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的临床意义

郭艳利;耿力;沈晓野;姚燕君

关键词:ASCUS, CIN, 细胞学, 阴道镜
摘要:目的:进一步评价ASCUS(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意义不明)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的对230例ASCUS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SCUS中包含各级宫颈病变,占27.4%(63/230),CIN Ⅰ13例,CINⅡ12例,CINⅢ5例,单纯宫颈湿疣33例,CIN合并湿疣8例.结论:对ASCUS患者需分类管理,进行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的佳适应症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佳适应症.方法:选择2000年5月~2003年5月间住院的LAVH 50例及阴式子宫切除术(TVH)5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方式、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所用器械数量、手术所用人员数、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手术均成功.LAVH组均选用全麻,麻醉费用高,手术时间长;手术所用器械数量多,手术所用人员数多;术中有些并发症及术后腹壁并发症为TVH不可能发生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LAVH和TVH均熟练的手术医生,能经TVH手术的病例,不要选择LAVH.而对于同时需要切除附件的此类手术,则选择LAVH为宜.

    作者:常英倩;周应芳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宫颈癌Ki-67的表达与凋亡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Ki-67表达、细胞凋亡与宫颈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表达及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标记指数(AI).结果:从正常宫颈-CIN各级-宫颈癌,Ki-67阳性细胞标记指数逐渐升高,而凋亡指数/Ki-67阳性指数的比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CIN各组与宫颈癌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Ki-67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与凋亡标记结合应用,可用于判断宫颈病变的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宓淑芳;宋改环;史忠新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奥硝唑和甲硝唑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奥硝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奥硝唑组(实验组)及甲硝唑组(对照组)病例数各25例,用药均为栓剂,剂量均为0.5 g/粒,阴道给药,1粒/次,1次/d,疗程7 d.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96%、80.00%,细菌清除率均为100.0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实验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硝唑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药物.

    作者:夏革清;王泽华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阴道液HCG与pH定性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液HCG与pH定性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方法:分析75例胎膜早破病例(观察组)和75例胎膜未破病例(对照组)的阴道液HCG及pH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一致(P>0.05),而特异性、准确度以及阳性预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道液HCG检测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优于pH检测,且该法同样具有简单、快速、无创伤、经济实用的优点.

    作者:杨峰;王琳;王筑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产前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孕妇25例,均为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畸形者,年龄22~43岁,平均32.5岁,胎龄20~38周.第一胎次21例,第二胎次3例,第三胎次1例.

    作者:李莹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儿童血铅水平与环境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血铅水平升高与环境因素相关的影响.方法:用极谱分析利用数字扫描法.结果:562例儿童血铅的水平与面询凋查,血铅水平与环境因素有显著性的关系.结论:铅中毒可导致儿童诸多疾病和身体发育不正常.

    作者:苗景云;冯会;赵彦华;彭瑶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变化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与正常妇女血清及腹腔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异同,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2名作为研究组,正常妇女4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技术(SandwichELISA)检测两组妇女血清及腹腔液中MCP-1水平.结果:血清MCP-1水平两组分别为:EM组(207±76)pg/ml,正常妇女组(148±56)pg/ml,两组间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腹腔液MCP-l水平两组分别为:EM组(292±98)pg/ml,正常妇女组(164±65)pg/ml,两组间比较差别亦有极显著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EM组血清与腹腔液MCP-1呈正相关(r=0.471,P=0.002),正常妇女组血清与腹腔液MCP-l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M患者血清与腹腔液MCP-1水平均显著升高,MCP-l是EM发生的关键因子之一.

    作者:朱相干;王开玉;刘红;淡素梅;王秀华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小儿顽固性肺炎的体液免疫状态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小儿顽固性肺炎的体液免疫状态,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4例顽固性肺炎进行血清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C3的测定,并与相应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再测定.结果:所有顽固性肺炎病例体液免疫均有异常,而且以丙种球蛋白的降低显著,其中23例行免疫调节治疗,疗效满意.结论:及时检测了解小儿顽固性肺炎的体液免疫状态,对临床免疫调节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艳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输卵管再通术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输卵管阻塞的临床分析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而输卵管阻塞是造成女性不孕的常见因素,约占20%~40%[1].在输卵管阻塞中,近端阻塞占20%~45%[2],通过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SSG)和输卵管再通术(FTR)可以获得很高的输卵管再通率.中远端阻塞占35%~80%,通过SSG和FTR治疗的再通率较低(约45%)[3],受孕率更低.我们自2001年开始对部分患者进行FTR的同时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中远端阻塞性不孕症患者6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对脑瘫高危儿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作用

    目的:探讨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对脑瘫高危儿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以2003年高危儿管理发现的脑瘫高危儿为研究组,门诊就诊的脑瘫高危儿为对照组,在治疗年龄及治疗效果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年龄早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疗程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能及时发现脑瘫高危儿并早期进行医学干预和脑康复治疗,对减轻脑损伤、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小晶;肖华;宋燕燕;董海鹏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斯奇康在治疗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及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我院呼吸科从1997年~2000年4月对长期咳嗽经多种抗生素治疗不理想,经胸片检查及症状、体征符合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患儿32例,以及15例毛细支气管炎,病程近喘鸣消失较慢的病儿,应用了斯奇康注射液1.0 ml(0.5 mg)肌肉注射18针共36 d为1个疗程,休息7~10 d,进行第二个疗程,效果好.

