂前得到诊断.我院对早期EP采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并扩展治疗指征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彩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简便、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方法:对9例未破裂输卵管妊娠患者,在电视X线监视导向下,将4 F导管通过导向器插入患侧输卵管,刺破孕囊,向其内注入用5~10 ml生理盐水溶解的甲氨喋呤30~50mg,以2~3 ml/min的速度缓缓注入,杀死囊胚.另1例为子宫肌瘤合并宫颈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1周后人工流产术.结果:10例中8例成功,占80%;2例失败,占20%.结论:介入治疗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桂玲;刘玉秋;刘忠歧;崔淑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侵蚀性葡萄胎、绒癌肺转移灶的发生、发展、消退与血HCG值之间的相关性,了解其变化规律,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肺转移57例(侵蚀性葡萄胎40例,绒癌17例)的肺转移灶阴影出现及消退与血HCG的关系.结果:57例肺转移灶中,延迟出现肺转移阴影的为21%,延迟消退肺转移阴影的为70%.结论:血HCG值能正确、及时反映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的消长过程,反应灵敏.而胸片转移灶阴影的出现和消退需要一定时间,往往晚于血HCG.
作者:路虹;王雁;孙凤琴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指征发生的变迁及剖宫产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82~2002年共9 163例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剖宫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臀位、胎儿窘迫、前次剖宫产、产科并发症、头盆不称、社会因素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加强围产期及孕产期保健和监护,重视产程观察,防治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及新生儿医学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严舜华;谭惠民;陈拉妮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为预防及减少出生缺陷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现将近3年大庆地区监测医院出生的314例出生缺陷儿的分类及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魏建美;周淑娟;白静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产前漏诊的43例及产前确诊的21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24%,产前确诊率为32.8%,漏诊率为67.2%.应用催产素(23.3%)、胎膜早破(18.6%)是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主要发病诱因,而胎心改变(65.1%)、早产(46.5%)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诱因不明确、症状不典型、后壁胎盘、轻型胎盘早剥及B超检查阴性是漏诊主要原因.注重病史及诱因予以综合分析、动态观察、反复检查,才能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赵瑾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类正常月经周期、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宫颈粘液IL-1β的变化规律,以寻求新的预告排卵的方法.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连续测定15例IVF周期、7例正常月经周期宫颈粘液中IL-1β的水平.结果:正常月经周期、IVF周期宫颈粘液IL-1β具有相似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从卵泡期到排卵期宫颈粘液IL-1β水平逐渐增加,至排卵前1 d达到高峰,排卵日下降.结论:人类正常月经周期、IVF周期宫颈粘液IL-1β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宫颈粘液IL-1β水平在排卵前1 d的高峰可能作为预测排卵的指标.
作者:晓霄;顾晓梅;刘嘉茵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为了解博乐市0~2岁儿童保健覆盖率与佝偻病患病率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儿童系统管理质量及生长发育监测能力,降低儿童患病率,将2003年博乐市儿童保健覆盖率与佝偻病患病率与1990年、1995年及2000年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叶尔肯;米克拉依;林安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羊水中兴奋性氨基酸(EAAs):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Iu)与胎儿畸形及围产儿缺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对201例孕产妇进行羊水中EAAs:Asp、Glu检测.将其分为正常妊娠组137例,胎儿宫内缺氧组48例,胎儿畸形组16例.结果:①羊水中EAAs:Asp、Glu水平在正常妊娠组孕14~27+6周时分别为8.66±3.56μg/ml、2.25±1.48μg/ml,至妊娠晚期(37~41+6周)时分别为14.81±8.54μg/ml、12.26±4.08μg/ml,随孕周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②正常妊娠组羊水中EAAs:Asp、Glu水平分别为13.45±5.74μg/ml、8.31±2.09 μg/ml,胎儿宫内缺氧组分别为58.83±11.21μg/ml、16.75±4.08μg/ml,胎儿畸形组分别为97.40±13.68μg/ml、22.88±10.01μg/ml,胎儿宫内缺氧组与胎儿畸形组羊水EA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胎儿畸形组亦明显高于胎儿宫内缺氧组(P<0.05).结论:正常妊娠羊水中存在EAAs:Asp、Glu,且随妊娠进展而增加;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缺氧时羊水中EAAs:Asp、Glu水平升高,提示羊水中EAAs:Asp、Glu检测可望成为判断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缺氧状况的一项敏感而简单的生化指标.
作者:杜建丽;吕桂华;李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压肠板在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取头困难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4年7月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取头困难者2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压肠板取胎头,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取胎头.结果:研究组中取出胎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子宫出血量及术后2 h子宫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胎头高浮、取头困难时使用压肠板,在缩短出头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子宫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率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荣;肖翠红;赖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立止血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采用立止血治疗60例(治疗组),采用一般止血药治疗54例(对照组),两组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立止血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作者:何宗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提倡的科学育儿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措施.母乳是婴儿佳的食品和饮料,营养丰富,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母乳喂养能使婴儿免受感染、预防疾病、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母亲产后康复、减少患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危险,婴儿安全、理想的喂养方法就是母乳喂养[1].由于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产妇大多为初产妇,对孕期乳头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了解不全面,加之多数初产妇乳头皮肤较薄,乳腺管不通畅,易发生乳腺胀痛.
作者:赵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