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危害及治疗--附96例临床观察

番丽;张瑞玲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 支原体, 女性生殖健康, 严重危害, 联合治疗, 性传播疾病, 非淋病性尿道炎, 氧氟沙星胶囊, 子宫内膜炎, 女性生殖道, 军区总医院, 医科大学, 输卵管炎, 感染, 乳酸菌, 红霉素, 宫外孕, 发病率, 不育症, 并发症
摘要:沙眼衣原体(CT)和支原体(UU)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上常称为非淋病性尿道炎(non-gonorrhea urethritis,NGU).就女性而言,以尿道、阴道及宫颈的炎症NGU发病率高.据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和广州军区总医院报道NGU已超过淋病,居性传播疾病的首位.由本病引起的并发症如流产、不育症、宫外孕、子宫内膜炎及输卵管炎等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殖健康.我院采用红霉素、氧氟沙星胶囊、复方乳酸菌胶囊联合治疗女性生殖道CT、UU感染取得了满意效果.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肝素治疗重症婴幼儿肺炎疗效观察

    笔者在1999~2001年期间,就住院的部分重症婴幼儿肺炎,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发现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缩短病程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战佩荣;王世娜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学龄儿童对单纯性肥胖的认知及相关行为的研究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对单纯性肥胖的认知及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徐州市8所小学1~5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检,所得资料采用SPSS 11.5和stata 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徐州市学龄儿童及其家长对于肥胖已有一定的正确认知,但还很肤浅,对儿童肥胖的远期危害认识不足;营养知识欠缺,饮食结构不合理;静坐生活方式明显,但尚未对学习成绩和身体机能产生影响;肥胖儿童与家长在对肥胖的认知与控制上存在正相关性.结论:有必要深入探讨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儿童肥胖预防的健康促进活动.

    作者:邵继红;黄水平;卓朗;陈虎;姜海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儿童抽动障碍1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44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4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见于学龄儿童,多为短暂性抽动症,以眨眼和摇头症状为多见,多数为两个以上部位抽动,临床误诊率很高,为55.6%.对64例短暂性抽动症给予心理治疗,有效率为71.9%;对32例慢性抽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有效率75.00%.结论: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误诊率很高,多数患儿经心理和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作者:毓明涛;郑百红;徐亚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加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加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对22例生后6h内患HMDⅡ~Ⅲ级的早产儿,在CPAP治疗的基础上,气管内注入PS治疗,与同期22例只用CPAP治疗的患儿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转用机械通气的情况.结果:CPAP加用PS治疗组患儿的肺功能、胸片、合并症及转用机械通气病例、住院时间,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PS加CPAP治疗早产儿HMD比单用CPAP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许虢荡;吴月治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025名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接种情况及未接种原因调查

    对我院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及未接种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张玉英;孙秀英;王立君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天津市6~24月婴幼儿喂养行为与能量摄入研究

    目的:了解天津市6~24 月婴幼儿的喂养行为状况及其与能量摄入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分层随机的方法抽取71例儿童进行24 h膳食回顾、1周膳食频度调查、12 h食物称重和喂养行为评估.结果:12 h膳食摄入的总能量与婴幼儿喂养行为的总分、吃饭时的行为、孩子的反应、喂养人的反应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喂养行为与能量摄入的回归趋势不同;多数喂养人在鼓励孩子独立进食、喂养中给予言语或非言语鼓励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喂养行为与能量摄入有关,天津市6~24月婴幼儿在喂养行为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梁颖;李楠;刘冬冬;刘戌年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0~3岁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筛查及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0~3岁小儿佝偻病发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早期筛查及干预.方法:对638例1月~3岁小儿检测骨碱性磷酸酶(BALP),新生儿-母42例测定血BALP、钙、磷、碱性磷酸酶(AKP),随访1年.结果:BALP诊断佝偻病529例,患病率82.92%.佝偻病好发、高发以1~3月组、3~12月组更为明显.简易诊断为佝偻病509例,其中BALP>200 U/L者462例,检出率90.77%;无佝偻病129例,其中BALP≤200 U/L者仅62例.治疗组干预后患病人数217例,较干预前下降了54.8%,且初期、激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0~3岁小儿佝偻病患病率较高,采用血BALP早期筛查,进行干预,有助于减少佝偻病的发生.

    作者:郭茜;谢勇;周新龙;尹丽明;徐立新;阿尔巴拉特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Apgar评分与CK-MB和cTnI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Apgar评分和CK-MB、cTnI含量的测定,为早期评价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并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记录出生后72 h内的心脏事件并于出生后24 h、72 h、7 d测定不同Apgar评分新生儿血清CK-MB、cTnI含量,然后进行分析.结果:血清CK-MB、cTnI的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1),同一时间点在有窒息组和无窒息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有窒息组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无窒息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事件的发生率随Apgar评分的增加逐渐降低(P<0.01).Apgar 1 min评分与CK-MB、cTnI 24 h测定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Apgar评分和CK-MB、cTnI均可作为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评价指标.