    作者:李桂兰;包晓锐;李铁玉;柳琳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胎儿脐血流检测及胎头下降试验对脐带绕颈的产前诊断及围产儿预后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检测及胎头下降试验对脐带绕颈的诊断及预测其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4年6月随机选择住院分娩产妇3 208例,产前1周至少做1次脐血流检测,对胎头未衔接脐带绕颈孕妇行胎头下降试验,测定脐动脉血流指数.结果:3 208例孕妇产前诊断脐带绕颈770例,实际发生脐带绕颈738例.738例脐带绕颈孕妇S/D值异常者166例,产后证实胎儿窘迫150例.其中胎头浮动、S/D值正常者178例,均行胎头下降试验,22例出现阳性结果,产后证实发生胎儿窘迫30例.补加胎头下降试验后,阴性预测值及敏感度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高达91.49%、98.55%、95.56%、97.13%、96.75%.结论:胎儿脐血流检测及胎头下降试验,是产前诊断脐带绕颈及预测其围产儿预后的理想方法.

    作者:吕晓顺;侯学涛;王华;李敏;张立凤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金属硫蛋白与妇科疾病的关系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低分子量非酶蛋白质,因富含金属和巯基而得名.1957年人们从蓄积镉的器官马肾中分离出该物质以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初对M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参与体内重金属的代谢和解毒,对抗氧自由基引起的各种损伤以及参与胚胎发育和机体的应激反应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注意力转向研究MT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笔者拟就MT与妇科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天;濮德敏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宫颈糜烂与血清抗精子抗体

    抗精子抗体是不育的常见原因,其发生是否与宫颈糜烂有关尚未有统一的说法,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近5年来在我单位就诊并检测了血清抗体的病例共计1 220例,就其与宫颈糜烂的关系作一总结分析.

    作者:王县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四平市2000~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90年代初开始,我市根据吉林省妇幼保健院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了必要的干预措施,近5年内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现将2000~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做如下分析.

    作者:常桂珠;张智慧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在危重儿童院间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检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评分法)在重症儿童院间转运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实施转运的患儿于转运前根据转出医院记录的各项参数计算转运前评分;回该院后48 h内再记录各项参数计算转运后评分;根据两次评分与实际治疗效果比较.结果:非危重、危重、极危重患儿转运前后各级间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转运前后评分差值≤0者76.35%(155/203),与>0者病死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组评分≤70分者46.67%(14/30);71~80分者46.67%(14/30),81~90分者6.67%(2/30),其评分在转运前后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评分法在院间转运中使用效果良好,并可根据评分法设立转运指征.

    作者:马文成;石国光;严建江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新婚姻法颁布后婚前医学检查自觉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新婚姻法颁布后群众对婚前医学检查行为的自觉性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浈江区2004年3~6月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1 587对新人进行无记名自填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被访人群婚检率仅为0.68%,影响因素有多方面,但主要原因为对婚检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提示当前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及优生优育知识健康教育尚须加强.结论:强制性婚检解除后,提高群众婚检自觉性已成为卫生部门及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实施相关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将提高群众对婚检意义的认识作为切入点,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

    作者:卢艳萍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订书式缝合治疗非产科损伤性外阴血肿3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订书式缝合治疗非产科损伤性外阴血肿的效果.方法:在血肿侧大阴唇皮肤粘膜交界处纵行切开3~5cm,清除全部血肿及积血,用左手拇指及其余4指分别握住大阴唇内外面以压迫血肿腔,进一步排出腔内残余血块及积血.再以同样方法,捏住大阴唇上端,用1号可吸收美容线或三角针,直接穿透同位置的内侧粘膜而出针,然后距此针脚下1~1.5 cm粘膜进针穿透大阴唇,皮肤出针打结剪断.同法依次向下缝合直至血肿腔下端约3~5针,后以1号丝线间断缝合切口数针,完全关闭血肿腔.结果:采用订书式缝合治疗非产科损伤性外阴血肿30例,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缝合大阴唇内外面以达到完全闭合血肿腔,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结论:订书式缝合治疗非产科损伤性外阴血肿,不需结扎出血点,操作简单,止血彻底、可靠.

    作者:鲍玉荣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横切口皮内缝合腹膜外剖宫产术80例报告

    我们应用横切口、侧入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皮肤采用真皮内埋没缝合,具有术后切口美观、康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瑞林;王荣梅;赵富顺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赛霉安散治疗宫颈糜烂154例临床分析

    子宫颈糜烂为临床上常见的子宫颈病变,有多数已婚妇女患此病症.除少量是先天性子宫颈糜烂外,绝大多数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的病理表现,治疗方法很多,我院采用赛霉安散治疗宫颈糜烂154例,并与奥平栓治疗78例进行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素琼 刊期: 2005年第21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