    作者:高彬昌;栾桂珍;冯金环;栾红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02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999~2004年102例乳腺癌病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多见于40岁左右的妇女,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以浸润性导管癌为多见,腋淋巴结转移因病理类型、肿块大小、病程长短而不同.结论:应针对乳腺癌高危人群实施早期干预,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母亲依恋量表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引进母亲依恋量表,评价其在国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原量表进行翻译、修订后,选择北京有代表性地区404例次3~6岁儿童进行测试.结果: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0.427~0.673,内部一致性α系数0.669~0.794)和效度.结论:该量表可在临床和社区用于评价孩子的母亲依恋.

    作者:宫玉花;季成叶;郑修霞;高树凤;田吉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登封市农村不孕症夫妇家庭暴力的现况研究

    目的:了解河南省登封市农村不孕症家庭中家庭暴力发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反家庭暴力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4年4~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687对河南省登封市农村患不孕症夫妇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登封市农村不孕症夫妇中过去一年家庭暴力粗发生率为10.48%,其中40.28%是重型暴力,48.61%是躯体暴力.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的发生频率高于没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而且有家庭暴力的家庭更倾向于不要小孩.家庭暴力的发生与低文化程度、抱养小孩、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暴力相关的知识水平在遭受家庭暴力的家庭中较低,态度更消极.结论:登封市农村家庭暴力发生率较高,重型暴力的构成比也很高,且对家庭暴力和不孕症的相关知识还存在一些误解和消极态度.家庭暴力的发生与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小孩(抱养小孩)、家庭关系及保守观念和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暴力对女性的生殖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颖;程怡民;黄娜;郭欣;吕岩红;蔡雅梅;王潇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手术辅以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0例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03年6月~2004年6月在我院行保守(保留生育功能)或半保守(保留卵巢功能)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0例,19例属于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属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所有患者术后均辅以口服孕三烯酮2.5 mg/次,每周2次,连续服用2~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在服药期间的症状控制率为100%,2例患者在停用孕三烯酮后6个月复发.4例患者在服孕三烯酮2~4个月时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停用后经口服肝泰乐、联苯双酯后,转氨酶很快恢复正常.另有5例患者体重增加了3 kg以上,9例面部出现痤疮,均在停用孕三烯酮后恢复正常.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作者:成九梅;李伟;段华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38例宫颈妊娠保守性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保守性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宫颈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清宫前血HCG下降水平分为4组:A组:≥600IU/L,B组:300~600 IU/L,C组:100~300 IU/L,D组:≤100 IU/L.探讨在不同血HCG水平行清宫术时术中出血量、再次清宫率、失败后子宫全切例数、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及再次妊娠率有无区别.结果:A、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例数及二次清宫例数较C、D组显著增加(P<0.01);C、D组患者虽然术中出血量及二次清宫例数无显著差异,但D组患者由于要接受更多疗程的化疗,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较C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宫颈妊娠保守治疗需采用联合治疗,血HCG≤300 IU/L时清宫相对更安全,而且在血HCG值降至100~300 IU/L时即可行清宫而无须待降至≤100 IU/L.

    作者:栗宝华;王民;张武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B超引导下腹腔镜分离钳在常规取环失败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IUD)由于其长效、安全、可逆、经济、方便及不干扰性生活等优点深受育龄妇女欢迎,使用率占各种避孕措施的46.3%.随着放置IUD的妇女进入绝经期,取环手术也大量增加.宫内节育器一般按常规方法均能顺利取出,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放置时间过久、置环不适应、环体变形、断裂、残留等,按常规方法取环遭到失败.近年我们对常规取环失败者利用B超引导下的腹腔镜取环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晓雁;贾利平;刘秀琴;李晓琼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1999~2003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的状况.方法:对1999~2003年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3年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的重要死因,其中婴儿期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期死亡率较高.北京地区分布呈现城区死亡人数明显低于近郊和远县的特点.结论: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死亡率,应以降低婴儿尤其是7 d内新生儿的死亡率为重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张晚霞;朱雪娜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新生儿臀红症(尿布疹)防治方法的探讨

    为了探讨新生儿臀红症的防治方法,自2002年1月开始,我们对发病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分析发病因素、进行护理干预、采取分组试验,使发病率明显降低、无重症发病患儿,现将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刘庆翠;张兴梅;陶萍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长春市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的现状与需求,为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春市农村15个村的已婚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有效问卷5116份,调查表经审核后输入计算机,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前农村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婚前后、孕前后和产前后的知识及其保健措施.结论:必须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肖万凤;于景龙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2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疗效作对比.方法:将临床确诊的病毒心肌炎患者1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中药生脉注射液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结果:两组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变化,血清CVB-IgM转阴率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的生脉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西药的常规治疗疗效.结论:生脉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彭奇;刘静秋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目前仍占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14 700例,发生产后出血372例占2.53%,与国内报道的2%~3%[1]相符.现将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王桂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800例妇女乳腺病患病情况分析

    近年来,妇女医疗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呈不断的上升趋势.为更好的掌握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分析影响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院于2004年上半年对800例妇女进行了乳腺病普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曹丽萍;崔英梅;宁涛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